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书法艺术源远流长,诸体皆胜,书家法帖品类众多,本书旨在对历代诸家法帖的甄选,展现名家书艺风貌。本书以行书手卷和尺牍作品为主,综合展现书家不同状态下的书艺造诣。
毛泽东在奋斗求索一生中的墨迹与中华传统文化融为一体,承载了二十世纪中国历史的丰富内容。毛泽东的手书,既是一部思想史、革命史,也是一份足珍贵的艺术珍品……
一件成功的书法作品,不只要求点画精到,结构优美,而且还要求章法完整、通篇和谐。点画和结构的美,只是局部的美,而章法的美才是整体的美。《楷书章法百图》分为大中堂、小中堂、斗方、竖条幅、横条手卷、对联、条屏等几个方面,作品少则几字,多则几百字。不仅详细介绍楷书创作的方法,而且非常实用,对初学者学习楷书创作具有引导作用。
《手抄佛经硬笔正楷字帖:妙法莲华经观世音菩萨普门品》特点:选取读者接受度较高、抄写人数众多的5部,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千手千眼无礙大悲心陀罗尼、妙法莲华经观世音菩萨普门品、吉祥经、佛说阿弥陀经。采用传统经折装,每册配有描写硫酸纸练习纸,练习抄写后可收藏。
赵孟頫(1254-1322),字子昂,号松雪道人,又号水精宫道人。赵孟頫在书法方面不满宋朝末期摒弃古法、随意挥洒的书风,竭力提倡恢复[王]的书法传统。赵孟頫兼善诸体,特别以行、草、小楷。他的楷书博釆众家之长,以李邕的纵逸,形成外观温文尔雅,而内寓刚劲的书法风格。他的行草书主要来源于王義之、王献之,结构紧凑匀称,用笔灵活流利,如行云流水,风神潇洒。他的传世书法作品极多,楷书有《玄妙观重修三门记》、《胆巴碑》等,小楷有《汲黯传》、《道德经》等,行草书有《洛神赋》、 《千字文》、《嵇康与山巨源绝书》和《后赤壁赋》等。
这本《中国书法百家档案》由孙鹤著,选取中国书法史上一百位有代表性的书法家,以知人论世为指导思想,简明介绍他们的背景与成就,有史有论,溯往论今,翔实生动,深入浅出。《中国书法百家档案》所论百位书家,以时代先后为顺序,一方面体现汉字与书法艺术发展演变的自然进程,另一方面集中展示了这一进程中百位书法大家在中国书法史上继承古法与体变革新的不可替代的衔接作用。固然,千年书法,岂止百家?渊源流变,有主有从而已。
本书是集体劳动的成果,也是书画部与宣教部为使专业展览能被更多观众理解而做的一次有益的尝试。希望此书对传播兰亭文化起到一定的作用,也希望观众在以后的某一天,不经意地瞥见这本书,仍能回忆起这次珍品云集的兰亭展。
本书分为上下册,为毛泽东手书真迹·手书古诗词卷……
以《勤礼碑》为依托,精选传颂千古、琅琅上口、富有人生意味和书法持赠价值的名言若干条,为广大书法爱好者提供由临摹到创作的普及读物。 《名碑名帖实用速成大格集字帖》系列丛书精选王羲之、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米芾等古代书法大家的碑帖:分古诗词、楹联、锦言、名句、成语、春联等门类进行选字结集。我们通过选字的方法,融古代名家法书与古代名家诗词、楹联、锦言、名句、成语、春联等于一体,为书法爱好者提供一条从临习传统碑帖过渡到创作作品的捷径。 本系列丛书涵盖面广,贴近当代读者的实际需要。内容健康向上、清新高雅、脍炙人口。同时,我们将原碑帖字放大,使碑版字字口清晰,帖字墨迹毕现。对原碑帖中因千百年来风雨侵蚀、捶拓剥落而难以卒读的字进行修整,使其恢复原碑风貌。原碑帖中没有的字,则由编著者
