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作者35年来教学实践的结晶,其前一版已经被全球80余所大学采用作为教材。书中全面系统地阐述了近代过程控制的理论与实践问题。其中包括过程模型及动态特性,反馈与前馈,先进控制以及近年来涉及的一些新内容,如间歇过程控制和整厂控制等。全书从化工工艺特点出发,运用控制理论,设计和分析过程控制系统,讨论控制系统实施中的问题与评价,进一步阐明整个控制系统的综合与设计。本书包含了120多个实例分析和370多个习题,以及大量的参考书目,内容丰富翔实,深入浅出,分析透彻。 本书可以作为大专院校化工类专业的教科书,也可以作为过程控制专业的参考书和过程控制领域工程技术人员自学的材料。
《纤维纺丝工艺与质量控制》是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规划教材,共分上、下两册,本书为下册。书中系统地介绍了聚酯纤维、聚酰胺纤维、聚丙烯纤维、纺熔法非织造材料的生产工艺与质量控制、高速纺丝工艺与质量控制以及熔纺纤维的改性等内容。 本书为高职高专高分子材料加工工艺学、化学纤维工艺学、聚合物挤压成网非织造材料生产技术等课程的教材,也可供从事化学纤维、织造材料生产的技术和科研人员参考。
服装企业如何解决库存管理混乱、分销体系难以掌控、顾客服务量大、质量与成本矛盾?如何大幅提升企业和产品的知名度,创自有品牌?在服装企业不再是一厂一院一围墙的今天,供应链管理至关重要。服装企业未来的竞争就是供应链的竞争! 本书在向读介绍供应链的基本概念及纺织服装产业概况的基础上,重点介绍了服装供应链的设计、运营以及在服装供应链管理中应用的各种信息技术和新型供应链管理模式。 本书的内容是供应链管理思想和技术在服装行业的具体应用,适合于服装企业管理人员以及其他相关人员作为参考资料,同时也可作为大专(高职)院校本专科学生相关专业的教学参考书。
天津大学是*直属国家重点大学和*与天津市联合共建的高水平大学,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优良的传统,其前身为创办于1 895年的中国近代所大学北洋大学,1 951年更名为天津大学。 天津大学建筑学院的办学历史可上溯至1 9j7年创建的天津工商学院建筑系,至今已有70年的历史。]952年,全国高校院系调整后,津沾大学建筑系(原天津工商学院建筑系)、北方交通大学北京管理学院建筑系(原唐山工学院建筑系)与天津大学土木系共同组建了天津大学建筑工程系。1 954年成立天津大学建筑系。1 997年6月,天津大学进行学院制改革,在原建筑系的基础上,成立了天津大学建筑学院。 建筑学院下辖建筑学系、城市规划系、艺术设计系以及建筑设计及其理论研究所、建筑技术科学研究所、建筑历史与理论研究所、城市规划与设计研究所、建筑物理与现代设计技术实验平台、成人教
全国高等学校建筑学学科专业指导委员会湖南大学建筑学院编著的《中国建筑教育(2013全国建筑教育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为2013全国建筑教育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共分为:1.基于开放性与国际化的中国建筑教育、2.信息多元化背景下建筑学本科教学、3.适于地域特色的建筑教育探索、4.全球化语境下的建筑历史教学、5.多技术复合支撑体系下的建筑设计教学等5个版块,共134篇文章,总体反映了现阶段中国建筑教育的现状,以及老师们对教学的思考。
本书是著者近四十多年来完成及参与完成有关科研项目进行陶瓷窑炉实用技术研究所做工作的总结。本专著针对目前国内外陶瓷行业应用多的比较先进而典型的隧道窑、辊道窑及梭式窑,从结构、工艺特点、耐火材料的应用、操作的优化到控制系统研究等进行阐述。结合计算机仿真技术、红外热成像动态温度场测试技术,人工神经网络技术、模糊控制技术、节能减排技术等新技术的应用,极大地丰富并促进了陶瓷窑炉热工理论的研究,为陶瓷窑炉结构的优化、操作条件的*化以及陶瓷窑炉研究技术的提高、节能减排提供了必要的理论和应用基础,不少成果已在生产实践中得到应用,并在陶瓷窑炉工程中发挥了很大作用,促进了陶瓷工业的发展。 本书可供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硅酸盐工程及特种陶瓷工程领域中从事窑炉热工理论研究、工程研究、设计、生产的工程
论文集以“人本聚落●品质民居”为主题,全面贯彻党的明确提出“实施健康中国战略”,全面提高人民健康水平、促进人民健康发展以及十九届五中全会进一步强调改善人民生活品质,全面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等思想。该书分为民居建筑的词与物、民居的品质营建、人居环境与健康、民族地区传统聚落活化 新几个部分,通过聚焦传统民居(聚落)人文传承和民居品质营造,探讨推进健康中国建设背景下人居环境与健康关系及意义,研究新时代 民居建筑发展方向和创新实践。
