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图丹镜》是一部明代著作,又称为《白岳山人集注易图丹镜》,作者张星余。 此书分为五卷,以金、木、水、火、土五行为次,辑录与《周易》相关的各类图表及道教修炼文献,有些图还附有作者的解说。卷一内容主要与传统天文学河图、洛书、六十四卦等内容有关;卷二则多与人事相关,收录《黄帝内经》所载《上古天真论》及《阴符经》《清静经》等文献,并节选了《道德经》《周易 系辞》等书,甚至《心经》《坛经》等佛教文献也做了全文收录;卷三内容主要为道教修炼的方法,收录《至道源流》《上丹田直指明心见性图注》等文献;卷四的内容主要是道教修炼文献,与卷三相类,但本卷中收录的修炼歌诀甚多,朗朗上口,易于记忆;卷五则主要与道教修炼中的内丹之术相关。 全书配有多幅版画,雕刻精美,生动精细,是晚明刻书佳作。
《安居金镜》是一部介绍居家宅地风水形势的典籍,全书一共八卷,由清代乾隆时期的周南、吕临二人共同编辑完成。全书的宗旨是根据地理环境、气象条件等因素来选择适宜的居住地,书中涵盖的堪舆知识十分广泛,包括选址、建筑布局等,此外还涉及一些风水宜忌等方面的内容,其思想内核是朴素的择地之术。除了辑录当时常见常用的堪舆文献,如《相宅全书》《青鸟子宅经》《子夏宅经》等外,还配有各种布宅之法以及精美的绘图,直观、了然。堪舆之术相承已久,历史上长期指导都邑、宫殿、陵墓的建设,因此在今天仍具有重要的学术史意义。
“古典精粹”丛书收录了耳熟能详的中国古代典籍,注重趣味性、可读性。中国古代图籍内容丰富,涉及门类广泛,精刻本校勘谨严。选择其中的经典本影印,可为当代研究提供准确的资料,也可为普通读者接触古籍提供机会。 《列子》,道家着作,相传为列子所撰。列子,名御寇,战国时代郑国人,思想家、哲学家,其思想主张空、静、无为。列子一生安于贫寒、不求名利,隐居多年,潜心着述。 《列子》是中国古代思想史上的重要着作之一,全书内容多为寓言神话、民间传说等,通过故事来说明哲理、阐述思想,既涉及人类对宇宙的认知,也讨论人与自然界的关系。唐时诏告《列子》为《冲虚真经》,北宋景德年间加“至德”一一字,全称《冲虚至德真经》,被视为道教的重要经典之一。 经两汉末年的战乱,《列子》原书散佚,现存篇目有:《
本书系《明代历科状元策汇编》的后续之作,一遵前书的初衷及体例,将有清一代状元殿试对策汇为一编(本书所及仅限文科,武科不在讨论之列),清代共有状元112位(不含2位满族状元),本书共汇收110状元殿试卷(只缺康熙二十一年及咸丰六年两科。康熙二十一年未刻《登科录》,故该科早已失传,清人有记载),为历来最全的清代状元策汇编。作者充分利用国家图书馆、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等所藏清代《登科录》,以之作为底本,纠正了坊间所刻《状元策》的诸多讹误,能够起到正本清源之效。并加以精校精对,意在为相关领域的爱好者及研究者,提供可资征信的原始文献,省却四处找寻之苦,并冀以推动相关领域的研究。
《杭州文献集成》本着全面、经典的原则,重点收录历代记述、研究杭州的文献,兼收历代杭州籍人士的著述,以及久居杭州的非杭州籍且其主要著述在杭州完成者的著述。以点校整理为主,有重要价值的善本、孤本、稀见本等影印出版。徐吉军编著的《杭州文献集成(第1册武林掌故丛编1)(精)》包括《武林掌故丛编》之《乾道临安志》、《钱塘西湖百咏》、《武林旧事》、《西湖记述》、《钱唐湖山胜概记》、《云栖纪事》等。
《杭州文献集成》本着全面、经典的原则,重点收录历代记述、研究杭州的文献,兼收历代杭州籍人士的著述,以及久居杭州的非杭州籍且其主要著述在杭州完成者的著述。以点校整理为主,有重要价值的善本、孤本、稀见本等影印出版。徐吉军编著的《杭州文献集成(第3册武林掌故丛编3)(精)》包括《武林掌故丛编》之《西湖百咏》、《客杭日记》、《西湖八社诗帖》、《西泠仙咏》、《西村十记》、《南漳子》等。
