筛选条件:

  • 仅五星
  • 49-69元
  • 5折-7折
清空筛选条件
顾客评分:
仅五星 以上 以上 以上 以上
销售价格:
25-49元49-69元
折扣力度:
1折-3折3折-5折5折-7折7折以上
筛选:
    • 艺术的慰藉
    •   ( 40457 条评论 )
    • (英)阿兰·德波顿,(澳)约翰·阿姆斯特朗 /2019-07-01/ 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 人们常常说道,艺术非常重要,却很少有人告诉我们它之所以重要的确切原因。现在,流行文化领域的两位权威人士阿兰 德波顿与约翰 阿姆斯特朗将解答这一困扰我们的私密但平凡的难题。 我的工作为什么没有给我带来更多的满足感? 别人的生活为什么看上去更加光鲜亮丽? 我应该如何改善与恋人之间的关系? 政治为什么总令人沮丧? 阿兰 德波顿选择150件经典绘画、建筑与设计作品,在 爱情 自然 金钱 政治 四大主题之间恣意穿插,深邃、机智、生动,他以一种全新的角度阐述艺术的功能:艺术可以是一种疗愈方式,为人生的诸多问题提出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法,从而安然地面对人类*终的命运。

    • ¥49 ¥98 折扣:5折
    • 中国山水画对谈录(跟随十位大师,走近山水画世界)
    •   ( 592 条评论 )
    • 许钦松 编著 /2024-01-01/ 上海人民出版社
    • 九场重量级对谈,直面山水画关键问题:为什么中国人钟爱画山水?千年来山水画经历了哪些变革与发展?中国山水画与西方风景画有何区别?山水画的笔墨和书法笔墨有何关联?画家的修养和性情如何影响作品?当代人如何面对山水画传统? 早在南北朝,宗炳便以《画山水序》奠定了山水画的理念;此后历朝历代的画家创作了大量不朽名画,这些作品至今仍是艺术创作者取之不尽的灵感来源。本书收录了许钦松与邵大箴、郎绍君、薛永年、潘公凯、易英、朱良志、尹吉男、余辉、吴为山九位艺术史家、艺术评论家的对谈,循序渐进并深入浅出地讨论了中国山水画传统,以及现当代山水画的意义如何重建。 对谈山水画,既是解读前人,也是阐释自己。进入对话,随经典画作穿越千年.溯源中国人的审美基因。

    • ¥49 ¥98 折扣:5折
    • 笔法·章法·字结构:书法形态研究
    •   ( 718 条评论 )
    • 邱振中 著 /2023-07-01/ 上海书画出版社
    • 《笔法、章法、字结构 书法形态研究》一书作者邱振中先生依凭对有关细节和现象的观察与思考,将书写技法放在历史变迁中进行解析,揭示了书法形式构成的种种奥秘,以及汉字书写与生俱来的规定与可能性。本书围绕笔法、章法、结构三个方面展开,构建了相关的形态理论。其中笔法和章法理论完成于20世纪80年代,已对书法领域的教学、创作、研究产生重要影响。字结构研究面对的材料无限复杂,费时尤长,它的完成标志着书法形态学基础部分的完成。 作为一部跨越四十年的重要理论著作,《笔法、章法、字结构 书法形态研究》的出版不仅完整呈现了邱振中关于书法形态的研究成果,也将为书法领域的创作、教学、研究以及相关学科提供新的众多的可能,有重要学术价值。

    • ¥49 ¥98 折扣:5折
    • 艺术与错觉——图像再现的心理学研究
    •   ( 11346 条评论 )
    • 著:[英]E.H.贡布里希 翻译:杨成凯 李本正 范景中 译:邵宏 /2023-03-01/ 广西美术出版社
    • 被肯尼思 克拉克描述为 我所读过的才华横溢的艺术批评著作之一 的《艺术与错觉》,是一部有关制像的经典研究。它试图回答一个简单的问题:何以会有被称作风格的东西?这个问题也许简单,却很难回答。贡布里希教授对图画再现的心理学及历史的探索,充满睿智而包罗万象,从而引领他进入许多重要领域。在说明肖像制作远比它看起来要困难这一问题的过程中,贡布里希对许多新老看法作出了考证、质疑与再评价,那些新老观点包括模仿自然、传统的功能、抽象问题、透视的有效性,以及对表现的解释。 本书虽然出版于40多年前,至今仍不失其活力与重要性。贡布里希为理解艺术和处理复杂的观点与理论问题提供了缜密的科学发现。他对人类大脑无穷无尽的能力,对人类观看世界与制作和观看艺术时的微妙关系始终抱有探究之心。当验证各种假说时,他

