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刚经》是大乘佛教般若部重要经典之一,共 1 卷, 5000 余字。历来弘传甚盛,为 佛教各宗派尤其是惠能以后的禅宗所重。本书收录历代 15 位 名家《金刚经》书法力作,书风各异,精彩分呈,为广大学书人、学佛人提供一部可临摹抄诵、欣赏研究的完美典籍。 《金刚经》,又称《金刚般若波罗蜜经》。是大乘佛教般若部重要经典之一,早由后秦鸠摩罗什于弘始四年(402)译出,共1卷,5000余字。由于此经以空慧为体,说一切法无我之理,篇幅适中,不过于浩瀚,也不失之简略,故历来弘传甚盛,特别为惠能以后的禅宗所重。 本系列字帖共精选历代书家所写《金刚经》墨迹、刻帖近共14件长卷。包括王羲之、柳公权、张即之、苏轼、黄庭坚、赵孟頫、董其昌、文徵明、傅山、雍正、弘一法师、金农诸家力作,同时收录泰山经石峪摩崖石刻作品
《康有为眼中的中国书法史》,近代书法论著,影响中国书法史一代书风,中国书法的美学解读与大成之作。是晚清以来zui重要的书法专著,曾影响了整整一代书风。从问世的那一年起,它就受到了国内外各方面人士的注意。从思想性上说,《康有为眼中的中国书法史》也表现了康有为抛弃陈习、另辟蹊径的进取精神。该书除原有内容外,配有130幅书法碑帖图片,160个完整注释详细讲解。 全书六卷二十章,叙目一篇,各章之间的联系,大致说来,卷一、卷二是讲书体源流的,卷三卷四是评论碑品的,卷五卷六是讲用笔技巧、书学经验和各种书体的书写要求的,全书的涉及面很广,对书法艺术的各个方面几乎都有论述或评价。
这本《中国佛教名家书法字典》,该书是作者花费多年精力、精心甄选的佛家名人书迹精华,其中包括唐代狂草大师怀素、明末名僧朱耷、近代弘一大师等人的墨迹。可以说,是集历代名僧书迹之大成,展示了佛教大师们在书法上的造诣。此外,该书也迎合了当代书法爱好者书写禅意心境、向往宁静生活的需求;为当代弘扬佛家书法文化奠定了基础,也为弘扬中华禅意文化起到了促进作用
《历代名家书心经:吴昌硕》主要讲述了,《心经》全称《摩诃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简称《般若心经》或《心经》,是佛学般若经系列中一部言简义丰、博大精深、提纲挈领、极为重要的经典。在中国历代士大夫阶层中有着广泛的影响。《历代名家书心经:吴昌硕》收集书法名家吴昌硕所书心经,有助于提高当代书写者的书写水平。
本书内容包含了前赤壁赋、离骚、新唐书太宗本纪卷、前后出师表,共4篇书法巨制,它不仅是对作者数十年书法实践的回顾和小结,也是致力于东西方文化交流的汇报和宣示,对广大书法爱好者有很好的欣赏价值和参考价值。
黄庭坚(一○四五——一一○五),字鲁直,自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黔安居士、八桂老人。又称豫章黄先生,洪州分宁(今江西修水)人。北宋诗人、词人、书法家,爲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英宗治平四年(一○六七)进士。历官叶县县尉、北京国子监教授、校书郎、著作佐郎、秘书丞、涪州别驾、黔州安置等。书法精妙与蔡襄、苏轼、米芾并称『宋四家』。又与张耒、晁补之、秦观都游学于苏轼门下,合称爲“苏门四学士”。生前与苏轼齐名,世称“苏黄”。《松风阁诗帖》,行书墨迹纸本,纵32.8厘米,横219.2厘米,全文计29行,153字。宋徽宗崇宁元年(1102)九月,黄庭坚与朋友游鄂城樊山,途经松林间一座亭阁,在此过夜,听松涛而成韵。“松风阁诗”,歌咏当时所看到的景物,并表达对朋友的怀念。这件书迹长波大撇,提顿起伏,一波 。不论收
文徵明(一四七○-一五五九),初名壁,一作璧,字征明,后 字征仲,别号衡山居士,人称文衡山。长洲(今江苏苏州)人。明代书画家、文学家,『吴门画派』创始人之一。诗文上与唐寅、祝允明、徐祯卿并称『江南四大才子』。《赤壁赋》北宋文学家苏轼创作的一篇赋,作于宋神宗元丰五年(一○八二)七月,苏轼被贬黄州,分别于秋、冬两季泛舟夜游黄州附近的赤壁,写下了《前赤壁赋》和《后赤壁赋》。两篇《赤壁赋》创作时间相隔三个月,前后辉映,刚一问世就广爲流传,不仅家弦户诵,而且被衆多艺术家取爲创作题材。文徵明极爲喜爱《赤壁赋》,一生之中曾以不同笔法多次书写。据戴立强《明文徵明行书前赤壁赋册记》中统计,仅传世之作就有十六件。《前后赤壁赋》书画合璧卷,行书纸本,纵30.5厘米,自署书于嘉靖壬子(一五五二)十一月朔日
翁志飞编写的《王羲之兰亭序》对《兰亭序》虞世南摹本进行逐行逐字讲解和分析,并配合技法进行演示,生动形象,较以往出版过的图书 具使用性和学习性。该书所选虞世南摹本,其点化遒丽不凡,筋力稍宽,但笔划多有明显勾笔、填凑,描补痕迹,据考证此本当属唐代辗转翻摹之古本,亦称之为虞世南摹本。另外两临本为开皇定武兰亭序拓本和翁志飞临本,利用丰富资料,比对观察,可使读者 为全面的学习和了解《兰亭序》。
翁志飞编写的《王羲之兰亭序》对《兰亭序》虞世南摹本进行逐行逐字讲解和分析,并配合技法进行演示,生动形象,较以往出版过的图书 具使用性和学习性。该书所选虞世南摹本,其点化遒丽不凡,筋力稍宽,但笔划多有明显勾笔、填凑,描补痕迹,据考证此本当属唐代辗转翻摹之古本,亦称之为虞世南摹本。另外两临本为开皇定武兰亭序拓本和翁志飞临本,利用丰富资料,比对观察,可使读者 为全面的学习和了解《兰亭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