筛选条件:

  • 50~元以上
  • 1折-3折
清空筛选条件
顾客评分:
仅五星 以上 以上 以上 以上
销售价格:
0-20元20-30元30-50元50~元以上
折扣力度:
1折-3折3折-5折5折-6折
筛选:
    • 高等教育心理学【正版图书,满额减】
    •   ( 1 条评论 )
    • 张积家 /2016-10-01/ 高等教育出版社
    • 本书是高等学校教育学与心理学系列教材之一。 本书从高校教师的教育、教学的实际需要出发,结合普通心理学、发展心理学、教育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和管理学的知识,对高校教师的心理、大学生心理和师生相互作用的心理做了详尽和深入的描述,介绍了大量的心理发展、知识获得、技能形成、品德和人格完善的规律,介绍了大量的教育、教学、管理的知识和规律。 本书适合作为高等学校教育学专业大类教材。

    • ¥84.99 ¥512.86 折扣:1.7折
    • 中国冰冻圈变化的脆弱性与适应研究 丁永建,杨建平等 科学出版社【正版保证】
    •   ( 1 条评论 )
    • 丁永建,杨建平等 /2019-05-01/ 科学出版社
    • 《中国冰冻圈变化的脆弱性与适应研究》系统阐述了冰冻圈脆弱性与适应的概念、理论方法、冰冻圈变化的影响、冰冻圈灾害风险分析等冰冻圈在社会经济领域的科学研究内容,也是冰冻圈科学有关应用研究的新成果。同时,《中国冰冻圈变化的脆弱性与适应研究》研究内容也是国际上未有的创新领域。《中国冰冻圈变化的脆弱性与适应研究》主要以中国冰冻圈变化的影响、脆弱性、风险和适应为对象, 针对不同冰冻圈要素影响的关键对象,以研究案例形式较翔实地分析了冰冻圈变化对水资源、生态等产生的影响及其脆弱程度和冰湖溃决、雪灾等带来的灾害风险。

    • ¥82 ¥277.37 折扣:3折
    • 绿色基础设施导向的生态城市公共空间 可持续发展的中国生态宜居城镇 宫聪,胡长涓著,齐康 编 东南大学出版社【正版】
    •   ( 1 条评论 )
    • 宫聪,胡长涓著,齐康 编 /2019-12-01/ 东南大学出版社
    •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多方面的生态问题与公共空间需求产生的人地矛盾已成为突出的两大城市问题,而城市绿色基础设施(简称GI)已经逐步成为一种多尺度且可实施的生态手段。《绿色基础设施导向的生态城市公共空间/可持续发展的中国生态宜居城镇》从城市公共空间与城市GI的分项基础研究出发,对两者进行对比分析,在城市GI规划辅助城市公共空间规划可行性研究基础上,利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分析方法,从宏观-中观-微观-整合等层序系统地构建了GI导向的生态城市公共空间系统规划研究框架。通过对城市公共空间规划与GI网络进行系统地结合研究,构建了GI影响下的生态城市公共空间规划研究理论,在宏观与中观层面以南京为例实证了两者相结合的规划方法,对解决城市多重生态问题与公共空间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绿色基础设

    • ¥59 ¥195 折扣:3折
    • 环境美学 陈望衡 著 武汉大学出版社【正版】
    •   ( 0 条评论 )
    • 陈望衡 著 /2007-04-01/ 武汉大学出版社
    • 本书提出“景观”概念,如果说,艺术美的本体在意境,环境美的本体就在景观。它们是美的一般本体的具体形态。景观的生成有主体与客体两个方面的作用。自然、农村、城市是环境美学研究的视域,生态性与人文性、自然性与人工性的矛盾与统一是环境美学研究的基本问题。环境是我们的家,故环境美最根本的性质是家园感。在环境美学的视域内,“宜居”进而“乐居”是环境美的首要功能,“乐游”只能是它的第二功能。

