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场性:媒介化文化中的表演》 探讨的可能是当今各种表演所面临的最重要的问题。在一个由大众媒介和数字技术主导的文化中,现场表演的地位如何? 菲利普 奥斯兰德的这本开创性著作自问世以来,已经推动了一个新研究领域的重新界定。通过探讨现场表演的具体实例,如戏剧、音乐、体育和法庭证言,《现场性》对媒介文化提出了深刻的见解,认为媒体技术已经侵入了现场活动,以至于许多活动根本就不是现场。在这个新版本中,作者彻底更新了他的挑衅性论点,将互联网的影响以及文化、社会和法律的发展纳入考察范围。在解开围绕着现场活动高雅文化地位的最后一些观念桎梏的过程中,这本经典著作将继续塑造公众观念,并就一个关键的艺术困境引发热烈辩论:什么是现场表演?它现在对我们意味着什么? 这本经过整体修订的新版《现场性》是所有
阿兰 巴迪欧是法国当代著名哲学家、当代世界与齐泽克和阿甘本等人齐名的左翼学者。本书是阿兰 巴迪欧关于戏剧的评论集,是以片段化的写作形式构建的戏剧思想絮语,是一部吸收当代戏剧哲思的 狂想曲 。作者从哲学的角度,将戏剧艺术放置于20世纪世界范围内风起云涌的社会运动背景下,探讨了现当代戏剧在多方面的转变及其思想根源。 在本书中,作者批判浅显的、娱乐性的 小写的戏剧 的泛滥,而为一种通达所有人的 大写的戏剧 辩护。他所倡导的 大写的戏剧 ,即一种厌恶无知与惰性、渴求智性与真理的戏剧,它致力于对抗思想层面的怠惰,为错综复杂的生活中的每个人指引方向。
从工作坊到剧场的过程中,总有某些东西消失了。 著名戏剧、电影导演彼得 布鲁克说: 在剧场里,我总是犯困。 《西方演出空间简史》这部创新之作对西欧戏剧传统中的演出空间进行了历史描述。大卫 怀尔斯采取了一种广泛的视野,认为戏剧活动既发生在作为 剧场 而设计的建筑中,同样也发生在教堂、街道、酒馆和画廊。他追溯了从希腊罗马直至当下的一系列不同的空间连续性,其中包括在标准的戏剧史中没有涵盖的领域。借鉴亨利 列斐伏尔的文化地理学,本书将戏剧演出定义为特定社会结构的空间实践。这不是一部戏剧文学的背景史。 怀尔斯利用历史材料来解决一个当前的紧迫问题:戏剧演出是在现代建筑师设计的、表面中性的 空的空间 中更好,还是在富有个性的 现成空间 中更好?
张庚、郭汉城编写的《中国戏曲通史(上中下)》通过古代戏曲与各个时代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关系,探索一些戏曲发展的规律,为今天的戏曲理论研究与舞台实践提供借鉴、思路。全书共分为四编十三章,从“戏曲的起源与形成”“北杂剧与南戏”、“昆山腔与弋阳诸腔戏”、“清代地方戏”较为清晰的勾勒了戏曲艺术发展脉络,既有对民间戏曲的重视与张扬,也不忽视文人戏曲和宫廷戏曲的价值与意义;既有对剧本文学的考辨论述,也深入涉及舞台表演各个环节的研究,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
本书是戏剧理论的经典作品。本书对戏剧理论家赫伯特·布劳和约瑟夫·罗奇提出的将戏剧作为记忆机制的“幽灵”的理论的发展,作者马文·卡尔森认为,戏剧作为一种文化活动,与记忆、重述密切相关。纵观整个戏剧史,舞台创作中的几乎每一个元素都被循环使用。任何一个经常去剧院的人都有“这是一场熟悉的演出”的体验,这种体验会让人联想到之前接触到的艺术作品。这种戏剧作为记忆机制的现象,在马文·卡尔森看来就是“幽灵出没的”(haunted,ghosted)。马文·卡尔森认为戏剧从从古至今在本质上都是“幽灵出没的”,戏剧作为一种文化活动与记忆、重述密切相关。戏剧作为不断发展的社会习俗总是在相同的情景、相同的空间中与相同的身体(舞台和观众席位)、相同的物质材料一起形成幽灵效果。本书分为“幽灵出没的文本”“幽灵出没的肢体”“幽灵
