筛选:
    • 中国古陶瓷图典
    •   ( 2010 条评论 )
    • 中国古陶瓷图典》编辑委员会 编 /2013-12-01/ 文物出版社
    • 在中国古代文化史上,陶瓷器是一种独特而重要的载体,它们凭借着坚实的质地、稳定的性能,得以保存千年万年,记录下古代社会的生产、生活、科技、艺术等诸多信息。考古资料不断丰富,材料不断更新,陶瓷史的研究也随之不断深入和系统化,逐渐形成了古文献学、考古学和文物学三足鼎立的知识格局。将学者们的研究成果和经验,总结、整理、公之于世,是一项十分必要和有益的工作。近年来,随着文物宣传工作的开展,古文物已不再是令人敬而远之的神秘之物,它日益吸引众多业外人士,参与到保护、收藏和研究的行列里来,陶瓷是其中的大宗项目。因此,对相关工具书的需求大大增加。《中国古陶瓷图典》的编写工作,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展开的。 《中国古陶瓷图典》的收词范围,限定在中国古代至近代境内生产的陶瓷器及其传统烧造工艺

    • ¥160 ¥320 折扣:5折
    • 瓷器改变世界 典藏版500余幅中国外销瓷器图片 江建新作品
    •   ( 187 条评论 )
    • 江建新 主编 /2022-11-01/ 四川人民出版社
    • 本书立足于外销于世界各地的中国瓷器这一文化特色产物,结合国外各大博物馆、图书馆、考古发现、私人收藏和专业研究的成果,深入挖掘中国外销瓷器的发展历史,以精良的编排、深入浅出的文字,力求让读者轻松读懂瓷器文化历史,同时了解瓷器作为中国的 国器 ,曾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向世界所传达的中国文化、所弘扬的中国精神、所传播的中国价值以及它是如何影响了世界

    • ¥99 ¥198 折扣:5折
    • 里程碑文库|萨尔珀冬陶瓶:一只古希腊陶瓶的前世今生与英雄之死
    •   ( 174 条评论 )
    • [英]奈杰尔·斯皮维 /2021-11-15/ 北京燕山出版社
    • 萨尔珀冬陶瓶曾是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的骄傲。这个由雅典陶工欧克西泰奥斯和画师欧弗洛尼奥斯制作的调酒器,其实只有 45.7厘米高,但并不妨碍它成为艺术品市场上只卖出百万美元的古希腊陶瓶,更无法阻止一连串堪比好莱坞悬疑大片的离奇事件与它扯上关系。 在本书中,英国古典学者奈杰尔 斯皮维将带领我们 近距离 欣赏这只来 自公元前 6世纪末的 火锅 (陶瓶的绰号),看看它为何那么小又那么贵、为何似乎永远 丑闻 缠身,以及重要的 瓶身上 死神与睡神抬着萨尔珀冬尸体 的形象,尤其是死者之臂,怎样影响了西方艺术千百年来的传承与发展。

    • ¥39 ¥78 折扣:5折
    • 发现秘色瓷
    •   ( 44 条评论 )
    • 郑建明林毅 著 /2023-07-01/ 上海古籍出版社
    • 秘色瓷 是晚唐五代越窑最高等级的产品,其出现标志着制瓷史上划时代的技术飞跃,胎釉工艺的突破,带动了全国制瓷业的腾飞,是之后汝窑、龙泉窑、南宋官窑、高丽青瓷等高等级瓷的工艺基础。秘色瓷斐然清润,自出现起便美誉连连, 轻旋薄冰盛绿云 的风貌更是契合着时代艺术追求。 本书以考古学者的足迹为线索,再现了秘色瓷的发现过程:从兴盛的中晚唐荷花芯窑址,到由盛转衰的北宋寺龙口窑址,再到南宋越窑的低岭头窑址,最终在后司岙窑址找到秘色瓷的集中产地。这一过程再现了越窑青瓷发展历程中几次大的转向,并通过青瓷的光影映射出其时政治、文化的变迁。

