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色山水有问必答》系中国画技法有问必答丛书之一。中国山水画的设色方法千变万化,流派纷呈。千余年来,它作为中国绘画的*门类及其艺术成就的集中体现。本册介绍了青绿山水、浅绛山水画等设色山水技法中碰到的50个疑难问题。介绍了中国传统山水画中重要的浅绛画法和青绿画法,如画树木、墨法、笔势、山石法、染皴法、云水、用墨等。 本书图文并茂,内容丰富,本着 取法乎上 的精神,阐述传统基本技法,结合传统名画作品解疑排难,除了分步骤介绍了设色山水的画法步骤及画理外,另附有独立成幅的示范图。简明实用,十分适合初学者学习参用。
本册拟收录著名山水画家周裕国先生历年来写生创作的山水画小品精品力作约70余幅, 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有斗方、条屏等小幅式构图表现生机勃勃的自然景致,画面峰峦叠出、沟壑纵横、行云流水涌动其间,给观者可居可游,可亲可爱,颇有小幅见鸿篇之美。
孙成慷的山水画作品无疑是属于写实的一类。他以写生的方式来描绘故土乡情。通过对川西风貌真切细腻的描绘抒发自己的真情实感。他多年来不懈怠地写生,画自己熟悉的山岗、村落、老树、老屋、灵山、秀水、古桥。他勤奋地探索传统笔墨语言与写实造型的有机结合,使其在审美格调上融为一体。成慷的画正是在深入了解现实的基础上,融入了自己的思想追求加以提炼而成。他的画,布局平淡天真,直抒胸臆,以魏碑的笔意入画,设色明快鲜活,带着浓郁的乡土气息,一股清新自然的蜀山风情扑面而来。读其画不难看出,其艺术作品皆来源于生活,且多为普通常见的田园风光。画家将自己儿时的记忆、感知以及多年来对四川山水、乡村的真挚的情感倾注其中,故其笔下的古镇、石桥、老树、瓦屋、溪流渔船、西畴南田、九峰三泖、农叟荷筱、平坡鸭喧,无不自
本书稿基于作者多年研究黄公望画法的经验总结与画法解析。内容包括概述,画具介绍,绘画技法与作品欣赏,绘画技法解析中分为山石、树木、泉瀑、点景人物四大类,同时归纳、分步骤解析了黄公望常用皴法,使内容更浅显、易掌握。
\"《中国古代山水画二十讲》以中国古代山水画名家名作欣赏为主线,主要讲述山水画史演变的规律、脉络和主要历程,兼及画家所处历史、环境以及画家生平、创作、传闻等。 全书20章,全书15万字。每章结合时代背景介绍一或两位画家,并赏析其代表作品。中国人民大学陈传席教授作序。 全书覆盖画 重要画家、画派,重大变化、转折,以点带面演绎古代山水画的艺术魅力所在,文字优美、描述风趣、图文并茂、诗意盎然。\"
《历代名家册页 田园山水》是“历代名家册页”丛书之其中一册。图书以高精度大幅面等同于原作的形式,展示了历代名家经典田园山水作品,为中国画学习者提供了较为实用的学习范本。
中国画坛无人不晓《芥子园画传》,但多见黑白版本,安徽美术出版社隆重推出彩色版《芥子园画传》以飨读者。此套《芥子园画传》是康熙刻本,印制精美,色彩温润雅致,最为重要的技法图片也十分清晰。怀旧、质朴、厚重、润泽,是这套书优美的特点。这套丛书初学者可将它作为登入艺术殿堂的宝典使用,近现代的一些画坛名家如黄宾虹、齐白石、潘天寿、傅抱石等皆得惠于此画传,可谓是国画启蒙之良师;鉴赏者又可将它作为古董把玩,从淳厚的老宋体文字中,从天趣盎然的山水花鸟中领略古代画家们的闲情逸致。
溥松窗先生的山水画造诣精深,画风独特,擅用小笔,将北宗的精严深秀与南宗的清苍混茫熔为一炉。建国以后赴西南等地写生,用传统笔墨描绘自然景色,赋予作品以新的生机。并在画坛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溥松窗山水范画册页》将画家多年的实践经验和教学心得,通过视觉形式加以展示,十分适合于读者揣摩临写,是一套值得资取借鉴的山水范画作品。
齐白石为我国著名的国画大师,经典画库系列选用了齐白石大师的国画山水精品画作近五十幅。展示齐白石的山水精品力作的同时,反映了齐白石在创作山水画方面所独具的个人艺术风格,该书的出版将对应广大的国画爱好者、收藏者、研究者起到重大借鉴作用。
