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典籍浩如烟海,是我国数千年知识的宝库,但如果读书不得其法,则势必一无所得。 典籍分类正如书海里的指南,启示读书的方法,引导求学的门径。 本书论述中国古代的知识与典籍分类,考索古代“七略”“四部”两主要分类的特征与嬗变,并追寻这种分类的思想文化渊源,为我们拨开求知路上的迷雾,指点入学的路径。
本书在总结国内外学者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利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构建了网络信息资源评价指标体系,并通过实证分析,验证该评价指标体系的科学性和可行性。研究结论对于图书馆、情报机构收集、组织网络信息资源,对于信息用户选择、利用网络信息资源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参考价值。尤其值得一提的是,《网络信息资源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和测定》在研究方法上的创新为图书馆、情报与文献学领域的课题研究提供了一条可供借鉴的途径,值得提倡。
本书采用文献调研法、实地考察与访谈法、实证分析与典型案例法和专家研讨与德尔菲法等研究方法,围绕科学数据管理中的研究与实践进展、需求、政策、数据组织与元数据标准、图书馆科学数据服务、数据管理与服务的绩效评估,以及科学数据人才培育等方面对科学数据的管理与共享进行了较深入的探讨。
《新型图书情报人员能力培训丛书:中文编目与RDA》的章先讲编目原则声明及基于它们的编目条例和/或编目规则的结构与特点,第二至第四章分别论述我国巴黎《原则声明》或文献编目时期的MARC书目记录和规范记录的数据元素内容(含著录数据元素内容和检索数据元素内容)及其记录结构和内容标识符内容,第五至第七章分别论述国外《国际编目原则声明》或资源编目时期的MARC书目记录和规范记录的实体、属性、关系及其内容标识符内容。需要强调的是,《新型图书情报人员能力培训丛书:中文编目与RDA》虽然在第四章的第四节谈了MARC的XML化问题,以使MARC能够适应互联网的环境,但互联网目前毕竟是个文件的网络,而要使其成为一个数据的网络,则必然使用关联科学中的关联数据,尤其是今后国内外普遍使用RDA来编目。据此,《新型图书情报人员能力培训
视频序列中的行为识别应用广泛,是当前计算机视觉研究领域的一个热点。行为识别研究在受控场景下已经取得很大进展,但在复杂场景下,还存在着诸多挑战,如何在嘈杂的真实场景下,寻求有效的行为特征表示,以及高效的、鲁棒的、能满足实时处理要求的机器识别算法,将是较长时期内所追求的目标。 本书所提方法联合了特征点在全局和局域的分布特性,将特征间的时空关系纳入编码中,在KTH、UCF sports以及UCF101数据库上的实验取得了较好的识别率,其中在UCF101数据库上取得了比基于深度学习方法 高的识别精度。
本书既是作者26年从事情报检索语言和信息组织学习、研究和教学的结晶,也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情报检索语言和信息组织的发展轨迹。本文集包括六个方面的内容:情报检索语言理论、情报检索语言宗师和教学、分类法研究、主题法研究、网络/数字信息组织、元数据标准。反映了作者至今一直跟随时代的发展,坚持研究情报检索语言和信息组织的理论和实践问题,而且还不断地引领年轻学子开拓这片沃土。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计算机在图书馆得到了广泛应用,图书馆的服务内容、服务方式和服务手段都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这就要求图书馆员必须及时掌握新技术,不断进行知识更新,以便能为读者提供优质服务。为此,近些年各个图书馆都在利用一切条件对馆员进行岗位培训,使图书馆馆员的知识结构日趋合理,业务素质不断提高以满足读者在新形势下的不同需求。 我们发现针对图书馆馆员培训的教程屈指可数,而且在这少数几种培训用书中,一些内容已经陈旧,难以满足新形势的需求。为此,我们结合图书馆的工作需要编写了这套教程,期望能为图书馆馆员培训提供帮助和参考。 全套教程包括了图书馆的所有日常工作,从图书的采访、编目到流通、阅览,从读者服务到信息服务,从印刷资源到电子资源,从数据库建设到网络资源的检索利用,从
