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国际法与比较法评论(第7卷)(总第10期)》分为“论文”、“书评”、“学术活动”、“综述”、“资料”等栏目,探讨国际法(含国际公法、国际经济法和国际私法)的热点问题。
《中国民商事审判新问题》紧密结合审判工作实际,针对当前民商事审判前沿的热点、难点问题,根据现行法律规定,从法理角度寻根究源,从各种观点中剖析论证,归纳总结了解决所提问题的方案。
本书运用比较研究的方法,从发达国家儿童权利保护法、发展中国家儿童权利保护法、中国儿童权利保护法、国际组织和国际公约对儿童权利的保护、儿童工作机构等几大方面详细论述了儿童权利的国际法律保护问题。通过对儿童权利的国际法律研究,可以为中国儿童权利保护的法律制度的建设与完善提供国际立法参考,也能促进和推动国际儿童权利保护法的趋同化。
本书精心总结中国反垄断法从2008年实施以来的17个有争议的典型案例作为研究对象,分为案情简介、法律问题及分析思路、法律分析、知识点、法条依据几部分,并对重要知识予以提示,以新颖、明晰的结构及写作方式对案例进行分析,使读者对案件涉及的法律问题、法学知识一目了然,启发分析思路,引导读者敏锐地发现问题,深入探究问题根源,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快速掌握以法学思维对案件进行分析的方法,是一种反思性的案例研究。本书既可作为法学本科、研究生案例研究教学的参考教材或经济法、竞争法教学的辅助材料,也可以作为理论研究与实务部门的重要参考资料。
《国际人权法视域下的健康权保护研究》内容简介:正如杰出的人权法学者斯杜兹纳所言,“人权是隐藏在法律权利背后的乌托邦因素”,是“一种对未来的展望”,健康权最为目前世界上最引入瞩目的词汇之一,反映了人类对全球健康危机的不满,承载了人类对享有可能的身心健康的理想,表达了当前我国公民对医疗改革的希望以及对政府履行积极义务的要求。在全球健康危机和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时代背景下,《国际人权法视域下的健康权保护研究》从世界、区域和国家三个层面对健康权保护进行了深入系统分析,并提出构建我国健康权保护制度的设想。作者孙晓云在综合运用国际政治经济学中的权力结构理论、实证分析、比较分析等方法的基础上,注重从文本主义到功能主义,从基本理论到解决各种现实问题。
本书力求完整准确阐述国际法的基本原理和法律规范,反映国际法的发展变化。书中将当代国际热点的突出问题,如防空识别区的设立、海洋划界和海洋权益争端、边界领土争端等,与相关国际法规范结合论述,同时专门阐述了国际法与中国的关系,介绍了相关国际法规则在中国的适用于实施,其中包括中国法律对相关问题的规定。作者参考了多种国际法著述和文献,借鉴了近年来国际法研究的成果,汲取了许多有益养分。本书既可作为国际法研究用书,也可作为国际法学与国际关系专业教材。
本书以《国际铁路直通联运公约》草案以及公约体系下的八个公约附件为规范研究对象,对公约的性质与特征、基本原则、其中所涉法律关系、设立的法律制度、存在的问题以及完善该公约的中国立场及中国方案进行深入研究和探讨,力求对中国在国际铁路运输中的实践有所裨益。本书是首先对《国际铁路直通联运》公约展开研究的图书,不仅比较全面、地对公约及其附件的文本及制度进行了分析,更提出了颇具可行性的完善建议,具有较好的可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