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风吹拂撒马尔罕:粟特艺术与中国、波斯、印度、拜占庭》是作者康马泰结合主持中亚布哈拉古城考古的挖掘实践及多年研究的心血之作。全书分为四卷——《粟特艺术与中国》《粟特艺术与波斯》《粟特艺术与印度》《粟特艺术与拜占庭》,关于撒马尔罕大使厅壁画上的唐代端午节,中国北朝墓葬中的粟特艺术,粟特信仰与佛教、印度教神祇的关系等,书中都有精彩论述。
出版说明
《格瓦拉日记》是格瓦拉以古巴现实,文化,特性和政治现实为基础而慢慢写就的手资料。虽然这些在时间写下的文字只是主观而不完整的记述,无法展现那段历史的全景,但切对诸多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描写,却无比真实的反映出他在古巴人民争取自由的斗争中所肩负的责任和付出的努力。
《利玛窦》是一个人的传奇,更是一个时代的剪影。十六世纪地理大发现之后.中西文化交流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一五八三年.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运用“文化适应”的传教策略,成功地进入了中国内地,从而揭开了明末清初中西文化交流的高潮。《利玛窦》讲述的就是这位传奇人物为了实现他在晚明中国传教的梦想,不断认识、不断适应中国文化的故事。 面对当今中西文化交流的诸多困惑,把眼光放长一点,回到利玛窦时代,来重新认识与思考中西文化的异同.这可以让我们用一种历史的、客观的眼光来给传统文化定位,用开放的、发展的眼光来看待文化交流与冲突。
《吳越題銘研究》全面汇集了传世和出土的吴越铭刻数据,分为一、吴王室铜器题铭;二、越王室铜器题铭;三、其他吴越题铭。书中在总结学界研究的基础上,充分运用古文字学、古文献学、历史考古学的方法,系统梳理并考证了从吴王寿梦到夫差各代吴王室的题铭资料60余种,从越王允常、句践以至于越王无颛各代越王室的题铭100余种。书中对吴越王名称和吴越题铭的释读、器物的研究提出了许多新的见解,例如吴王虘矣工吴即吴王余祭另一名戴吴,邗王是野戈是晋人为夫差作器,新考释出了允常、诸咎、初无余、无颛等越王所作的器物,因此形成了迄今为止最完整的吴越铭刻序列。书中部份资料为首次正式刊布,器形、铭文齐备,部份铭文有作者新作摹本,是迄今为止最为完善的的吴越铭刻图录。《吳越題銘研究》的性质既是资料汇编,又是一部有深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