近代建筑编写的《日本建筑院校毕业设计优秀作品集(4)》收录了日本112所建筑院校本科毕业生的优秀设计作品133件,每个作品除了平、立、剖面图和效果图外,还有“设计者的话”和“推荐者的话”。 设计者讲述了作品的设计概要、主题与构思的出发点、创意与方法、作品总数、创作天数、费用、创作回顾、给学弟学妹的建议等,其中包括设计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案;推荐者对学生作品进行了点评、推介。 大学毕业是憧憬未来的时刻,毕业设计是富于理想的创意。参考国外同时代人的思维与创意,对每一个学建筑的中国学生来说,都会从形形色色不同的思维中获得启示。日本院校如何评判优秀作品?体制与方法的不同,教师的要求与指导思想的不同,对于我们来说也是值得借鉴的。
《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学院建筑学专业2013 2014届学生毕业设计选集》内容包括:桂林市叠彩区国奥城游泳馆及水上活动中心设计,北京望京昆泰大厦设计,莲塘/香园围口岸联检大楼建筑设计,重庆特钢厂片区空间城市设计与建筑设计,黑龙江省国际博览中心·内部空间外部环境更新设计,桂林市叠彩区游泳馆建筑设计,重庆特钢厂片区空间城市设计与建筑设计等。《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学院建筑学专业2013 2014届学生毕业设计选集》由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学院建筑学专业毕业设计教研组编著。《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学院建筑学专业2013 2014届学生毕业设计选集》关键词:建筑学、毕业实践、高等学校、文集。
本书记录了北京建筑大学、中央美术学院、清华大学、同济大学、东南大学、天津大学、重庆大学、浙江大学八所学校建筑学专业本科毕业设计— “介入与激活:北京天桥演艺区重点地段城市设计与建筑设计”的教学内容。 旧城改造与更新是我国城市、社会发展中的一项持续性的重要工作,也是一项复杂的、有相当难度的研究课题。本次毕业设计就是针对如何处理历史保护与更新发展的矛盾;如何处理新老建筑的关系;如何延续历史文脉、保持城市特色,同时又提升用地价值、复兴城市活力等问题进行思考和探讨。 成果包括城市设计与建筑设计两部分内容,从整体区域研究出发,通过现场调研、问题分析、项目策划,以小组形式完成城市设计方案和设计导则,小组成员每人选择其中一栋或一组单体建筑进行深化设计。本书内容有教学过程的介绍,教师
建立自然保护地作为保护自然资源的有效手段,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中占据重要地位。然而我国现存自然保护地交叉重叠现象严重,存在政出多门、多头管理等问题。据此,我国提出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明确了整合交叉重叠自然保护地与归并优化相邻自然保护地的要求与相关原则。本书契合政策导向,对自然保护地空间布局优化与边界划定的思路与技术方法进行了深入研究,提出了自然保护地边界划定的技术框架,并以江郎山保护地为例展开实证研究,基于 三线 协调进行了保护地布局优化评估,开展了新保护区边界划定与三次边界优化,形成新的保护地边界,*后提出自然保护地边界优化的相关制度保障建议。本书为浙江省江山市各类自然保护地的后续规划设计提供了范围及管控依据,也为我国新时代自然保护地整合中的布局优化与边界划定
建筑设计、规划设计、艺术设计、工业设计的创作实践是学习这些专业的学生从一年级就要开妈学习的课程。 本书汇集了建筑学、城市规划、艺术设计、工业设计四个专业学生从一年级至四年级的优秀作品,这些作品为其他在校的学生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构想,可供相关专业学生参考借鉴。
.
想要预知未来,必须研究历史!通过研究历年真题,为你学习指引明路。从Revit基础知识、高级操作、历年考题比对分析等几个层面,深度解析往期真题,总结常见考点,分析考试趋势,帮助考生深入全面理解和掌握BIM等级考试要点和技巧,让大家充分备考。 针对1~13期国家BIM技能等级考试一级真题进行详细解析。通过由浅入深的详细解析历年BIM考试真题,剖析解题思路,一步一步讲述建模步骤;针对有代表性的典型真题提供多种建模思路。本书不是单独的机械的讲解一些枯燥的命令,而是通过讲解相应真题来介绍常用的命令以及操作方法。 本书附带大量的操作图片、项目样板文件、CAD文件以及每个真题题目详细的建模视频。随本书附带的素材、视频资源供读者百度网盘下载,做到一书一码。
《从西湖到西溪(2012八校联合毕业设计作品)》由裘知、许懋彦、张彤、张建龙、孔宇航等所著,本书记录了浙江大学、清华大学、东南大学、同济大学、天津大学、重庆大学、中央美术学院、北京建筑工程学院八所学校建筑学专业本科毕业设计——“从西湖到西溪:杭州新西泠印社建筑方案设计”的教学内容。该课题包括建筑室外环境设计和建筑单体设计两部分内容。学生从对城市环境与自然景观环境的理解出发,通过现场调研、问题分析、项目策划,提出建筑总图设计方案,然后进行建筑形体、建筑内部空间、建筑立面以及建筑结构等的详尽设计,并完成基地总体模型与单体建筑模型的制作。《从西湖到西溪(2012八校联合毕业设计作品)》内容有教学过程的介绍,教师的解题,作业的评析以及100份精彩的毕业设计,可供国内外建筑院系建筑学教学交流、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