筛选条件:

  • 50~元以上
  • 3折-5折
清空筛选条件
顾客评分:
仅五星 以上 以上 以上 以上
销售价格:
0-20元20-30元30-50元50~元以上
折扣力度:
1折-3折3折-5折5折-6折
筛选:
    • 法庭证人询问中的推理研究 9787513022194 知识产权出版社【正版图书,可开发票】
    •   ( 0 条评论 )
    • 黄金华 /2014-01-01/ 知识产权出版社
    • 法庭证人询问中的推理是关于事实发现的推理,它为完成司法审判中的三段论构造提供材料和基础。欣迪卡的“探究的询问模型”是一种事实发现或者信息探寻的推理模式,该模型既分析了推理中的逻辑步骤,也分析了询问步骤,前者是关于逻辑推论的,后者是分析如何正确地提问的。欣迪卡利用认知逻辑、询问博弈等理论成果,研究不同类型的问答。本书将基于此模型构造和分析法庭问答中的推理。另外,法庭询问主要体现于证人证言的质证过程中,因此还将基于图尔敏的论证模式来分析诉诸证人证言的论证。对法庭证人询问的推理展开评价也是很重要的工作,本书将引入层次性分析的思想对它进行评价,同时也重点探讨了询问中产生的数种谬误。基于这些主要工作,本书将依照如下章节展开:引言部分主要概述问答逻辑的发展,并引出从形式推理和论证模型这

    • ¥180 ¥365 折扣:4.9折
    • 艾伦教授论证据法【正版图书,满额减】
    •   ( 2 条评论 )
    • (美)艾伦 著,张保生 等译 /2014-09-01/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本书包括15篇文章,主要包括:证据法的理论基础和意义,刑事诉讼的法理和政治基础、证据法、诉讼法和实体法的关系,司法证明的性质,相关性和可采性,证明责任,民事诉讼推定再思考,证明标准与法律分析的局限性,美国证据排除规则,排除规则的困难等内容。

    • ¥189.8 ¥510 折扣:3.7折
    • 证据分析【正版书籍,满额减】
    •   ( 2 条评论 )
    • 安德森 等著,张保生 等译 /2012-06-01/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特伦斯·安德森、戴维·舒姆、威廉·特文宁编写的《证据分析(第二版)》是一部关于事实问题论证之建构与批判的导论性著作,对诉讼各阶段证据的整理与评价问题也做了介绍,全书有趣而严谨。书中涵盖了逻辑证明的潜在原则;案情讲述之用途和;裁决标准以及概率和证明之间的关系;在事实调查、准备审判过程中对证据进行分析和排序的图示法和其他方法,这些方法与法律过程、刑事调查和情报分析过程中的其他重要决定也密切相关。《证据分析(第二版)》的目的,是在学生作为律师进入实践领域或涉足实践推理的其他活动领域之前,使其能够打好基础并将基本技能提高到一个更高水平。

    • ¥150.8 ¥422.4 折扣:3.6折
    • 劳动纠纷裁判思路与规范释解(第三版)
    •   ( 1 条评论 )
    • /2016-05-01/ 法律出版社
    • 本书由高院专业的学者型法官王林清博士撰写。作为高院劳动争议司法解释(三)(四)的起草制定人和相关司法政策文件的撰稿人,作者经过多年积累,利用大量业余时间,对劳动纠纷司法实务中的前沿和疑难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并全部收录书中,在“作者观点”栏目对每个问题的“实务争点”进行了剖析,提出了现实可行的操作思路,并附以“同类问题”,全面扩展知识覆盖面。本书前两版均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好评,第三版中,作者又搜集整理了大量劳动纠纷领域的新问题,并对前两版中的部分观点进行了重新思考,再次集结成册、修订出版,以飨读者。编