    • ¥59 ¥118 折扣:5折
    • (当代学术棱镜译丛)艺术批评入门:历史、策略与声音
    •   ( 95 条评论 )
    • 〔美〕克尔·休斯顿 著,张燕楠 译 /2024-03-01/ 南京大学出版社
    • 本书系统地梳理了从批评流派缘起到2000年以来艺术批评演变的历史,为读者提供了清晰的艺术批评领域的发展脉络;接下来分别探讨了一系列与描述、解释和判断这三个主要批评活动相关的具体问题;最后详细论述了构成批评话语的各种力量和抉择;书中插入的附页则用一定笔墨全面介绍了相关思想,并提及了很多论争和趋势,正是这些论争和趋势的共同作用,才使得艺术批评成为如此令人激动而又富于变化的体裁。 本书为《当代学术棱镜译丛 视觉文化与艺术史系列》中的一本。 《当代学术棱镜译丛》自2000年以来,已译介百余部域外学术佳作。复合光通过 棱镜 便分解成光谱,丛书以 棱镜 为名,意在通过所选篇什,折射出国外知识界的历史面貌和当代进展。丛书下设25个子系列,涉及哲学、社会学、文学理论、艺术理论、媒介研究等诸领域,囊括了众多域

    • ¥59 ¥118 折扣:5折
    • 图像理论
    •   ( 2002 条评论 )
    • [美]W. J. T. 米切尔 /2021-08-01/ 重庆大学出版社
    • 什么是形象?它们与语词有什么不同?更确切地说,W. J. T. 米切尔所追问的是,在20世纪后期,在人们普遍认为视觉力量空前强大、文化研究中 图像转向 已经取代了 语言学转向 的时候,图像(及图像理论)在起什么作用? 在本书中,作者探索了图像在关于文化、意识、再现的理论中的作用方式,并将理论自身视为一种图绘的形式。本书的目的不是要生产一种 图像理论 ,而是要将理论图绘为再现形成过程中的一种实践活动。借用当代有争议的电影,比如斯派克 李的《为所应为》和奥利弗 斯通的《刺杀肯尼迪》,以及媒体对国家新闻的报道,米切尔考察并说明了视觉形象在唤起或压制公开辩论、集体情感与政治暴力上的塑造性力量。 作为美国视觉研究领域杰出的理论家之一,本书作者为贯穿文化(从文学到视觉艺术再到大众媒体)的可见性与可读性之间的相互

    • ¥68.6 ¥98 折扣:7折
    • 林风眠中西绘画艺术论稿
    •   ( 481 条评论 )
    • 林风眠 著 、屠宁宁 编 /2022-12-01/ 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
    • 本书着眼于林风眠对整个中国艺术的贡献,对近现代中国艺术的发展和走势所起到的承上启下的引领者之地位,以及创造时代艺术的精神等几个方面。全书分为上中下三编,以图文混排的形式,力求全方位呈现其各个创作时期的思考方向和绘画特点,具体包括自序、回忆与怀念、东西艺术之前途、一九三五年的世界艺术、中国绘画新论、印象派的绘画、艺术家应有的态度等章节,结尾附艺术家年表。整体编排结构完整,对于广大美术爱好者来说,具有较高的文化收藏价值。

