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由京剧(含昆曲)脸谱概述、脸谱图例、经典论述三类内容构成。概述脸谱源流及演变、功能、分类等后,依净、生、旦、丑顺序展示手绘名家脸谱,略加说明,而以翁偶虹、刘曾复、梅兰芳等讲解、阐释脸谱的经典文字连缀其间。京剧脸谱是京剧艺术重要组成部分,一端连接着古典文学对历史或传说中人物形象的塑造,一端连接着表演艺术家对这些人物形象的理解及再创造;它既是一种传统,一种由一系列固定下来的符号构成的程式化艺术,却也是于细微处变化万千的,是特定表演者的个性化舞台实践。傅学斌先生《京剧脸谱》的迷人之处在于,它既提供一般性常识,为“门外的”京剧爱好者指点出解读缤纷京剧脸谱的入口,而且从名家和流派的角度稍作展开,在同一人物不同脸谱间构建对比,顺带阐述了流派传承及特色、表演者个人风格等等内容,笔墨不
本书由京剧(含昆曲)脸谱概述、脸谱图例、经典论述三类内容构成。概述脸谱源流及演变、功能、分类等后,依净、生、旦、丑顺序展示手绘名家脸谱,略加说明,而以翁偶虹、刘曾复、梅兰芳等讲解、阐释脸谱的经典文字连缀其间。京剧脸谱是京剧艺术重要组成部分,一端连接着古典文学对历史或传说中人物形象的塑造,一端连接着表演艺术家对这些人物形象的理解及再创造;它既是一种传统,一种由一系列固定下来的符号构成的程式化艺术,却也是于细微处变化万千的,是特定表演者的个性化舞台实践。傅学斌先生《京剧脸谱》的迷人之处在于,它既提供一般性常识,为“门外的”京剧爱好者指点出解读缤纷京剧脸谱的入口,而且从名家和流派的角度稍作展开,在同一人物不同脸谱间构建对比,顺带阐述了流派传承及特色、表演者个人风格等等内容,笔墨不
本书根据作者长期对京剧音乐记谱整理而成,汇集了京剧五十多部剧目的百段著名唱段,以曲谱方式记录了生、旦、净各行当流派数十位名家的唱腔并随附唱词、演员简介,充分展示了百花齐放、各色纷呈的京剧流派艺术特色,既适合京剧初学者参考学习,也值得资深京剧爱好者收藏研读。
本书根据作者长期对京剧音乐记谱整理而成,汇集了京剧五十多部剧目的百段有名唱段,以曲谱方式记录了生、旦、净各行当流派数十位名家的唱腔并随附唱词、演员简介,充分展示了百花齐放、各色纷呈的京剧流派艺术特色,
“拉铁门”是民国上海京剧市场的行话,这一术语暗示了这种现代京剧生产体制的内在矛盾。从外部来看,华洋杂处的市场大环境决定了上海京剧市场的特殊性与复杂性。上海京剧市场环境因此既宽松又严苛,京剧生产既先进又保守。从内部来看,雇佣制的劳资关系决定了现代京剧的生产在根本上是一种资本逐利行为。与资本逐利行为相配套,形成了上海伶界联合会、名角制、连台本戏等一系列机构、制度与艺术形式。新的艺术生产体制为京剧生产带来繁荣,也为京剧艺术带来隐忧。现代京剧生产体制下的京剧艺术,始终徘徊在精雅与庸俗、创新与速朽之间
这是一本有关中国京剧艺术的知识普及读物。书中既有对京剧发展历程、剧目、流派、表演艺术、舞台艺术等常识介绍;又有作者充分调动其心理学专业的知识,对戏曲界名家、名剧展开的深入、贴切、独到的分析,是一本透过京剧了解传统文化的入门读物。
谭鑫培一生创造了为数众多的艺术形象。由于他善于体察人物的身份、性格和精神气质,因而演来无不形神毕肖。熟悉谭派艺术的 票友陈彦衡说:“谭鑫培演孔明有儒者气,演黄忠有老将风,《胭脂褶》之白槐居然公门老吏,《五人义》之周文元恰是市井顽民。流品迥殊而各具神似。”他在塑造人物时,不仅注意形象的真,而且讲求艺术的美,在唱念做打各方面都有自己的独特创造,以声调悠扬婉转,长于抒情取胜,但有时不免略带感伤。谭的唱腔不但集程长庚、余三胜、张二奎、王九龄、卢胜奎、冯瑞祥等唱法之大成,而且广泛吸取了青衣、老旦、花脸各行的唱法以及昆曲、梆子和大鼓的音调,巧妙地融于老生唱腔中而不露痕迹,又能统一于自己的独特风格之中,自成一家。
杨小楼(1878年—1938年),别名三元,安徽怀宁人,杨月楼之子,京剧武生演员,杨派艺术的创始人。杨小楼和梅兰芳、余叔岩并称为“三贤”,是京剧界的代表人物,享有“武生宗师”的盛誉。其幼时入小荣椿社学艺,嗓音清脆洪亮,唱念均遵“奎派”风范,代表作品有《长坂坡》《挑滑车》。杨小楼在艺术上继承家学,师法俞菊笙、杨隆寿,同时博采众长,逐渐形成独树一帜的“杨派”。杨小楼的嗓音清脆洪亮,唱念均遵“奎派”风范,咬字清楚真切,间有京音,行腔朴直无华。唱念注意准确表达角色的感情。从现存的《霸王别姬》《夜奔》《野猪林·结拜》等戏的唱片中,可以领略到他唱念的神韵。杨小楼武打步法准确灵敏,无空招废式, 能恰当贴切地表现人物的性格,着力体现意境,追求神似,也即“武戏文唱”的杨派特点。