本书为“馆藏国宝墨迹”系列丛书之一,精选馆藏底本,为首次四色精印,并延请专家释文。王宠与祝允明、文徵明、陈淳并称四家。王宠曾跋祝允明草书《古诗十九首》:“祝京兆书落笔辄好,此卷尤为精绝,翩翩然与大令抗衡矣。宠从休承处持归,临摹数过,留案上三阅月,几欲夺之,以义自止。休承再勿假人哉。”由此可见王宠曾多次书写过《古诗十九首》,此卷为其三十四岁时作。全卷以金粟山藏经纸书写,用笔大幅度提按,字间牵丝引带、体势变化多端。祝允明用笔和结构大开大合,而王宠则偏向追求疏淡秀雅的书风,此为两者有别之处。此卷纵二十九点三厘米,横三百八十厘米,现藏於上海博物馆。
隶书上承篆意,下开楷法,艺术、实用两者兼赅,本书系统性的隶书隶书的渊源及其发展、用笔原理分析、基本点画分析、结构、章法、碑帖及其流派,另外还有历代隶书名家介绍、隶书临摹与创作的方法、隶书作品的品评
在世界文明史里,以文字作为表现对象的独特艺术,只有中国的书法源远流长,绚丽多姿。那一串串闪光的艺术精品,至今还激励着我们的时代精神。在古代,"书"字兼有文字和书法两层含义:文字书写得清楚、正确,用于实用交流;书法则满足人们的审美需求。 象形是汉字的构造基础,可随着历史的进化演变,汉字变得越来越抽象化和符号化。有趣的是汉字形体结构的丰富和线条的多变,却给书法艺术创造了一个广为驰骋的天地。据郭沫若先生研究,"有意识地把文字作为艺术品,或者使文字本身艺术化和装饰化,是春秋时代末期开始的"。今天,书法艺术仍旧受到尊崇和喜爱,成为人民大众的艺术,也和书法艺术从文字的实用逐渐过渡而来是分不开的。了解了这个背景,人们就会理解,学习书法和练一手好字成为中国人从小到老的终身学习课程,当然这也是我
本字典收录首字近三千个,按部首排列,书前有部首索引和检字表,使用者可按笔画检字。本书共收集印影近两万枚,是明清以来主要篆刻家及《三堂印谱》中的印影,全书五百多页,每页按竖行编排,共有六行,在行的上方标着该行所篆刻的字,每个字的印影数量不一,少者一个,多者几十个,如“南”字,有五十一个,字下都注明篆刻者的名字,一个篆刻者可以有一个或好多个同一字的不同字体或样式的印影,一行中如出现另一字,则用圆圈将其圈在内以作标志,使用者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查阅,使用十分方便。 这是一本供初学篆刻者或爱好篆刻的青少年使用的字典,许多有名的篆刻家的印影汇集其中,同一个字有同一个篆刻家的不同风格的字体印影,亦有许多不同篆刻家的印影可供参考。本书64开本,厚薄合适,便于携带,方
毛泽东在奋斗求索一生中的墨迹与中华传统文化融为一体,承载了二十世纪中国历史的丰富内容。毛泽东的手书,既是一部思想史、革命史,也是一份足珍贵的艺术珍品……
当此传统书法再度繁荣发展的时代,我们编辑出版了这套规模不算太大的丛书。我们的主观愿望并不在于给本已很热闹的书法百花园锦上添花,而是企望于能给广大书法爱好者以渴中送水———希望能对他们的书法知识的了解和书法艺术的学习有所帮助,不敢说达到指点迷津的效但是,或许可以起到入门引路的作用。与此同时,我们也希望能对书法艺术的研究者有所裨益———至少是提供一种视角和思考的价值。 众所周知,自20世纪80年代初的“书法热”以来,此起彼伏的书法活动和层出不穷的书法出版物实在令人目不暇接。显然,各种活动与出版物的立场、方法、水平、质量等等大不相同。对于有水平和选择能力的书法家、书学家而言,选择其佳者而参与而购买自不在话下,而对于一些初学者而言,则往往于鱼目混珠之中莫衷一是,难以择善。因此,试图邀请
本书是中国历代印风系列之一。展示了秦代的印风,收录了一千多方印章图谱,并以时间为序排列,从中可看到秦代丰富多变的文字形体、体量和复杂各异的形制;本书以期成为篆刻家和篆刻爱好者们有价值的艺术资料和学习范本。
