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漱溟的“乡村建设理论”涉及乡村的文化教育与文化复兴、农民的自我组织与管理、乡村合作事业与乡村工业建设等内容,是有关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一整套设计方案,而非仅仅是解决乡村问题的。研究梁漱溟乡村建设理论及其实践能够有助于反思现代化理论。 乡村建设运动也是一种内容广泛、意义深远的社会综合发展实验。《现代化视野中的梁漱溟乡村建设理论》拟以现代化理论与发展社会学理论为依托,用分析与对比的方法,来研究在中国现代化历史进程中的梁漱溟乡村建设理论。本书由崔效辉著。
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编的《城乡社区老年协会工作手册(试用本)》共十一章和一个附录,系统介绍了城乡社区老年协会骨干所需的基本知识和工作方法。**章到第三章侧重理论政策,对人口老龄化和老龄工作概况、城乡社区老年协会的发展历程、现状和组织属性进行了介绍。第四章到第十一章侧重实务,分别介绍了城乡社区老年协会的组织建设、制度建设、队伍建设、经费筹措及管理、活动场地建设和管理、如何开展老年文化教育活动和老年志愿服务活动,以及怎样维护老年人的合法权益等内容。附录则收集了6个指导老年协会工作的文件。
帕梅拉·M.帕克斯顿、约翰·R.希普、桑德拉·马夸特-派亚特著,范新光译的《非递归模型--内生性互反关系与反馈环路/格致方法定量研究系列》对非递归联立模型的估计和评估作了清晰而简洁的介绍。 这本独特的册子在联立方程模型的 和识别,评判估计值的质量,以及正确地解释结果方面给出了实用性的建议。 本书主要特点是通过“ 、识别、估计、评估和解释”这些简洁和直接的步骤呈现复杂的内容;将计量经济学和结构方程模型的方法结合起来并纳入到一本书中;提供了众多检验方法以评价模型和工具变量的质量。
《金翼(一个中国家族的史记)》是著名社会学家林耀华先生用小说体写作的社会人类学学术专著,通过小说中张、黄两家在社会生活与经济变迁中的兴衰沉浮,刻画出了中国南方乡村生活的全景。面对生活中的机遇与挑战,张、黄两家的不同选择,演变出截然不同的家族命运与个人际遇。作者娓娓道来,在叙述张、黄两家生活场景的同时,对地方社会的信仰、习俗等进行了细致入微的描写,对个人在人际关系中的调适与制衡进行了分析与评述,为读者更好的解析人物故事内涵、解读中国传统社会的运行机制与内在逻辑,提供了社会学领域的很好读本。本书为《金翼》1944年英文原始版首次翻译出版。
《中学图书馆文库:乡土中国》虽然篇幅很小,但提炼的问题具有高度的概括性,视野宏大,见解精辟,颇多点睛之笔,令人耳目一新,很能见出学术气魄与学术识见。文字不以气势压人,反而平易晓畅、简洁明快。能做到这些,除了费孝通卓越的学术能力和高超的写作功力外,还缘于他对中国乡土社会的了解与情感。他不以“先进/落后”的成见来看待“城/乡”、“中/西”的文化差异,同时在抗战结束后,又能预见中国社会正处在剧烈的变迁过程中,数千年乡土社会正在蜕变。因此,读者即使在中国城市化进程如火如荼的今天再来翻阅《中学图书馆文库:乡土中国》,想必依然可从中会得到启发。可以说,它仍是“读懂中国”的上佳读本,也是所谓学术普及读物的范例。
帕梅拉·M.帕克斯顿、约翰·R.希普、桑德拉·马夸特-派亚特著,范新光译的《非递归模型--内生性互反关系与反馈环路/格致方法定量研究系列》对非递归联立模型的估计和评估作了清晰而简洁的介绍。 这本独特的册子在联立方程模型的 和识别,评判估计值的质量,以及正确地解释结果方面给出了实用性的建议。 本书主要特点是通过“ 、识别、估计、评估和解释”这些简洁和直接的步骤呈现复杂的内容;将计量经济学和结构方程模型的方法结合起来并纳入到一本书中;提供了众多检验方法以评价模型和工具变量的质量。
《典藏房龙:房龙地理(上)》是房龙的代表作之一。在书中,作者对于世界地理的讨论,不再局限于对地球自然特征的描述,书中既没有罗列枯燥的数字,也没有堆砌深奥的名词,而是将人作为中心,展开对人的生存命运的探究。《典藏房龙:房龙地理(上)》既有与地球相关的科学知识,又包含着丰富的人类历史知识,作者将这两者结合起来,让人深陷其中。它是一部雅俗共赏,兼具知识性、趣味性并有浓厚的人文思想的通俗地理书,广受世界各地读者的喜爱。
2016年,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关系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2019年3月18日,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召开,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该书瞄准广大思政工作者最为棘手的“最后一公里”问题,围绕广大思政工作从业人员最为关心和最为烦恼的“脱节”问题,搭建理论与实践、学生与教师、线上与线下的沟通桥梁,打通思政育人“最后一公里”。
《公关中的孙子兵法》内容简介:《孙子兵法》是我国很早、也是很杰出的兵战之书,它不仅思想精邃、谋略奇妙、充满着深刻的哲理,而且在实战中创造了一个又一个惊人的经典战例,并成为我国一代又一代军事家成长的“兵经”。然而,长期以来,人们对于这部令人震撼的作品的来历,却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有人认为,此书是春秋后期的吴将孙武所撰,也有人认为此书为战国中期的齐国军师孙膑所修。早期的《商君书》和《韩非子》等书,把孙子兵法称为“孙武之书”,但并没有肯定它就是孙武所著,给后人留下了不少悬念。
中越中老跨国民族及其族群关系研究,ISBN:9787105052141,作者:周建新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