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北京舞蹈学院舞蹈学各专业硕士学位课程的教材,《中外舞蹈思想概论》也适用于在舞蹈史论专业的本科生中开设。对于一些开设在综合大学、师范院校、综合性艺术院校的舞蹈本科专业,《中外舞蹈思想概论》也是非常适用的。《中外舞蹈思想概论》由分四编,内容包括中国古代乐舞思想、中国当代舞蹈思想、外国舞蹈美学思想、外国舞蹈艺术思想。
本书稿共分为十二个单元共六十二个专题,通过引述舞蹈创作和理论名家很前沿的学术研究精髓,对新中国成立后的中国现代舞、当代舞的发展,中国舞蹈创作现状等诸多问题进行了观点鲜明的思考,是一部的研究笔记。
本套《中国舞蹈通史》以中国历史年代及其政权的改朝换代为历史脉络,共分10卷。本史的撰写基本沿用了《中国舞蹈史》(5卷本,1984)的写作体例,这种沿用是刻意追求的——以保持其对中国古代舞蹈历史研究方面原创成果的面貌,这样能够清晰地了解这一代舞蹈史学家在中国舞蹈历史研究的高度与贡献,能够准确地判断后辈学者在中国舞蹈史料挖掘、应用以及学术观点方面或继承,或借鉴,或创新的程度。本书是“隋唐五代卷”由王克芬撰著。
编舞技术课程是对舞蹈表演、舞蹈编导进行训练的重要基础课程。本教材以编舞理论为基础,对编舞中一些重点及原则问题进行系统讲述,共分为以下四大部分:绪论:教学计划大纲与要求;单元:动作的认识与创造(舞句的构成);第二单元:动作的发展与变化(舞段的构成)第三单元:形式结构小品。书稿中配有大量的动作解说插图。
中国舞蹈文化历史悠久,许多宝贵的舞蹈资料散落已存在历代文献中,为了研究传承我国古代的舞蹈文化,北京舞蹈学院彭松教授和冯碧华教授,梳理了大量古代文献史料,辑录整理了本书,并将其破译为拉班舞谱介绍出来,利于现代舞蹈工作者和国际舞蹈届对中国古代舞蹈文化的了解和利用。本书是一部宝贵的舞蹈史料,对于研究中国舞蹈历史具有极其宝贵的价,特别是运用现代舞谱来记录整理,对于中国古代舞蹈的保护传承和传播交流具有重要的现实艺术价。
《舞者的智慧(意会思维研究)》从舞蹈意会思维的问题入手,共分十三个章节,讲述了作者吕艺生在舞蹈实践和研究过程中对舞蹈思维的思考和探索,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融会舞蹈理论、表演、创作和教育,从舞蹈动作的关注点上升到思维层面,是一部对舞蹈理论研究者、编导、演员及学生均有参考价值的教材。
《北京舞蹈学院建校60周年中国民族民间舞系特撰系列丛书·中国原生态舞蹈文化·教程》是《中国原生态舞蹈文化》的姐妹篇,在继续保持内容丰厚、图文并茂的特点基础上,还附有演示书中清洗插图和珍贵影视资料的光盘,便于教学之用。
本书要谈的是舞台舞蹈的事情,落脚点只在其一个方面——调度。章开宗明义,阐释了‘舞蹈调度的性质与分类’,并侧重分析了调度的形式美;第二章按姓氏的类别分析了产生的‘环舞’,侧重分析了调度中的文化内存;第三章顺接而下,分析了‘线性调度’和调度中的时间要素;第四章扩大视觉面,分析了‘不同形状的棱角形’及调度中的力量要素;第五章把平面和立体空间揉为一体,分析了‘综合调度’及调度中的空间要素。上述五章合为‘上编’,从艺术的视知觉解构了舞蹈调度室‘有意味的形式’。 从第六章起,舞蹈调度就被推向一个更高的陈说平台——‘形式的叙事功能’,是为‘下编’。
