筛选条件:

  • 仅五星
  • 30-50元
清空筛选条件
顾客评分:
仅五星 以上 以上 以上 以上
销售价格:
0-20元20-30元30-50元50~元以上
折扣力度:
1折-3折3折-5折5折-6折
筛选:
    • 以讹传讹:错误信息如何传播 抵御错误信息的有力武器,通往真知的指南。对错误信息坚信不疑比无知更可怕。传播学社会学 中信出
    •   ( 217 条评论 )
    • 詹姆斯·欧文·韦瑟罗尔 /2024-02-26/ 中信出版社
    • 14世纪中叶,英格兰骑士曼德维尔的游记在欧洲流传开来。这本游记记录了一种果实,里面有活生生的羊羔,游记的主人公声称他亲口品尝了这种果实,而且觉得它非常好吃。这并不是唯一一部记载并评论这种怪异植物的作品。一位意大利修士也说,他从 值得信赖的人 那里听说了这种果实。甚至有些人宣称已经研究过这种果实,还抚摸过果实里羊羔的羊毛。关于这种离奇植物的报道和研究一直持续到17世纪。 相信动植物能够杂交终究是一段无害的历史插曲,然而,如果换成人类的生命健康、环境污染、自然灾害等关系国计民生的问题,又将如何呢? 人类的一个特别之处是具有共享信息并影响彼此观念的能力。正是这种能力使科学、艺术,以及其他形式的文化得以诞生并传播。不过它同时导致了一系列难题:我们如何判断信息的真伪呢?为什么错

    • ¥42.9 ¥78 折扣:5.5折
    • 对空言说:传播的观念史 上海古籍出版社
    •   ( 242 条评论 )
    • (美)约翰·杜翰姆·彼得斯(John Durham Peters) 著;邓建国 /2017-01-01/ 上海古籍出版社
    • 在当今社会,传播扮演着至关重要而叉独一无二的角色。约翰·杜翰姆·彼得斯所著的《对空言说(传播的观念史)/大学译丛》一书,以广泛的跨学科的人文视角,向读者展现了传播的观念史,它不仅阐述了传播观念的历史沿革,而且旁征博引,论及历史、哲学、宗教、文化乃至法学与技术史领域,将传播的视域追溯至西方思想中那些最根本的问题。既体现了传播学研究的人文取向,也以一种通俗大众的表达方式激发了公众对传播学的兴趣。《对空言说》为突破美国实证主义传播学研究传统提供了可行的路径,也因此成为传播思想史的奠基之作。该书在2000年荣膺美国传播学会奖,这是美国传播学界的优选奖项,并在传播学界乃至公众之间激发起广泛的对话。

    • ¥39.2 ¥68 折扣:5.8折
    • 理解媒介 论人的延伸 55周年增订本 (加)马歇尔·麦克卢汉 著 何道宽 编
    •   ( 19 条评论 )
    • (加)马歇尔·麦克卢汉 /2019-03-01/ 译林出版社
    • 从印刷术到互联网,媒介作为人器官与意识的延伸,长久以来与人类互相塑造,共同进化。我们如何获取知识、协同工作、连接彼此,皆深受媒介影响。 今天,麦克卢汉的理论在每个人的生活中被反复证实。未来,技术的发展又将带来哪些新媒介?人的延伸又会被拓展至何方?在这本书中,麦克卢汉本质上探讨的是技术、人类与社会的命题。理解媒介,终究是为了理解我们所处的社会生态,在震荡与革新中找寻自身的生存之道。

    • ¥42.6 ¥88 折扣:4.8折
    • 焚书 知识的受难史 民主与建设出版社
    •   ( 36 条评论 )
    • (英)理查德·奥文登 /2023-07-01/ 民主与建设出版社
    • 知识的保存从来都是一项艰苦的斗争:享誉古代的亚历山大图书馆因管理不善而日渐式微;博德利爵士的巨额投入才使牛津的新图书馆得以建成;纳粹政权纵火焚烧了成千上万册犹太人的书籍;卡夫卡的手稿则有可能因为他生前的遗嘱而不见于后世。在本书中,博德利图书馆馆长理查德·奥文登横跨三千年的历史记录和资料,介绍了从泥板到云数据存储时代的知识受难史,探讨了知识保存的现状及其对社会产生的影响。图书管理员和档案馆馆员等众多有识之士的努力和牺牲也在书中有精彩的呈现。这是一部引人入胜的书籍保存史和震撼人心的人类文明史。通过此书,我们应该理解,图书馆和档案馆不仅仅是存储文献的地方,也与当下的政治、教育和文化产生紧密的互动,为社会的健康运转提供重要支持。理查德·奥文登也向整个社会提出倡议:凝聚制定公共政策的共