    • ¥69 ¥138 折扣:5折
    • 贡布里希文集:象征的图像
    •   ( 4233 条评论 )
    • [英] E.H.贡布里希 著;杨思梁范景中 编 /2015-04-01/ 广西美术出版社
    • 《贡布里希文集:象征的图像》是E.H.贡布里希教授四卷本 文艺复兴艺术研究 的第二卷。在这本书中,贡布里希将研究的焦点放在了 视觉的象征主义 上。以 图像学的目的和范围 为开篇导言,其后是对波蒂切利、曼泰尼亚、拉斐尔、普森等大师的具体研究,并以对象征主义的深入的哲学研究结尾,证明了文艺复兴时期哲学家的观点在今天依旧焕发着生机。 《贡布里希文集:象征的图像》不仅对研究文艺复兴艺术与思想的学者不可或缺,它本身对艺术史学科的塑造也有所裨益。本书反映了作者对标准、价值及解决问题的途径的持续关注,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对与图像解释相关的基础问题的广泛兴趣。

    • ¥69 ¥138 折扣:5折
    • 豹迹(中国当代艺术图鉴《关键在于实验》的作者,享誉国内外的美术史家巫鸿的记忆写作)
    •   ( 3309 条评论 )
    • (美)巫鸿 著,理想国 出品 /2022-06-01/ 上海三联书店
    • 他是国际知名的美术史家,在艺术研究领域举足轻重,同时他也是当代重要的艺术评论者,从西方艺术、当代艺术还是中国书画艺术,他的很多观点都让人大呼震撼,某种程度上说是他开启了中国美术史的写作,而关于中国当代艺术,很多重要事件他也从未缺席。再者,他也是一位重要的策展人,木心的个展览就是由他策展,而 80年代那一批中国画家,也是经由他的策展搭桥,建立起与西方学界和公众的 会面 。 他是学者巫鸿,木心称他: 巫鸿君伟岸,若古罗马壮士。 本书是巫鸿先生对76载个人历史的追忆。他突破一般回忆录式的写作,呈现给读者的既不是真实的往昔本身,也不是小说式的全然虚构,而是一种创造性的经验重构与想象,一种更为自由和开放的 记忆写作 。 他以幻想的手法呈现绝处逢生后,遇见克孜尔石窟壁画飞天像的悸动和梦魇;又以冷静克

    • ¥64.8 ¥108 折扣:6折
    • 中国材质艺术丛书·礼仪与奉献(巫鸿最新主持、编著)
    •   ( 38 条评论 )
    • 巫鸿 编著 /2024-04-01/ 上海书画出版社
    • 本书为巫鸿编著、主持 中国材质艺术 丛书第二辑,书中通过专题讨论的形式,从早期玉器、三代时期的绿松石、西汉满城汉墓中的材质系统、明清时期的 发绣 、清代宝云阁铜殿,以及当代艺术家宋冬以 水 为媒材料的艺术实验来解读中国艺术中的礼仪文化与美学思想。在一个更基本的层次上探究艺术品的创造和意义,从而丰富中国艺术史的格局和内涵。 16开全彩精印,190余幅高清精美图片,感受材质与艺术之间的奇妙联系。 材质艺术 是艺术研究和艺术批评中的一个新观念,指的是特定材料在艺术表现和表达中起到的关键作用,由此构成艺术发展和创作中的一个长远传统和重要方面。 材质 一词既指制作艺术品和建筑物的 材料 ,也意味着不同材料在意识形态和审美层次上的 质量 。这个概念因此包含和联结了物质和精神两个维度,一方面引导我们探究艺术创

    • ¥64 ¥128 折扣:5折
    • 考工格物-审物:18世纪之前欧洲对中华诸物的描述与想象
    •   ( 114 条评论 )
    • 潘天波 /2023-12-01/ 江苏凤凰美术出版社
    • 在全球交往体系下,从13世纪旅行家马可 波罗到17世纪传教士安文思, 物的描写 与 物的想象 已然成为他们建构良好 中国形象 的重要途径。然而到了1793年马戛尔尼使团来华后,良好的 中国形象 在欧洲人心目中轰然倒塌。本著以欧洲 文艺复兴 时期(14 16世纪)来华传教士马可 波罗撰写的《马可 波罗游记》(1299年)和门多萨撰写的《中华大帝国史》(1585年)以及 启蒙运动 时期(17 18世纪)利玛窦、曾德昭、安文思、杜赫德分别撰写的《基督教远征中国史》(1615年)、《中华帝国》(1642年)、《中国新志》(1688年)、《中华帝国全志》(1735年)为案例,较为详实地描述了欧洲近代两大思想解放运动时期来华传教士在欧洲中心主义立场下对中华工匠文化的另样回应,确证了中华诸物对欧洲文艺复兴和启蒙思想的深远影响,显示了中华诸物在欧洲世界崛起中的作用

