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书是《读书与藏书之间》(中华书局2005年11月版)的续集,是作者在2006至2007年间撰写的与古籍收藏、鉴赏、阅读相关的文章的结集。与前集相比,此集里面购书藏书的记录仍然生动而有分量;读书品书依然勤奋而深入;有向书籍史、印刷史、目录学史和历史文献学等方面更多用力的倾向;收入了一组缅怀黄永年、周绍良等文献学界与藏书界前辈的文章。此集20篇文章编为“怀念与景仰”“防书肆与赶书市”“收藏与鉴赏”“文献学与版刻史”等四个专题。
本书是世界地质学家许靖华的自传,趣味横生,精彩动人。自传在文阔的历史北景下展开,其家族发展的兴衰悲欢,个人经历的曲折艰难,折射出中国社会的变迁以及中西方社会的巨大差异。作者在自省之中,更有着对历史、对中西文化碰撞的深刻反思。正如作者所言:“对于生命中的正反或美丑两方面我都同样披露,不作过多的隐讳。毕竟我们每个人都是时代的产物。” 在作者富于传奇色彩的曲折故事背后,隐含着作者撰写本书的动机:“为了要刻画人际之间的复杂,好帮助做家长的人,了解他们早熟孩子的人格特质;帮助做妻子的人,了解她们丈夫的草率过失;也帮助做孩子的人,原谅他们道德上有欠的父母亲。” 相信作者非同寻常的阅历与担率的心迹表露会使每一位读者获益匪浅。
本书分上、下两卷。上卷为古代篇,收录了自宋、元至明、清间的福建印人;下卷为近现代篇,收录了民国至今时的福建印人。全书以清代为分水岭,既简单明了,又与所引文献相合。此外,全书采用文言文的格式,历史与艺术并重,资料性与可读性并重。
《爱因斯坦的梦》是由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物理学与人文学教授阿兰·莱特曼创作的一部小说,篇幅不长,却字字珠玑。 一九○五年,历史上重大的一年,在瑞士专利局工作的爱因斯坦即将要创造出惊天动地的理论,却陷入了一段又一段的梦中……在梦里,时间是一个圆,反复循环;或者,时间静止不动;有时,时间是一只夜莺,人们想捉而捉不到;但捉到时鸟却立时死亡……这三十个各自独立的梦境,交相出现在对爱因斯坦生活的描述中。在梦里,时间是圆的,人生就是重复;时间是可以拐弯的,爱情有不同的走向;时间是柔软的,流淌的;有时候又是凝固的,冻结在爱的瞬间……这些天马行空般的梦,仿佛将人生、宇宙种种问题思索了遍,留下了无数个关于生命的问号,让我们不停地叩问:如果时间流转的方式不同,我们仍会如同现在一样的生活吗?如果生
唐太宗李世民得天下之后,为了坐稳江山,召集魏征、虞世南等,把从上古到唐朝所有关于修、齐、治、平的知识集合到了一起,林林总总,蔚为大观,是为《群书治要》。唐朝之后,几经战乱,《群书治要》在中国失传了。直到近代,它才在日本被发现,重新传回中国。习仲勋于2001年为《群书治要》题字“古今镜鉴”。 《群书治要》成书至今已过千年,时代在变化,世界在改变,但社会运行的基本规则,以及人们的内心法则,并没有发生太大的变化;昔日皇家秘而不宣的隐性知识,依然在支配着这个世界。 梁冬面向当下芸芸众生的烦恼与郁闷,用“串烧”风格,还原唐太宗的心法,解读《群书治要》。发现原来小到个人的爱情与家庭,大到整个社会的经济、金融、互联网科技等等,所有人生与社会游戏背后的规则都逃不出李世民每日把玩拿捏的心法。
文物,是历史的产物,又是历史的见证。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收藏着10余万件珍贵的军事文物,这些文物从不同侧面见证了中国人民革命战争和人民军队建设的历史。 在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收藏和展出的军事文物中,有馆藏的一级文物,如叶挺在北伐战争中用过的指挥刀、朱德在南昌起义中使用的手枪、毛泽东在井冈山送给袁文才的皮裹腿等;有许多则堪称我军历史上“第一”的珍贵文物,如我军的第一部电台,我军最高领导机关的第一枚印章——中革军委之印,红军长征带到陕北的唯一的一门山炮等。这些珍贵的军事文物,不仅见证了革命战争的历史,反映了人民军队的成长历程,而且能使我们从中悟出共产党人崇高思想境界、忘我的精神内涵和不屈的顽强意志。
