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君书》是战国时商鞅及其后学的著作的合编。《汉书 艺文志》著录二十九篇,现存二十四篇。书中叙述商鞅变法主张,提出信赏必罚的法治要求,主张从法律上保护土地私有权,而把政治权力集中于君主一人,以建立中央集权的君主专制国家。此外,对于法的起源、本质、作用等,也有所论列。
如何引导孩子养成好的习惯? 如何让孩子养成科学的思维习惯? 如何培养孩子的定力? 棍棒底下真能出孝子? 把孩子保护得太好了真的对吗? 到底要不要尊重孩子的选择? 中国人重家、重家庭教育。家庭教育本质上是做人教育,重在培养孩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健全的人格。位列 晚清中兴四大名臣 之一的曾国藩不仅一生重视家庭教育,更善于智慧地开展这一教育。钱穆对他的评价是 算得上是一个标准的教育家 ,《曾国藩家训》也被誉为 千古家训 之典范。 郦波集多载之思,通过 十字法 全面剖析曾国藩教子的智慧,从教育孩子到教育自己,从目标建立到内驱力赋能、从习惯养成到趣味生活,郦波带你从曾国藩的教育智慧里汲取精华,从内解决孩子成长过程中的教育难题,启迪父母纠正平时教育中的不当举措,让你的孩子走上成功之路。
《智囊》是明代著名文学家、戏曲家冯梦龙的代表作。全书分为上智、明智、察智、胆智、术智、捷智、语智、兵智、闺智、杂智十部共计二十八个小类,辑录了从先秦到明代一千多则智慧故事。全书既有政治、军事、外交方面的大谋略,也有士卒、仆奴、僧道、农夫、画工等小人物日常生活中的聪明才智。书中涉及的典籍几乎涵盖了明代以前的全部正史和大量的笔记、野史。因此,可以说,冯梦龙的这部《智囊》不但具有现实的实用价值,而且还兼具重要的资料价值和校勘价值。 由于时代的不同,书中辑录的一些故事对于今天的我们已经没有参考价值,而且观点落后,封建思想比较浓厚。对于这些故事,我们一概舍弃,保留并翻译了一些实用性比较强和具有前瞻性的故事,汇成了这部白话精华本《智囊》。对于收录到本书中的每一个故事,我们在翻译的过程中
王维是盛唐有名诗人,以写景诗负盛名,苏轼有“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的赞喻。《王维诗集》为国学典藏丛书新一种,整理者以乾隆元年(1736)赵殿成《王右丞集笺注》前十五卷诗集为底本,
《宋元戏曲史》是王国维多年从事戏曲研究的一部总结性著作,被公认为中国近代古典戏曲研究的 开山之作 。它大大提升了戏曲在文学中的地位,把他从 托体近卑 的俗文学拉升到了文学艺术的范畴。全书共十六章,以宋、元两朝为重点,徵引历代有关资料,考察中国古典戏曲形成、演变、发展的过程,描绘出清晰的途径和线索。对戏曲语言的艺术特点和审美价值作了具体的分析和发挥。是中国系统研究戏曲发展史的专著,材料丰富,治学态度谨严,影响深远。
萧良有等编撰的《龙文鞭影》一书承袭唐人《蒙求》之体例特色,以四言二句的句式串联典故,每句一典,对仗整齐,依上下平生韵部排列。初集、二集共收录二千余个典故,掌故来源经史子集无所不涉,以正史、笔记为多,小说家言亦间取。反映了历代诸多重大事件,各阶层诸多著名人物的生活、事迹片段。虽然短小简洁,但可以提供对我国传统文化和历史的广泛、常识性了解,达到启蒙兴趣、打下基础的作用。
《东京梦华录》是记述关于北宋后期京都汴京地理风物的一部重要文献。 孟元老撰,王永宽注译的《东京梦华录(典藏版)(精)/国学经典》以1982年中华书局出版的邓之诚《东京梦华录注》为基础。对于原文的标点,作者根据自己的理解在个别地方有所调整。对于邓先生原注中引录的大量史料,采用了部分内容,而对于邓先生未加注释的不少历史人物、事件、典故、词语等则增加了相当多的注释条目。书后附录有《东京梦华录》历代各种版本的题跋与题记等,也作了较详注释。为便利当代一般读者阅读,对于原文用当代书面语体写出了译文。
《古籍修复技术》旨在传授古籍修复技术,汇集 修复师童芷珍40年来古籍修复的经验,从概述开始,对修复所需设备、材料,各种修复技法,各类不同古籍所适用的不同方法等方方面面娓娓道来,语言深入浅出,并配有大量示意图,既清晰易学,又包含大量切实可行之技术窍门。
王维是盛唐著名诗人,以写景诗负盛名,苏轼有“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的赞喻。《王维诗集》为国学典藏丛书新一种,整理者以乾隆元年(1736)赵殿成《王右丞集笺注》前十五卷诗集为底本,参校以《四库全书》本。清乾隆刻本订正前人之失甚多,是王维诗文的一个有重要价值的笺注本。此次整理,赵注的引文也尽量据原文加以校核。是为一部完备可靠的《王维诗集》校注本。
开元、天宝之际,社会危机已露端倪,吴兢感受到衰颓的趋势,出于长治久安的考虑,他写了《贞观政要》这部政论性史书。它记录了贞观年间唐太宗李世民与臣下魏徵、王珪、房玄龄、杜如晦等人关于施政问题的对话以及一些
本書據嚴可均《全上古三代秦漢三國六朝文》覆查出處,刪其不當,補其遺缺,共收錄揚雄作品五十七篇(不收《太玄》《法言》《方言》等專書),按類編次,依次爲賦、文、書、上書、頌、誄、箴及揚雄《自序》,逐篇詳加校勘、注釋,書末附錄《揚雄佚事》《揚雄佚篇目》《揚雄年表》三種,搜羅完備,校注嚴謹,堪稱研讀揚雄作品的重要參考。
在林则徐的著作中,对联是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后人经过多方收录,目前可见林则徐创作的对联,数量达到三百余联。本书即是对林则徐对联的整理与注释,不仅疏通对联原文的字句 和典故,也紧扣对联内容,对林则徐的交友与生平有所介绍。
白岭编译的《舌华录(典藏版)(精)》是“国学经典”系列之一。《舌华录》一书为作者曹臣受《世说新语》启发而著,仿《世说》之范例,广采典籍,记载了上自远古下至明代后期的逸闻轶事,内容精彩,体例新奇。全书共分九卷十八类,每类前都有引语,发明立意,述说原委。译者根据上海进步书局印行本点校而成,力求译文信达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