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在本书中提出:人文科学没有意识到人类现象中的物理的和生物的特性;自然科学没有自觉到他们是归属于一定的文化、社会和历史的。科学没有意识到它的社会作用,没有意识到指导它的理解方式的隐藏的原则。总之,科学没有意识到它缺乏自我意识。而实际上我们在各个领域内都需要自觉的科学。现在是认识到任何现实-物理的、生物的、人类的、社会的、政治的现实-的复杂性和复杂性的现实的时刻了。现在应该认识到可能自我反思的科学
《常微分方程定性与稳定性方法(科学版)》是为应用数学专业的硕士生和高年级本科生所编写的一本教材。主要包括定性理论、稳定性理论和分支理论三个部分。内容着眼于应用的需要,取材精练,注意概念实质的揭示、定理思路的阐述、应用方法的介绍和实际例子的分析,并配合内容引入了计算机软件。章后附有习题。 《常微分方程定性与稳定性方法(科学版)》可作为理工科专业研究生的教材和高年级本科生的选修课教材,也可供相关的科学技术人员参考。
本书全面介绍了半导体物理的基本内容,这些内容是理解半导体的物理性质和光电器件制备原理的基础。本书系统性强,合理地安排了物理原理,表征法以及半导体材料和器件的应用等内容,兼顾了物理学家、材料学家和设备工程师的需求。本书反映了半导体技术在过去十年的进步,包括许多新出现并已进入市场的半导体器件。本书适合于电子工程,材料科学,物理和化学工程的研究生,也可供半导体工业的过程工程师和设备工程师参考。
《计算物理学习指导/高等学校理工科物理类规划教材辅导用书》是与《计算物理学》(刘金远等编著,科学出版社,2012年出版)相配套的辅导用书。《计算物理学》自2012年6月出版以来,广受好评,被很多院校选用,2014年9月入选国家十二五规划教材。
本书内容自成体系,思想新颖,特点鲜明,理论与实际紧密结合,并提供了丰富的案例和软件代码。因此,这是一部在数据拟合和小二乘估计领域中的优秀著作。译者团队于2016年完成了对《数据拟合与不确定度:加权小二乘拟合及其推广(第2版)》(第1版)的翻译工作。 值得庆幸的是,Tilo?Strutz教授于2015年对《数据拟合与不确定度:加权小二乘拟合及其推广(第2版)》又做了进一步完善,补充了很多新内容,并在Springer出版社出版了《数据拟合与不确定度:加权小二乘拟合及其推广(第2版)》的第2版。鉴于Tilo?Strutz教授在第2版中新增了很多重要知识点,并且改进了第1版中
《计算物理学习指导/高等学校理工科物理类规划教材辅导用书》是与《计算物理学》(刘金远等编著,科学出版社,2012年出版)相配套的辅导用书。《计算物理学》自2012年6月出版以来,广受好评,被很多院校选用,2014年9月入选国家十二五规划教材。
本书以清晰的物理图像和丰富的实验结果比较全面地介绍了基于半导体量子点激子的量子计算和量子信息方面的研究进展。全书共分8章,章和第2章是半导体量子点形貌结构和基本特性简要介绍;第3章至第5章是关于激子量子比特旋转和量子逻辑运算等量子计算方面的研究进展;第6章至第8章则是关于激子复合单光子发射和纠缠光子对发射等量子信息方面的研究进展。 本书可以作为凝聚态物理、光学、材料科学、量子计算科学等有关专业的高年级本科生和研究生的教学参考书,也可供上述领域的科技工作者参考。
本书全面地论述了半导体物理的基础知识;比较详细地讨论了半导体中载流子的统计分布、半导体的导电性、非平衡载流子、半导体表面及接触界面特性、半导体的光电效应等;综合讨论了半导体的热电、磁电、压阻等物理效应;简要介绍了低维半导体物理前沿学科的一些基本知识。每章后附有练习题。 本书可供半导体器件物理、微电子技术、电子科学与技术、应用物理等工科或以工为主理工结合的专业的本科生作教材;也可供理科相关专业的本科生和研究生及电子类的科技人员参阅。
本书以清晰的物理图像和丰富的实验结果比较全面地介绍了基于半导体量子点激子的量子计算和量子信息方面的研究进展。全书共分8章,章和第2章是半导体量子点形貌结构和基本特性简要介绍;第3章至第5章是关于激子量子比特旋转和量子逻辑运算等量子计算方面的研究进展;第6章至第8章则是关于激子复合单光子发射和纠缠光子对发射等量子信息方面的研究进展。 本书可以作为凝聚态物理、光学、材料科学、量子计算科学等有关专业的高年级本科生和研究生的教学参考书,也可供上述领域的科技工作者参考。
本书涵盖了量子力学、固体物理及半导体器件等内容。全书包括8章内容,可以分为三部分。靠前部分为半导体基本属性,包括靠前章晶体中的电子运动状态、第2章平衡半导体中的载流子浓度、第3章载流子的输运、第4章过剩载流子。第二部分为半导体器件基础,包括第5章PN结、第6章金属半导体接触和异质结、第7章MOS结构及MOSFET器件。第三部分讨论专用半导体器件,只有一章,即第8章半导体中的光器件。本书突出物理概念、物理过程和物理图像,在重点内容后均有例题,并编写了一些利用计算机仿真实现的例题和习题。本书既可作为高等学校电子科学与技术、光电信息工程、微电子技术等专业本科生的教材,也可作为相关领域工程技术人员的参考资料。
本书是一本很好的英文教科书和参考书,与目前我国大学本科生的同类教材相比,这本书具有以下特点: (1)全新的体系结构。目前相关专业的教学体系是先学理论物理(包括统计物理、量子力学等)、固体物理,再学半导体物理,最后学半导体器件,一般需要用2至3个学期来学完这些课程。这本书次上述课程的有关内容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学生只需具有高等数学和大学物理的基础,用1至2个学期时间就可以系统地学习到半导体物理与器件课程提供的内容。 (2)注重概念方法。从内容的整体编排到具体内容的叙述,都体现了突出物理概念、强调基本分析方法的指导思想。本书还采用了大量的插图,帮助读者理解概念。 (3)可读性强,便于自学。全书思路清晰,说理清楚,易于读者理解和掌握。每章的开头都有引言,告诉读者可以从本章学到什么,应该掌
本书是微电子技术领域的基础教程。全书涵盖了量子力学、固体物理、半导体材料物理及半导体器件物理等内容,共三部分(合计15章)。部分是基础物理,包括固体晶格结构、量子力学和固体物理;第二部分是半导体材料物理,主要讨论平衡态和非平衡态半导体以及载流子输运现象;第三部分是半导体器件物理,主要讨论同质pn结、金属半导体接触、异质结以及双极晶体管、MOS场效应晶体管、结型场效应晶体管等。最后论述光子器件和功率半导体器件。书中既讲述了半导体基础知识,也分析讨论了小尺寸器件物理问题,具有的深度和广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