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古典建筑与雕塑入门》是继《西方古典绘画入门》和《西方古典音乐入门》之后 第三本介绍西方艺术的入门书。考虑到建筑与雕塑的相关性,本书将这两种艺术合于一卷,这有利于读者的阅读。与前两本书一样,本书为古典艺术的爱好者提供相应的入门导读,引领读者步入古典艺术的神圣殿堂。全书共 20讲,建筑与雕塑各10讲,从古代埃及与中东一直讲到20世纪初,收入近300件建筑或雕塑作品。本书附有索引,注明了每件作品的所在城市、位置和相应的博物馆,不仅便利读者参考,而且为旅行中的艺术欣赏提供了相应的指南。
中国古代建筑彩绘纹样,是我国古建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传统建筑的点睛之笔,是我国古代审美意识、美学理念的鲜明体现。中国古建彩绘纹样,往往选取线条流畅、结构简明且色彩明快的传统吉祥图案作为基本装饰元素,在古建的斗拱、望柱、梁架等不同部位进行装饰,使得中国传统砖木结构的建筑披上了华美的霓裳,形成了特色鲜明的中国古建艺术风采。而在漫长的中国古建彩绘纹样的变迁、积淀和丰富过程中,古建彩绘纹样也成为中国传统装饰图案中重要组成部分。本书从《营造法式》保留的古建彩绘纹样中撷取经典纹样六十三幅,从构图、造形上均为今人时常可以用以装饰的图案。让我们用今天的审美和无限的创造力,给中国传统吉祥纹样赋以新的色彩和生命。
《鼓浪屿老别墅》是目前专门介绍鼓浪屿老别墅内容较全的著作,作者以讲故事的方式,用通俗生动、简明扼要的语言一一讲解鼓浪屿70余栋老别墅的前世今生,以及鼓浪屿建筑风格和装饰特色,并配精美实景图片。读者可“按书索墅”,深度了解世界文化遗产——鼓浪屿上一幢幢时光沉淀中的建筑瑰宝。
《造房子》一书是世界建筑优选奖普利兹克奖得主、有名建筑大师王澍的建筑文化随笔集。 10篇建筑文化随笔――从宋代山水画的意境,到明清园林的审美情趣,作者深入剖析中国传统文化、艺术,更以建筑的角度,从中探寻传统文化、东方哲学的美学价值。 4篇建筑作品历程书写――王澍的有名建筑作品包括中国美院象山校区、宁波美术馆等,在本书中,从设计开端、建造过程,直至建成后续,作者用深入浅出的语言,还原这些作品的诞生历程。从中,我们看到的是作者对于“好的建筑”以及“如何做出重返传统的当代建筑”的深入思考。 6篇散文随笔+1篇对谈――作者漫谈个人经历、社会与人生,更触及当下人关心的居住空间等话题,大师的成长历程和人文情怀一览无遗。 本书从建筑出发,却不止于建筑,更是一本探讨中国传统文化当代性的著作。传统文化的
马澜主编的《室内外手绘表现技法(高等院校艺术设计专业系列教材)》作为高等教育“十二五”部委级规划教材,根据艺术教育的需要,立足本专业,从课堂教学的角度出发,阐述了室内外手绘表现技法的理论知识,并对技法特点、学习方法做了深入浅出的讲解。全书共分五章.分别对室内外设计表现技法的基础理论、表现技法的绘制工具和材料、表现图的设计程序、表现图的透视原理、表现图的分类技法等进行了全面的分析与讲解。每个单元都有教学重点及课堂实训,由浅及深、循序渐进地指导学生,全面掌握不同的表现手段。《室内外手绘表现技法(高等院校艺术设计专业系列教材)》中还收入了大量的精美表现图,是难得的珍贵资料。每一幅图还有细致、全面的点评,使读者更加直观地认识和学习。本书是我讲授表现技法课程的教学体会与从事室内外设计的经验
《钢笔手绘别墅表现》是以建筑钢笔画的形式来表现别墅建筑艺术造型的。所介绍的别墅住宅以“塔楼式别墅”居多。所谓“塔楼式别墅”即住宅与塔楼有机地融为一体,形成完整的一幢住宅建筑。塔楼的存在丰富了立面造型,往往会产生独具个性的和生动的建筑形象。
“道法自然”的确是历劫不磨的哲理。自然产生的事物常常就是合理的结果,完全不必喊些“不破不立”“破字当头”的口号来蛊惑人心,推销未必有效的“发明”。建筑界对美术课程的“创新”尝试并非全然白费,它多少丰富了教学内容,其可取之处自然会被纳入传统。同时以将近一个世纪的努力,从另一个方向的实践证明了传统的建筑美术训练仍具有旺盛的生命力。西方建筑学校对传统美术教学正在流行某种怀旧情绪,并非空穴来风。我们建筑系的老师和学生,大可不必怀疑我们的美术课程是否过于“传统”“守旧”而正在犯什么“大方向错误”。教者尽心教,学者用功学,这就是一切!这篇序文,未必能为众家著者的劳绩增光添彩,但如果能为教学双方都加强一些信心,也就令作序人感到欣慰。 马克笔作为一种绘图工具,一直受到设计人员的喜爱,就是
赵鑫珊编著的《手绘剑桥大学建筑:剑桥校训和大学精神》的主脑是试图通过剑桥大学的手绘校舍建筑(写生)对其校训作些解读。基本动机是通过余工的手绘建筑艺术把剑桥校园建筑的独特美朗诵出来,揭示出来。他的线条有“咫尺万里之势”,因为从中透露出来的是剑桥大学精神。从余工的建筑写生画面上隐隐约约透露出来的,正是这两个层面的合而一股。它使我们从一个形象思维的侧面走近了剑桥大学精神。并作了些解读。它同我国的“四文”或“四道”是息息相通的。
1980年以来,中国的建筑活动随着经济的发展膨胀,呈现出跳跃式的革命,海外建筑设计的输入是这场革命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25年来由涓涓细流到大江大海般地涌入中国。 本书研究海外建筑设计在中国的表现和影响,以1980-1990年,1991年和21世纪三个历史时期为纵向主轴,在每一时期,讨论社会和技术的模向影响、代表性建筑及城市设计作品和建筑师,以及这些建筑对中国本土的贡献和作用。通过本书,读者可以体验到全球化和现代化对中国的深刻影响。 书末附录包括多项专题案例分析,中国输入海外建筑大事记,日本、美国、欧洲建筑师在华设计作品项目等,学术性、资料性和可读性皆备。
幼儿园环境是幼儿园课程的一部分。环境就像是一位不说话的教师,默默地发挥着它特殊的、潜在的教育作用。创设幼儿园环境,不仅要考虑其教育性,使环境创设的目标与幼儿园教育目标相一致,同时还要注意环境创设应与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和发展需要相适宜。《区角布置》是幼儿园环境与设计之一,内容包括学习园地布置,生活区角布置,创意手工布置,自然区角布置,科技区角布置等。本书主要供幼儿园老师作装饰教室的参考书使用。
《琴棋书画与篆刻》是一部关于中国的艺术史图解,内容包括:远古的情思与想象力、三代艺术的礼乐时尚、理性与情感美的交融、大气而浪漫的秦汉艺术、质朴而壮美的汉代印章、雄强浑厚的唐楷、九叠文主宰公印的时代、公印军用与文人印的发轫等。 《琴棋书画与篆刻》由高翠编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