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山子诗集》,寒山子诗一卷,丰干、拾得诗一卷。采用《四部丛刊》本为底本,《四部丛刊》影印时所据《寒山子诗集》为南宋初杭州刻本,楮墨精雅。书前有朝议大夫使持节台州军事守刺史上柱国赐绯鱼袋闾丘胤《寒山诗集序》。是书是在台州刺史闾丘胤指令下,由国清寺僧道翘所裒集编次。丰干则仅存房中壁上诗二首,所以此书宋时又名《三隐集》或《三圣集》。
《西泠印社(总第35辑)》共分为:主编导语;印谱联展;印谱研究;新书介绍;西泠往事;印社信息;来稿选登几部分,主要内容包括:“朱痕积萃——中华珍藏印谱联展”在杭州举行、《朱痕积萃——中华珍藏印谱联展.西泠印社藏品集》前言等。
《赵绍祖金石学三种》收录上古三代至元代安徽地方与人物的各种金石文字共27卷,包括《安徽金石略》十卷、《泾川金石记》一卷、《古墨斋金石跋》六卷。内容涉及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教育、社会生活、民风习俗等诸多方面,具有很高的文献价值。
西晋文学家陆云的文集。陆云(262-303),字士龙,吴郡吴县(今江苏苏州)人,西晋官员、文学家,东吴丞相陆逊之孙,大司马陆抗第五子。与其兄陆机合称“二陆”,曾任清河内史,故世称“陆清河”。其诗颇重藻饰。此次影印,据宋庆元六年华亭县学刻本原书高清扫描。
《马叙伦全集:石屋余渖 书屋续渖》收入两种著作,即《石屋余渖》和《石屋续渖》。两书为掌故类笔记,记载了马叙伦先生耳闻目睹的晚清民国掌故,颇具史料价值。两书收入民国丛书,后又有上海书店单行本。此次排印,根据上海书店单行本整理,并参校民国丛书本。
史晨碑该碑分为二,刻于碑石阳面的为《鲁相史晨祀孔子奏铭》,俗称《史晨前碑》;刻于碑石阴面的为《鲁相史晨飨孔子庙碑》,俗称《史晨后碑》。东汉建宁二年(二八九)立。今在山东曲阜孔庙。前碑隶书十七行,行三十六字;后碑隶书十四行,行三十六字。该碑书法遒厚紧密,气韵高古,法度森然,为汉隶碑刻中的精品。 今据旧拓本影印,供广大书法爱好者临习参考。
《续富国策》是延续西方经济学著作《富国策》而写,并根据当时的国情进行论述。书中包含四卷,农书——提出兴修水利,发展畜牧业以及渔业等生产,矿书——提到要振兴矿产,并且针对货币铸造提出个人主张,工书——论述了机械生产的意义,希望把制造业作为经济复苏的关键,商书——意在保护民族式商业,制定商律等。《续富国策》深度论证当时的环境,并探索中国经济发展的可能性,为后人的改革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顾曲尘谈/清末民初文献丛刊》是近代曲学论著。共四章,分原曲、制曲、度曲、谈曲。章详细论述宫调、音韵、南曲作法、北曲作法。第二章论述作剧法(传奇杂剧)、清曲作法。第三章论述唱曲的规律。第四章杂论历代戏曲作家作品及其成就。
本书为专家学者林之棠所著,为中华民国二十二年刊本。全书分小学、檄伪、经、子四篇,为国学入门之作,意在为初学者指出治学门径。小学篇从甲六书释例入手,梳理了文字沿革:象形、象事、象义、象声、转注、假借;还论述了音韵举要,主要涉及音韵沿革、发音、外音标等。檄伪篇从檄伪源起、檄伪方法,详细注解《胡应麟八檄释》,并列举伪书、疑书加以说明。经篇按照易、书、时、周礼、仪礼、礼记、左传、公羊、谷梁、论语、孝经、尔雅、孟子逐一介绍说明。子篇先总论诸子之学,后分别详述道、儒、墨、法、纵横、农、小说七大家及汉代至清代文学大家。对各时代学术发展源流、各学派学者作系统的梳理与精湛的评价。
清王东槐撰。据清光绪七年(1881)刊本影印。除卷首外,另六卷。内容包含奏议;书、记、传、序;寿序;书后、跋;墓碑、墓表、墓志铭、哀辞、诔、祭文;诗。此集中有不少篇对道光末年时政颇有指陈,具有史料价值。
笔记小说,王韬着。是书出自《清代笔记丛刊》,八卷,为作者居香港时,搜罗新奇可传之事而成,写于光绪年间。卷首有同治十二年(1873)林昌彝《序》、光绪元年(1875)缕馨仙史《序》。卷末有光绪元年钱征谨《跋》,全书共收一百一十三篇。内容较为驳杂,包括晚清中国和外国的奇闻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