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一南,1952年出生,1972年入伍,国防大学战略教研部副主任(副军)、教授。主要研究方向:国家安全战略,国际冲突与危机处理。曾赴美国国防大学和英国皇家军事科学院学习,2001年3月代表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大学赴美国国防大学讲学。现为解放军报特约撰稿人,中央电视台特约军事评论员,中国军事统筹学会战略研究中心特邀研究员。
扶植傀儡政权,实行“以华制华”,是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沦陷区实行殖民统治的主要策略。1937年在北平粉墨登场的“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后来改称“华北政务委员会”),是日本在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初期在关内扶植建立的伪政权。华北伪政权在协助日军巩固殖民统治秩序和扩大侵略等方面曾起过极为恶劣的作用。本书以华北伪政权的兴亡为主线,对该伪政权在政治、经济、军事、思想文化等方面的活动进行了比较系统地阐述,勾勒出该伪政权的演变情况,剖析了其汉奸理论的性,披露了许多鲜为人知的新材料和新事证,进一步揭示了日本殖民统治的欺骗性和暴虐性。
本书从哲学、伦理、法、社会行为科学、科技发展、风险预防、成本分析等角度,对这些技术在研究和运用中可能引起的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旨在为政策决策者、研究人员和专家提供一个框架,为他们在研究工作中处理此类问题提供参考建议。
本书从逻辑演绎和实证分析的角度对政务公开和政治发展的内在逻辑关系进行探讨,试图证明政务公开对于现代政府的存在和运作的基础意义,并探求政务公开在我国政治发展的进程中发挥着各种积极的功能。 全书的逻辑结构安排如下:部分,着重对政务公开和政治发展等基本概念的内涵进行界定,通过明确政治发展的内容、目标和途径,梳理政务公开与政治发展之间的互动联系,进而提出两者之间的逻辑关系的理论假设;第二部分,从历史学的角度梳理了外历史上关于政务公开的思想认识和理论论述,并考察了政务公开的相关做法和历史实践,结合政治发展的历史轨迹,初步总结了政务公开和政治发展的历史互动规律;第三部分,从政治学的角度,对政务公开与政治发展的关系进行理论分析,着重从政务公开和民主、法治、廉政、发展效率四个维度分析了政
中国古代军事斗争的历史源远流长,作为战争主体的古代军队是如何构成的?如何进行训练的?他们又是如何打仗的?很多读者只能从影视作品中获得一些并不符合历史事实的片面知识。本书试图还原中国古代军队的真实面貌,揭示中国古代军队为众多读者所不知、所不熟之“秘”。本书从士兵入伍讲起,详尽阐述了士兵的训练、将帅的选拔、作战所用的冷热兵器、安营扎寨、粮草运输、防疫治病以及兵学理论等诸多问题。本书语言简练生动,资料翔实,对热爱中国古代文化的读者和军事迷来说,极具参考价值。
进入新时期以来,部队建设特别是思想政治建设面临的环境和条件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如何适应这些变化,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成为各级党委领导积极研究、不断探索、勇于实践的重大课题。这些年来,作为部队思想政治工作战线上的一员,我有幸在济南军区所属的某守备师和某集团军,先后任师、军政治部主任、政治委员、党委书记,在山东省军区任政治委员、党委书记。伴随着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脚步,感受着时代变迁的八面来风,自己在不断学习、更新知识,不断进取、更新观念,不断研究、更新思维的同时,紧紧围绕新时期“两个提供”,以及思想政治领域的新动向和官兵思想的新变化,积极履行一名思想政治工作者的职责和使命,积淀了一些感悟性的东西,总结和创新了一些经验性的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