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们的印象中,期刊往往是供人翻阅消遣的,因此,比起广播、电视、报纸乃至互联网等媒体形式,期刊的存在与发展常常被新闻传播学的研究者们轻视甚至忽视。然而,当代期刊数量庞大,发行量巨大,其中某些种类的期刊左右着社会舆论与文化发展,期刊就此显示出重大的影响力和传媒经济价值。新闻期刊就是其中一种具有代表性的期刊类型。本书以当代新闻期刊为研究对象,分析当代新闻期刊的传播类型、传播特征、典型代表、读者特征、产业特征、人才培养与新媒体时代新闻期刊的发展等诸多问题,具体分为绪论、上篇、中篇、下篇和结语五个部分。 绪论部分对于期刊的定义、分类等问题进行了重新思考。在此基础上,文章重点分析了新闻期刊在期刊格局中的重要地位和传播价值。同时,绪论部分还简略地讨论了国内外有关新闻期刊的研究现状,揭
《独一无二的作品》出版于阿德尔菲出版社成立50周年之际,它汇集了罗伯托 卡拉索在1975年到2009年之间发表的11篇关于出版业的著作。罗伯托 卡拉索在书中回顾了阿德尔菲出版社半个世纪以来出版的光辉历史。在回顾二十世纪六十年代阿德尔菲出版社刚起步的时候,卡拉索谈及了他们不同于其他出版社的特点,以及出版一系列具有极高文学价值作品的策略。追忆往昔之余,他还博学地分析了政治、文化对出版业的影响。作者在书中写下了自己对出版行业入木三分的见解 从封面设计的重要性到数字化普及所带来的影响,并对二十世纪文学做出了综合评述。
图书发行自动化不仅是我国高等学校编辑出版专业教育中的一门重要专业教材,而且也适应21世纪我国出版发行界现实需求的一本应用著作。本书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一、图书发行自动化的概念、内容及开展应用的必要性、可能性;二、开展图书发行自动化应用必须掌握的知识与技术;三、出版发行部门如何进行图书发行自动化系统的开发与组织工作;四、图书发行主要业务的微型机管理系统的分析与设计。本书是作者在1991年6月武汉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图书发行自动化基础》的基础上,吸收近些年在该领域教学、科研所取得的成果。
《如何撰写和发表SCI期刊论文(第二版)》从实用的角度出发,例举大量实例,并结合中国学者撰写SCI论文时常发生的错误和作者自己的写作经验,从如何构思到论文完成后如何投稿以及投稿后如何修改等方面作了详细阐述。特别强调要重视SCI论文的题目、摘要、图表和结论。尽管本书力求全面和详尽,然而,由于各SCI期刊都有其具体要求,因此,要确定在递交您的论文之前通读作者指南,按照预投SCI期刊的要求进行正确的格式化。但愿通过和大家分享我对SCI论文写作的理解和经验,大家会少走一些弯路。相信本书对许许多多亟需认识和掌握SCI论文写作的中国学者有较多的帮助。
编辑出版学是传播科学体系中一个重要的构成部分,是人文社科领域中一个不可或缺的新兴的独立学科。本书是作者在近二十年的教学实践中,为在大学编辑出版专业本科生和研究生编写的学位课程教材,是四川大学出版社即将推出的“高等院校编辑出版专业核心课程教材系列”中的本。它不仅较集中地体现了我们对学科发展的基本理念,也注重实用性在培养人才过程中的重要性。全书共分十四章,主要依照编辑出版活动的工艺流程来安排各章内容,如主要章节有选题策划、组稿、审稿、编辑加工、出版校对、图书的整体设计、图书的印制与装订、发行与营销等。注重新理论、新观点的介绍,对期刊、电子出版物、贸易、著作权等设专章讲授。各章后附有出版业的实践案例,供学生课堂上讨论;各章末列有思考题,以帮助学生掌握学习本章重难点。
这本由安璐著的《学术期刊主题可视化研究》将建立一套较为完整的利用SOM算法进行期刊主题研究的方法,并以图书情报领域的英文期刊及主题数据为例来验证这一方法的有效性,其研究结果可用于建立该领域的等级式主题目录,为期刊分类、采购与利用提供参考,使研究者及相关机构了解该领域期刊的热点主题,掌握特定期刊的主题发展趋势。此外,本书的研究思路与方法还可用于研究其他学科领域的期刊主题,为其他学科的主题组织、期刊分类、采购与利用提供参考。
