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为“彩色放大本中国著名碑帖”系列之一。该系列底本好,印制精,大8开,为首次彩色放大本,并延请专家释文,方便读者研究学习,尤其适合书法爱好者对帖临摹。《张猛龙碑》,北魏正光三年刻立,现在山东曲阜孔庙。碑额为楷书大字“魏鲁郡太守张府君清颂之碑”。碑阳楷书二十四行,满行四十六字,碑阴刻立碑官吏名计十二行。此碑结体严谨,笔画斩钉截铁,字法险峻。本书节选《张猛龙碑》,选取曾经孙退谷、伊秉绶等人收藏过的拓本为底本,并从朱翼安藏本、王瓘藏本、崇烈称为“天下第一精本”、狄平子批注本等四种拓本中,逐一选字,择优补入,为区别于其他版本,编者谨将本书称之为“选字本”。
"中国著名碑帖彩色放大本"系列,底本好,印制精,大8开,为首次彩色放大本,并延请专家释文,方便读者研究学习,尤其适合书法爱好者对帖临摹。"玄秘塔碑"全称"唐故左街僧录内供奉三教谈论引驾大德安国寺上座赐紫大达法师玄秘塔碑铭并序",又称"大达法师玄秘塔碑"。此碑唐会昌元年十二月立,裴休撰文,柳公权书并篆额。碑文计二十八行,行五十四字,现存于西安碑林。柳公权,字诚悬,京兆华源人,官至太子少师。他善章草,尤工楷书。初学王羲之,后遍临初唐名家书,得力于欧阳询、颜真卿。其笔力雄健,自成一家,"玄秘塔碑"便是其代表作。在日本东京三井纪念美术馆,藏有一册宋拓本"玄秘塔碑"。此本每页四行,每行七字,曾经清末鉴赏家孔广陶收藏。本书据此本放大印出,供读者临习。
孙宝文编著的《宋拓淳化阁帖(第9卷)》又名《淳化秘阁法帖》,或称《官帖》,简称《阁帖》,北宋淳化年间刻於“秘阁”。淳化三年(992年),宋太宗命翰林侍画王著将内府所藏自漢至唐名跡,摹刻为《淳化秘阁法帖》十卷。《阁帖》刻成后,内府用澄心堂纸、李廷珪墨搨印。宋人记载:“熙陵武定四方,载轂矢文汉之余,留意翰墨,用计出禦府所藏后代真跡,命侍画王著模记禁中,釐为十卷。”
此次出版的马王堆汉墓帛书《周易》,横幅,朱栏界格,墨书,横四十八厘米,纵八十五厘米,共九十三行,满行六十四至八十一字不等,共四千九百余字。内容含经、传两部分。经即六十四卦,传则包括《系辞》在内的五篇易学理论的古佚书。该卷帛书抄写于汉文帝初年,是现存最早的《周易》抄本之一。
为满足不同读者需求,西泠印社出版社推出“善本碑帖精华·普及版”系列。该系列择优质善本,高精度扫描,无限趋近底本调色,以严苛标准、更为亲民的定价,设计了这一套可以让书者随手取用、常置案头、时时临习的字帖。 本书是“善本碑帖精华·普及版”之一。 《伊阙佛龛碑》由褚遂良书。全书造句工整,辞藻华丽,书法端庄谨严,具有极高的艺术欣赏价值和收藏价值。
本书是"历代名家尺牍精粹"丛书中的一种。本书是明代文人屠隆的尺牍合集,从《屠隆集》收录的尺牍中选择部分文学性、可读性较强的,予以详尽注释,并对尺牍的内容进行串讲,点评考证背景,交代人物关系,分析内容,使读者在无障碍阅读的基础上对每篇尺牍的创作背景和主要内容有所了解,并感受屠隆尺牍的语言文字之美,从而对屠隆其人及其作品有一定的认识。
本丛书收入西周的青铜器毛公鼎,大盂鼎,散氏盘,虢季子白盘,大克鼎、小克鼎金文五种。全书由器皿图版、拓片原文、释文、名人临摹(或题跋)四个部分构成。全书四色彩印,书脊丝带穿线,精美高古。本丛书旨在促成人们熟悉金文这一古老的书法艺术,以此普及金文,并期冀以金文的浑厚古朴来丰富汉字书法的用笔技巧,将之融入楷隶行草等书体中,丰富书法艺术的表现形式。本丛书可习可赏,是书法爱好者、研究者案头之宝。虢季子白盘是西周晚期铸造的一件青铜器,高三十九点五厘米,口纵八十六点五厘米,口横一百三十七点二厘米,重二百一十五点五千克。在现存商周青铜盘中,其形体**。传清嘉庆、道光年间陕西宝鸡虢川司出土,现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盘内底部铸铭文八行,计一百十一字,记载虢季子白奉命征伐西北强族、获胜后受赏于周庙的