《西安交通大学信息哲学丛书:信息哲学的性质意义论辩》是一本探索信息哲学的基本性质及其对哲学变革的意义和价值的论辩性著作,其内容包括多位作者从不同的角度和立场出发所进行的相关探索、阐释、评析和论争。其议题广泛涉及信息哲学的学科性质、基本论域、基本理论;哲学基本问题与哲学的根本转向;信息本体论、信息认识论、信息价值论、信息方法论,以及信息哲学在社会信息科学中的拓展和应用等领域。 《西安交通大学信息哲学丛书:信息哲学的性质意义论辩》倡导对信息哲学的研究采取一种多维视角的、自由争鸣、相互批评的探索,并鼓励在相关问题的差异观点的对话、交锋和冲突中促进信息哲学这门新兴哲学学科的发展。
本书为高等院校文献检索课教材。从手工检索、计算机检索和网络检索三个方面对人文社会科学领域内的主要数据库、检索系统、检索途径等做了详细的介绍。全书共分十三章,层次分明,结构严谨,重点突出,目标明确,系统性强。章至第四章论述了人文社会科学信息检索的理论与方法;第五章至第十三章阐述了人文社会科学信息检索的内容与实践,使信息检索的理论与方法和实际操作过程融为一体。
本书根据核心网演进的脉络,采用浅显易懂的类比方式,描述了程控交换、七号信令、NGN网络、SIP协议、IMS网络、UMTS PS核心网、LTE EPC核心网、SDN网络等系统,并根据多年的技术理解,论述了核心网演进的基本规律,向读者描述了一张完整的核心网发展图。通过回顾核心网的历史,可以更深入地理解作者对核心网发展的一些思考和结论。本书不是关于核心网的本读物,但将会是核心网领域的幅技术地图。
《小题狂做》系列丛书根据考试说明编写,根据课程学习的需要设置了若干练习。 《小题狂做》系列丛书所选题目均为近年新的模拟题,具有鲜明的代表性。 《小题狂做》系列丛书由全国卷一线教师按照试题的难易程度排序,题目简单基础。练习中设置有“考点要求”,可供读者很快地了解考点及考点的要求。
本系列教材拟分为三期,覆盖通信工程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核心课程。教材内容覆盖和知识点的取舍本着全面系统、科学合理、注重基础、注重实用、知识宽泛、关注发展的原则,比较完整地构建通信工程专业的课程教材体系。期包括以下教材:《信号与系统》、《信息论与编码》、《网络测量》、《现代通信网》、《通信工程导论》、《通信网络安全》、《北斗卫星通信》、《射频通信系统》、《数字图像处理》、《嵌入式通信系统》、《通信原理》、《通信工程应用数学》、《电磁场与电磁波》、《现代通信网络管理》、《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实验指导》。本套教材如有不足之处,请各位专家、老师和广大读者不吝指正。希望通过本套教材的不断完善和出版,为我国计算机教育事业的发展和人才培养做出更大贡献。
近年来,我国信息化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信息技术应用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融合日益增强。随着各种信息系统建设的不断完善,各个系统中累计的各类信息的总量持续激增,信息化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信息资源整合阶段。本书在全面分析信息资源整合技术发展背景的基础上,对信息资源整合技术的概念、发展历程、发展环境和技术成熟度开展深入研究,揭示技术的发展趋势,重点分析了协同、中间件、WEB2.0、商业智能、搜索技术,并对重点技术的厂商和产品进行对比分析,为读者呈现了一幅信息资源整合技术的全景图。本书可作为进行信息资源整合技术研究的重要参考资料之一,亦可作为大中专院校的相关教材。