作者库尔特·萨克斯(CurtSachs)是世界的音乐史家和舞蹈史家。 《世界舞蹈史》是了解、研究舞蹈起源、发展的极为珍贵的史料性读物,也是我国部介绍世界舞蹈史的译著。书中从原始社会的舞蹈开始,一直叙述至今天在西方流行的一些很有影响的民间舞,以及人们熟悉的交谊舞。 《世界舞蹈史》的特点是,性史料颇多,这些史料在外皆为罕见;在介绍舞蹈发展史方面,别树一帜,有独到之处。所以,此书对舞蹈工作者和欲了解舞蹈史的其他学科的舞蹈艺术爱好者来说,无疑是一部非常有参考价值的史料性的著作。
本书系“刘青弋文集”第3部。内容是由舞象观察、舞事刍议、舞理争鸣、舞作评点、舞与美育、舞家背影等七个部分构成。作者以学者严谨的治学态度,坚持探寻真理与坚持真理的学术品格,站在学术前瞻性的视域下,将舞界在学科建设、学术研讨、舞事评比、舞蹈创作等方面所暴露的问题,清晰、明确地提出,以期对舞界在理论与实践领域的发展做出贡献与影响。对我国舞蹈理论工作者和舞蹈史论研究具有参考价值。
《北京舞蹈学院“十五”规划教材:中国民族民间舞教学组合编排法》针对中国民族民间舞教学组合的编排法问题,在汲取前人经验并结合自身教学实践的基础上,从中国民族民间舞自身运动规律和美学特质的视角,归纳提炼出了单一类、复合类、综合类、竞赛类四个教学阶段的组合编排原则和具体编排方法,并从编排方法的使用及对编排原则的体现上对所列举的组合范例进行了详尽分析。教材每章后附有思考题和作业,便于学习者及时地学以致用。 本教材作为北京舞蹈学院“中国民族民间舞创编组合”课程的主教材,主要面向从事中国民族民间舞职业教育的广大师生,同时,对中国民族民问舞的普及教育也有很强的实用性。
这部“教程”是舞蹈高等教育教学用书,主要应用于“舞剧文学台本”写作的教学,与《舞蹈评论形态分析教程》构成姊妹篇。“舞剧文学台本”写作不仅是舞蹈学专业的主干课程,也是舞蹈编导专业必修课程。正如本教程所定义,所谓“舞剧文学台本”是“舞剧构思的文学表达”。为此,在专论“舞剧构思及其文学表达”中,论及舞剧构思的基本要求、故事要素与情节要素、人物设定及其关系构成、结构层次和结构骨架等问题。其次,提供了一些专家、学者的舞剧构思文学表达作为范型以资学习者借鉴。再次,强调从舞剧剧评入手分析舞剧构思,而这是逬行“舞剧构思文学表达”必不可少的历练。
《舞者的智慧(意会思维研究)》从舞蹈意会思维的问题入手,共分十三个章节,讲述了作者吕艺生在舞蹈实践和研究过程中对舞蹈思维的思考和探索,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融会舞蹈理论、表演、创作和教育,从舞蹈动作的关注点上升到思维层面,是一部对舞蹈理论研究者、编导、演员及学生均有参考价值的教材。
《芭蕾性格舞蹈教材教学法》由两《芭蕾性格舞蹈教材教学法》组成,分别为《芭蕾性格舞蹈教材教学法》《芭蕾性格舞蹈教材教学法配套曲集(钢琴伴奏)》。《芭蕾性格舞蹈教材教学法》是由北京舞蹈学院教授杨越,通过自身十几年性格舞蹈教学,对教学法和实践演出进行的一次较为全面的梳理和总结。内容分四部分“课堂着装和道具”“脚和手的基本位置及身体形态”“扶把练习”以及“中间练习”。其中除了性格舞蹈基础内容的概述,“扶把练习”和“中间练习”两大章节中几乎涵盖了如今艺术院校中所有性格舞教学所涉及的舞蹈种类和作品节目,书中对教学步骤、教学方法、教学重点、音乐特性及容易出现的问题等方面,做了提示以方便使用者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