黄秋园(1914--1979),江西南昌人,字明琦,号大觉子,半个僧、清风老人、退叟。自幼爱画,虽未得名师指授,却有机会在裱画店中学徒,博览遍临古人名作, 刻苦力学,由抚古人之迹,进而得古人之心;由得古人之心,进而师造化。他的过人之处,表现为擅于敏锐地把握住几乎被同时代画家淡忘的某些传统。 这些可能被看作历史惰性的东西,其实也不失为传统的精华,甚至闪现着真理的光辉。 晚年的诸多精品表明,他毕生的"热不因人",忠于艺术的努力,使他由乱古人之真终至臻于借古以开今。 黄秋园在绘画方面多能兼善,山水、花卉、人物、界画无所不工,他晚年的山水有两种面貌十分引人注目,一种格局近乎宋人,层峦叠嶂,骨体坚实,墨法精微, 画面不强调空间的纵深,反复用鬼脸皴,形成一种现代感,所作雪景尤觉玉洁冰清, 另一种笔法远胜元人,
《中国历代名家技法集萃(山水卷树法)》由吴宪生和王经春主编,张伟平和林海钟选编,对山水卷树的绘画技法的特征作了剖析研究,并选名家杰作为例,其中不乏稀世精品。书中图解深入浅出,图例以全图与局部相结合,而以局部为主,编者这样处理,意在使作品的表现方法及其表现特点更容易显见于细部中。本书不只是给读者以浏览,并给读者提供了的学习临本,既有欣赏价值,也有重要的实用价信。
叶子先生的文章就所见《游春图》原作,从《游春图》的时代风格,《游春图》的辅助依据及流传考略,傅熹年一文的局限与错误以及书画鉴定的方法论等问题展开论析,认为《游春图》确系展子虔的原作真迹,而非“北宋的复制品或徽宗画院的复制品”。 本着学术研究的严肃性和科学性,为进一步普及书画鉴赏的基本知识,征得叶子先生的同意,我社决定将这篇论文公开出版。为使广大读者进一步了解《游春图》,我们还将傅熹年、张伯驹先生有关《游春图》真伪的文掌作为附录,以供读者参考对比。 中国书画鉴定是一门科学,是集欣赏、鉴定、品鉴、诠释、庋藏为一体的综合性学科。而真伪的鉴别又必须建立在理论和实践、目鉴和考证相结合的基础之上,除了需要具备的文化学识之外,还必须掌握与书画相关的笔墨内蕴、师承渊源、个性风格、文献
黄宾虹(1865-1955),安徽歙县人。学识渊博,画山图水,收远势于咫尺,守静笃而飞扬,笔力扛鼎,为一代宗师。生平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所谓[胸贮五岳],当之无愧。是故所画,浑厚华滋,不特师法造化,且合自然,臻于神化。晚年变法,得黑、密、厚、重之别致,逴烁前人,誉驰中外。 是册黄山卧游集,乃先师为孝文写黄岳胜景。虽然简略,但教人耐味,亦于小中见大,意趣无穷。又另书黄山诗,合为一册,堪称三绝。画中如轩辕峰、松谷五龙潭、一线天诸图,苍莽中而见灵秀;散花坞、文殊院紫玉屏、云巢洞诸图,更见笔墨浑融,变巧不竭。 先师之画,因得上乘之法,故有上乘之作。每画,先勾勒,后皴擦,继而以宿墨点笃,或以宿墨积染,虽至密至黑,而能实中有虚,通体舒畅。其尢妙者,擅于水法妙用,每于骨疏神密处铺水,不丰不瘦处渍水,因
《富春山居图》是元“家”之首黄公望(1269-1354)晚年之作,是中国传统写意绘画中的经典作品之一。作品描绘了我国浙江省风景区——富春江沿岸的秀山丽水。其构图布局疏密有致,远近层次变化多端,山体气脉相贯,平坡茂林笔笔相生。笔墨松秀苍逸,精巧简约,用墨淡雅,浓淡干湿并用。干笔画骨、湿笔点染骨。皴法以披麻皴为主,把山体的沟壑阴阳结构,寥寥几笔便达其意,使作品繁而不乱,简而不空,“筋、肉、骨、气”四势皆备,其神韵让后人惊叹。该作被历代艺术家、收藏家视为稀世珍宝,皆给予高度评价。 本书是《富春山居图》的临摹范本。
在靳忠主编的《山右书画(2)(精)》中包含山水画、花鸟画、人物画、书法等艺术作品。本书所选的作者具有时间跨度大,年龄悬殊,出身差异大,即使是同一画科、同一书体,风格面貌也完全不同。本书适合喜欢相关艺术作品人士欣赏品鉴。本书阅读后,会感受到中国书法和绘画的魅力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