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美国法精要”中译本系列之一。我社曾于2000年购买了原书第4版并影印出版,受到广大读者热烈的追捧。作者于2000年在第4版的基础上进行了修订,译者根据版本(第5版)进行翻译。我社于2004年7月与West出版公司签定本版的授权协议,并于当年支付给对方约1368美元的预付版税。对外分社后于2005年初与齐东祥签定了委托翻译协议。齐东祥于2007年7月中旬完成翻译稿件的交付。
本书具有以下特点:一,内容仅限于对反不正当竞争法的一般原理以及纯粹的不正当竞争行为的研究,未涉及限制竞争行为。二,加大了基础原理的研究力度。三,主要采取了专题研究方式,注重研究的深度。四,研究了反不正当竞争法的热点问题。五,注意了理论和实践的密切结合,始终关注理论研究对实践的指导意义。六,资料比较翔实,并注重采取了比较研究方法。 本书研究的外国资料基本上也都是一手的,比较研究也成为本书的重要研究方法。 本书以近一半的篇幅研究了反不正当竞争法的一般原理,如各国立法情况、立法目的、不正当竞争行为的界定、竞争关系、一般条款以及其他基础理论问题,弥补了我们反国正当竞争法研究中的一些薄弱环节。
从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法学院毕业的硕士研究生已成为就业市场上最有竞争力的学生群之一,特别是受到北京、上海等地的涉外律师事务所的欢迎。用这些毕业于的话说,究其原因,首先是他们独点鳌头的专业英语水平;其次,但也许是更重要的,是他们的案例教学过程中掌握的高人一筹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现在,在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的法学院,几乎所有比较法的和实务类的课程,都不同程度地采用了案例教学。在这里,这种教学方法已经蔚然成风、深入人心。
一本好书可以使人终身受益。我认为,陈少湘先生新近出版的这本专著,就是这样的好书。 陈少湘在这本书中详细论述了当前我国国有土地使用权招标拍卖挂牌的基本理论和运作技巧,奉献给广大读者一位资深地产拍卖师在学术领域不断进行探索的成果,尤其是重点传播了拍卖信息,弘扬了拍卖文化,使国有土地使用权招标拍卖挂牌知识又一次得到了普及,从而有利于“招拍挂”活动理论联系实际,有利于“招拍挂”活动迈上新台阶。 毋庸讳言,近年来国有土地使用权招标拍卖挂牌领域实践有余,理论不足,故十分需要博大精深的学术研究,然而,令人满意的研究成果并不多。有鉴于此,陈少湘基于多年来丰富的地产拍卖经验,在“招拍挂”学术园地辛勤耕耘,及时推出这部填补空白之作。它告诉我们,实践离不开理论指导,有雄厚实践基础的正确理论最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