    • ¥51 ¥167.37 折扣:3折
    • 生态产品第四产业:理论与实践 王金南 中国环境出版集团【正版可开发票】
    •   ( 0 条评论 )
    • 王金南 /2022-06-01/ 中国环境出版集团
    • 生态产品第四产业是一个新提法、新思路、新产业,需要系统全面、多领域、跨学科的研究探索和实践。在这样一个背景下,邀请过去一直在思考和研究这个题目的人员,通过大家边思考、边讨论、边总结、边撰写的方式,把我们对生态产品第四产业的研究加以梳理和提炼,完成了《生态产品第四产业:理论与实践》专著。这是一部我们思考和探索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特别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集体作品。

    • ¥56 ¥261.37 折扣:2.1折
    • 环境美学 陈望衡 著 武汉大学出版社【正版可开发票】
    •   ( 0 条评论 )
    • 陈望衡 著 /2007-04-01/ 武汉大学出版社
    • 本书提出“景观”概念,如果说,艺术美的本体在意境,环境美的本体就在景观。它们是美的一般本体的具体形态。景观的生成有主体与客体两个方面的作用。自然、农村、城市是环境美学研究的视域,生态性与人文性、自然性与人工性的矛盾与统一是环境美学研究的基本问题。环境是我们的家,故环境美最根本的性质是家园感。在环境美学的视域内,“宜居”进而“乐居”是环境美的首要功能,“乐游”只能是它的第二功能。

    • ¥51 ¥271.37 折扣:1.9折
    • 环境科学与工程原理 (美)戴维斯(Davis,M.L.),(美)马斯坦(Masten,S.J.) 著,王建龙 译 清华大
    •   ( 0 条评论 )
    • (美)戴维斯(Davis,M.L.),(美)马斯坦(Mast /2007-06-01/ 清华大学出版社
    • 本书是环境类专业的教材,系统介绍了环境科学与工程的原理与方法。本书内容包括:化学原理,物质与能量平衡,生态系统,风险认知、评估与管理,水力学,地质与土壤资源,水质管理,水和废水处理,空气污染,固体废物工程,危险废物管理,农业与环境,噪声污染,电离辐射。本书配有大量例题,各章后附有复习重点、习题、问题讨论、补充阅读材料、参考文献等。 本书具有以下特点: 涉及广泛的环境问题,包含独具特色的几个章节,如地质与土壤资源、农业对环境的影响等。 注重环境问题的综合性,强调科学原理而不是具体的工程设计。 综合考虑物质平衡,并将质量平衡的概念作为解决环境问题的工具。 本书可作为高等院校环境类专业及生物学、化学、土壤科学等专业的教材,并供从事环境保护的科技工作者参考。

    • ¥77 ¥329.37 折扣:2.3折
    • 道法自然 中国环境史研究的视角和路径 周琼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正版可开发票】
    •   ( 0 条评论 )
    • 周琼 /2017-12-01/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中国西南边疆民族环境的变迁及相关理论问题备受外学界关注。在研究历史环境变迁的基础上,探索解决环境问题、治理环境危机的历史经验及措施,是《道法自然 中国环境史研究的视角和路径》的目的及要旨。从多学科视角、采用跨学科研究方法,全面探讨全球化视野下中国西南边疆民族环境的变迁,是《道法自然 中国环境史研究的视角和路径》的主要研究路径。 《道法自然 中国环境史研究的视角和路径》在深化中国西南边疆民族地区环境史、边疆史乃至中国环境史、世界环境史领域等相关问题的研究,对现阶段提高生态恢复及环境治理的能力、强化西南乃至中国生态恢复及重建的能力和技术手段、促进中国西南边疆民族地区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资鉴价值。

