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医学导论》是南京医科大学医学相关专业医学课程教学改革系列教材之一,旨在为医学相关专业本科生提供医学的重要基础——生命科学的基本知识。《生物医学导论》强调了从生物角度研究医学,或将生物学原理应用到医学研究和实践中去的概念,围绕医学的生物学基础展开。针对在医学院校中开设医学相关专业的培养目标,以及医学相关课程的课时有限的格局,本教材在编撰上力求删繁就简,尽量应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着重从医学入门课程的层面入手,介绍生命或生命现象的若干生物学基础,希冀对后续医学课程和专业课程的学习具有引导的作用。 全书共分8章,以基础与前沿兼顾的原则,简明地阐述了生物多样性、细胞、遗传、生命的自我调节和适应、生命的起源与进化,生物与环境和生物技术等方面的基本概念和理论。
本书是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根据七年制规划教材,结合自身教学经验,借鉴参考有关辅导材料,编写而成的医学分子生物学应试指南。 本书由上篇、下篇和附篇组成。上篇和下篇共十八章。各章内容由三部分构成:①复习指南:按照七年制教学大纲,对每一章节内容分别标明“掌握”、“熟悉”和“了解”三个层次,以提纲挈领,帮助复习。②自测题:分为名词解释、选择题、简答题和论述题。供考生自我检测对每章内容的掌握程度。③参考答案与 题解。最后的附篇,包括“实验部分”和“模拟试题”两章内容。 本书结构合理,层次分明。主要适合于高等医学院校的硕士生、博士生和七年制学生,作为学科考试的复习用书。亦可供研究生入学考试复习参考。
《中西医结合内科学》是中西医结合临床课程系列教材之一,供中医院校中西医结合临床医学专业教学使用;结其他医学专业的临床教学、医学院校的临床教师、学生以及中西医结合工作者,也是一部具有实用价值的专业参考书。 本教材教学内容共有十一章,分别为:绪论、循环、消化、泌尿生殖、血液、内分泌与代谢、神经精神等各系统疾病;风湿性疾病;理化因素所致疾病;内科常见危急重症。最后还附录了内科临床诊疗工作必需的有关应用性资料。
本书在简要介绍临床医学基本知识的基础上,重点突出药物治疗,包括治疗机制、药物的选用、剂量及评价等。
我国社会医学学科建立二十多年来,教学和科研实践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学习社会医学的不同层次的卫生管理专业学生人数,特别是在职学习卫生管理专业的本科学生人数不断增加。同时,社会医学发展的理论和实践,也随着人口老年化、城市化和国际化趋势的发展而不断发展,社会因素,尤其是社会制度和经济发展对健康的影响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采取适宜的社会卫生策略提高和改善人民群众的健康水平已经成为全社会的责任。因此,如何进行社会医学教学以及如何选择合适的教材适应不同层次医学生的要求,显得尤为重要。在这种情况下,为适应我国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和发展以及教育体制改革的需要,我们编写了这本教材。 本书在编写的过程中,贯彻了“三基”的要求,即注重加强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力求达到具有较强的思想性、
《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中医诊断学》是根据中医学的基本理论,研究诊察病情、判断疾病、辨别证侯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一门学科。它是基础理论与临床各科之间的桥梁,是中医学课程体系中的主干课程。中医诊断学要主包括诊法、辨证、诊断综合运用和病案书写等内容。诊灶部分包括望、闻、问、切四诊,辨证部分包括八纲辨证、病性辨证、脏腑辨证等。附原文选录,仅作为教学的参考。通过本课程的教学,要使学习者熟悉中医诊断的含义与内容,症、病、症等概念及其相互关系,中医诊断的原理和原则;掌握问、望、闻、切四诊的基本技能和知识,八纲、病性、脏腑等辨证的基本内容及辨证统一体系;熟悉病情资料的综合处理,主症诊断,证侯诊断,疾病诊病诊断的思路,病案书写的内容、格式和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