《剧作法》无论从哪方面来说都是一本新问世之作。其中没有哪一个比较大的片断曾经发表过,尽管书中偶然在这儿或那儿曾经插进了——但愿插得还不算生硬--某些我往年发表过的文章中的零星段落和辞句。在举例时,我力求尽可能选用已出版的剧本,以便学者可以自行查阅和对照我提出的论点。我所以在那么许多例子中都引用莎士比亚和易卜生,原因之一就在于他们是一般人最容易接触到的剧作家。 如果读者觉得我有点过分滥用了注解,我有两点理由作为辩解:第一点是由于本书有一半以上的章节都写成于船上或者其他手头几乎完全无书可查的地方,因此有许多问题都有待于事后查考和订正;第二点是由于有几位友人--包括剧作家等等,曾经非常好意地校读了我的原稿,并提出了许多宝贵意见的缘故。
洛地,博学多才的戏剧专家;洛齐,驰名国际的当代艺术家。洛地撰文,洛齐绘画,父子联袂创作出《水墨戏剧》这本雅俗共赏的中国传统戏剧普及读物。点戏、说破、虚假、团圆,经洛地先生的提炼,像神奇的钥匙,打开传统戏剧舞台的艺术之门;百余幅水墨画插图,以皮影和脸谱艺术为灵感源泉,无论在平装本的黑白之间,还是手工特装本的浓墨重彩中,都散发着独特魅力。
表现主义戏剧诞生于20世纪的欧洲,在康德、尼采哲学和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的影响下,面对特别激化的社会矛盾和精神危机,剧作者们不再关注对社会表象的直观再现,而是表现人精神上的困窘和压迫、敏感与焦虑作为创作的内核。形成了一套以人的非理性心理为内容,探索人的灵魂深处,打破情节统一传统的“心理叙事”创作方法。“心理叙事”是现代剧作家打开“人”的新课题大门的宝贵钥匙,在后世剧作者的作品中不断发挥重要作用。
这是一本用于演员排练的戏剧游戏书。本书收录了77个游戏,作为导演带领演员确定和深入剧作文本世界的有效手段。书中以剧目的体裁为切入点,根据写作风格的特殊性对表演的要求采用不同的探索方法,借助声音和音乐帮助演员创造剧本中的世界,使排练变得积极、投入、严谨而富有情趣。本书 亦提供索引,按照能力要求、合作形式、创作方式等给游戏分类,所有这些游戏都是提升演员创造力、团队凝聚力的法宝。
本书以演出负责人、行政负责人、技术管理者等3个管理岗位的角度阐释不同阶段的主要管理工作。管理者既需要分工,也需要合作,有时甚至不分彼些一起努力把工作做好,因此管理者需要了解甚至掌握不同管理岗位的工作流
张庚、郭汉城编写的《中国戏曲通史(上中下)》通过古代戏曲与各个时代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关系,探索一些戏曲发展的规律,为今天的戏曲理论研究与舞台实践提供借鉴、思路。全书共分为四编十三章,从“戏曲的起源与
哈姆雷特有一句著名的话: 戏剧表演就像举起镜子观照自然。 但是与镜子里的映像不同的是,戏剧中的形象是由真实的物体构成的,其中瞩目的就是人的身体,其在映像的世界之外是独立的存在。在整个西方戏剧史中,有一些时候隐藏在幻觉之后的现实被展示出来。近年来,欧洲和北美戏剧开始唤起人们对其作品中真实元素的关注,即表演者的直接呈现 他们并不创造角色,他们甚至不是演员,而是作为自己出现在舞台上;文本不是由剧作家创作的,而是来自现实生活:有时候演员和表演者(跟观众)共处于真实的环境,其中包含有他们可以直接接触到的真实元素。 马文 卡尔森认为,这些戏剧无论在实践层面上还是在现象学层面上,都构成了戏剧的重大转向,它不再模仿 而这正是自亚里士多德以来戏剧的核心。《打碎哈姆雷特的镜子:戏剧与现实》考察了近当
