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重点介绍了SOLIDWORKS2024中文版在机械设计中的应用。全书共18章,分别介绍了SOLIDWORKS2024概述、草图相关技术、基于草图特征、基于特征的特征、螺纹零件设计、盘盖类零件设计、轴类零件设计、齿轮零件设计、叉架类零件设计、箱体类零件设计、装配和基于装配的设计技术、轴承设计、齿轮泵装配、工程图基础、齿轮泵工程图、运动仿真、有限元分析、流场分析等内容。本书按照由浅入深、从易到难的顺序,全面地介绍了各种机械零件设计和分析的方法与技巧。全书解说翔实,图文并茂,语言简洁,思路清晰。 本书适合各大中专院校工科学生作为自学辅导教材使用,也可以作为SOLIDWORKS爱好者和机械设计工程技术人员的参考书。
本手册在第1版的基础上,从满足广大工程技术人员的实际需要出发,对部分内容进行了补充,更新了新的国家标准,并在编写时力求突出实用性、先进性和科学性,常用的内容列在前面,使用频率低的内容置于后面,真正做到实用、便查。本手册共7篇,32章,主要编入了与设计相关的新国家标准、设计资料和设计规范,以及工程材料和通用零部件的标准规范,并且列入了各国的螺纹对照、花键对照和材料对照等。部分内容为便于读者使用,辅以实例说明。手册后附有机械工程名词术语中英对照,符合当前与国际接轨的需要。
《抗疲劳设计手册》一书系统地介绍了各种抗疲劳设计方法及其设计参数的确定方法。其主要内容包括:概论、疲劳极限和疲劳图、影响疲劳强度的因素、疲劳累积损伤理论、常规疲劳设计、*疲劳、低周疲劳、局部应力应变分析法、损伤容限设计、概率疲劳设计、环境疲劳、典型零部件的抗疲劳设计、联接和接头的疲劳强度、提高零构件疲劳强度的方法。本书是在总结我国机械行业在抗疲劳设计方面的系列科研成果基础上,汲取必要的国内外成熟方法和技术数据编写而成的,书中包含了大量国内外工程材料和典型零部件及接头的疲劳性能技术数据和抗疲劳设计图表,实用性和针对性强。
《机械加工计算手册》收集归纳了机械加工过程中的常用计算公式及重要公式,主要内容包括:常用计算资料、金属切削加工基础计算、钳工力口工的计算、车削加工的计算、铣削加工的计算、铣削和镗削等其他切削加工的计算、钣金件的展开计算、数控编程中的计算、技术测量的计算等。书中对每个公式都做了简要的讲解,,在每个公式后面精选了典型的例题进行了分析和解答,以实例的形式帮助读者理解公式的应用方法。 《机械加工计算手册》内容简单明了、重点突出、讲解清晰、易学易用,可为大中专院校机械制造专业师生及从事机械加工的工程技术人员查阅有关公式提供帮助。
方昆凡编著的《公差与配合实用手册(第2版)(精)》包括极限与配合、几何公差、表面结构、圆锥公差与配合、螺纹公差与配合、圆柱齿轮精度、锥齿轮精度、圆柱蜗杆蜗轮精度、键和花键公差与配合、滚动轴承公差与配合、滑动轴承公差与配合、铸件、锻件和冲压件公差等内容。按着“资料丰富、内容先进、数据可靠、标准、实用便查”的编写原则,根据建设装备工业强国的精神和要求,对原手册进行了全面修订,补充了许多资料和数据,更换了一批新标准资料。新修订之后的手册《公差与配合实用手册(第2版)(精)》各种资料和数据均符合和贯彻现行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以适应科研设计院所、装备制造企业设计和工艺技术部门工程技术人员、质量管理人员及加工工艺人员进行产品精度设计和加工制造之需要。同时也是高等工科院校、职业技术学院、中等专业技术学
径流式叶轮机械理论和设计方法是透平机械学科的一个重要分支。本书简明、系统地讲述了径流式叶轮机械理论和设计方法,特别是近年内关于径流式叶轮机械理论和设计方法的研究成果。全书共分10章。章介绍了径流式叶轮机械的应用实例,目的是使读者在开始阅读本书时对径流式叶轮机械的用途有一个较为全面的认识。第2章介绍了叶轮机械多维气体动力学方程。由于湍流模型在叶轮机械理论研究方面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因此本章中还给出了多种叶轮机械内部流场计算广泛使用的湍流模型。在过去的几十年时间里,叶轮和扩压器之间的匹配研究是离心压气机理论研究的一个热点,为此在第3章专门对离心压气机叶轮和扩压器之间的匹配问题进行了介绍。第4章是关于叶轮机械内叶尖间隙泄漏流动机理内容,考虑到轴流式叶轮机械和径流式叶轮机械叶尖间隙泄漏流
