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林业信息化标准规范》主要从基础设施类标准、信息资源通用类标准、信息资源专用类标准、应用服务类标准、地方标准几个方面介绍了中国林业信息化建设发展五年来所制定的行业相关标准示范,对行业的建设有序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中国湿地资源·上海卷》是在全国第二次湿地资源调查成果的基础上经系统整理完成,系统介绍了上海湿地资源基本情况、湿地类型与分布、湿地生物资源、湿地资源利用、湿地资源评价、湿地保护与管理等内容,书末还附有上海湿地调查区域植物名录、湿地调查区域动物名录和重点调查湿地概况。
《区域土地可持续利用优化方法与规划支持研究》分析了当前土地利用优化和规划支持研究的发展概况和未来趋势。运用理论结合案例分析、数学模型结合计算机仿真的方法,以服务规划实践为目的,从土地利用系统的角度,提出面向规划的区域土地可持续利用优化方法论,构建区域土地可持续利用规划支持框架和模型,并在浙江省嘉兴市秀洲北部地区进行实证研究。研究旨在丰富土地利用研究的思路和方法,加强土地利用科学研究与规划实践的衔接,为科学的土地利用规划提供技术支持,对落实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做出积极贡献。 《区域土地可持续利用优化方法与规划支持研究》共分十章,包括三部分内容。部分是理论基础:第二章阐述区域土地可持续利用的理论,第三章评述外土地利用优化理论和方法研究、土地利用规划和规划支持研究。第二部分是
《苗圃作业技术指导》以实习指导的方式,对苗圃生产重点环节的技术、流程、要求等进行了较为详细的介绍,以章、节的形式排列各个生产环节。全书分为17章,大体以一年中苗圃生产作业顺序孚排列,以相近、相关的作业内容划分为章。从苗圃建设、土地整理开始,到苗木出圃,反映了苗木生产周期的技术内容。第十七章是根据生产实践和笔者的经验,与了苗圃作业规范,仅是一些初步想法,试图引导苗木生产者进行规范作业,进而促进苗圃作业规范的建设。
多年教授木材物理学,偶有一得,很想与别人共享,纵观现况,尚未有这方面的专著,因而有动笔的欲望,然而成书之后,却有众多不满意之处。常听一些导演说:电影是门遗憾的艺术,其实许多行当皆如此,十全十美是不可能的,希望在后人,更好的还在后头。 木材是天然高分子材料,木材物理学的研究方法,许多方面都与高分子物理学相同,但是后者的对象是人造高聚物,木材结构复杂,各向异性,非均匀,不同树种,材料迥异,即使是同一树种,生长环境不同,材性亦有差异。这些均为木材物理学的研究带来困难,与高分子物理学相比,木材物理学对实践的指导意义要逊色不少。但笔者坚信,万丈高楼始于基石,随着时间的推移,木材物理学对木材加工业的作用,将日益明显。 本书可以作博士生、硕士生木材物理学课程的教学参考书。在讲授时,对
《北京自然故事》作者刘文慧自己通过生活中的观察描写了北京的动物、植物、春夏秋冬四季和节气等自然事物及其变化,用生动并具有北京特色的语言讲述了关于北京的自然故事。本书图文并茂,语言通俗易懂,生动有趣,是一本青少年科普类读物。
为深入贯彻科技大会精神和认真落实《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 2020年)》,促进学科发展和学术建设,促进我国科技原始创新能力的提升,逐步树立中国科协及所属学会在学科发展研究方面的导向性和性;贯彻中国科协《关于开展学科发展进展研究及发布活动的通知》(科协学发[2006]27号)文件精神,进一步推动林业科学学科发展,提升林业科技自主创新能力,促进我国林业可持续发展。为此,中国林学会承担了《林业科学学科发展报告(2008 2009)》编写工作。 开展林业科学学科发展研究,是学会进入国家创新工程的切入点,是体现学会作用和性的一项重要工作,学会领导对此给予了高度重视,并进行了周密的策划和组织。2007年中国林学会完成了《林业科学学科发展报告(2006--2007)》的编写工作,该书出版后,深受科研、教学、情报和管理
《怎样检验木材(国产、进口)》是将国家发布的木材主要产品标准和有关的基础标准,以及美国、俄罗斯、东南亚地区一些国家的原木标准和检验方法,有系统地综合整理编成。以怎样检量木材尺寸、评定木材质量、识别木材种类和进口材检验等为主要内容。
《中国林业碳汇项目审定和核查指南》(作者武曙红、宋维明)集合了我国林业碳汇领域业内机构和资深专家的观点,相信对从事与林业碳汇相关业务的政府机构、企业、科研院校、核查机构、咨询机构等人员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本书适合从事相关研究工作的人员参考阅读。
本教材的编写按照森林资源资产评估项目工作过程,即按“接受评估项目委托→评估项目风险→编制项目工作计划→资产调查→评定估算→整理工作底稿→撰写评估报告→项目资料归档”进行编写的。教材内容共分五章,森林资源资产总论,森林资源资产评估业务承接,森林资源资产核查,森林资源资产评写估算,森林资源资产评估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