    • ¥162 ¥325 折扣:5折
    • 刑事证据规则研究 沈志先 法律出版社,【正版保证】
    •   ( 0 条评论 )
    • 沈志先 /2014-04-01/ 法律出版社
    • 《刑事证据规则研究(第2版)》一书共十三章,章为总论,后十二章为分论。书中所阐释的十二项刑事证据规则,是以刑事诉讼过程的取证—采证—查证—认证为线索来确立其内在逻辑联系的。本书更多的是从刑事审判的视角出发,研究法官如何在审判实践中正确适用刑事证据规则,把增强刑事证据规则的规范性和可操作性作为研究的基本任务,并立足于广泛的社会调研和实证分析,深入考察我国刑事证据规则在实践运用中的经验和存在的问题,结合大量具有典型性的鲜活案例,探究符合我国刑事司法特点的刑事证据规则的内在规律。《刑事证据规则研究(第2版)》还借鉴了外关于刑事证据的立法例及司法实践,吸收了著名专家在刑事证据制度方面的新研究成果。

    • ¥52 ¥111.37 折扣:4.7折
    • 证据法的理念、制度与方法 龙宗智 著 法律出版社【正版书】
    •   ( 0 条评论 )
    • 龙宗智 著 /2008-09-01/ 法律出版社
    • 作者立足于中国司法的特殊背景与条件,积多年观察思考和实际体验,对中国刑事证据制度中挑战性的理论与实践问题,做出厂富有创新性的回答。如对我国刑事证明的“印证证明模式”的提出、对欺骗与刑事司法行为道德界限的探讨、对中国刑事法中推定与证明责任问题的辨析,对中国特定条件之下书面证言使用的规则设定,以及对纪委取证、立案前取证等中国法特有问题的分析,均可谓独具只眼。他对现实状况的把握,对操作复杂性的体会,以及在制度研究时就实践合理性与法理合理性分析的展开,充分显示厂思考的深度及理论的力度——这是植根于中国司法实践的“本土的”证据学理论。

    • ¥90 ¥187 折扣:4.8折
    • 民事证明责任研究 毕玉谦 著 法律出版社【正版书】
    •   ( 4 条评论 )
    • 毕玉谦 著 /2007-09-01/ 法律出版社
    • 民事证明责任问题是当前民事诉讼理论界与实务界至为关注的核心问题,本书是作者凭借多年参与审判实践与教学工作的经验,对该问题进行深入研究而形成的成果。 本书共分十章,从民事证明责任的基础、历史渊源、客观证明责任、主观证明责任、证明责任的分配与转换、表见证明责任、推定证明责任、特殊侵权证明责任等方面对民事证明责任及其分配规则的相关问题进行了系统而全面的全景式介绍。无论是实体法的原则还是程序法的规范,无论是对理论的探讨还是对实务的分析,无论是确定个案证明标准的方法还是评价法官自由裁量权的不同观点,在本书中均有所体现。全书集理论研究的深度和实例分析的广度于一体,为民事审判工作者和相关学者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读本。

    • ¥53 ¥155 折扣:3.4折
    • 民事证明责任研究 毕玉谦 法律出版社【放心购买】
    •   ( 0 条评论 )
    • 毕玉谦 著 /2007-09-01/ 法律出版社
    • 民事证明责任问题是当前民事诉讼理论界与实务界至为关注的核心问题,本书是作者凭借多年参与审判实践与教学工作的经验,对该问题进行深入研究而形成的成果。 本书共分十章,从民事证明责任的基础、历史渊源、客观证明责任、主观证明责任、证明责任的分配与转换、表见证明责任、推定证明责任、特殊侵权证明责任等方面对民事证明责任及其分配规则的相关问题进行了系统而全面的全景式介绍。无论是实体法的原则还是程序法的规范,无论是对理论的探讨还是对实务的分析,无论是确定个案证明标准的方法还是评价法官自由裁量权的不同观点,在本书中均有所体现。全书集理论研究的深度和实例分析的广度于一体,为民事审判工作者和相关学者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读本。

