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窗幽记》共分为醒、情、峭、灵、素、景、韵、奇、绮、豪、法、倩十二卷,分别从修身、处世、为学、立业等角度阐释为人准则。图书内容涉猎广泛、意韵深远、极具哲思,几百年来深受读者喜爱。本版原文精心核校,注译得当,版式舒朗,适合当下的读者仔细品读,为心灵寻以慰藉。
《博物志》是中国古代神话志怪小说集。西晋张华编撰,内容多取材于古籍,分类记录了异域、异人、异兽、动物、植物、矿物、海洋、山川、河流、药物、香料、书籍、轶闻、杂史、方术、神话等内容,展现了丰富的文化景观。对后来的小说、戏曲等文学创作,在题材选取、素材来源以及艺术表现等方面都产生了重要影响。相信通过这本书,读者会在奇山异水中进行一次生动、惊险的探险之旅。
人生有不遇之感,兰杜有零落之悲。 王韬 此《记》所录所载,妙肖不足奇,奇在全不着力而得妙肖;韶秀不足异,异在韶秀以外竟似无物。俨如一块纯美的水晶,只见明莹,不见衬露明莹的颜色;只见精微,不见制作精微的痕迹。 俞平伯 我相信淳朴恬退自甘的生活(如芸所说 布衣菜食,可乐终身 的生活),是宇宙间zui美丽的东西。 在我翻阅重读这本小册时,每每不期然而然想到这安乐的问题。在未得安乐的人,求之而不可得,在已得安乐之人,又不知其来之所自。读了沈复的书每使我感到这安乐的奥妙,远超乎尘俗之压迫与人身之痛苦。 林语堂 《浮生六记》是清代沈复的自传体随笔,在清代笔记体文学中占有相当重要的位置。共有六篇(《闺房记乐》、《闲情记趣》、《坎坷记愁》
本书集合了孙绍振老师对60多篇古典经典散文的解读。孙老师认为,许多一线老师讲到古典散文,往往在句法、修辞等方面下功夫,满足于知识性的阐释,但这种句法、修辞方面的特点,往往并不是孤立的,而是与文章的体裁(形式)密切相关。古典散文中留下了很多经典,显示着不朽的生命力。一方面贯串着立意、论证、条分缕析的统一规律,一方面则表现出不同文体的不同规范,辨析其间的异同,不但对理解这些经典有益,而且对写作实践具有重大的意义。本书联系文本,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进行具体分析。
读过《夜航船》,灵魂才有趣!这是一部有趣、有料的文化常识小百科。 囊括天文地理、古玩奇器、珍禽异兽、诸子百家、宫廷秘闻、草木花卉、三教九流、鬼怪神异 包含20大类4248个文化常识,趣味性、知识性和故事性完美结合的不朽经典,问世300年一直秘本流传,仿佛漫天星光,在漆黑的夜空闪烁,璀璨而迷人。 如果只读一本书,就能让你变得博识有趣,非《夜航船》莫属。
《古文观止》是历代中国文言文散文总集。清代吴楚材、吴调侯编选,吴兴祚审定,是清康熙年间成书的一部供学塾使用的文学读本。 观止 一词表示 文集所收录的文章代表文言文的至高水平 。二吴均是浙江绍兴人,长期设馆授徒。《古文观止》序言中称 以此正蒙养而裨后学 ,系当时读书人的启蒙读物。
这是沈复写给妻子芸娘的唯美情书。 从初见的怦然心动到婚后的举案齐眉;从谈诗论画到赏月弄花,平平淡淡的柴米夫妻,将清贫的日子过成了一首诗。 他们遭逢家庭变故,半生坎坷,颠沛流离,却一直相扶相依,不离不弃。 芸娘病故后,沈复用清丽典雅之笔,作《浮生六记》六卷,以慰生死隔离之相思。 《浮生六记》有着落花流水的时光散漫,庭园梦境的从容静寂,与布衣蔬食的晨光之美。 自晚清至今,已流传一百余年。
本书以作者的个人游历为行文的主线,描写了欧陆当时的情景,记述了当时旅欧华人的真实心态。本书文风清新隽永,叙事清楚明了,具有很强的文学性,是阅读欣赏的佳品。
