湛庐文化遍寻全世界的高品质内容和思想,并用多元的方式将其传递给中国3000万精英读者。大英图书馆的馆藏珍品超过2亿件,跨越了数千年的人类文明长河。2025年,湛庐文化再次携手大英图书馆,打造专属联名日历《湛庐珍藏大英图书馆.2025》。 跨越千年的艺术大赏。穿过2亿件藏品,为你寻到了365张旷世美图。《湛庐珍藏大英图书馆.2025》以生肖文化、古典音乐、文学经典为灵感,选取了12个主题(瑰丽灵蛇、春之序曲、花之圆舞曲、动物狂欢节、绿野仙踪、仲夏夜之梦、夏之牧歌、海底两万里、月光奏鸣曲、群星闪耀时、如歌的行板、冬日小夜曲),集音乐、文学、科学、艺术于一体,内容丰富,时间空间跨越大,每一天选取一张颜值高且内涵丰富的珍贵馆藏。 好看又好听的日历,1800 分钟视听内容,全/方位覆盖旅行、文学、艺术、音乐、建筑、设计、时尚
《百科日历2025》是一本拿捏生活学习的百科全书!历史、地理、科技、文学、生物、化学、物理,一网打尽,加分的知识,趁早记!翻开这本书,会有一场科技前沿的邂逅:暗物质的发现、物质的构成;会有一场跨越历史长河的探险:朱棣迁都的原因、三星堆名字的由来,会有一场地理的壮丽巡礼:宁夏的景色、江西的水系;会有一场文学的精神盛宴:《西游记》和《红楼梦》的独特韵味与深邃哲理……拓宽你的知识面,让你眼前一亮又一亮,轻松占领智慧高地!你不需要啃大部头,也不需要记笔记,就能在不知不觉中把知识装进脑袋里。别人知道的东西你知道,别人不知道的东西你还知道,主打一个啥啥都知道!
这本日历美在哪里? 一、封面用敦煌壁画千手观音,寓意万相与智慧并存,不仅展现了敦煌艺术的独特魅力, 更传达了对个体特性的尊重与理解。 二、红色主色调源自敦煌大地赤铁矿, 盛阳之色尽显厚重包容,彰显敦煌的华丽与辉煌。 三、3.UV与烫金、反向UV工艺,赋予日历封面凹凸质感和绚丽光泽,搭配烫金字体,提升日历触感与视觉享受。 四、日历章节页配图拼贴感与仿古感十足,突出肌理、色彩、平衡,强调单色处理 ,艺术感拉满。 五、日历内文采用对应朝代的藻井纹样,用以衬托壁画主体角色,既保留了敦煌的原始韵味,又赋予其新的生命力。
《新华日历2025》以 镜览中国 为主题,依托新华社优质照片资源,精选365张高清照片,每天一张精彩大片,生动展现中国动人的自然风光、壮观的山川地貌、可爱的动植物、各地的风土人情,带您领略中国文化的魅力、感受新时代中国新风貌。在每张图片的下方,《新华日历2025》都配有一些内容温馨、富有哲理、通俗易懂、启迪心灵的文字。这些抚慰人心、激人奋进的语句在给生活增添诗意的同时,也将成为人们一天忙碌生活中最温暖的陪伴。 日历内容丰富、画面精彩,新闻性、艺术性、实用性兼具,具有欣赏、馈赠、收藏之价值。
《国博日历:二〇二五·农历乙巳年》以时间为线索,精选365件馆藏精品文物,按照年代顺序梳理编排,每一件文物都经过专家团队的精心挑选和详细解读,通过这样的方式,读者可以经文物走进当时的社会生活,在一年中的每一天,都与一件珍贵的文物相遇,感受历史的脉动。国家博物馆馆藏百万余件珍贵文物,构筑起展现中华文明永恒魅力、体现时代价值的文化殿堂。坚持《国博日历》的编纂出版,不仅是一次次的历史巡礼,更是文化自信的火种传递。
本书是启功系列日历的第9本,题材是启功先生题字。启功先生是著名的教育家、国学大师、书画大家,他的书法清秀隽永、风格独特,受到大多数人的喜欢。1985年4月,启功先生当选中国书法家协会第二任主席,积极推动书法走进百姓家,走进中小学课堂,由他主编的《书法概论》当年就发行20万册,可见启功先生倡导的书法理念深入人心,为社会所接受。启功先生在世时,请他题牌匾、题名、题堂号斋号的人络绎不绝,因而,启功先生的题字就成为书法界另外一道秀丽风景。本书搜集到启功先生为个人书斋、学校、厂矿、企业等多家单位的600多个题字,按不同用途分类并整理成册,用另外一个角度欣赏启功先生的书法。
《文博日历2025年》基于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新闻客户端的新媒体栏目《文博日历》开发而成。央视新闻客户端全新拓展 新闻 服务 平台功能,联合全国博物馆,自2023年3月21日开始推出新媒体产品《文博日历》。该产品定位于文博科普,每天认识一件文物,推出后荣获2023年度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优秀作品奖应用创新二等奖、国家文物局2023年度文物好新闻奖,获评2024年度中华文物新媒体传播精品推介精品项目。 实体书《文博日历2025年》基于同名新媒体产品开发,从已介绍的400余件文物中做挑选,每天介绍一件文物,图文并茂,不仅展示文物的基本信息、功用和价值,还介绍文物包含的文史知识、自然科学知识等,集新闻性、知识性、趣味性、服务性于一体,图文并茂,可读性强。该书不仅是一本有一定时效性的日历书,更是一本寓教于乐的文博知识工具书,读者