本书为“彩色放大本中国著名碑帖”之一,收录张即之书《李衎墓志铭》,供读者鉴赏、临习。张即之(1186-1266),字温夫,号樗寮,樗翁,樗寮道人,祖籍和州乌江(今安徽省),南宋著名书家。《张即之书李衎墓志铭》,行楷,纵二十九点三厘米,横六百零四点五厘米。全篇二百五十八行,计一千二百余字。曾经清内府收藏,《石渠宝笈三编》有著录。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
《小篆600字析形》一书汇集了林子序先生几十年的研究精华。他找出小篆字形的规律,精挑出600字进行字形和字义上的分类,通过把一般规律以及特别的情况罗列出来,教给读者识记小篆的方法,并帮助篆刻书法学习者迅速掌握篆字要领。内容包括与人体有关的部首及关联字,与衣食住行有关的部首及关联字,与征战、祭祀、农事、器具有关的部首及关联字等等,还列出了容易混淆以及形体特殊的篆字。本书为林子序先生长销书《500字通篆》的扩充版,在原书基础上增加了一倍内容,对字的解释更为详尽,是一本学习篆刻、书法的推荐良书。
历代鉴赏家均对《寒食帖》推崇备至,称其为“旷世神品”。有人将“天下三大行书”做对比:《兰亭序》是雅士的风格,《祭侄稿》是至哲贤达的风格,《寒食帖》是学士才子的风格。它们各领风骚,称得上中国书法目前行书的三大里程碑。 本书以苏东坡的《寒食帖》为主题,对全文129个字的写法逐一进行精讲,同时选取苏东坡具代表性的书法作品《一夜帖》和《东武帖》进行解析与精讲,旨在帮助书法学习者实现逐字精写,进一步掌握。本书附赠写字视频和电子版碑帖等学习资源。 本书内容丰富、讲解细致,适合对书法感兴趣的读者学习、临摹。希望读者在学习的过程中体味苏东坡的书法精神,了解其丰富多彩的内心世界。
《金文篆法入门:说文部首540字》由福建美术出版社编
《石门铭》,又称《泰山羊祉开复石门铭》。北魏宣武帝永平二年(五〇九年)正月,刻于陕西汉中石门东壁。此摩崖高一百八十厘米,宽二百二十五厘米,王远书丹,武阿仁刻字。铭文正书,二十八行,满行二十二字,记载梁秦二州刺史羊祉重开褒斜道事迹。上世纪中叶,因兴修水利,此摩崖被移至汉中博物馆。此铭书法超脱,系北魏碑志中之杰作。清代,康有为在《广艺舟双楫》中将其列为“神品”,称道:“《石门铭》飞逸奇浑,分行疏宕,翩翩欲仙,源出《石门颂》、《孔庙》等碑。”并赋其诗文:“餐霞神采绝人烟,古今谁可称书仙?石门崖下摩遗碣,跨鹤骖鸾欲上天。”《石门铭》传世佳拓有现藏于上海博物馆的康有为收藏本,有上海图书馆藏吴大澂题签本,有张伯英“石门铭后题记”本和颜逢甲藏本等诸多拓本。相比较而言,上海博物馆藏本更佳。
赵孟頫(1254-1322),字子昂,号松雪道人,吴兴(今浙江湖州)人。各体皆精,尤擅行、楷。对后世书法有重要影响。传世作品有《洛神赋》《道德经》等。本字典将赵孟頫书法作品结集,以字头为单位编排,注明所选字迹出处,并附有拼音索引、笔画索引,方便检索。入选书迹均采自各大博物馆馆藏标准件作品,因此是真伪甄别、治学研究的重要依据。同时也是书法爱好者查检字体的实用工具书和行草书临摹创作的范本。
《颜真卿书郭家庙碑》由江吟主编
碎金,古人代指精美简短的诗文,亦指较为珍贵的资料。《元白碎金(启功先生自存墨迹)》收录了启功先生自藏的花笺小品,共73幅。花笺是精致华美的纸,常常带有暗纹或印有图案,唐宋以来,人们常常以花笺互相唱和,形成风尚,文人多喜欢用笺纸作书,不入俗流。《元白碎金(启功先生自存墨迹)》汇集的小品为启功先生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精力充沛时所作,因为是草稿,书写轻松,可见学书之深。书写内容有诗词、论述札记等,许多是人们争相传诵的作品,内容丰富,书写精彩,短小精炼,许多作品为发表。
本书收录当代碑帖研究专家陈麦青先生读碑、考据、鉴赏文章十三篇,均为作者近年来发表的重量级论文,如《陈叔通旧藏明末清初拓〈石鼓文〉长卷观后》《故宫本明拓〈天发神谶碑〉旧藏者“介侯”考辨》《〈麓山寺碑〉的碑阴》《梅景书屋中滂喜斋旧藏之碑帖善本》等,不仅对前人旧说多有订讹补遗,更有其自身独到的发现和新解;又如《欣于所遇,乐在谈碑论帖》《开卷有得,如行山阴道上》等,自道经眼名品、切磋研究的心得,内容丰富新颖,妙趣横生。陈麦青先生素以考据精严、旁征博引、文笔优美在业界及读者中长期享有盛誉。本书编排图文并茂,收录了作者考订与鉴赏相关的高清图片,以增加阅读的便利和体验感。