王国伟,同济大学人文学院教授、出版人。上世 纪八九十年代,先后任职于上海知识出版社、东方出 版中心等,策划编辑出版了《文化苦旅》《郎平自传 》《沉浮:中国经济改革备忘录1989-1997》《荒芜 英雄路》等一批有影响力的书籍。近年来,主要研究 方向为媒体产业管理研究、媒体与视觉传播、城市与 艺术互动关系等。 《我经历的22个出版事件》是他的出版生涯回忆 录,记录了他所经历的许多出版事件。
《从邸报到光复报——清朝报刊藏记》由张雪根 著,作者自1996年6月忝列集报行列后,寻寻 觅觅,17年来,已收藏古今中外各种报刊达万种以 上,其中不乏有清朝各个时期,如康熙、乾隆、嘉 庆、道光、咸丰、同治、光绪和宣统(缺雍正)年 间出版发行的各种老报刊。这些老报刊,不仅给作 者带来了收藏的快乐,也让作者听到了历史的回 声。这些看起来素面朝天的百年老报,透过冰冷的 版面文字,你可以读到晚清报人的仁心、宅心、匠 心和维护新闻自由的决心,当然也会读到个别老报 的狼子野心等,了解到大量的历史细节。 《从邸报到光复报——清朝报刊藏记》适合大众 阅读。
2013年,巴菲特收购了数十家小地方报纸,他说:让那些早早宣称美国报纸将要入古、只留下辉煌过后遗迹的愤世嫉俗的媒体评论员们目瞪口呆。正是这些占报纸总数97%的各类社区报构成了美式民主的底色,让美国的民间活力得以*限度的释放。 本书由美国社区报领域学术带头人JockLauterer(赵克)同中国传媒大学副教授陈凯合作而成,其底本基于赵克所撰写的美国社区报权威教材《社区新闻:无以复加的当地化》,但在文本经过全新修订,专为中国读者定制,更加切近实用。全书包括社区报的基本定位和读者分析、新闻特写、重大事件报道、社区报社论、社区体育、采写技巧及设计摄影、社区报伦理、人事管理、经营思路等,并例举了全美优秀的社区报、社交媒体与社区报等内容。在中国传统报业把社区报当成出路和未来进行尝试与探索,并遇到前所未有的
《中国出版业发展若干问题研究》主要内容包括:出版产业链研究的理论基础、我国出版产业链现状、构建我国出版产业链的对策与思考、我国出版企业资本运营研究、我国出版企业资本运营的概念解析、我国出版企业资本运营历程与现状、我国出版企业资本运营主要方式、我国出版企业资本运营问题与对策等。
时代的发展与技术的革新,使公众对政府信息传播与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中国政治文明历程中的一种新景观,政府网络信息传播正是政府应对 网络社会 、 信息社会 的主动选择与必然趋势。本书结合我国的现实国情与社会发展,对中国政府网络信息传播的一系列问题进行了较为全面的观照,通过对政府网络信息传播的过程、传受双方的行为、渠道和效果等内容的具体分析,力图构建一个研究政府网络信息传播问题的综合平台。
我国是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五千年的岁月镌刻了无数兴衰成败。在历史的长河中,我国经历了从文字的产生到如今成熟、规范、统一的文字体系,从简单记录卜辞的甲骨文到造纸技术的日臻完善,从古代的官刻、私刻、坊刻到现代蓬勃发展的出版业市场的漫长而艰辛的探索、创新、发展的过程。如今,随着技术、信息的飞速发展和新闻出版业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正由出版大国向出版强国迈进。出版活动作为社会主义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综合国力的重要体现,也是繁荣社会主义文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力量。而作为出版业主要产品的出版物具有既是物质产品,又是精神产品的特殊性,在出版物市场激烈的竞争中,出版物质量关系着整个出版事业的发展,在某种程度上成为出版社能否创品牌、求生存和谋发展的关键。因此,各出
新闻出版实用知识丛书编委会主编的这本《图书出版》是 新闻出版实用知识丛书 中的一本。按丛书编撰要求,该书以介绍图书出版从业知识技能为主要内容,立足于服务图书出版行业从业人员和管理人员以及想了解图书出版知识的读者。内容包括:图书出版基本知识、图书出版管理及附录。全书采用问答式编写,通过对问题的具体回答逐步解读图书出版的方方面面,并配有必要的插图说明,言简意赅,形式活泼,是一本适用性较强的工具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