    • ¥38.3 ¥68 折扣:5.6折
    • 生产性观众 媒体接受作为文化与审美过程 重庆大学出版社
    •   ( 29 条评论 )
    • (奥)赖纳·温特 /2022-07-01/ 重庆大学出版社
    • 本书以文化社会学为导向对观众在日常生活背景下的媒体接受行为展开了研究。作者首先回顾了主流的传播学研究,比如媒体效果研究、阿多诺,霍克海默关于文化工业的研究、鲍德里亚和詹姆逊关于后现代文化的研究,然后进一步深入主题,提出了一个新的媒体观众的概念——生产性观众。作者认为,这些观众并不是被动地接受媒体信息,而是在媒体接受的过程中,根据他们自己的需要积极地改造这些媒体文化产品,展现出他们的生产性和创造性。本书旨在表明,媒体接受作为一个文化与审美过程,其作用和重要性在当今社会被完全忽视了。我们对观众的生产性和创造性的考察,是理解当今流行文化非常重要的一步。

    • ¥38.7 ¥72 折扣:5.4折
    • 新媒体编辑 马玥 编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正版保证】
    •   ( 1 条评论 )
    • 马玥 编 /2019-07-01/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 互联网技术及数字技术的发展,智能手机的普及运用,各种媒介新技术的应用,推动了传媒生态发展了巨大变革。新媒体在这场变革中扮演者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在新闻传播领域,新媒体发挥着巨大的作用,与此同时,新媒体新闻传播业务有了特殊诉求,这种诉求主要体现在新闻编辑业务方面。《新媒体编辑》详细介绍了新媒体编辑工作内容,提出了新媒体编辑应该具备的基本素养,以期新媒体编辑能够正确把握自身的职业特性。此外,《新媒体编辑》对新媒体文稿信息的筛选、内容编创与整合进行了详细探讨。对新媒体信息传播呈现的文字、图片、音视频等各种媒介元素及新媒体互动与平台内容整合等工作内容做了全面地论述。分析了各大媒介元素以及详细讲解了各大新媒体平台的内容加工制作的基本方法。通过学习《新媒体编辑》,读者可以真正掌握新媒体新

    • ¥40 ¥87 折扣:4.6折
    • 批校本 韦力 著 凤凰出版社,【正版保证】
    •   ( 1 条评论 )
    • 韦力 著 /2003-08-01/ 凤凰出版社
    • 这套丛书江苏古籍出版社两年前既已筹划约稿,此册《批校本》本是另一作者。交稿期限到斯时,因故未能践约,而此套丛书之子目已印出,社中临紧授命要求三个月内写出。笔者虽然藏书专题之一即为批校本,然感知大于条理,而批校本双无前人的现成著作可参照,其实“批校本”这个概念本身只是一种书界用语,而非学术观念,其内涵及外延都较为模糊,很多相关名词都需要首先给其下一明确定义,方可入手。要想在短期内完成此任,鄙陋如我者,其难度可想而知。即已应允,全力以赴,略延数日而交稿。其中错漏及周密之处,应不在少数,自然是贻笑大方这不成熟作品,还盼方家教我。 拙作之下篇批校家部分因时间匆忙,很多资料直接摘录、引用于郑伟章先生之大作《文献家通考》等书,为此在这里郑重铭谢!书中其他部分有些引文未及核原书,在此亦

    • ¥35 ¥107 折扣:3.3折
    • 企业博物馆 王波 江苏人民出版社【正版书】
    •   ( 1 条评论 )
    • 王波 /2018-06-01/ 江苏人民出版社
    • 总体介绍了企业博物馆概念。分析了企业博物馆规划设计思的差异,梳理设计一般流程,探寻数字化时代背景下设计新方向。为企业博物馆运营管理提供常见问题解决思路,提供品牌传播建议,探讨人员管理之道。并通过经典案例解析对企业博物馆建设提供实际案例参考。