    • ¥60 ¥249 折扣:2.4折
    • 破损山体生态修复工程 沈烈风 编 中国林业出版社【正版可开发票】
    •   ( 0 条评论 )
    • 沈烈风 编 /2012-01-01/ 中国林业出版社
    • 《破损山体生态修复工程》对山体修复过程中所采用的技术手段,从地质修复到景观植物栽植、挂网喷播、客土喷播、成品植被草毯铺设等,以及对工艺流程及施工技术措施均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并配有大量施工过程中的图片。同时,对山体修复后植被恢复状况、植物群落演替、植物景观变化、植物多样性等进行了跟踪调查,做出了全面的评价和分析。《破损山体生态修复工程》在梳理东湖开发区近几年如何以科学发展观指导绿化建设工作的基础上,对于景观规划、水土保持、生态修复等方面都有的参考价值,值得从事生态治理研究、施工、规划及管理等方面的科技工作者阅读。

    • ¥176 ¥905.37 折扣:1.9折
    • 废水资源化综合利用技术 丁忠浩 著 国防工业出版社【正版可开发票】
    •   ( 0 条评论 )
    • 丁忠浩 著 /2007-01-01/ 国防工业出版社
    • 本书对废水资源再生利用的基本原理和技术方法进行了系统的介绍。全书共有六章,章概述二次资源来源与分类以及我国在这方面的相关政策和法规;第二、三章按物理、化学、物化、生化等处理方法的分类,介绍了废水资源再生的主要技术手段,包括混凝、吸附、膜分离、离子交换、氧化法、光化学法、电化学法和各种生物处理法;第四、五、六章分别介绍高浓度有机废水、无机废水和城市污水处理和资源再生利用技术。在具体实例的阐述中,详细地列举了各种工艺流程、治理设备和实际运行参数以及经济效益情况。 本书适合于从事环境保护和资源再生利用工作的科研设计人员、生产者和管理人员阅读,可作为大专院校环境保护专业学生的资源再生利用课程教材。

    • ¥57 ¥219.37 折扣:2.6折
    • 大气环境管理决策支持系统 马晓明,王东海 编 化学工业出版社【正版可开发票】
    •   ( 0 条评论 )
    • 马晓明,王东海 编 /2006-06-01/ 化学工业出版社
    • 《大气环境管理决策支持系统》分为基础研究和系统设计开发与应用两部分。部分基础研究工作包括决策支持系统分析、大气环境质量数值模型、容量计算模型、成本效果分析模型等;第二部分对济南市的大气环境管理决策支持系统进行了详细分析和设计,并用一些案例说明系统的应用。 《大气环境管理决策支持系统》在大气环境质量模拟模型、大气环境容量计算与分配方法、大气污染防治的成本效果分析模型、环境经济能源系统分析等研究的基础上,解决了建立城市大气环境管理决策支持系统的关键环境模型与方法等问题。开发的大气环境质量管理决策支持系统集成了排污申报登记、数据仓库、地理信息系统等已有软件,组成模块包括数据库、数据仓库、地理信息系统、大气污染物扩散模拟、运筹学模型库、环境影响评价、情景设定、总量控制、成本?效益分

    • ¥80 ¥309.37 折扣:2.6折
    • 道法自然 中国环境史研究的视角和路径 周琼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正版可开发票】
    •   ( 0 条评论 )
    • 周琼 /2017-12-01/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中国西南边疆民族环境的变迁及相关理论问题备受外学界关注。在研究历史环境变迁的基础上,探索解决环境问题、治理环境危机的历史经验及措施,是《道法自然 中国环境史研究的视角和路径》的目的及要旨。从多学科视角、采用跨学科研究方法,全面探讨全球化视野下中国西南边疆民族环境的变迁,是《道法自然 中国环境史研究的视角和路径》的主要研究路径。 《道法自然 中国环境史研究的视角和路径》在深化中国西南边疆民族地区环境史、边疆史乃至中国环境史、世界环境史领域等相关问题的研究,对现阶段提高生态恢复及环境治理的能力、强化西南乃至中国生态恢复及重建的能力和技术手段、促进中国西南边疆民族地区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资鉴价值。