《水浒传》作为中国古典四大文学名著之一,深刻地反映宋代广阔的社会生活,情节曲折复杂而富戏剧性,成功地塑造了宋江、林冲、史进、李逵、鲁智深、武松等一众为广大读者所熟知的鲜明形象。 《水浒丛话》对《水浒传》中的众多人物故事所体现出的宋代传统社会、生活、文化、习俗等方方面面进行了见解独到的评点,同时结合当代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参照,拆解传统社会人生百态、善恶是非,发古人之幽情,述今人之悖论。 本书主旨在于以闲散笔触对中国古典文学中所表露出的人情世故、社会冷暖与人性善恶加以甄别及现代性批判。
本书收录了清代学者方玉润自咸丰五年至光绪七年的日记,内容丰富且详实。日记分为《星烈日记》《心烈日记》和《新烈日记》,前两种现存于国家图书馆,共三十七册;《新烈日 记》藏于陕西师范大学图书馆,共四册。这些日记采用逐日纪事方式,记录了方玉润的日常活动、人物交往及事件细节,并抄录邸抄报,聚焦清军与太平军战况、官员升迁及作者对时 局的观感,兼具个人记录与工作日志的双重价值,是研究当时社会生态的珍贵文献。 此外,日记还反映了方玉润的文学观、史学观、堪舆观,以及他对《资治通鉴纪事本末》《文心雕龙》《红楼梦》等典籍的接受与传播,展现了其学术思想,为研究清代学术思想史提 供了独特视角和宝贵资料。
《孔广陶日记》为晚清广东藏书家孔广陶所撰日记,书名题为《鸿爪前游记》,日记记事起于同治九年五月廿六日(1870年6月24日),迄于同治十年五月十七日(1871年 7月4日)。其中同治十年四月廿五日(1871年6月12日)前为逐日而记,之后仅记六则(分见同治十年五月初五、初六、初九、十三、十六、十七日)。书前有叶衍兰 《序》。日记详细记载了孔广陶两次航海北上、参加科举、遍游四岳等地的全过程,其中还涉及孔氏藏书之收贮、转运,及与叶衍兰、顾文彬、苏廷魁等人的交游情形。此书为我们了 解晚清科举制度及民间社会生活提供了丰富的史料。在晚清社会史、经济史、文化史等领域都有很高学术价值。
《礼法之外:唐五代的情感书写》收入十四篇文章,讨论九世纪初至十世纪中叶,即中晚唐至五代时期的情感书写。这时候,士人通过讲述和写作来分享情爱诗歌和故事, 风流才子 有情人 成为士人构想自我形象的新模式。作者从文本、文化两个角度考察这一文学文化现象,一方面分析作品的结构、修辞特点,另一方面考察这种写作兴起的社会原因,通过个案研究去理解情感书写与士人追求政治成功、积累文化资本、塑造自我形象之间的关联,以及这种边缘写作与社会秩序、文学传统之间的紧张关系。
新版《古文观止》收录全本二百二十二篇,以中华书局简体校本为底本,参考广益书局重订言文对照本、国学整理社广注语译本整理。《古文观止》集选先秦至明末古文之大成者,题材、文风广泛多样,有史传、策议、论说,亦有书信札记、小品笔记、山水游记,乃至骈文、韵文,不一而足;所选篇目多兼顾思想与审美,语言精炼、精悍短小、易于记诵。诸篇有编者评点,本版悉数收入,置于文末。本版文中生僻字据底本及校本正音,随文标注汉语拼音。附录《康熙三十四年初版序》《编者自序》《全本篇目索引》,帮助读者更好深入阅读经典,从中获益。
《闲情偶寄》是李渔的得意之作,探讨了包括服饰、家具、园林、饮食、种植、养生在内的多个门类,堪称文人生活艺术的 小百科 。本书娱乐性与实用性并重,无论是器物的设计、家具的摆设还是植物的培育赏玩之法,都记录得详细全面。它以平易近人的口吻和浓重的江湖市井气征服了各个阶层的读者,三百多年来广泛刊刻,流传不衰。