《演出真实的生命(戏剧治疗的过程技术及展演)/艺术与心灵丛书》由戏剧治疗领域先驱、美国国家戏剧治疗协会前任 蕾妮·伊姆娜所著,她为戏剧治疗的理论和实践提供了一个整合框架。本书 次全面并系统地描述了戏剧治疗的技术,并进行了深度分析,同时列举了诸多关于短期/长期戏剧治疗进程的临床案例。 蕾妮·伊姆娜首先探索了影响戏剧治疗根基的重要概念的来源,继而描绘了治疗的五阶段整合模型,帮助戏剧治疗师制订治疗方案、评估过程以及选择有效的技术和干预方式。本书描述了超过125种不同的戏剧治疗技术,根据疗程和治疗系列的阶段以及想要达成的治疗目标进行了分类。同时,本书还介绍和涵盖了以表演为导向的戏剧治疗和“自我启示表演”。 《演出真实的生命》所阐述的戏剧治疗模式不仅适应于个人、家庭和团体治疗,同时也适用于
本书通过梳理英国莎士比亚戏剧改编、校勘和出版史,勾勒出英国新古典主义时期莎士比亚批评史的发展脉络,探究德莱顿、蒲柏与约翰逊等批评家莎评思想的形成与发展。在此基础之上,探究在这一历史时期莎士比亚身份和形象的发展变化。首先,英国新古典主义时期莎士比亚研究经历了奠基期、跃升期与完善期三个阶段。其次,英国新古典主义时期以寓教于乐、自然法则和普遍人性论为基本原则,形成了以德莱顿的莎土比亚人物性格论、蒲柏的涉士比亚戏剧结构论和约翰逊的悲喜场景杂糅体论为核心的批评体系。 ,在英国新古典主义时期,莎士比亚的身份与形象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动态发展的,兼具偶像化、经典化与大众化三重特征。新古典主义时期,莎士比亚批评家使用的“保守”或“墨守成规”标签并不客观,求“新”是这一时期的重要特点。文艺复兴
《演出真实的生命(戏剧治疗的过程技术及展演)/艺术与心灵丛书》由戏剧治疗领域先驱、美国国家戏剧治疗协会前任 蕾妮·伊姆娜所著,她为戏剧治疗的理论和实践提供了一个整合框架。本书 次全面并系统地描述了戏剧治疗的技术,并进行了深度分析,同时列举了诸多关于短期/长期戏剧治疗进程的临床案例。 蕾妮·伊姆娜首先探索了影响戏剧治疗根基的重要概念的来源,继而描绘了治疗的五阶段整合模型,帮助戏剧治疗师制订治疗方案、评估过程以及选择有效的技术和干预方式。本书描述了超过125种不同的戏剧治疗技术,根据疗程和治疗系列的阶段以及想要达成的治疗目标进行了分类。同时,本书还介绍和涵盖了以表演为导向的戏剧治疗和“自我启示表演”。 《演出真实的生命》所阐述的戏剧治疗模式不仅适应于个人、家庭和团体治疗,同时也适用于日间
从历史的发展进程来看,迄今为止,“大剧院时代”已经延续近三十年,本书基于国外较为成熟的表演艺术中心经验以及国内大剧院经营管理的可取之处,探讨改善中国当代大剧院经营与管理状况的办法。本书共分为四个部分,解析中国当代大剧院的经营管理。第一部分对中国当代大剧院经营现状进行剖析。第二部分对欧洲大陆的大剧院和以英美为代表的艺术中心进行经营现状分析。第三部分提出中国的大剧院应基于定位理论,重新构建经营定位的学术观点。第四部分论述采用平衡计分卡的考核体系来推行大剧院的经营定位,以实现经营目标。
董健,南京大学原副校长、我国著名戏剧学家、文学史家、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荣誉资深教授。本书稿精选了四五十篇学术论文,从多方面展现了多位学者对董健先生的学术研究、戏剧教学、为人处世的深入分析,比如现当代文学史研究、中国话剧研究、戏剧教育观与戏剧意识研究、戏剧理论与戏剧美学、对于董健先生其他文体创作的研究等,对深入、全面、系统地认识董健先生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同时也体现出学术同行、门生弟子对他的怀念之情。
