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第五届全国出版科研优秀论文评选的获奖论文集,全国出版科研优秀论文是由中国出版工作者协会主办,中国出版科学奖励基金领导小组和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承办的是在全国新闻出版学术界很有影响的评奖活动。
王志毅著的《文化生意--印刷与出版史札记》主要讨论了商业力量在中西方出版史上的作用,采用了比较的视角,在对国内外已有的出版史研究成果进行综合提炼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些自己的观点。国内学者对早期中国出版史的研究更多侧重于图书史本身,对商业化的作用以及图书对思想和文化的影响的讨论相对较少,本书试图对此作一些尝试与探索。
在人们的印象中,期刊往往是供人翻阅消遣的,因此,比起广播、电视、报纸乃至互联网等媒体形式,期刊的存在与发展常常被新闻传播学的研究者们轻视甚至忽视。然而,当代期刊数量庞大,发行量巨大,其中某些种类的期刊左右着社会舆论与文化发展,期刊就此显示出重大的影响力和传媒经济价值。新闻期刊就是其中一种具有代表性的期刊类型。本书以当代新闻期刊为研究对象,分析当代新闻期刊的传播类型、传播特征、典型代表、读者特征、产业特征、人才培养与新媒体时代新闻期刊的发展等诸多问题,具体分为绪论、上篇、中篇、下篇和结语五个部分。 绪论部分对于期刊的定义、分类等问题进行了重新思考。在此基础上,文章重点分析了新闻期刊在期刊格局中的重要地位和传播价值。同时,绪论部分还简略地讨论了国内外有关新闻期刊的研究现状,揭
《独一无二的作品》出版于阿德尔菲出版社成立50周年之际,它汇集了罗伯托 卡拉索在1975年到2009年之间发表的11篇关于出版业的著作。罗伯托 卡拉索在书中回顾了阿德尔菲出版社半个世纪以来出版的光辉历史。在回顾二十世纪六十年代阿德尔菲出版社刚起步的时候,卡拉索谈及了他们不同于其他出版社的特点,以及出版一系列具有极高文学价值作品的策略。追忆往昔之余,他还博学地分析了政治、文化对出版业的影响。作者在书中写下了自己对出版行业入木三分的见解 从封面设计的重要性到数字化普及所带来的影响,并对二十世纪文学做出了综合评述。
编辑出版学是传播科学体系中一个重要的构成部分,是人文社科领域中一个不可或缺的新兴的独立学科。本书是作者在近二十年的教学实践中,为在大学编辑出版专业本科生和研究生编写的学位课程教材,是四川大学出版社即将推出的“高等院校编辑出版专业核心课程教材系列”中的本。它不仅较集中地体现了我们对学科发展的基本理念,也注重实用性在培养人才过程中的重要性。全书共分十四章,主要依照编辑出版活动的工艺流程来安排各章内容,如主要章节有选题策划、组稿、审稿、编辑加工、出版校对、图书的整体设计、图书的印制与装订、发行与营销等。注重新理论、新观点的介绍,对期刊、电子出版物、贸易、著作权等设专章讲授。各章后附有出版业的实践案例,供学生课堂上讨论;各章末列有思考题,以帮助学生掌握学习本章重难点。
《如何撰写和发表SCI期刊论文(第二版)》从实用的角度出发,例举大量实例,并结合中国学者撰写SCI论文时常发生的错误和作者自己的写作经验,从如何构思到论文完成后如何投稿以及投稿后如何修改等方面作了详细阐述。特别强调要重视SCI论文的题目、摘要、图表和结论。尽管本书力求全面和详尽,然而,由于各SCI期刊都有其具体要求,因此,要确定在递交您的论文之前通读作者指南,按照预投SCI期刊的要求进行正确的格式化。但愿通过和大家分享我对SCI论文写作的理解和经验,大家会少走一些弯路。相信本书对许许多多亟需认识和掌握SCI论文写作的中国学者有较多的帮助。
图书发行自动化不仅是我国高等学校编辑出版专业教育中的一门重要专业教材,而且也适应21世纪我国出版发行界现实需求的一本应用著作。本书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一、图书发行自动化的概念、内容及开展应用的必要性、可能性;二、开展图书发行自动化应用必须掌握的知识与技术;三、出版发行部门如何进行图书发行自动化系统的开发与组织工作;四、图书发行主要业务的微型机管理系统的分析与设计。本书是作者在1991年6月武汉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图书发行自动化基础》的基础上,吸收近些年在该领域教学、科研所取得的成果。
本书主要针对新颁布的《新闻出版业会计核算办法》,同时以现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和《企业会计制度2001》及各具体会计准则为依据。紧密结合新闻出版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特点,重点阐述了新闻出版企业会计核算的基本知识和会计实务的具体处理方法,专门介绍了新闻出版企业新、旧会计核算制度如何过渡的处理办法。 本书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其特点是重点难点突出,理论联系实际,深入浅出,通俗易懂。本书既可作为新闻出版企业广大财会人员业务培训、业务学习用书和实际工作的参考手册,也可满足高等财经院校的教学需要。
