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猛龙碑》是魏碑名品,启功先生夸赞此碑说:“张猛龙碑于北碑中,较龙门造像,自属工致,但视刁遵、敬显隽等,又略见刀痕。惟其于书丹笔迹在有合有离之间,适得生熟甜辣味外之味,此所以可望而难追也。”此碑原石高清照片尚无出版,本书为首次公布。黄宪之编著的《张猛龙碑刻拓对勘》拓片部分图片质量高,且有多个拓本对比。参考原石照片可以弥补很多拓片难以体现的细节。
本书是《善本碑帖过眼录》续编,系作者二十年来经手善本碑帖的笔记选编的继续,所选碑拓绝大部分为上海图书馆馆藏国家一二级文物,资料价值极高。撰写体例完备,包括:刻石年月、书撰者姓名、碑刻行款字数、刻石现存地、拓制年代鉴别、版本考证依据、拓本遞藏关系、题签题跋信息、尺寸、按语等。每件碑拓均附有配图,收图计1000幅,后附题跋人名索引,计题跋者约280人。本书对于碑帖研究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长安金石研究丛书》包括《另眼看古书》《碑拓赏鉴》《金文小考》《汉字的韵味》四部著作。《另眼看古书》是引导读者从一个新的角度来阅读传统古籍;《碑拓赏鉴》这种综合性的研究欣赏在全国甚为少见;《金文小考》有不少文字都是作者次考出,这为临习金文者提供了极大的帮助;《汉字的韵味》展现了汉代文字艺术变化的美感。这四部书所涉及内容,能为广大读者与专业研究者提供真实可靠的艺术之美与文献资料。
赵孟頫小楷书法的主要特点有: ,赵字在继承传统书法的基础上,化繁就简,变古为今,其用笔清晰,不故弄玄虚,起笔、运笔、收笔的笔路十分清楚,使初学者易懂易循。 第二,赵书小楷虽为小字,但华丽而不乏骨力,飘逸中见高雅,秀丽中见清气,点画华滋遒劲,结体宽绰秀美。外似柔润而内实坚强,形体端秀而骨架劲挺,似绵里藏针。笔画追求精致入微,结构内含,自然流美,显示出“穷极精密”的面貌。 第三,赵体小楷布白方正严谨,撇捺舒展,笔圆架方,流动带行,略掺用行书的笔法,使字字流美动人,这是其显著的特点。
仲威编著的《善本碑帖过眼录》收??代善本碑帖141件,其中先秦至元代碑刻善拓1OO件,宋代、明代?帖17件,宋刻?帖24件。所收拓本均??家一、二?文物。?中????每件萎拓的?藏??,开列版本?定的考???,??碑帖?定的重??跋,勾勒碑帖?定?索。《善本碑帖过眼录》中配有一干??圆版,包含善本碑帖的重要考??以及?代重要?跋墨?。?跋作者多??代碑帖?藏大家,共?28。?人,?後附?《?跋者人名资料索引》以便?索。本??文?茂,深度揭示善本碑帖的文物、???值,?一部重要的文物?定工具?。
《郑文公下碑》 刻于北魏宣武帝永丰四年(511年),刊于永平四年(511),刻面稍经加工,高2.65米,宽3.67米。碑文正书1243字,记述荥阳郑氏家族历史及郑道昭父郑羲生前事略。 它系崖刻,在山东省掖县(今山东省莱州市)城东南的文峰山。此碑为郑道昭书写,字体均为楷书,其结字宽博舒展,笔力雄强圆劲,有篆隶趣相附,为魏碑佳作之一。 本碑魏书51行,行29字,计1243字,字径5厘米。对“上碑”作了52处增删调整,多出361字。增补内容包括碑名、官衔、事迹、葬期、润色文字。 调整内容主要是官衔顺序和虚词文字,删掉的内容主要是多余重复的字,主要内容与结构未变。