    • ¥137.93 ¥285.86 折扣:4.8折
    • 民事证明责任研究 毕玉谦 法律出版社【可开电子发票】
    •   ( 0 条评论 )
    • 毕玉谦 著 /2007-09-01/ 法律出版社
    • 民事证明责任问题是当前民事诉讼理论界与实务界至为关注的核心问题,本书是作者凭借多年参与审判实践与教学工作的经验,对该问题进行深入研究而形成的成果。 本书共分十章,从民事证明责任的基础、历史渊源、客观证明责任、主观证明责任、证明责任的分配与转换、表见证明责任、推定证明责任、特殊侵权证明责任等方面对民事证明责任及其分配规则的相关问题进行了系统而全面的全景式介绍。无论是实体法的原则还是程序法的规范,无论是对理论的探讨还是对实务的分析,无论是确定个案证明标准的方法还是评价法官自由裁量权的不同观点,在本书中均有所体现。全书集理论研究的深度和实例分析的广度于一体,为民事审判工作者和相关学者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读本。

    • ¥137.93 ¥285.86 折扣:4.8折
    • 刑事证明理论 卞建林 人民公安大学【可开电子发票】
    •   ( 0 条评论 )
    • 卞建林 /2004-04-01/ 人民公安大学
    • 传统证据学的研究对象主要由两部分组成:一是证据,主要研究证据的概念、属性以及不同形式、不同类型的证据各自的特点等;二是证据的运用,主要研究证据的收集保全、审查判断以及运用证据认定案情等。由此建构的证据学理论具有两个显著的特点:一是将运用证据认定案件事实的活动基本等同于办案人员主观认识客观世界的活动,因此主要涉及认识的问题,证据怎么样去伪存真,认识怎么样由浅入深,最后办案人员的主观认识怎么样正确反映客观实际。 现代刑事诉讼,审判是关键阶段,在此阶段被追诉者的刑事责任问题要得到最终确定,法庭要对被告人是否有罪以及应否处以刑罚的问题作出终局的、权威的裁决。现代刑事审判,采取证据裁判原则,即发案件争议事实的认定应当依据证据。

    • ¥66.49 ¥142.98 折扣:4.7折
    • 具体举证责任论 胡学军 著 法律出版社【正版可开发票】
    •   ( 0 条评论 )
    • 胡学军 著 /2015-01-01/ 法律出版社
    • 作者提出了在内涵上具有独创性的具体举证责任概念和理论,从而使诉讼形成抽象证明责任与具体举证责任各自独立的新二元架构,并以此对证明活动施以“双层调控”。本书资料比较充实,作者正确地把握了证明责任的传统理论和实际运用,由此,也就能够充分揭示现有理论的不足,并大胆提出自己的设想。在具体举证责任概念和理论体系的论证方面能够做到深入细致,条理清晰。 ——清华大学张卫平教授 作者系统、全面地对证明责任的理论及涉及到的重要问题进行了梳理,提出了“具体举证责任”的概念,并对这一概念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作了充分的说明。作者关于具体举证责任的界说,具体举证责任在实践中的运用,如何处理具体举证责任与相关问题之间的关系,都作了有说服力的、比较清晰的说明,观点有创新性。 ——北京大学潘剑锋教

    • ¥358 ¥963.37 折扣:3.7折
    • 鉴定结论论 郭华 著 公安大学出版社【正版可开发票】
    •   ( 0 条评论 )
    • 郭华 著 /2007-03-01/ 公安大学出版社
    • 本书是我国部专门研究鉴定结论的专著,它以解读鉴定的内涵、鉴定人角色以及鉴定结论性质作为研究的逻辑起点,从事实裁判者对专门性问题认识的有能与无能、证明责任摆脱与鉴定结论寻求探讨其缘由;从历史的渊源追溯了它与证人证言、勘验和检查笔录的脱离、独立,预测了鉴定的未来走向;在分析其证据属性的基础卜-构架启动程序,创设了立证措施,设计了鉴定品质的控制程序,完善了质证程序;以还原论与基础主义为视角构建了鉴定结论的认证程序,重新设计了救济程序,并为司法鉴定的立法和诉讼法的修改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