    • ¥45 ¥131.37 折扣:3.4折
    • 古典文献基础知识答问 周生杰 安徽大学出版社【正版书】
    •   ( 1 条评论 )
    • 周生杰 /2010-03-01/ 安徽大学出版社
    • 现在学科虽然形成了,但是“文献学”的名称出现却是在近代,历史上,部以之为名的专著为1930年代郑鹤声、郑鹤春合著的《中国文献学概要》,此后,各种文献学研究的书籍不断面世,而目录、版本、校勘、典藏等专科文献学著述亦纷见迭出,经过前代学人的积淀,文献学研究正在向纵深发展,文献学理论和实践正紧密地结合起来。

    • ¥42 ¥91 折扣:4.6折
    • 图像 声音 运动;实用媒体美学 (美)泽特尔 著,赵淼淼 译 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正版书】
    •   ( 1 条评论 )
    • (美)泽特尔 著,赵淼淼 译 /2003-10-01/ 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 美国影视艺术界流的学者 本书作者泽特尔先生是美国影视艺术界最著名的专家学者之一,在媒体美学和影视制作领域有丰富的实践经验、精深的理论素养和非凡的工作业绩。其代表作《图像声音运动》、《电视制作手册》、《摄像基础》,《泽特尔影像机房N,P只读数据光盘》等已被译成多种文字在许多国家和地区出版,影响深广,作者因在影视制作方面的锐意创新和突出贡献,曾荣获美国影视艺术界的多种成就奖,如艾美奖和其他各类金奖或银奖。 美国大学正在使用的精品教科书 本书被认为是美国影视专业大学生应该拥有的最重要的教科书,是所有专业编剧、制作人或导演从事媒体制作最重要的参考书。本书描述了五个主要的美学元素一一光和色彩、两维空间、三维空间、时间/运动和声音,以及这些元素在电影,电视中的运用。作者以深入浅出、

    • ¥35 ¥153 折扣:2.3折
    • 现代出版学 张志强 编 苏州大学出版社【正版书】
    •   ( 2 条评论 )
    • 张志强 编 /2003-12-01/ 苏州大学出版社
    • 书籍,是人类传承文明的主要载体;近代兴起了报纸和杂志,于是文明传承又多了一种工具和媒介,从而新闻与出版并称。但是二者在传承文明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和各自的特点有所不同。报纸杂志的时效性强、内容多样;书籍则传世久远、影响深远。二者相济,既及时反映了即时发生的情况,又引导人们思考过去、现在和未来,于是人类的文明得以播散和流传。 任何国家的新闻出版事业都是为自己国家的利益服务的,绝无功利的新闻出版事业从来不存在。过去,我国的新闻出版事业只注重了它的宣传作用,而忽略了它还有商品性的一面。这是计划经济导致的必然结果。改革开放以后,人们很快意识到了出版事业的二重性:意识形态属性和商品属性。我国的新闻出版业,一方面要发挥党和人民喉舌的作用,另一方面也要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规律去建设、发展

    • ¥33 ¥237.37 折扣:1.4折
    • 藏杂·杂说:我与收藏的故事 韩天衡 著 荣宝斋出版社【正版书】
    •   ( 3 条评论 )
    • 韩天衡 著 /2019-10-01/ 荣宝斋出版社
    • 韩天衡的名字,在近半个世纪的中国艺坛上一直是响亮的。可以说,他的艺术视野遍及篆刻、书法、绘画、鉴赏、收藏、教育、公益等诸多领域。起步之早、范围之广、影响之远。 而且,作为一位德高望重的艺术大家,他的篆刻奇崛、瑰丽、多姿,早在20世纪70年代就被赞誉“为现代印学开辟一新境界”,是公认的当代印坛一面高举的旗帜。其书法、绘画皆能深入传统、相互融通、变化气质,又极见个性创新。他理性思考、精于思辨,对篆刻史、书法史、绘画史皆有自己的见地与发想,并将这些经验与心得转化为“传道授业”的教化能量,春风桃李,泽被四方。 韩先生从年轻时就致力于书画、杂件艺术品的收藏。非以“增值”想,只是出于热爱、学习的初衷。而这些当年用工资、津贴、稿费一点一点购得的“旧物”,在今天已成为难得一见的“国宝”。难