《海隐书屋》四种包括《海隐书屋诗稿》一卷、《海隐杂记》二卷、《海隐书屋名胜纪游集》一卷、《祖茔讼案》不分卷。清人胡嗣超撰,手稿本。胡嗣超身历清乾隆、嘉庆、道光、 咸丰四朝,此间正值清王朝由盛转衰的过渡时期。《海隐书屋诗稿》为作者诗歌集,共留诗132首,诗风古朴。《海隐杂记》共记事约423条,内容为作者生活在京城以及游幕见 闻。《海隐书屋名胜纪游集》主要内容为对前人著作进行征引改编及个人游记。《祖茔讼案》主要记录了道光年间清常州府武进县胡氏宗族内部围绕祖茔盗葬以及醮赘、冒姓等问题展 开的诉讼案。
《小窗幽记》是明代陈继儒(一说陆绍珩)创作的小品文集。全书分醒、情、峭、灵、素、景、韵、奇、绮、豪、法、倩十二卷,呈现了文人雅士的思想境界和生活情趣,言简旨远,体现了高超的处世智慧,发人深省。 《小窗幽记》目前发现的初版是天启年间的四色套印本,国家图书馆善本部藏有残本七卷(全书十二卷)。国家图书馆普通古籍部还藏有日本嘉永六年、明治四十一年的刻本3种,嘉永本有周作人1932 年的题记,说明此书购于日本并且指出此书在日本很流行, 与《菜根谭》同为人所爱诵 。 本书以清乾隆三十五年问心斋刊本为底本,参校1853年和刊本《醉古堂剑扫》12卷。
柳树芳(1787 1850),清代诗人。字湄生,晚自号古楂,自称 胜溪居士 ,吴江人,柳亚子的高祖。清嘉庆间诸生。纂修《分湖柳氏家谱》,并着有《分湖诗苑》《分湖 小识》《养馀斋集》《胜溪竹枝词》等。本次整理依据的底本为《苏州博物馆藏近现代名人日记稿本丛刊》影印本。手稿多修改痕迹。为保留原貌,修改痕迹在脚注中进行说明。柳树 芳阅读诗文,多有圈点,亦于脚注中说明。日记所涉及的部分人物,附录小传于脚注中,供读者参考。本书是全国高等院校古籍整理研究工作委员会资助项目 柳树芳日记整理 (项目编号:2141)成果。
新版《古文观止》收录全本二百二十二篇,以中华书局简体校本为底本,参考广益书局重订言文对照本、国学整理社广注语译本整理。《古文观止》集选先秦至明末古文之大成者,题材、文风广泛多样,有史传、策议、论说,亦有书信札记、小品笔记、山水游记,乃至骈文、韵文,不一而足;所选篇目多兼顾思想与审美,语言精炼、精悍短小、易于记诵。诸篇有编者评点,本版悉数收入,置于文末。本版文中生僻字据底本及校本正音,随文标注汉语拼音。附录《康熙三十四年初版序》《编者自序》《全本篇目索引》,帮助读者更好深入阅读经典,从中获益。
.........
根据2020年《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和2022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针对整本书阅读在推进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宁诺附中、人大附中、复旦附中联合发起,组织全国100多位语文教学名师和学科专家集中攻关,优化各地阅读经验,创造崭新的阅读模式,目标直指经典名著的整本书阅读,稳妥推进整本书阅读的常态化、科学化和有效性。 本书编写理念主要体现在:强化整本书阅读是在教师引领下学生对原著的完整阅读和自主阅读,强化阅读过程中的深度思考与方法习得,同时为阅读效果的检测提供成熟的解决方案。每部作品都设计了导语、关于作者、内容解析、艺术鉴赏、争鸣商榷、学以致用、阅读建议和相关链接八个环节予以引领,匠心之处是 问题来了 的设计,揭示要津,提供检测。 本书是《相约经典 走进名著》的第二卷(部为 中国现当代卷 ),荟萃了3
兹所记美国政治上、历史上、社会上种种事实,时或加以论断。但观察文明复杂之社会,*难得其要领;况谫陋如余,又以此短日月,历彼广幅员也?其不足当通人之一噱明矣。但以其所知者贡于祖国,亦国民义务之一端也。于吾幼稚之社会,或亦不无小补。大雅君子,尚希亮之。 梁启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