故宫珍宝遇上寻色萌蛇,一场传统色彩与绚丽文物的童真邂逅。一次为心怀童真、热爱传统文化的读者准备的梦幻之旅。这不仅是一本日历,更是一扇通往千年智慧与美丽色彩的神奇之门。2025年是故宫博物院建院100周年,为回应读者对高质量中国传统色彩内容的期盼,故宫出版社与四川人民出版社联合出版《故宫日历·2025年·童真版》。本书以童真的视角,深入挖掘故宫中100件文物的色彩故事,用寓教于乐的方式,为3~12岁儿童以及故宫文化爱好者开启一场精彩的“萌蛇寻色”之旅。
《 健康中国2030 规划纲要》提出,到2030年实现以下目标:人民健康水平持续提升。人民身体素质明显增强,2030年人均预期寿命达到79.0岁,人均健康预期寿命显著提高。其中对于老年人这一重点群体更是指出 促进健康老龄化 。结合这一目标,根据日常生活需要,特编写此书,书中设计多个板块,包括每日运动情况、血压、身高体重、每日饮食记录、每日吸烟记录等,帮助老年人以日为单位,每天记录自身健康情况。并且本书每页附有健康小建议,涵盖心理健康,饮食建议,运动建议、睡眠管理建议等。该书可以作为中老年人使用的健康管理手册,也可以作为当年的日历使用。
逻辑,效能,大脑减压神器 本手账包含年计划、季计划、月计划、周计划、日计划,读者可自主选择以一小时、一天、一周、一月、一季度及一年为单位,规划和记录生活,一目了然,简洁高效。用手账管理时间,每天只要2分钟,塑造正向、积极的高效能思维。 24小时时间轴强化清晰了时间概念,满足了使用者按时间记录手账的需求,轻松实现时间管理。
本书采用世界通用公历和农历相对照,并用图表形式详细列出每年的年月日和二十四节气,简单明了;时限为1930 2120年,共190年,时间跨度大,查找方便,实用性强。本书在浩如烟海的中华传统民俗文化中进行了重新梳理和精选提炼,让包罗万象的传统文化更鲜活、更实用。并根据今天老百姓的实际生活需要,编写了涵盖面非常广的生活实用百科知识,帮助老百姓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难题。本书包括天文历法、传统节日、民俗礼俗、民俗禁忌、民间传说、养生保健等内容。本书编写体例简洁,语言通俗易懂,以契现代人的阅读口味,是老百姓居家常备的工具书。
本书从数百万字的王阳明著作中,选取365个对生活有用的王阳明经典句子和案例,挑选出了365句对生活有用的心学金句,围绕修心这一主题,一天一句,由浅入深,让我们不断成长,成为一个此心光明,坦荡无畏的人。
暂无内容简介。。。。。。
这是一本适合大众阅读的、兼具古生物科普知识的艺术图鉴。中国的恐龙数量、种类是非常庞大且丰富的,根据中国古动物馆统计,中国发现并命名的恐龙种数已经高居世界第一位,全国有22个省级行政区都发现了恐龙化石。本书从中国发现的远古生物中精选了近200种,每页的中国恐龙或翼龙,或以化石、或以复原图的形式,有局部重点,也有全景展示。通过简洁精准的文字介绍、栩栩如生的绘画打造了一本图鉴式的艺术图册,帮助读者全方位了解神奇有趣的中国龙。
《顺时生活》健康日历,是作者多年来致力于推广的顺时养生、顺时生活理念的实践版。与当下所有健康日历相比,本日历按照2025年的天气变化逐天提示养生重点,每候有一次反思、自测,并通过全年74 次的自查,帮助您了解自己身体的顺时变化,更有针对性地进行个人体质调理。还有大家最为关切,能够迅速学会、用上的:1. 六气保健食方;2. 节气食方的做法;3. 74次自查自测,掌握全年身体状况;4. 376 种养生食材功效介绍;5. 新增125 段《黄帝内经》精华内容及释义、注解;……顺时生活,就是顺应天时、地时、人时,这样才能顺其自然地过好我们的小日子,不负光阴。
这是一本独特的文化艺术集。它广泛收录有关蛇类的博物艺术作品,并汇集全球古往今来关于蛇的艺术表现,通过精美的画作,展示蛇在不同文化中的多样性和丰富性。从古埃及传说到古希腊神话,再到印度文化和亚洲文化及印加文化,本书将带领读者领略蛇的博物史和蛇在人类历史及世界主要文化体中的特殊地位和象征意义。本书不仅是一本介绍蛇的博物百科全书,更是一场跨文化的艺术之旅,适合所有对自然历史、民俗学和艺术感兴趣的读者。随着2025年的到来,这本书也象征着智慧、灵活与再生的一年的开始。
书号:9787511477279 书名:拥抱温暖万事如愿(2025年日历) 定价:188 注:预售品种请单独下单,与预售品种一起拍的品种默认和预售品种一起发货!
《顺时生活》健康日历,是作者多年来致力于推广的顺时养生、顺时生活理念的实践版。与当下所有健康日历相比,本日历按照2025年的天气变化逐天提示养生重点,每候有一次反思、自测,并通过全年74 次的自查,帮助您了解自己身体的顺时变化,更有针对性地进行个人体质调理。还有大家最为关切,能够迅速学会、用上的:1. 六气保健食方;2. 节气食方的做法;3. 74次自查自测,掌握全年身体状况;4. 376 种养生食材功效介绍;5. 新增125 段《黄帝内经》精华内容及释义、注解;……顺时生活,就是顺应天时、地时、人时,这样才能顺其自然地过好我们的小日子,不负光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