《中国石刻书法精粹》第5辑将载入碑版墓志作品,主要选择了出土于山东省境内的四块魏晋、隋唐时期的经典墓志书法,它们分别是:《李谋墓志》北魏孝昌二年(526年)刻,墓志全文共314字 ,书法精湛,镌刻流畅。现藏山东省博物馆。 《刘静怜墓志》东魏武定二年(544年)刻,墓志字字精到,字形圆转,方圆相间,章法布局舒朗、自然浑成、生动飘逸。现藏山东省寿光市博物馆。 《徐谟墓志》唐贞观十一年(公元636年)刻。书法 个性,用笔方圆兼备,隶、楷交融;笔画清整精健,结体开张洞达。现藏山东省石刻艺术博物馆。 《房彦诩墓志》唐贞观五年(公元631年)刻。书体为隶楷书,书写用笔极为活泼,结体宽博,体势平正,风格典雅且独特。现藏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中国石刻书法精粹》第5辑将载入碑版墓志作品,主要选择了出土于山东省境内的四块魏晋、隋唐时期的经典墓志书法,它们分别是:《李谋墓志》北魏孝昌二年(526年)刻,墓志全文共314字 ,书法精湛,镌刻流畅。现藏山东省博物馆。 《刘静怜墓志》东魏武定二年(544年)刻,墓志字字精到,字形圆转,方圆相间,章法布局舒朗、自然浑成、生动飘逸。现藏山东省寿光市博物馆。 《徐谟墓志》唐贞观十一年(公元636年)刻。书法 个性,用笔方圆兼备,隶、楷交融;笔画清整精健,结体开张洞达。现藏山东省石刻艺术博物馆。 《房彦诩墓志》唐贞观五年(公元631年)刻。书体为隶楷书,书写用笔极为活泼,结体宽博,体势平正,风格典雅且独特。现藏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中国石刻书法精粹》第5辑将载入碑版墓志作品,主要选择了出土于山东省境内的四块魏晋、隋唐时期的经典墓志书法,它们分别是:《李谋墓志》北魏孝昌二年(526年)刻,墓志全文共314字 ,书法精湛,镌刻流畅。现藏山东省博物馆。 《刘静怜墓志》东魏武定二年(544年)刻,墓志字字精到,字形圆转,方圆相间,章法布局舒朗、自然浑成、生动飘逸。现藏山东省寿光市博物馆。 《徐谟墓志》唐贞观十一年(公元636年)刻。书法 个性,用笔方圆兼备,隶、楷交融;笔画清整精健,结体开张洞达。现藏山东省石刻艺术博物馆。 《房彦诩墓志》唐贞观五年(公元631年)刻。书体为隶楷书,书写用笔极为活泼,结体宽博,体势平正,风格典雅且独特。现藏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隋龙藏寺碑》全称《恒州刺史鄂国公为国劝造龙藏寺碑》,立于隋开皇六年(公元五八六年)。碑文记述了恒州刺史王孝仙为国劝造龙藏寺的事迹,碑石现立于河北省正定县隆兴寺内。它不仅具有重要的文物价值,而且具有很高的书法艺术成就,为隋代刻碑中的精品。它上承南北朝余风,下开初唐楷书诸家先河,在书法史上具有承前启后的历史地位。 《龙藏寺碑》碑阳三十行,行五十字,约一千五百字,其书法瘦劲宽博,方整有致,具有古朴秀雅之美,静穆幽深之境。此碑用笔方圆结合,刻工精细,即如发丝粟米,犹见鲜活清晰,可谓书刻双绝。因此,颇能彰显字迹原貌绵亘自然的韵致和用笔特点,其用笔荟萃了南北朝的笔法,即有北魏的古拙刚健,而又具纤细典雅的二王书风,并时出汉隶左波右磔、蚕头燕尾的笔意,如『世』、『事』、『六』、『方』、
《常岳等百余人造像记》在外观形制上采用了《始平公造像记》画界格的方式,应该说是以一种恭谨的态度来对行的,加之书刻的俱精,有纤毫毕现的感觉,所以在北魏造像中属于上乘之作。同时这是一件典型的隶楷交错的造像记,楷意大于隶意,在其用笔中我们已能清晰地感觉到唐楷法度森严的几丝气息,如有些字已接近颜真卿《多宝塔碑》中的用笔和结体特征。然而这一件北朝时期的造像记作品,正处在逐渐被雅化与整合的过渡期,所以尽管整体上欹侧感不强,但某些局部的处理依然体现出北朝书法一贯的自然天真的特点。临写此造像记,在笔上以露锋方笔为主,提按转折须交代清晰,结字上以方居多,要适当保留一些隶书的波磔点画以增强古趣。对某些结构的处理,既要考虑其视觉美感又不能过分追求离奇的怪异的造型,以免破坏整体气息效果。应该说,临