    • ¥58 ¥249.37 折扣:2.3折
    • 三峡水库群生态环境调度关键技术研究 杨国录,陆晶,骆文广 著【正版保证】.
    •   ( 0 条评论 )
    • 杨国录,陆晶,骆文广 著 /2018-11-01/ 科学出版社
    • 《三峡水库群生态环境调度关键技术研究》围绕三峡水库支流、库区和水库下游水环境改善问题,阐述利用溪洛渡—向家坝—三峡三库联合多目标调度改善水环境的生态环境调度思想体系和关键技术方法。主要内容包括:水库群生态环境概念、方法和技术体系;支流水华防控精准预报和环境干扰方法;三峡库区水源地水质安全保障评价与风险控制方法;三峡水库下游生态环境改善数学模拟技术。重点阐明了河流生态特征值、水环境容量与纳污能力、水体容污量与标值容污量的基本概念和计算方法,并说明了三峡水库信息监控和生态环境调度方案集成及可视化平台构建。

    • ¥60.6 ¥228.3 折扣:2.7折
    • 中国自然环境入侵生物 环境保护部自然生态保护司【正版保证】.
    •   ( 0 条评论 )
    • 环境保护部自然生态保护司 /2012-12-01/ 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 生物入侵已成为当今世界各国、各相关国际组织、科学家乃至公众最为关注的重大事件之一,主要是因为外来物种入侵对世界各地的环境和经济发展造成了巨大危害和严重威胁,并且这种危害和威胁还在逐渐加剧。为了有效控制外来入侵生物对自然生态环境尤其是自然保护区的危害,2003年原国家环保总局公布了批入侵生物名单16种,2010年环保部公布第二批入侵生物名单19种。针对上述2批35种外来入侵物种,编撰了《中国自然环境入侵生物》,对每种按分类地位、鉴别特征、生物学特性、原产地和中国分布现状、扩散和危害以及简要控制方法编排,并提供了丰富的图片,希望为国家自然环境的入侵生物防控和自然生态系统保护提供参考。

    • ¥111.8 ¥396.6 折扣:2.8折
    • 环境评价【正版图书,满额减】
    •   ( 0 条评论 )
    • /1999-09-01/ 同济大学出版社
    • 本书分为总论、方法学和环境影响评价部分,每章有习题。全书涵盖了环境评价学科的基本内容,包含许多新理论、新方法,如视觉影响评价、累积效应分析、环境风险评价、公众参与和区域环境影响评价等,并配以相关的政策和法规。书后附中英文名词索引,以便读者查检。作者对基本概念的叙述注意确切和深入浅出,对评价方法和技术的介绍尽量理论结合实际;内容编排上注意系统性和层次性,以利读者从整体上把握全书,并能正确应。本书可作为环境工程、城市规划、市政工程、环境科学与管理和其他理工科有关专业的本科生和研究,也可作为环境保护科技和管理人员的常备参考书。

    • ¥57.1 ¥265.3 折扣:2.2折
    • 农田面源污染监测方法与实践 刘宏斌 等 著 科学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正版现货】
    •   ( 0 条评论 )
    • 刘宏斌 等 著 /2015-08-01/ 科学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
    • 农田面源污染具有隐蔽性、滞后性、分散性、不确定性等特点,其发生在很大程度上受到降水、地形、土地利用、农业生产方式等诸多自然或人为因素的影响。长期以来,如何准确、定量的监测、评估农田面源污染一直是困扰广大科研工作者的一个难题。本书以作者及其所在团队多年研究工作为基础,立足田块尺度面源污染监测,针对地表径流和地下淋溶两条农田面源污染主要发生途径,从田间监测设施建设技术规范、监测技术规范、田间记录规范和样品分析测试方法等方面,系统介绍了坡耕地、平原旱地、水旱轮作、水田等不同类型农田的面源污染监测方法,并简要介绍了部分当前我国已经建成并投入运行的我国农田面源污染监测试验。

    • ¥67.2 ¥378.77 折扣:1.8折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