    • ¥50 ¥283.37 折扣:1.8折
    • 清代文集篇目分类索引 陈垣 著,王重民,杨殿珣 等 编 北京图书馆出版社【正版书】
    •   ( 1 条评论 )
    • 陈垣 著,王重民,杨殿珣 等 编 /2010-01-01/ 北京图书馆出版社
    • 《清代文集篇目分类索引》是在当代学者王重民、杨殿殉两位先生的主持下,于1931-1934年间编成,1935年由前北平图书馆(今中国国家图书馆)出版。这是部文集篇目分类索引。全书著录了四百二十八种清人别集,十二种清人总集中的所有文章篇目。编者将这些文章篇目,依据内容分为学术文、传记文、杂文类。其中学术文部分包含经史子集、四类,汇集了清人文集中有关经史诸子、宫室冕服、婚丧郊祀、田制名物、山川地理、古迹名胜等主题的文章篇目:传记文部分侧重于收集历代名人生平传记、墓志碑铭、赠序寿序等主题的清人文章篇目;杂文部分则收录了清人文集中关于书启、碑记、诗赋、杂文等肉容的文章篇目。此外,全书的卷分还编制了三种附录:《所收文集目录》,注明所收文集的著者、版本:《所收文集提要》简要介绍所收文集的作者、内容和版本;

    • ¥33 ¥163 折扣:2折
    • 融媒体建设与创新 新世纪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传播学文丛 郭庆光,蔡雯,许向东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正版书】
    •   ( 1 条评论 )
    • 郭庆光,蔡雯,许向东 /2020-01-01/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新世纪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传播学文丛”按主题分为5卷,精选自2000年以来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在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新闻历史与理论、融媒体建设与创新、公共传播与社会治理、新时代新闻传播教育等方面具有重要影响的论文。这些论文能够代表该领域研究水平,是在研究视角、方法、范式等方面具有标志性的学术成果。 媒体融合发展、全媒体建设是当前新闻传播业界和学界共同关心的话题。 《融媒体建设与创新/新世纪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传播学文丛》分为媒介融合研究、新闻教育与新闻实务变革、他山之石等板块,收入媒介融合研究领域代表性学者的重要篇章,不仅做理论和业务层面的探讨,还以比较的视角对国外相关领域做了考察。

    • ¥43 ¥93 折扣:4.6折
    • 理解媒介 论人的延伸 55周年增订本 译林出版社
    •   ( 288 条评论 )
    • (加)马歇尔·麦克卢汉 /2019-03-01/ 译林出版社
    • 从印刷术到互联网,媒介作为人器官与意识的延伸,长久以来与人类互相塑造,共同进化。我们如何获取知识、协同工作、连接彼此,皆深受媒介影响。 今天,麦克卢汉的理论在每个人的生活中被反复证实。未来,技术的发展又将带来哪些新媒介?人的延伸又会被拓展至何方?在这本书中,麦克卢汉本质上探讨的是技术、人类与社会的命题。理解媒介,终究是为了理解我们所处的社会生态,在震荡与革新中找寻自身的生存之道。

    • ¥45.4 ¥88 折扣:5.2折
    • 寻找方法:焦点小组和大众传播研究的发展——西方新闻传播学经典文库
    •   ( 3 条评论 )
    • (美)莫里森 著,柯惠新王宁 译 /2004-10-01/ 新华出版社
    • 我们常常认为方法是乏味甚至无聊透顶的;在任何书或者文章中,关于方法的部分总是被读者一扫而过,他们更关心结果和现成可用的理论。这是件令人感到遗憾的事情,但是它也许来源于我们讲授和讨论方法的方式,我们总是把它看成一种技术或者一套程式,而不是对真理的探求。然而,我们使用什么语言决定了我们怎样与世界交流和描述世界。从另一方面而言,方法是我们阐述事情的技术的根基,并且因此不仅仅只是技术:它正是研究工作的语言,简洁明了地阐释我们怎样做事情。 这是一本视角独特的、能给从事大众传播研究的有志者宝贵启示的值得一读的书。我们好像还没有见过一本论著,围绕着方法论上的论争,如此详尽地阐述焦点小组方法的发展,并从真理探救的高度、而不是技术或程序的角度,去讨论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的关系,以及探讨对研

    • ¥33 ¥56 折扣:5.9折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