南京大学戏剧戏曲学专业有着深厚的历史传统。南京大学的戏剧戏曲研究始自上个世纪二十年代。1922年秋,曲学大师吴梅先生应南京东南大学之聘,南归授曲。在此后近百年中,薪火传递,直至今日。吴梅先生的弟子卢前、唐圭璋、钱南扬、吴白匋等先后在此执教。戏剧戏曲学专业 九五 期间和 十五 期间持续被江苏省政府评定为省重点学科。其古典戏曲部分同时为国家重点学科、南京大学中文系中国古代文学专业重要组成部分,现代戏剧部分同时为国家重点学科、南京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重要组成部分。本书细致地整理了该学科在百年发展史中,由南大戏剧人创作的代表性戏剧作品。
《莎士比亚传奇剧中的历史书写》以莎士比亚创作晚期(1608 1613)的六部传奇剧《配力克里斯》《辛白林》《冬天的故事》《暴风雨》《亨利八世》《两个贵族亲戚》为研究文本,以其传奇剧中的历史书写所反映的历史思辨为研究问题,以 历史解读 为研究方法与视角,对莎士比亚晚期的戏剧创作与艺术理念进行了深入探索。作者认为,莎士比亚在其风格独特的晚期戏剧中,通过利用历史、参与历史、质疑历史的方式,以戏剧这一在15 16世纪尚属于 历史 范畴的文学体裁书写了英格兰的古代史、近代史和当代史,并对当时的历史概念与历史效用进行了探究。与此同时,莎士比亚通过对自我语言风格的改变,通过对语言与述史、自然与艺术,以及旧典与新篇之间相对关系的探讨和演绎,既参与了因15 16世纪历史概念、历史观及历史研究方法的悄然改变而产生的诗歌和历
本书从西方戏剧实践的古希腊剧场和 戏剧两大源头出发,以欧洲和美国社会文化、政治环境为背景,全面梳理了欧美重要戏剧导演及流派,重点讨论了20世纪以来导演创作戏剧的不同形式和风格,进而从实践、审美、理论、历史等各方面对其形成的原因和继承脉络进行了深入剖析,挖掘导演工作蕴含的艺术性、行动性、社会性和政治性。主要涉及45位重要导演的成就与影响,经典导演有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梅耶荷德、布莱希特等,当代先锋导演有彼得·塞勒斯、罗伯特·威尔逊等。每一章在概述剧场发展史之后,使用 时代性的剧场演出实例来阐述戏剧导演的独特风格和发展趋势。本书的译介有利于中国学者与欧美学者就剧场研究开展学术交流与对话。
戏,何以中国? 作者认为,戏,是诗、词之后“最中国”的抒情方式,蕴含着中国人特有的认知、思维、记忆、表达和交流、互动的方式。本真意义上的中国戏,要从中国戏(以京剧、昆曲为代表)的可追寻处(可听、可看处)讲起,而非停留在文学史和戏曲史中以文字钩沉;要突破舞台上占支配地位的西方戏剧理论范式,用戏曲自有的语汇去理解它的独特之处;要突破艺术和娱乐的狭义层面,从社会史和文化史的广阔空间,理解它何以成为中国人生命的组成部分。 为当代读者讲中国戏,不仅仅是一种知识和文化的普及,更是为了唤醒一种久远的文化记忆,寻回我们失落已久的文化认同。
本书是以中国近代戏剧改良运动的起始时段为内容,论述了戏剧改良运动发生的时代背景,梁启超、陈独秀、傅斯年等代表性人物的改良思想及主张,以及《二十世纪大舞台》《新青年》等 早创办和宣扬戏剧改革的杂志,南社、易俗社等不同戏剧组织;研究并分析了海派京剧、川剧、秦腔、评剧、粤剧等团体的近代新形态戏剧的创造。本书是近代戏剧研究中 系统性的著述,客观、严谨,资料翔实富赡。本次再版,作者进一步丰富了注释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