    • ¥54 ¥108 折扣:5折
    • 古瓷之光(精)
    •   ( 73 条评论 )
    • 涂睿明|责编:王管坤 /2021-07-01/ 湖南美术
    • 《古瓷之光》是知名瓷人、陶瓷文化研究者涂睿明的全新力作。以朝代为序,遴选了中国陶瓷艺术 77件至美珍宝,记录下陶艺与中华文明碰撞的每个精彩瞬间,深入讲述中国陶瓷艺术的美学变迁。 从古瓷的造型、色彩、材质、工艺、历史背景等角度切入, 展现中国陶瓷征服世界的美学魅力,重点解读其美在何处、普通人如何欣赏以及这些陶瓷器在中国古代社会文化中的功能与角色,让我们得以从一件件陶瓷作品中,探寻到历代的审美雅趣、民俗风情与匠心工艺。 读完本书,当我们在博物馆中面对一件瓷器时,便懂得如何去欣赏它造型的优雅、颜色的美妙、画面的意趣、细节的深意、背后的故事……对中国陶瓷的美,产生 加具体、深刻的认知和感受,而不再只是用简单的一个“美”字笼统概括。

    • ¥57.96 ¥138 折扣:4.2折
    • 中国吉州窑
    •   ( 175 条评论 )
    • 北京艺术博物馆编 /2013-11-01/ 中国华侨出版社
    • 吉州窑是一座能生产众多产品的综合性民间窑场,其历史悠久,创烧于晚唐,发展于北宋,极盛于南宋,入元以后逐渐衰弱,延烧时间约500年。吉州窑遗址在以今江西吉安县永和镇为中心的赣江两岸,其中以港口所在地永和镇为集中,也*代表性。如今的永和镇。仍然可见用古瓷片、匣钵和废窑砖铺砌而成的街巷古道,本觉寺、尹家岭、蒋家岭、曹门岭、肖家山岭、曾家岭等24个窑包,如岗似阜。在窑岭周围,各色古瓷片、古窑具,俯拾皆是。由于唐宋时期习惯上以属地州名命名窑场,吉安自隋至元初曾称吉州,永和属吉州管辖,因地得名,故称吉州窑;又自东汉至宋,在永和曾置东昌县,所以吉州窑又称东昌窑、永和窑。

    • ¥224.1 ¥498 折扣:4.5折
    • 过渡期青花瓷(平)
    •   ( 167 条评论 )
    • 谢小铨 著 /2012-10-01/ 文物出版社
    • 中国使用钴蓝颜料做呈色剂的历史可追溯至春秋时期;两爵之间,青瓷的烧造出现了有意识的釉下彩装饰,但没有发现使用钻料的情况;隋代出现了成熟的白瓷,使青花瓷的出现具备了必要条件;扬州唐城出土的白地蓝花青花瓷残片,是迄今所见早的青花瓷实物,它将中国青花瓷出现的年代前推到9世纪前后;两宋时期,青花瓷虽有烧造,但未成气候;青花瓷的真正成熟时期是在元代。

    • ¥80 ¥160 折扣:5折
    • 15世纪的亚洲与景德镇瓷器
    •   ( 207 条评论 )
    • 上海博物馆 编 /2020-05-01/ 上海古籍出版社
    • 明代正统、景泰、天顺三朝,在以往的陶瓷研究中被约定俗成地称为 空白期 。这主要是由于这一时期的陶瓷烧造情况几乎不见于文献记载中;且在很长一段时间中,这一时期生产的官窑和民窑瓷器在国内外的出土品、传世品中均非常罕见,尤其是带年款的官窑作品。然而,近年来伴随着考古材料的不断丰富与学术研究的持续深入,所谓的 空白期 瓷器的窑业制度、风格特征、贸易销售等情况已逐渐清晰。 本书为上海博物馆 明十五世纪中期景德镇瓷器大展 特展普及读本,特邀请研究 空白期 瓷器以及亚洲历史的著名学者撰文,力求展现学界对于 空白期 的*研究成果,以及该时代背景下的亚洲整体局势与发展情况。