《机械密封原理与设计》一书系统而深入地介绍了机械密封的原理和设计。书中的章为引言,介绍密封的基本概念、分类以及相关背景。第二章介绍此前30年来的重要文献。第三章介绍测量方法和一些密封的重要基本知识。第四、五、六章分摩擦学、传热和固体力学三个部分介绍密封中重要的基本理论。第七章将此前的基本理论进行综合建模以描述和预测密封的行为和性能。第八章将介绍一些经验性的知识和实验结论,结合前述模型以理解密封运行的原理。第九章是将第七章的理论应用于设计中。第十章是密封中的一些特殊问题。第十一章做了一个现代密封设计的纵览。
方昆凡编著的《公差与配合实用手册(第2版)(精)》包括极限与配合、几何公差、表面结构、圆锥公差与配合、螺纹公差与配合、圆柱齿轮精度、锥齿轮精度、圆柱蜗杆蜗轮精度、键和花键公差与配合、滚动轴承公差与配合、滑动轴承公差与配合、铸件、锻件和冲压件公差等内容。按着“资料丰富、内容先进、数据可靠、标准、实用便查”的编写原则,根据建设装备工业强国的精神和要求,对原手册进行了全面修订,补充了许多资料和数据,更换了一批新标准资料。新修订之后的手册《公差与配合实用手册(第2版)(精)》各种资料和数据均符合和贯彻现行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以适应科研设计院所、装备制造企业设计和工艺技术部门工程技术人员、质量管理人员及加工工艺人员进行产品精度设计和加工制造之需要。同时也是高等工科院校、职业技术学院、中等专业技术学
径流式叶轮机械理论和设计方法是透平机械学科的一个重要分支。本书简明、系统地讲述了径流式叶轮机械理论和设计方法,特别是近年内关于径流式叶轮机械理论和设计方法的研究成果。全书共分10章。章介绍了径流式叶轮机械的应用实例,目的是使读者在开始阅读本书时对径流式叶轮机械的用途有一个较为全面的认识。第2章介绍了叶轮机械多维气体动力学方程。由于湍流模型在叶轮机械理论研究方面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因此本章中还给出了多种叶轮机械内部流场计算广泛使用的湍流模型。在过去的几十年时间里,叶轮和扩压器之间的匹配研究是离心压气机理论研究的一个热点,为此在第3章专门对离心压气机叶轮和扩压器之间的匹配问题进行了介绍。第4章是关于叶轮机械内叶尖间隙泄漏流动机理内容,考虑到轴流式叶轮机械和径流式叶轮机械叶尖间隙泄漏流
基本信息 书名: 抗疲劳设计手册 作者: 赵少汴 开本: *: 119 页数: 现价: 见顶部 出版时间 2015-10 书号: 9787111505624 印刷时间: 出版社: 机械工业出版社 版次: 商品类型: 正版图书 印次: 内容提要 作者简介 精彩导读 目录 第2版前言 第1版前言 常用符号表 第1章概论 1.1常用术语 1.2疲劳发展史 1.3疲劳分类 1.4金属疲劳破坏机理 1.4.1疲劳裂纹萌生 1.4.2疲劳裂纹扩展 1.4.3失稳断裂 1.5疲劳断口的形貌特征 1.5.1宏
本书采用了任务驱动模式,避免逐一罗列各类命令、各项参数的作用,将相关内容科学地组织、合理地安排,以实例的形式呈现出来,让读者在练习中学习,在操作中提高。根据AutoCAD的主要应用,本书分为10个模块:初步了解AutoCAD2013、AutoCAD2013的基本操作、二维图形的绘制、文字的标注与编辑、尺寸与公差的标注与编辑、三视图的绘制、工程图的绘制、参数化绘图、三维对象的创建与编辑、图形的输出。本书是多位一线教师集体智慧的结晶,是编者多年从教AutoCAD经验的归纳和总结。本书可作为职业院校计算机绘图课程的教材,也可作为其他专业技术人员的自学、培训和参考用书。