在数据采集方面,本《报告》采用将实地调研及深度采访获得数据、企业提供数据以及与现有公开的第三方数据相结合的方式,力求严谨。需要说明的是,虽然我们在采用第三方数据时力求准确,但由于我们不了解这些数据的采集方法,而且各方数据出入较大,故我们只能选用据多方佐证更趋于合理的数据,以期*限度接近我国数字出版产业的真实情况。 本《报告》是新闻出版总署的课题。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所长郝振省担任课题组组长,副所长辛广伟和魏玉山、数字出版研究室主任张立、上海张江数字多媒体产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唐溯担任副组长,共同主持了本《报告》的撰写,并对主报告和有关分报告作了必要的把关及修改工作。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数字出版研究室、北大方正、清华同方、中文在线、互联网实验室、中国出版工作者协会游戏工作委员会、
郝振省主编的《2013中国民营书业发展研究报告(教辅管理研究)》是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的研究课题之一,作为民营书业蓝皮书系列的*一本,这本主要是对全国教辅类图书的现状情况、管理模式、存在问题等方面进行了全方位的调研,并结合实际案例、认真思考,提出了可操作的如何解决的办法。教辅的形式与内容,完全服务于目前的教学方式和考评制度;教考方式怎么改,教辅就会怎么变。教育是一个国家、一个家庭投入的重要内容,有关教育辅助的产业,潜力巨大。相比于培训、家教、学习机等助学产品,图书是一种比较实惠、廉价的助学产品,必定有其存在的价值。优秀的教辅是一线教学经验的结晶,可以提升学习效率,也是能便宜地平衡教育资源的方式。也就是说,教辅的需求和市场是一直存在的。只是,它需要有一种更健康的机制,让企业真正在服务
本书立足于数字化、网络化的信息环境,系统阐述了基于用户信息需求的数字出版模式的理论与应用。构建了以用户信息需求为导向、以信息技术为依托、以信息资源深层开发为基础的面向用户的数字出版模式。详细阐述了基于用户信息需求的数字出版模式中的两个基本模块:用户个性化定制型数字出版生产模式、个性化交互型数字出版用户关系管理模式。并对基于用户信息需求的数字出版模式的保障体系和中外案例进行了分析。
2013年,巴菲特收购了数十家小地方报纸,他说:让那些早早宣称美国报纸将要入古、只留下辉煌过后遗迹的愤世嫉俗的媒体评论员们目瞪口呆。正是这些占报纸总数97%的各类社区报构成了美式民主的底色,让美国的民间活力得以*限度的释放。 本书由美国社区报领域学术带头人JockLauterer(赵克)同中国传媒大学副教授陈凯合作而成,其底本基于赵克所撰写的美国社区报权威教材《社区新闻:无以复加的当地化》,但在文本经过全新修订,专为中国读者定制,更加切近实用。全书包括社区报的基本定位和读者分析、新闻特写、重大事件报道、社区报社论、社区体育、采写技巧及设计摄影、社区报伦理、人事管理、经营思路等,并例举了全美优秀的社区报、社交媒体与社区报等内容。在中国传统报业把社区报当成出路和未来进行尝试与探索,并遇到前所未有的
我国是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五千年的岁月镌刻了无数兴衰成败。在历史的长河中,我国经历了从文字的产生到如今成熟、规范、统一的文字体系,从简单记录卜辞的甲骨文到造纸技术的日臻完善,从古代的官刻、私刻、坊刻到现代蓬勃发展的出版业市场的漫长而艰辛的探索、创新、发展的过程。如今,随着技术、信息的飞速发展和新闻出版业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正由出版大国向出版强国迈进。出版活动作为社会主义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综合国力的重要体现,也是繁荣社会主义文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力量。而作为出版业主要产品的出版物具有既是物质产品,又是精神产品的特殊性,在出版物市场激烈的竞争中,出版物质量关系着整个出版事业的发展,在某种程度上成为出版社能否创品牌、求生存和谋发展的关键。因此,各出
在出版产业的结构性大调整背景下,全国高校出版学、编辑学等相关专业必须及时在教学计划和科研方向上做出相应调整,以适应国家文化发展战略纲要中对新型出版人才的选用标准。呈现在读者面前的这本《数字出版学概论》在编写思路和章节的具体设计上均紧扣这一时代要求。我们在撰写过程中既遵循学科规范,在知识的传授上力求全面和系统;又尊重行业的人才评估指标,力求《数字出版学概论》内容的编写及训练模式的确定都与行业考核目标相适应,以符合国家对数字时代所急需的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标准。全书共九章,主要内容包括:数字出版的基本概念和基础知识,数字出版产业链的政治、经济、文化、技术等环境建设,数字出版产品的类型和支持系统,数字出版物及其复合产品的创意和制作过程,数字出版各类平台建设的技术,数字出版的信息检索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