司莉编著的《信息组织原理与方法》面向信息组织环境的变化,结合图书馆与信息组织机构的实践和信息组织人才培养的目标,对信息组织原理与方法进行全面系统地描述,内容包括:信息组织概述、体系分类法、组配分类法、叙词法、分类主题一体化语言、外其他主要分类法、分类法与主题词表的电子化及网络化、网络信息资源组织、本体的创建与应用、文献标引基本规则与方法、各类型文献与各学科文献标引方法以及信息组织的发展趋势。 《信息组织原理与方法》可作为高等院校图书馆、信息管理及相关专业教学用书,也可作为各类型图书馆和信息机构岗位培训教材和工作参考书。
本专集共收录17篇文章,对近年来信息资源管理领域的研究热点、新成果、新进展、新动向及发展趋势进行了系统、全面的综述和述评。主要内容涉及信息资源管理研究的核心领域:数字信息需求、信息资源共享、信息资源建设、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信息服务、信息计量、知识管理、信息资源整合以及竞争情报等前沿问题。本书适合于高等学校信息资源管理、图书情报专业及相关领域的教师、研究生和大学生阅读,也可供实际工作者参考。
到了2001年,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原有的“计算机文件”一词已不能涵盖所有的电子资源。第九章计算机文件不得不改名为电子资源,并作了大幅度修改,补充了大量例子。电子资源的发展又同时影响到了“连续出版物”。因为许多电子资源,特别是网络上的资源,都是连续性的。为此,2002年《AACR2》修订时,第十二章连续出版物(Serials)更名为“连续性资源”(Continuing resources),并相应增加了许多关于更新版的散页(up-dating loose leafs)以及更新版的网站(updating web site)的例子,一起称之为“一体化资源”(integration resource) 诚然,《AACR2》2002修订版作了一系列重大的修改,但是修订不可能到此为止。相信随着今后出版物的发展,编目规则免不了还会有新的矛盾,《AACR2》还会有更多的修改。作为编目工作者,我们当拭目以待。
《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规划教材:文献学概要(修订本)》内容有:四部要籍之精校精注本;版本鉴定;明确撰写年代;历代私家藏书之兴替;周秦私家藏书概况;汉魏晋南北朝的私人藏书;造纸术的发明;纸质文献的装潢形制;卷子等等。
《小题狂做》系列丛书根据考试说明编写,根据课程学习的需要设置了若干练习。 《小题狂做》系列丛书所选题目均为近年新的模拟题,具有鲜明的代表性。 《小题狂做》系列丛书由全国卷一线教师按照试题的难易程度排序,题目简单基础。练习中设置有“考点要求”,可供读者很快地了解考点及考点的要求。
本书从当前我国人文社科专业文献信息检索与利用及其教学的实际需要出发,系统地论述了与专业相关的信息检索与利用的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全书共分六部分内容,一、文献信息的基本知识,二、信息检索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三、人文社科专业事实数据检索知识,四、人文社科专业图书期刊的数据库检索方法,五、人文社科专业互联网信息的检索与利用方法,六、人文社科专业信息的收集整理和研究方法。本书可使学生在掌握信息检索方法的同时,学会开发和利用信息资源,具有内容丰富、简明扼要、通俗易懂、适应面广的特点。另外,本书配有案例分析和练习习题,具有很强的指导性和实用性。 本书可作为大学生和研究生的文献信息检索教材,也可供从事人文社科教学研究人员以及图书情报工作人员学习文献信息检索知识时参考。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和网络环境的形成,数字化信息服务的开展与利用已成为关系国家信息化建设和创新发展的关键。《数字时代图书馆学情报学研究论丛(第2辑):数字化信息服务》立足于国际社会信息化环境,在信息用户及其数字化信息需求分析的基础上,研究面向用户的数字信息资源组织,数字信息服务业务系统构建、数字信息资源共享、信息资源整合,揭示了基于用户体系的信息服务交互机制,阐述了数字化信息服务的组织原理与方法,在面向知识创新的社会发展中,提出了社会化、集成化和个性化信息服务的推进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