《杭州文献集成》本着全面、经典的原则,重点收录历代记述、研究杭州的文献,兼收历代杭州籍人士的著述,以及久居杭州的非杭州籍且其主要著述在杭州完成者的著述。以点校整理为主,有重要价值的善本、孤本、稀见本等影印出版。陈志坚编著的《杭州文献集成(第8册武林掌故丛编8)(精)》包括《武林掌故丛编》之《四时幽赏录》、《浙鹾纪事》、《西泠怀古集》、《万历钱塘县志》、《武林游记》、《西湖诗》等。
王国平主编的《杭州文献集成》丛书本着全面、经典的原则,重点收录历代记述、研究杭州的文献,兼收历代杭州籍人士的著述,以及久居杭州的非杭州籍且其主要著述在杭州完成者的著述。以点校整理为主,有重要价值的善本、孤本、稀见本等影印出版。 陈志坚主编的分册《杭州文献集成(第9册武林掌故丛编9)(精)》包括《武林往哲遗著》之《韩忠献公遗事》《汴都赋》《参寥集》《石门文字禅》《太上感应灵篇图説》《牧潜集》等。
《杭州文献集成》本着全面、经典的原则,重点收录历代记述、研究杭州的文献,兼收历代杭州籍人士的著述,以及久居杭州的非杭州籍且其主要著述在杭州完成者的著述。以点校整理为主,有重要价值的善本、孤本、稀见本等影印出版。徐吉军编著的《杭州文献集成(第2册武林掌故丛编2)(精)(精)》包括《武林掌故丛编》之《孤山志》、《钱唐湖山胜概记》、《南宋古迹考》、《孝义无碍庵录》、《淳祜临安志》、《大昭庆律寺志》等。
此书为北宋文学家苏轼的词集,共收录三百首词作,底本为国家图书馆藏元延祐七年叶辰南阜书堂刻本,是今存最早的版本。
作者积三十余年古籍善本研究的丰富经验、深厚功力和研究心得,精选最能代表各个历史时期、各个门类的珍稀古籍善本一百多种,以个案解析的方式,通过丝丝入扣的解剖分析,告诉你古书的真伪如何鉴别,价值如何判定,艺术美感如何欣赏。不仅可使读者获取丰富的古籍善本收藏、鉴赏的知识,同时也解答了收藏爱好者们实战中所遇到的许多难题。 本书中文简体字版曾于2003年8月由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 2004年9月,中文繁体字版由台北猫头鹰出版社出版,此后多次重版。目前本书已脱销多年。 此次,作者耗时两年,精心修订,仅修订版前言就有一万多字。修订主要在以下几方面:一是补充了十八年来作者对于版本学的新认识、新见解,并对所收品种进行了调整,增加了有助于鉴定版本的品种,使本书更加实用;二是纠正了初版时的讹误;三是鉴于辨识字体在
本书收录1902-1911年出版的中小学修身、伦理、政治、法律、论理学教科书共80种,全面反映了清末德育、论理学教科书的面貌。《中国近代中小学教科书汇编·清末卷:修身 论理学》收录1902-1911年出版的中小学修身、伦理、政治、法律、论理学教科书共80种,以影印形式出版,全面反映了清末德育、论理学教科书的面貌。每种教科书有提要,对教科书编纂背景、编撰者、主要内容以及版本情况等做了阐述。本书所收教科书,充分体现了清末新旧教育理念、新旧教学方法的冲击和碰撞,是研究清末德育教育、近代教育史甚至清末社会发展变革的重要文献资料。
本卷为《中国近代中小学教科书汇编·清末卷》的美术、手工家事学科分卷,收集了1903年至1911年期间出版的清末美术教科书23种、手工家事教科书14种。这些教科书反映了我国清末在中小学教育中设置美术、手工、家事课程,进行美术、手工和女子家政教育的尝试。美术教科书收录绘画类教科书和用器画教科书,其中绘画类教科书以毛笔画和铅笔画为主,取“身边日常闻见之自然物或人工物”由简至繁教习学生掌握绘画要领。手工、家事教科书收录了我国最早从原本翻译引进、适当改良到清学部自行编写的各种教科书。女子家政教科书更是反映了我国早期女子教育的情况,弥足珍贵。本书将这些稀见流传的珍贵教科书按原貌影印出版,是研究近代美术、手工、家事教育的珍贵资料。
吴应箕是明末南直隶贵池人,有名社会活动家、文学家、复社和抗清英雄,与刘城合称“贵池二妙”,其气节与才学深为时人与后人所敬重,在文人清谈、诗文理论和史论等方面有较大的影响。 《吴应箕文集(精)》由《楼山堂集》、《楼山堂遗文》、诗文辑补和附录四部分构成。全书主要针对当时的社会现实发表见解,处处洋溢着高尚的民族气节和爱国主义情操,倡导与推动了明末清初尚朴的文学思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