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规划教材,是由北京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孙儒泳院士及具有多年生态学教学经验的3位教授共同编写的。《基础生态学(第2版)》强调对生态学基础理论的理解与把握,内容简明扼要,图表丰富。《基础生态学(第2版)》内容按照传统生态学的发展顺序,依次分为有机体与环境、种群生态学、群落生态学、生态系统生态学、应用生态学和分子生态学与景观生态学几大部分。每一部分在强调基础的同时,力求反映现代生态学研究的一些进展,并以窗口形式介绍一些相关知识。 各章由正文、小结、思考题及进一步阅读的文献构成,在每一部分的开始都有概括性的内容介绍。书的附有重要名词的中英文索引及介绍相关知识的各种专业网站的网址。全书的各个部分既方便学生在课程学习过程中的复习,也方便任课教师查阅相关教学资料。
《看不见的世界》是科学活动,特别是自然科学活动,比较起其他的人类活动来,其最基本特征就是不断进步。哪怕在其他方面倒退的时候,科学却总是进步着,即使是缓慢而艰难地进步,这表明,自然科学活动中包含着人类的最进步因素。
《 推动?生命系列:生命是什么》是20世纪的科学经典之一。包括:生命是什么、意识和物质、薛定谔自传三部分,讲述了遗传机制、突变、量子力学的证据,意识的物质基础和了解未来等内容。它是为门外汉写的通俗作品,然而事实证明它已成为分子生物诞生和随后DNA发现的激励者和推动者。《 推动?生命系列:生命是什么》把《生命是什么?》和《意识和物质》合为一卷出版,后者也是他写的散文,文中研究了那些自古以来就使哲学家困惑迷离的问题,和这两篇经典著作放在一块的是薛定谔的自传。通过对他一生的回顾和引人入胜的描述,提供了他从事科学著作的背景材料。
《101个世界伟大发明》讲述了一项项激动人心的发明,一段段趣味科学的讲述,一个个精彩直观的立体模型……让这本趣味模型立体书带你走进人类的发明历史,在那些重要时刻停留、思考、探索。书中还有可翻动的翻页、可打开的小册子和可拉动的机关,众多不可思议的发明将生动地展现在读者面前。
本书介绍了世界上科学名著,共包括古代部分、中世纪部分、近代部分。每部分均包括作者简介、主要理论及其影响等。
本书是哈尔滨工业大学“十一五”规划教材,其内容是作者在多年的教学实践基础上编写而成的。全书以植物生物学和动物生物学基础实验为主,包括46个实验,涉及动植物细胞、组织、器官、个体等多层次的结构、发育、生理功能和系统分类等知识,注重对学生基本技能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本书可作为师范、农、林、医学等高等院校普通生物学实验教材,也可供中学生物学教师作教学参考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