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在董世忠教授主编的《国际经济法导论》(复旦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一书的框架基础上,根据近年来国际经济法领域的发展,总结多年的教学实践经验,充分吸取国内外有关科研成果后新编而成。全书分国际经济法的基本理论、全球经济一体化中的世界贸易体制、国际金融体制、国际投资体制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等五编十五章。基本理论部分阐述了国际经济法的概念和学科研究,对学习国际经济法具有指导意义;书中从贸易、金融和投资三方面,系统地论述了有关的国际条约法,尤其是世界贸易组织的法律框架,以便为读者进一步学习国际贸易法、国际金融法和国际投资法打下基础;书中还扼要评述了以欧盟法、北美自由贸易区法为代表的区域经济一体化法。本书既可作为高等院校法学专业本专科开设国际经济法课程的选用教材,也可用作研究生有关课程的教
在我国加入WT0后,中国逐步迈入经济全球化的进程,现正成为其主要支撑者。随着中国越来越多地参与多边贸易谈判和争端解决机制,对WT0人才及国际贸易法和投资法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加,世界贸易组织法(以下简称WTO法)的教学和研究的重要性更为凸显。在中国加入WT0和完善“内外联动、互利共赢、安全高效的开放型经济体系”的新形势下,WT0法已成为法学、经济学和国际贸易学等学科本科生、研究生教学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 为适应加入WT0的迫切需要,并结合我们的学术资源优势,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法学院在我国较早开展了WT0法的教学以及教学实践。2002年开始,我院在法学硕士和法律硕士课程中开设“世界贸易组织法专题”,作为法学硕士和法律硕士专业必修课。2004年3月,我院针对在校本科生开设“世界贸易组织法”,作为法学专业和其他本科生的专业
《国际经济法:理论·实务·案例》内容完整,编排合理。本教材共分十一编:国际经济法总论、国际货物贸易法律制度、国际服务贸易法律制度、国际技术贸易法律制度、电子商务的法律规范、国际贸易管制的法律制度、国际投资的法律制度、国际货币金融法律制度、国际税收法律制度、国际经济组织法律制度以及国际经济争议解决的法律制度,力求涵盖国际经济法学领域的各主要分支或门类。在体例安排上,本教材与以往的一些国际经济法教材也有所不同和突破,例如,将传统上服务于国际货物买卖的运输、保险、支付等制度从国际货物买卖法部分中剥离出来,纳入国际服务贸易法律制度的体系中。
《"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国家级规划教材:国际贸易(第二版)》在理论阐述上,重视国际贸易原理和方法的介绍及应用价值的分析,强化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做到表述概念规范,阐释理论严谨,演绎方法简捷,并注重对国际贸易发展的新领域、新现象、新思想、新规则的介绍。在内容选择上,加大了实用知识的比重,并使用了大量的案例和数据。在结构安排上,除正文外还设计了学习要点、思考与练习、阅读指南和旁白,各部分内容相得益彰。全书语言深入浅出,简练生动,图表和文字叙述相互映衬,既便于教,又利于学。
本书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 编写课题组由12位专家组成,首席专家是武汉大学曾令良、中国政法大学周忠海。 教材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法学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为指导,深入系统地阐述了国际法学的基本理论,全面扼要地介绍了国际公法学的基本内容和全新发展。与同类教材相比,首先,它在我国国际法教科书中一次梳理和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的国际法思想和马克思主义国际法思想的中国化,将之列为中国国际法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次,大幅度地增加了中国国际法理论和实践的内容,丰富和发展了中国国际法学;最后,注意吸纳和反映国际法的新近发展和国内外新的研究成果,尤其是对“国际刑法”“国际法人道法”有关内容的介绍。
相辅相成协调互动——对WTO体制下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法律分析。 当前国际社会热切关注经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关系,特别是wTO体制下各成员方将如何认同或采取区域经济安排,以及如何应对区域经济带来的各种贸易保护主义的影响等问题。经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一体化是对立和统一的关系,涉及国际政治、国际经济和国际法律等各个方面的复杂问题。区域经济一体化和经济全球化就如同支撑高速前进的世界经济列车的“双轨”,在一个较长的时期内将会各自客观存在并相对独立地发挥着作用,不应过急地进行“并轨”,只有因势利导、化解冲突、协调互动,才是应当采取的正确选择。 关键词:经济全球化 区域经济一体化m。 “经济全球化”已经成为人所共知的现象。当今的国际社会在贸易、投资、金融等领域的相互渗透相互依存关系不断加
《中国国际私法与比较法年刊》是由中国国际私法学会主办,武汉大学国际法研究所承办,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的学术刊物。《年刊》坚持学术自律、自主和自尊的方针,一切编辑活动惟学术是尚。内容以专论、冲突法研究、国际统一私法与比较法研究、区际法律问题研究、国际民商事争议解决机制研究为主,还包括电子商务与国际私法研究、《海牙公约》研究、评介与资料、译文、案例研究等栏目。本书为《中国国际私法与比较法年刊》2008第11卷。
《国际经济法:理论·实务·案例》内容完整,编排合理。本教材共分十一编:国际经济法总论、国际货物贸易法律制度、国际服务贸易法律制度、国际技术贸易法律制度、电子商务的法律规范、国际贸易管制的法律制度、国际投资的法律制度、国际货币金融法律制度、国际税收法律制度、国际经济组织法律制度以及国际经济争议解决的法律制度,力求涵盖国际经济法学领域的各主要分支或门类。在体例安排上,本教材与以往的一些国际经济法教材也有所不同和突破,例如,将传统上服务于国际货物买卖的运输、保险、支付等制度从国际货物买卖法部分中剥离出来,纳入国际服务贸易法律制度的体系中。
本书中的多数案例为英国和美国法院作出的有关国际私法的判决。在国际私法领域,英美的法律是比较发达的、在世界范围内也是领先的。这是因为,英国曾经是世界上的殖民地宗主国;在英联邦国家,存在着将殖民地法院的判决上诉到英国枢密院的传统。同时,许多英国无关的案件也在英国高等法院起诉。这样,英国法院便有机会处理大量的国际案件,并在这一过程中不断积累经验、不断地改进和充实这一领域的法律。 国际私法是一个极为复杂庞大的学说体系,在这里,仅通过阅读本书包含的40多个案件去了解这一领域的全貌是困难的。因此,在本书的部分案件之后,附加了较长的“提示与讨论”,其中包括了对与该案例相关的制度、原理、原则和规则的介绍,以便使读者同时获得更多的“点”和“面”的认识。
《"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国家级规划教材:国际贸易(第二版)》在理论阐述上,重视国际贸易原理和方法的介绍及应用价值的分析,强化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做到表述概念规范,阐释理论严谨,演绎方法简捷,并注重对国际贸易发展的新领域、新现象、新思想、新规则的介绍。在内容选择上,加大了实用知识的比重,并使用了大量的案例和数据。在结构安排上,除正文外还设计了学习要点、思考与练习、阅读指南和旁白,各部分内容相得益彰。全书语言深入浅出,简练生动,图表和文字叙述相互映衬,既便于教,又利于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