    • ¥100 ¥281.37 折扣:3.6折
    • 毁灭证据论 薛潮平 著 中国法制出版社【正版可开发票】
    •   ( 0 条评论 )
    • 薛潮平 著 /2015-07-01/ 中国法制出版社
    • 《毁灭证据论》创新之处:1.对西方法治国家事关诉讼法层面的证据毁匿制度加以诠释与推介,尤其是对公诉机关以及负有证据提出义务的当事人损毁证据的违法后果加以重点阐述,提出“毁灭证据无利益”这一诉讼理念的立法价值,拟填补我国诉讼法立法领域的空白。2.在毁灭证据这一法律控制机制上,笔者将刑事诉讼与民事诉讼穿插进行,以探索违法行为与法律规制的共性与差异,在刑民交叉中系统论述证据毁灭制度的原则及规则。3.关注中国的现实问题,将毁灭证据(spoliation of evidence)的原理与中国的司法制度相结合,导出、分析中国诉讼制度中存在的相关实际问题,并提出自己建设性的意见与建议,以期解决问题。4.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将自己经年的司法实践经验铺陈于法律理论的框架之下,结合现实案例,以案说法,并翻译、援引大量英美法的判例,从实证

    • ¥206 ¥477.37 折扣:4.3折
    • 刑事证明理论
    •   ( 0 条评论 )
    • /2004-04-01/ 人民公安大学
    • 传统证据学的研究对象主要由两部分组成:一是证据,主要研究证据的概念、属性以及不同形式、不同类型的证据各自的特点等;二是证据的运用,主要研究证据的收集保全、审查判断以及运用证据认定案情等。由此建构的证据学理论具有两个显著的特点:一是将运用证据认定案件事实的活动基本等同于办案人员主观认识客观世界的活动,因此主要涉及认识的问题,证据怎么样去伪存真,认识怎么样由浅入深,后办案人员的主观认识怎么样正确反映客观实际。现代刑事诉讼,审判是关键阶段,在此阶段被追诉者的刑事责任问题要得到终确定,法庭要对被告人是否有罪以及应否处以刑罚的问题作出终局的、权威的裁决。现代刑事审判,采取证据裁判原则,即发案件争议事实的认定应当依据证据。

    • ¥82.66 ¥166.32 折扣:5折
    • 证据法的理念、制度与方法 龙宗智 著 法律出版社【正版可开发票】
    •   ( 0 条评论 )
    • 龙宗智 著 /2008-09-01/ 法律出版社
    • 作者立足于中国司法的特殊背景与条件,积多年观察思考和实际体验,对中国刑事证据制度中挑战性的理论与实践问题,做出厂富有创新性的回答。如对我国刑事证明的“印证证明模式”的提出、对欺骗与刑事司法行为道德界限的探讨、对中国刑事法中推定与证明责任问题的辨析,对中国特定条件之下书面证言使用的规则设定,以及对纪委取证、立案前取证等中国法特有问题的分析,均可谓独具只眼。他对现实状况的把握,对操作复杂性的体会,以及在制度研究时就实践合理性与法理合理性分析的展开,充分显示厂思考的深度及理论的力度——这是植根于中国司法实践的“本土的”证据学理论。

    • ¥52 ¥111 折扣:4.7折
    • 行政证据在刑事诉讼中使用问题研究 程龙 法律出版社【正版】
    •   ( 0 条评论 )
    • 程龙 /2018-03-01/ 法律出版社
    • 《行政证据在刑事诉讼中使用问题研究》针对困扰实务界与理论界已久的行政证据与刑事证据衔接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重点研究在《刑事诉讼法》第五十二条第二款背景下的行、刑证据衔接的理论背景、使用要件、衔接机制和法律责任。全书以"理论--规则--责任"为主线对行政证据与刑事证据衔接问题进行充分了研究,可资实务界人士参考,也可供对此研究主题有兴趣的研究者批评。

    • ¥158 ¥335 折扣:4.7折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