《儿童肠道菌群:基础与临床》分3篇共24章。篇为肠道菌群基础部分,分为6章,分别介绍小儿消化道的解剖生理特点、肠道菌群的形成和组成、研究工具和方法、人类宏基因组项目、小儿肠道菌群的建立及其影响因素、肠道菌群的生物拮抗及其在感染中的作用、肠道菌群的维持和增强肠道屏障作用、肠道菌群的免疫作用以及肠道菌群的营养和代谢作用。第二篇为益生菌药物部分,分为8章,分别介绍几种主要的益生菌的药理药效作用,如双歧杆菌、乳杆菌、酪酸梭菌、布拉酵母菌、地衣芽孢杆菌和蜡样芽孢杆菌等,对益生菌的安全性和临床应用进行介绍。第三篇为肠道菌群临床部分,分为10章,分别介绍肠道菌群在腹泻病、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肠易激综合征(IBS)、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炎症性肠病(IBD)、幽门螺杆菌感染、内源性感染、肝胆疾病、过敏、代谢
《新生儿重症医学》全书以全新角度设置内容框架,分为医师篇、护理篇、管理篇,共三十三章;以专题的形式围绕危重新生儿的诊治、护理和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管理中关注的和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做出精辟论述。《新生儿重症医学》集理论与实践为一体,既包含国际前沿的新理论、新技术、新进展,体现新生儿重症医学的系统性、科学性;又紧密结合新生儿医护工作实践,包含实用性很强的临床技术和操作,体现临床的实用性和指导性;对新生儿临床工作具有较高的指导性和参考价值。
张知新编著的《认识儿童生长障碍--儿童生长发育监测及生长障碍鉴别》以儿童生长与发育的规律及生长发育偏离作为线索,阐述了判定儿童身高生长与性腺发育是否正常的一般规律,讲解了儿童生长的全过程及生长偏离的征象,同时以儿童的性腺变化过程,展现发育轨迹。通过事件描述,解惑容易被家长、保健医生忽略的细微征象。全书共三章,系统阐述了儿童生长发育的生理和病理,讲解了区分正常生长发育、生长偏离及疾病的方法,以及正确的干预方法。《认识儿童生长障碍--儿童生长发育监测及生长障碍鉴别》为一本科普类书籍,内容翔实、全面、实用性强,讲解通俗,主要适用于儿童保健科医生、园医、校医及儿童社会工作者的知识普及培训,也可用于新生儿医生、小儿神经科、小儿骨科等医生以及医学生的科普参考书。
近年来,随着学业负担的加重,日常饮食的“快餐化”,越来越多的少年儿童患上了近视眼、肥胖症、性早熟等病症,程度上影响了他们的成长。有些家长遇上这种情况,往往手忙脚乱、无所适从或病急乱投医。根据了解,目前市场上也没有一套专门针对少年儿童常见病症的攻学科普读物,可供家长和老师选择。 综上所述,就是“少儿常见病的预防与治疗丛书”的由来和我们的初衷。这套丛书共6种,分别为《儿童多动症》、《儿童肥胖症》、《儿童意外伤害》、《儿童性早熟》、《儿童牙病》和《儿童眼病》。其风格与“常见病的防治与家庭康复”丛书一致,即文字通俗易懂,插图活泼生动。本套丛书为大32开,采用双色印刷,定价合理,既可供家长、老师参考,也可供小学高年级学生自己阅读。 为了让下一代更好地成长,在这里我们想对广大“望子成龙”
医学上把输液叫做静脉点滴或静脉输液,是通过静脉把液体输入到体内的一种治疗方法。静脉输液的作用包括:1 可以补充人体水分和电解质的需要,从而维持人体酸碱平衡的正常。2 可以作为静脉给药的载体。3 在抢救各种休克病人时起到一种扩充血容量的作用。4 对于长期不能口服、饮食或危重病人,通过输液补充能量,有利于患者身体康复。由于静脉输液能直接纠正内环境的失调,迅速改善全身状况,增加机体抗病能力,有利于疾病的恢复,为挽救患者生命赢得时间,许多疾病都采用,因而出现一些滥用现象。为此,有关专家又指出,别以为生病输液后就能“万事大吉”,殊不知,输液是把“双刃剑”,也有其不利于病人的一面。比如,有输液反应、空气栓塞、晕针等的可能;不可避免地带来微粒污染;带来抗生素滥用的危害等等。 小儿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