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开《厌女》的五个阶段:1.好奇。人人都在说厌女,到底什么是厌女?2.认同。“厌女,在男人身上表现为女性蔑视,在女人身上则表现为自我厌恶。”(请翻到第2页)3.反思。深入理解厌女的机制,借以反思自身的亲密关系。原来,“女人的厌女症从母亲处学来”。(请翻到第124页)4.自觉。对厌女症越来越敏锐。“我不是一般女人嘛”也是一种有伪装的厌女。(请翻到第202页)5.虽然愤怒,但也更爱自己,更爱女性与女性的联结。借用上野老师的话:“生长于这个厌女症的社会,不被厌女症浸染的女人,恐怕不存在。女性主义者就是自觉意识到自身的厌女症而决意与之斗争的人。”五、作者简介注意事项:300字以内(如附加译者介绍,则控制在500字以内),注意首行缩进2个字符,再次提醒所有涉及人名中的点,请用中文半角状态下的“·”上野千鹤子,出生于19
本书是2009年出版的《概括的力量》的全新修订版,是 本关于概括力培育的著作。全书从概括的力量有多大,概括的层级是什么,怎么掌握概括的语言策略、思维过程,到概括在写作中的运用,明确、发展、完善了概括的思维过程,并且为概括思维能力的发展提供了可操作性的方法。本书内容紧跟 版中学语文教材,用经典范文作为案例,并大量运用文本思维结构图,将概括的过程可视化,让读者快速提升概括的能力。
“文化”显然是现代人使用频率最高的词汇之一。本书以这一热门范畴为研究对象,从哲学的高度和视角,系统地探讨了文化的生成与功能、构成与形态、文化模式、文化危机、文化转型、文化批判及中西文化对比等问题,几乎
......
1933年4月从德国大学校园中开始的“文化清洗运动”是纳粹主义“文化同质性要求”的真实体现,也是作为对犹太少数民族大迫害的个信号而出现的。2400多名有犹太血统、有民主进步思想的科学家以及上万名文化精英从纳粹德国的社会文化生活领域中被驱逐出去,不仅标志着纳粹主义者对1810年由洪堡创立起来的“自由、科学、理性”的大学原则的抛弃,而且标志着多少世代以来犹太人对中欧文化的适应出现了一场痛苦的终结。当这样一大批的文化知识精英被纳粹党内不学无术的党棍们替换掉的时候,也就意味着自19世纪,朱20世纪初以来德国的世界科学、文化中心地位的失落。 美国文化知识界的领袖们看到了通过接收来自纳粹德国的知识难民来发展美国科学和文化的良机。他们与洛克菲勒基金会等美国私人性资助团体一起,在“拯救科学和文化”的名义下采取了
......
这是一本好看和值得看的书,完整、清晰、真实、审美。立足于学校文化就是学校生活全部的立场,布局谋篇有章法,框架完整细节周到,逻辑紧密清晰,用八章的篇幅展开论述,展现了学校文化的全景图:章弘美教育的提出与阐释,第二章党建文化品牌建设,第三章成就魅力教师,第四章培育俊美学子,第五章构建弘美课程体系,第六章打造智美课堂,第七章实施爱心管理,第八章装扮弘美花园。
18世纪末发端于德国,随后在欧洲各地出现的浪漫主义,是一次波及范围大,影响深远,其“余波”至今尚未停息的文化思潮。其波及文学艺术、哲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诸领域,席卷了精神生活的方方面面。本书探讨的德国浪漫派,是这个思潮的源头,特指18世纪90年代至1850年前后由施莱格尔兄弟、诺瓦利斯等掀起,随后又有布伦塔诺、阿尼姆、克莱斯特、霍夫曼、艾兴多夫等大批作家参与的一场文学运动。 德国浪漫派对后世有着难以估量之影响,它不仅是现代派当中诸多流派之源, 在西方近现代思想史上占有特殊地位。 陈恕林著的《论德国浪漫派》是自19世纪中叶“西学东渐”以来,我国学者系统研究德国浪漫派的*一部专著。不仅对德国浪漫派的形成历史研究得十分透彻,而且将德国浪漫派放入启蒙运动、德国古典文学,以及同时代的斯拉夫语世界的
藏书家韦力先生以爱书之心,凭一己之力,爬疏历史资料,走访古旧书店,与谈旧书店主,将其所见、所感与所思,集结成这套“芷兰斋书店寻访三部曲”,从私家古旧书店、古旧书市场与国营古旧书店三个不同角度,完整展现了当下中国古旧书业的现状。文章不仅记述了各家书店的创办始末、经营状况和库存菁华,同时还记录了来往与坚守在古旧书业中形形色色的人物及彼此交游之掌故,文字风趣,图片丰富,读来既可拓宽眼界,又可作为“古旧书寻访指南”,按图索骥。 “三部曲”之一《书店寻踪:国营古旧书店之旅》寻访对象是国营古旧书店。中国历史上具有悠久传统的私营古旧书店,自1952年公私合营之后,纷纷并入各地的国营古旧书店。以国营体制开办的古旧书店对历史典籍的保护起到了重大作用。这些国营古旧书店在成立之初,曾兴旺一时,后由盛转
《时空与灵性》是一部关于人类灵性和时空概念起源和演变的“天人合一”的性科学著作。 全书分5篇29章100个小节,每篇、每章和每节的题目实际上就是关于人类灵性和时空概念的命题和论断。 篇,讲述我们人类是具有时空悟性,从而是具有事件记忆能力的动物。 第二篇讲述生物进化的方向性与力学原理。 第三篇讲述人性、生物性和物性三者的同一性。 第四篇,讲述人类对时间和空间的认识历史。 第五篇讲述人类关于宇宙概念的变迁。 读者对象:《时空与灵性》适宜于初中以上文化水平的广大读者,特别是勇于探索的青少年学生和青年学者;对于从事科学研究和探索未知世界的人们也会有所帮助和启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