《毛泽东印谱印话》围绕毛泽东书法作品、毛泽东保存的印章,讲述毛泽东与印章篆刻人之间的交往故事。曹立庵、齐白石、陈巨来、谢梅奴、刘博琴、邓散木、钱君匋、吴朴堂、叶露渊、谈月色、石昌明、方介堪、齐燕铭,等等,都为毛泽东刻过印章。有些作品毛泽东收受了,但是很少使用;有的作品毛泽东收藏了,但是只是偶尔使用;有的时候,毛泽东甚至婉然拒绝对方的好意,你可以刻,我也可以拒绝……因此留下了许多佳话。这些佳话,正是《毛泽东印谱印话》的内容。
这套《3500常用字》楷书、行书钢笔字帖在封面上注明了三个“最”,即编写、格式、练法。以下,我们就把这三个“最”作一说明。 一、编写:笔者曾经编写过《3500常用字》的钢笔字帖,但那只能代表过去的水平,而这套钢笔字帖则是笔者以的书写水平、最精心书写而成,也是笔者以最真诚的态度来对待读者,奉献给读者的。 二、格式:以前中小学生和广大读者练写钢笔字时,都是使用田字格,而我们这次在设计格子时,却在田字格里加了一个小长方型虚线格。这是为什/厶呢?,在田字格里练字时既不能把字写得太大,撑满格子;也不能把字写得太小,小里小气。而我们设计的虚线小长方格,就是帮助读者在练字时控制好字的大小。第二,长方型是汉字结构造型美感的比例。 三、练法:其一,从易到难,从笔画少到笔画多。所以我们选择按笔画顺序编
《印象:与印章有关的人和事》由九十余篇文字组成,根据文字内容的不同分人物篇、材料篇、杂论篇、故事篇等。《印象:与印章有关的人和事》以篆刻为中心展开,阐述与篆刻技巧和鉴定辨伪知识有关的人和事。每篇文字都由一方印或数方印引起话题,围绕印章展开人物和故事的叙述,但话题并不仅仅局限于印章本身。文字轻松活泼,颇具可读性。每篇文章都附有一至数幅相关图片,图文并茂。话题上至春秋战国,下至近现代,印里印外,视野开阔,联想丰富。又因为书中涉及的印章许多为中国徽州文化博物馆的藏品,此前并未著述,此次为研究和披露,而且许多印与徽州地域或人物、事件相关,因此文章自然而然涉及了徽学方面的内容,可视作徽学研究的新视野,具有独到的价值和不可替代性。题目之印象,可理解为印章的外相,也可解释人和事给作者留下
丛书涵盖面广,贴近当代读者的讲求实际需要。内容健康向上、清高高雅、脍炙人口。同时,本书将原碑碑帖帖字放大,使碑版字字口清晰,帖字墨迹毕现。对原碑帖中因千百年来风雨侵蚀、捶拓剥落而难以卒读的字进行修整,使其恢复原碑风貌。 本书是该系列丛书的一种,其集字选自颜真卿的《勤礼碑》。颜真卿,中唐书法家,为“颜、柳、欧、赵”楷书家之首。其书雍容大度、沉着健劲、丰腴开朗、雄伟厚重,开一代新风,人称颜体,与柳书并誉为“颜筋柳骨”。《勤礼碑》是颜真卿晚年为其祖父颜勤礼所书钟道碑,用笔讲究藏头护尾,以拙为巧,笔意圆劲内含,笔势开张舒展。其结构宽博圆满、雍容大度,表现出质朴敦厚、天真无饰的艺术真趣。是颜书完全成熟的标志性作品。 本书具有很强的观赏性、趣味性和实用性,希望本书能成为广大书法爱好
《书法美学》立足于书法作业美学学科门类的出发点,对书法美学研究的意义、对象、方法与范围、对书法艺术的时空观、抽象与抒情、文字在书法中的特殊地位、线条的美学独立性、力的概念、立体感与节奏、书法美的形式构成,以及具体的书法美之欣赏等等,作了全面的阐述。文字流畅,立论严谨而思路开阔,为读者构建出了一个较完整的书法美学学科构架,特别适宜于书法理论爱好者对书法美学作系统学习时、作为教科书使用。也可作为一般文化学家、美学家、艺术学家对比书法与其他各艺术之间的美学特征时的参考读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