    • ¥49 ¥98 折扣:5折
    • 中国登封窑
    •   ( 116 条评论 )
    • 北京艺术博物馆 著,北京艺术博物馆 编 /2014-05-01/ 中国华侨出版社
    • 《中国登封窑》是一部图文并茂的反映登封窑烧造历史、文化内涵、重要价值及对其*研究情况的著作。该书选取200多件各地博物馆珍藏的登封窑口产的精品瓷器,10多篇来自海内外多位权威陶瓷研究专家对登封窑的潜心研究之作,并附录登封窑学术研究论文/专著一览表和登封窑陶瓷收藏情况表,再现登封窑的辉煌历史与现今人们对登封窑的研究与探索,兼具鉴赏与历史文化研究价值。

    • ¥224.1 ¥498 折扣:4.5折
    • 千年邢窑(精)
    •   ( 113 条评论 )
    • 赵庆钢张志忠 主编 /2007-10-01/ 文物出版社
    • 《千年邢窑》一书,主要收录了国内博物馆(院、处、所),国外部分博物馆,以及民间收藏的邢窑文物精品近300件,窑址或墓葬残器及标本资料百余件,较全面系统地阐述了邢瓷从北朝经隋唐五代到宋金元时期近千年来产生与发展的历史过程,是一部融历史、文化、史料、鉴赏、趣味为一体的开创性图书。

    • ¥160 ¥320 折扣:5折
    • 【正版】中国陶瓷史(精)
    •   ( 1 条评论 )
    • 编者:中国硅酸盐学会|责编:沈彙... /1982-09-01/ 文物
    • 陶瓷史是中国物质文化史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陶瓷史的意义也是多方面的,它涉及很多的学科,一部完备的陶瓷史的写作需要有多学科的协作与努力。中国硅酸盐学会在组织编写本书的过程中,全国的许多文物考古部门为本书的编写提供了大量的史料和从新石器时期到明清不同历史时期有代表性的陶瓷标本。 、轻工业部、 建筑材料工业局以及各省市所属的陶瓷研究所和大专院校的科研力量,对这些标本作了科学分析,并从陶瓷工艺学的角度对当时的烧制工艺进行了论证,对我国瓷器的起源问题和陶瓷 存在的一些重大疑难问题进行了研究,使本书在论述一些重要观点时有 多可靠的科学根据。 陶瓷是科学和艺术的综合产物,它既是物质的产品,又是精神的产品,它同时为人类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服务。陶瓷制品的造型、装饰、釉色都同当时社会经济、文

    • ¥146 ¥295 折扣:4.9折
    • 宋瓷之美
    •   ( 1 条评论 )
    • 李纪贤|责编:沙海龙//赵军平 /2021-09-01/ 人民美术
    • 宋代是中国瓷业发展史上一个 繁荣的时期。社会经济的高度发展,尤其是商品瓷器的生产 扩大、需求量大大增加。故两宋时南北窑场林立,从事商品生产的民间窑场遍地开花,各地兴起的瓷窑有如雨后春笋……宋瓷是中国瓷器 的高峰,其艺术价值影响深远。本书集作者50年研究宋瓷艺术的成就,分为“清影”“玉光”“匠心”三大篇章来分别阐述宋瓷的造型美、釉色美和装饰美。本书是一本既有学术性又有可读性的美术文化读物。