中国书法丛帖之祖《淳化阁帖》(宋太宗淳化三年到公元992年合翰林院侍书编次刻拓)全十卷中的第4、6、7、8卷,第4卷为初唐名家之作,其余3卷为书圣王羲之之作,系上海博物馆新近从美国购藏的祖刻最善本。本书是研究中国书法深具文献和艺术价值的重要文本。
《 碑帖导临:张玄墓志 》为碑帖导临丛书之一,精选了张玄墓志,并对其进行新的技术加工,以墨迹的形式出现,并进行放大,让学习者能较好地领略原帖的笔法及整体风貌。
《衡方碑》自宋欧阳修以来,迭经著录,为汉碑之一。碑字结体宽博,笔画肥厚古拙,方圆兼备,风致高雅,体势雄伟。在章法布白上,行密格满,与《史晨》、《曹全》相异趣。碑额阳文隶书,尤有气魄,结体严整,笔画圆劲,看似平正而神采飞动。 此碑对后世的影响很大。
本书为“碑帖法书藏真”系列丛书中的一本。褚遂良(596—658),字登善,唐初书法家,曾任秘书郎、谏议大夫、吏部尚书等职,封河南郡公,人称褚河南。褚遂良的书法特点可以用“遒逸”来概括,遒为遒劲,逸为飘逸。褚遂良所书《大字阴符经》用笔丰富,有方有圆,有藏有露,憨厚而不失妩媚,飘逸而不失端庄。
《颜勤礼碑》,全称《唐故秘书省著作郎夔州都督府长目前护军颜君神道碑》,是颜真卿为其曾祖父颜勤礼所书神道碑,据考立于唐大历十四年(公元779年)。此碑残石175×90×22厘米,四面刻字,现存两面及一侧,文至“铭曰”止。全碑共计一千六百六十七字。碑阳十九行,碑阴二十行,每行各三十八字;碑侧五行,每行三十七字;左侧铭文在北宋时已被磨去。原石曾被长期浸没,于一九二二年十月在西安旧藩廨库堂后(今陕西西安市社会路)出土,一九四八年移置西安碑林,北京故宫博物院藏初拓本。
《中国书法经典碑帖技法指南系列:赵孟頫楷书技法指南》内容全面系统,结构完整有条理,语言通俗易懂,实用借鉴性强。既曰“指南”,理当论述明确,指导性强,不仅对书法家及碑帖作了较全面的分解外还将基础知识、基本技法等作了全面系统的介绍,而且附有相应的经典碑帖图录,供读者赏析和临习。
钱建忠先生师承前辈书法大家卢前,专攻汉隶、魏碑,实践与教学并重,近年出版多种硬笔字帖,发行量很大。《礼器碑》为汉隶名作,临习者极多,但目前所见之版本,大多模糊不清,尤其不便于初学者。钱建忠先生在教学过程中早已发现这一问题,因此从2014年起由《张迁碑》入手,逐步以放大通临的方式,出版一套便于教学的汉隶标准字帖,这对于汉隶爱好者而言是一个福音。《礼器碑》是这套“汉隶经典十种放大通临本系列”之第二种。
《袁安碑》全称“汉司徒袁安碑”。东汉永元四年(公元92)立。原石出土地点不详,1929年在河南偃师县城南辛家村发现,现藏河南博物院。碑高1.53米,宽约0.74米。篆书,共10行,满行16字,下截残损,每行各缺1字,故现存15行字。除第8、10两行为不满行外,其他行下一字均缺(现已考出),仅存139字。字体结构宽博流畅,笔画较瘦。碑侧有明万历二十六年题字。碑中间有穿,位置较低。袁安碑是一件极为罕见的用篆书写就的汉代墓碑。 内容主要记载袁安的生平,与《后汉书·袁安传》基本相同,但较简约无赞颂铭辞。碑上有圆形碑穿在第五、六行之间,正当碑中,为汉碑之所仅见。由于该碑发现较晚,字口锋颖如新,书法浑厚古茂,雄朴多姿,线条纤细婉转,体态遒劲流畅,飘逸圆融中尽显端庄方正,是汉代篆书的典型代表。现代书家费声骞评《袁安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