孙过庭(活动於七世纪後期),一说名虔礼,字过庭,河南陈留人,一说名过庭,字虔礼,浙江富阳人。根据本卷自题,为吴郡人,名过庭。出身寒微,迟至不惑之年始出任率府录事参军之职,以性高洁遭谗议而去官。之後,遂专注於书法研究。孙过庭专羲之草书,笔法精熟,唐代无人能与他相比。本卷纸墨精好,神彩焕发,不仅是一篇文辞优美的书学理论,也是草书艺术的理想典范。卷中融合质朴与妍美书风,运笔中锋侧锋并用,笔锋或藏或露,忽起忽倒,随时都在变化,令人目不暇给。笔势纵横洒脱,达到心手相忘之境。
《彩色放大本中国著名碑帖·文徵明书醉翁亭记》为“彩色放大本中国著名碑帖”系列之一。 被誉为“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欧阳修,于庆历六年创作出优美的散文“醉翁亭记”。此文深受历代文人喜爱,被后人广为传颂。明代,著名书家文征明曾多次挥毫书写“醉翁亭记”一文,其中以其小楷“醉翁亭记”和大字行书“醉翁亭记”为珍贵。这件现存于沈阳故宫博物馆的大字行书“醉翁亭记”,书于嘉靖十六年,时年书家年近古稀,正值其艺术创作之盛年。这一卷长卷墨迹,气势宏大,字迹遒劲典雅,其规格纵达四十七厘米,横一千五百厘米,曾经清内府收藏,是国家一级文物,亦是沈阳故宫博物馆的镇馆之宝。
西泠印社前副社长韩登安先生工于书法、篆刻,受王福庵启迪,在书法和篆刻艺术上都取得较高的成就。韩登安先生治学态度严谨,作为浙派篆刻的代表之一,师承王福庵,1933年加入杭州西泠印社,曾任该社总干事,后为浙江省文史馆馆员,1958年,浙江省文化局成立西泠印社筹委会,韩登安是七名常委之一,主持西泠印社日常事务工作,为西泠印社的筹备做了大量工作。韩登安一生留存了数量众多的篆刻作品,本次与韩登安家属协商选取韩登安1954年摘录王福庵闲句印墨稿,并附录陈豫钟与赵之琛墨稿若干。本书不仅可以看到韩登安为日常篆刻创作所做的积累,也能补足王福庵篆刻成型前的珍贵墨稿资料。
《集王羲之圣教序:卷1、卷2》由耘俗斋编著
“二玄社书法讲座”丛书包括篆书、隶书、楷书、行书、草书、篆刻六种,面向入门阶段和提高阶段的书法、篆刻学习者,从握笔法开始讲起,进而是基础心得、临摹研究、创作构思,最后对日本现代著名书法家的作品进行鉴赏,并简单介绍各种字体的历史,对中日历代书法名品进行解说。可以说,书中的理论和实操达到了高度融合,目的在于汇集过去书法家的智慧,传承和弘扬书法艺术。希望读者能对本丛书进行自由发挥,从中受益。
董其昌、何绍基临《争座位帖》对照是继名家临名帖系列·王铎、八大山人临《兴福寺半截碑》的延续。与《祭侄文稿》《告伯父稿》并称颜真卿三稿的《争座位帖》,历来备受赞誉。董其昌、何绍基被后世公认为学颜的大家,通过两人临本与原帖的比较,更直观的了解古代书家对于范本的取舍,对学习《争座位帖》有着极大地裨益。所选拓本亦为善本精拓,图版精美,集资料性、学习性、鉴赏性于一体,对广大书法研究爱好者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唐 颜真卿郭虚己墓志铭》由洪亮主编
孙宝文编著的《熹平石经选》为“彩色放大本中国碑帖”系列,该系列底本好,印制精,大8开,为彩色放大本,并延请专家释文,方便读者研究学习,尤其适合书法爱好者对帖临摹。 据《后汉书》记载:熹平四年(一七五)三月,诏诸儒正五经文字,刻石立于太学门外。蔡邕自书丹于碑,使工镌刻,为后学咸所取正。这便是著名的《熹平石经》。石经初立于洛阳,后因战乱,散失殆尽。唐代以后,残石陆续出土,为世所重。有方家评说此石经,严谨规范,雍容端正,点画平厚,骨气洞达,已是汉隶发展到相当成熟时的书作。 本书选取《春秋经》、《尚书》、《易经》中的部分残石。
传统画学呈现出零碎累赘的特点,因而在研究中,考订论证功夫,则尤其显得重要。舒士俊的《山水画传统及其变法探究》一书,所体现出的严密的论证精神,则尤为难能可贵。尤其是他关于绘画气场构成图式的研究,面对纷繁复杂的中国山水画图像,提出以构图图式的出新为山水画创新的核心命题。应该说,这一观点迥然有别于传统的笔墨论,可以说是惊世骇俗的。士俊的这一观点,并不是他有意为之的别出心裁之论,而是从图像学出发,深入考订论证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