本书收录了全国人大常委会、国务院、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领导同志关于法律体系的重要讲话和有关部门负责同志及部分理论界专家学者关于法律体系理论的研究文章。
本书着眼于“中国传统法律文化”与“和谐社会”,运用法律思想与法律制度结合、传世文献与出土文献结合、古今结合与中西比较的方法,展开专题性的深入探讨,不仅力图探索法律制度(法典)背后的观念基础,揭示中国传统法律文化对今天构建和谐社会所能发挥的积极作用,而且将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置于异质文化(如西方文化)的背景下,通过比较的视角观察不同文化对和谐理念的表达,以启发我们对和谐理念的多维思考。作者认为儒家追求社会和谐,道家与法家也追求社会和谐;封建时代的立法、司法、治国方略及犯罪防治策略都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和谐价值观;传统和谐价值观对今天的诉讼法制改革与法制建设仍能发挥积极作用。
《法理学》是“高等政法院校专业主干课程系列教材”之一,全书共分22个章节,主要对法理学的基础知识作了介绍,具体内容包括法的历史发展、法所追求的价值目标、实在法的评价、法与宗教、法律主体与法律客体等。该
党的十八大报告再次强调要把以人为本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核心,这极大地丰富了人权观的内涵和包容性,王海根编著的《人权与法制简明教程》紧扣这一主题,分七章,从不同的侧面和视角,既全面系统又简明扼要地对人类在人权领域的思想脉络、实践推进作了概要性的介绍:章,人权与法制概述;第二章,西方人权思想简介;第三章,近代国际的人权实践;第四章,当代中国法制建设与人权保障;第五章,特殊群体人权的法律保障;第六章,人权的国际保护;第七章,人权基本文献介绍。同时为了便于学习《人权与法制简明教程》末附了人权知识问答题,这样安排略可提升阅读兴趣,也可作为人权基本知识的普及读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