孙毓敏,1940年生,上海人。1959年毕业于北京市戏曲学校,入北京市荀慧生京剧团,拜荀慧生先生为师。曾为北京京剧院的三团、四团主演,北京戏曲艺术职业学院院长。现为中国剧协理事、北京市作协会员、北京戏曲艺术职业学院名誉院长、北京荀派艺术研究会会长等。先后获得:第二届中国戏剧梅花奖、首届梅兰芳金奖大赛旦角组金奖、白玉兰奖、中国金唱片奖,及美国佛罗里达州1997年颁发的“亚洲杰出艺人终身成就奖”,入选第二批“中国京剧非物质口头文化遗产传承人”,并被评为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文化系统先进个人、全国劳动模范。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九届至第十一届全国委员会委员。
本书是当代中国学者叶秀山先生的京剧论集。全书以叶先生的名著《京剧流派欣赏》和《吉中国的歌——京剧演唱艺术赏析》为主体,部分京剧论文和随笔也收录其中。书中或谈对京剧的口味和欣赏,或谈京剧的意义和趣味,或抒写京剧人物的精神境界,论域广阔。作者知识渊博,举重若轻,对深奥的京剧问题,能驾轻就熟,娓娓而谈,且文笔优美、深入浅出,令人耳目一新。叶先生选择京剧作为美学研究的“基地”,对京剧美学的提炼和概括,彰显出哲学家的高远视界和不倦追求的艺术情怀。
《京剧的知性之旅》有别于京剧研究的学院派,是京城文化名人徐城北先生一生听戏之感悟,常年与艺人交往之积累。 对老票友而言,京剧愉悦人生;对新戏迷来说,京剧点缀生活。 无论对谁,只要是京剧爱好者,这本书都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意义。从感性到知性,它带领读者走入程长庚、谭鑫培、王瑶卿、梅兰芳等历代京剧名家的后台世界。 漫画大师丁聪的插图,形象生动传神、线条精细洗练,与本书文字相得益彰。
“拉铁门”是民国上海京剧市场的行话,这一术语暗示了这种现代京剧生产体制的内在矛盾。从外部来看,华洋杂处的市场大环境决定了上海京剧市场的特殊性与复杂性。上海京剧市场环境因此既宽松又严苛,京剧生产既先进又保守。从内部来看,雇佣制的劳资关系决定了现代京剧的生产在根本上是一种资本逐利行为。与资本逐利行为相配套,形成了上海伶界联合会、名角制、连台本戏等一系列机构、制度与艺术形式。新的艺术生产体制为京剧生产带来繁荣,也为京剧艺术带来隐忧。现代京剧生产体制下的京剧艺术,始终徘徊在精雅与庸俗、创新与速朽之间
《京剧的知性之旅》有别于京剧研究的学院派,是京城文化名人徐城北先生一生听戏之感悟,常年与艺人交往之积累。 对老票友而言,京剧愉悦人生;对新戏迷来说,京剧点缀生活。 无论对谁,只要是京剧爱好者,这本书都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意义。从感性到知性,它带领读者走入程长庚、谭鑫培、王瑶卿、梅兰芳等历代京剧名家的后台世界。 漫画大师丁聪的插图,形象生动传神、线条精细洗练,与本书文字相得益彰。
世界上有三种古老的戏剧文化,即希腊的悲喜剧、印度的梵剧和中国的戏曲。希腊的悲喜剧已经成为历史遗迹,印度的梵剧也中断失传了;这两种古老戏剧的演出情形,已经无从知晓,无法再现。唯有中国的戏曲,不但一代又一代地流传下来,而且从内容到形式都日臻。 “京剧”,是外地观众对于它出自北京的称谓,体现出鲜明的地域特征,但京剧又是在徽、汉两个南方剧种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所以,京剧不但受到北方观众的欢迎,也受到南方观众的欢迎,在中国戏曲的三百多个剧种里,京剧虽然诞生很晚,却后来居上,荣登“国剧”的宝座,与中医、国画并列为中国的三大“国粹”、京剧也受到外国观众的喜爱;在他们的眼里,京剧仿佛长城一样,是中华文化的一种象征和标志。 京剧的特点,是中国戏曲特点的集中体现,京剧是综合艺术,从表演的角
这是一本有关中国京剧艺术的知识普及读物。书中既有对京剧发展历程、剧目、流派、表演艺术、舞台艺术等常识介绍;又有作者充分调动其心理学专业的知识,对戏曲界名家、名剧展开的深入、贴切、独到的分析,是一本透过京剧了解传统文化的入门读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