与传统刚性机构相比,柔顺机构具有高精度、无间隙、无摩擦、免润滑、可单件加工、重量轻和便于小型化等优点。本书详细介绍了柔顺机构主要的建模和设计方法,全面总结了柔顺机构的综合方法,并分类整理了包含数百种柔性单元和柔顺装置的大型图库。 本书旨在启迪和引导设计人员开展柔顺机构的研发。本书主要面向具有机构设计经验的工程师和产品研发人员。对非工程领域的设计人员和发明家们亦有很好的参考价值。LarryHowell是美国杨百翰教授、ASMEFellow、柔顺机构学领域本专著CompliantMechanisms的作者;SpencerMagleby是美国杨百翰教授、IraA.Fulton工程与技术学院副院长。
AMESim4.2是IMAGINE公司于2004年9月推出的版本,提供了一个系统工程设计的完整平台,使得用户可以在同一平台上建立复杂的多学科领域系统的模型,井在此基础上进行仿真计算和深入的分析。本书全面而深人地介绍了AMESim的基本功能及使用方法,共19章,主要包括软件的简介、简单实例分析及高级特点的应用、与控制软件的接口技术、后处理及系统设计分析工具等。本书本着实用的原则,由浅人深,循序渐进,力求使初学者真正学会使用AMESim。本书适用于所有使用和需要使用AMESim的读者,包括科学研究和工程技术人员、理工科院校的学生等。
本书共分10章,主要讲述机械精度设计与检测的基本概念、检测技术基础、尺寸精度设计与检测、几何精度设计与检测、表面结构与检测、典型零部件精度设计及检测、齿轮传动及螺旋传动精度设计与检测、尺寸链、机械精度设计综合应用实例,以及现代几何量检测技术简介等。本书既适于用作高等工科院校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机械电子工程、精密仪器与机械、车辆工程、飞行器制造工程、材料成型与控制工程、工业工程等机械类、近机械类相关专业的教材或教学参考书,也可供从事机械设计、机械制造、机电一体化、质量检验、计量测试及标准化管理等工作的企业工程技术人员参考使用。
本手册以机械加工工艺为主线,将数据与方法相结合,汇集了我国多年来在机械加工工艺方面的成就和经验,反映了国内外现代工艺水平及其发展方向。在保持第2版手册先进性、系统性、实用性特色的基础上,本手册全面、系统地介绍了机械加工工艺中的各类技术,信息量大、标准新、内容全面、数据准确、便于查阅等特点更为突出,能够满足当前机械加工工艺师的工作需要,增强我国机电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本手册分4卷出版,包含加工工艺基础卷、常规加工技术卷、现代加工技术卷、工艺系统技术卷,共36章。本卷包括切削原理与刀具、材料及其热处理、毛坯及余量、机械加工质量及其检测、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制定、机床夹具设计、机械装配工艺、机械加工安全与劳动卫生。 本手册可供机械制造全行业的机械加工工艺人员使用,也可供有关专业的工程
在国家97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863计划的资助下,作者所在的科研团队在产品数字化设计与制造领域做了一系列研究与应用工作,取得了一系列理论研究成果,并应用于多个企业的新产品开发中,于2006年获得了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本书是全面介绍数字样机关键技术及其应用的专著,系统分析了数字样机的构建、求解、仿真、分析的关键技术,详细介绍了数字样机系统的开发与应用技术,共10章,包括数字样机的虚拟现实环境构建技术、数字样机模型及其建模技术、数字样机中的几何问题求解技术、数字样机的虚拟装配技术、数字样机运动学与动力学求解技术、数字样机物理场可视分析技术、数字样机的组件化协同仿真技术、数字样机系统的开发与实现技术、数字样机技术与系统的工程实例等。本书供从事数字化设计与制造、产品设计与开发的研究与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