    • ¥32.43 ¥69 折扣:4.7折
    • 景德镇出土明洪武官窑瓷器
    •   ( 20 条评论 )
    • 景德镇御窑博物馆 编 /2019-05-01/ 文物出版社
    • 洪武官窑不仅聚集了当时的熟练工匠,而且还垄断了优质的制瓷原料。当时烧制瓷器重要的原料高岭土,被朝廷宣布为 官土 。明代所称 官土 与元代所称 御土 一样为朝廷所垄断,民间不得开采。当时民窑只能开采所谓 假土 制作瓷器。官窑烧制青花瓷所需的青料,是由督陶官 奏发工部,行江西布政司贮库时给之 ,这类昂贵的上等青料,官方严格控制,民窑不易获得。

    • ¥210 ¥420 折扣:5折
    • 李臣说瓷 明清瓷器识真
    •   ( 99 条评论 )
    • 李臣 /2019-10-31/ 学苑出版社
    • 本书主题定位于瓷器鉴赏、辨伪和断代,收录了从明洪武到崇祯、清顺治到宣统及民国共五百余年的多个品种的瓷器。瓷器来源主要是作者参加北京电视台《拍宝》栏目时,广大藏友的收藏品。内容结构上以时间为序,划分为清早中晚期、明早中晚期等几个阶段,每件器物以图文结合的形式进行阐述。本书将鉴赏理论与作者实践经验相结合,对收藏爱好者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 ¥198 ¥360 折扣:5.5折
    • 西夏瓷器
    •   ( 171 条评论 )
    • 杭天 著 /2010-07-01/ 文物出版社
    • 本书总结了几十年来西夏瓷器研究的成果,在尽可能全面地收集占有国内外已知的西夏瓷器资料的基础上,详细介绍了多处西夏瓷窑,西夏瓷器的胎釉、器类、装饰手法和装烧工艺,缕析了西夏瓷器与唐宋(金)时期中原地区瓷器及辽代陶瓷的渊源关系,由此推断了西夏瓷器的创烧年代。本书认为,在当时北方地区的主要瓷器类型中,西夏瓷器是质量仅逊于定窑系和耀州窑系瓷器的高质量产品,其剔划花产品则是兼具独创性和高度艺术性的古陶瓷经典作品。本书公布的资料,绝大多数系首次发表,某些曾被公布过的各地文博部门的藏晶,也是首次以清晰的彩色图片面世。除此而外,本书中还有许多的次:次采用考古类型学的方法,以两北地区窑口纪年器及其他标准器为依据,对一些博物馆和收藏家手中的某些“西夏瓷”藏品进行详细的考辨,将名不符实的各种

    • ¥180 ¥360 折扣:5折
    • 宋瓷之美
    •   ( 11 条评论 )
    • 李纪贤|责编:沙海龙//赵军平 /2021-09-01/ 人民美术
    • 宋代是中国瓷业发展史上一个 繁荣的时期。 社会经济的高度发展,尤其是商品瓷器的生产 扩大、需求量大大增加。 故两宋时南北窑场林立,从事商品生产的民间窑场遍地开花,各地兴起的瓷窑有如雨后春笋……宋瓷是中国瓷器 的高峰,其艺术价值影响深远。本书集作者50年研究宋瓷艺术的成就,分为“清影”“玉光”“匠心”三大篇章来分别阐述宋瓷的造型美、釉色美和装饰美。本书是一本既有学术性又有可读性的美术文化读物。

    • ¥31.74 ¥69 折扣:4.6折
    • 广州博物馆藏明清德化白瓷
    •   ( 5 条评论 )
    • 编者:广州博物馆|责编:赵璐//周惊涛 /2022-11-01/ 广东人民
    • 本书是广州博物馆对馆藏明清德化白瓷进行系统整理编写而成的图册。福建德化窑是我国南方著名瓷窑,以白瓷著称,质地洁白坚硬,造型雅致,色泽莹润,品类丰富,行销中外。该图录涵盖广州博物馆馆藏265件(套)明清时期的德化白瓷,书中还收录了研究人员撰写的文稿,供读者鉴赏参阅。

    • ¥78 ¥200 折扣:3.9折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