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以刑民交叉为主题,贯穿实体法与程序法,系统梳理刑民法律中处于刑民边界或者相互衔接的相关规范,揭示不同场合下刑民交叉问题所包含的基本法理。
庭审是刑事诉讼的中心和重心,建构合理的庭审制度理论对于刑事诉讼研究具有重要的、基础性的价值。而且新型事诉讼体制下的庭审环节,是各种矛盾和冲突的集中体现。通过探讨庭审的基本理论以及现实中的矛盾和冲突,研究整体上的制度协调和微观意义的制度填充,对于新的刑事诉讼体制的完善和有效运行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本著作共分10章,前四章论述庭审制度的一般性问题,如庭审的要素、功能和价值目标;庭审的基本原则和原理;庭审制度的前现代类型和现代类型时势比较研究;关于中国新的庭审方式的特征与模式等,可谓“总论”。后六章则属于“分论”的内容。分别论述庭前的公诉审查和证据开示程序,庭审调查和辩论程序的基本问题,法庭公诉和辩护中的问题。尔后,对庭审调查的重点和难点——人证调查进行了专门研究,对法官的审理和裁
第四分册主要囊括了妨害社会管理秩序案的所有罪名,共计137个罪名。具体包括:妨害公务案、煽动暴力抗拒法律实施案、招摇撞骗案、非法获取国家秘密案、扰乱无线电通讯管理秩序案、侮辱国歌案等。每个具体的罪名都按照【概念】【立案标准】【定罪标准】【证据参考标准】【量刑标准】【法律适用】的体例结构形式编排。 本书根据《*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组织考试作弊等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司法部关于利用信息网络实施黑恶势力犯罪刑事案件若干问题的意见》《*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司法部关于办理实施 软暴力 的刑事案件若干问题的意见》等*颁布的法律法规、司法解释、部门规章和规范性文件进行全面修订。
《刑法总论问题论要》是一本文集,收录了作者在北京大学任教以来发表的代表性学术论文,展现了作者多年来学术研究的心路历程与思考心得。34篇代表性论文,共分为“罪刑法定与刑法解释”、“犯罪体系与刑法教义”、“刑事政策与出罪入罪”以及“刑罚改革与死刑控制”四编。该书的出版,一方面为读者理解、学习作者的研究思路和方法提供了集中的材料;同时,经过梳理后的文集,也为作者自己正视、反思自己的研究,提供了机会,对进一步提升作者自己的研究,推进该学科的研究都大有裨益。
《国家公职人员犯罪侦查观点与方法》在国家公职人员犯罪的基本情势中,对犯罪的新形态做了描述;在国家公职人员犯罪侦查历程中,对十八大以来的反腐败犯罪工作做了专门交待;在国家公职人员犯罪侦查理念部分,提出了智慧侦查的理念;还增加了国家公职人员犯罪侦查权配置的内容,提出了成立国家公职人员犯罪侦查专门机构的设想,作为大胆而并非不可能的方案用以解决当前制约工作发展的问题。特别是笔者对国家公职人员犯罪侦查的现状与趋势进行梳理,意图得出“状有固然,势有必至”的结论;对国家公职人员犯罪侦查的本质与价值进行考察,意图固守“直觅本来,不忘初心”的要义;对国家公职人员犯罪侦查的理念与思维进行反思,意图传达“念领航舟,思无勒马”的意味;对国家公职人员犯罪侦查的谋略与法治进行论证,意图揭示“上兵伐谋,
本书共分为九部分,靠前章导论,第二章未成年刑事被害人权利保护问题研究,第三章社会·司法模式的提出,其中社会模式有两种,包括社会调查制度,心理学技术在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的运用。司法模式包括:"以检察为中心"少年司法制度伦,未成年人羁押必要性审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