    • ¥49 ¥98 折扣:5折
    • 图解人像摄影布光全攻略
    •   ( 296 条评论 )
    • 章宗 著 /2022-07-25/ 化学工业出版社
    • 摄影艺术就是光与影的艺术,所以关于光影知识的学习与运用技巧对于专业摄影师和摄影业余爱好者来说都是非常关键的一环。而本书以人像摄影布光为主线,重点讲解光影的基本知识和人像摄影用光相关的运用技巧。概括来说就是如何学习掌握并运用光影相关知识来拍摄人像,如何合理运用光线来提升画面的表现力,从而进一步提升自己的摄影技术。用直白的语言来表述实用的人像摄影用光知识,并用海量样图片结合实拍布光图来介绍,特别是多方位的布光样图展示较为翔实,使读者直观明了地掌握人像摄影布光的基础知识和提升技巧,从而更好地进行艺术创作或者记录生活片段。

    • ¥69 ¥138 折扣:5折
    • 艺术与心理学:我们如何欣赏艺术 艺术如何影响我们
    •   ( 737 条评论 )
    • 埃伦 /2022-12-29/ 机械工业出版社
    • 这本书探讨了关于艺术的长久以来的谜题,并使用社会科学方法(访谈、实验、数据收集、统计分析)的实证研究,来阐明这些问题。经过检验的研究揭示了普通人是如何思考这些问题的,以及为什么他们会以这种方式思考。这些问题包括: 到底什么是艺术? 我们从艺术中体验到 真正的 情感了吗? 当我们在现实生活中刻意回避负面情感时,为什么还要从艺术中寻找悲伤和恐惧呢? 我们如何判断什么是好的艺术? 审美判断有什么客观的标准吗? 为什么我们会贬低赝品的价值,即使我们 甚至是专家们 无法将它们与真品区分开? 小说能增强我们对他人的同情和理解吗? 学习演奏音乐能提高孩子的智商吗? 现代艺术是我孩子能做的吗? 艺术天赋是先天的还是后天的? 本书用心理学研究的视角解读了人们关于艺术的种种困惑,是艺术爱好者的书。

    • ¥52.6 ¥79 折扣:6.7折
    • 艺术理论指南
    •   ( 1747 条评论 )
    • 保罗·史密斯Paul Smith)、卡罗琳·瓦尔德Carolyn Wilde) /2017-10-01/ 南京大学出版社
    • 这部西方视觉艺术理论指南包括该领域专家撰写的41篇原创文章。开篇之作 内容宽泛的导论,论述了现代艺术理论的形成。接下来的40篇文章的顺序是按照年代和时间编排的,以便使读者能够清楚地看到西方视觉艺术理论从古代和中世纪文献到自文艺复兴以来所产生的种种现代艺术概念,再到*近关于艺术的一些思考的整个发展过程。 除了对各种不同的理论观点和立场进行概述和描述之外,本书中的所有文章还对这些观点和立场产生的某些假设进行系统的阐释,并就艺术理论化的本质提出一些更为普遍性的问题。通过这种方式,《艺术理论指南》既介绍了西方视觉艺术理论的主要思想,又为读者批评性地探究产生于艺术惯例情境中的理论的目的、理论的可行性和理论的局限性提供了一种信息来源。

    • ¥59 ¥118 折扣:5折
    • 贡布里希文集.规范与形式
    •   ( 2369 条评论 )
    • 著者:【英】E.H.贡布里希 翻译:杨思梁范景中 译:杨思梁、{ /2018-03-01/ 广西美术出版社
    • 本书是贡布里希教授极具影响力的文艺复兴研究系列文集的*卷。其中十一篇论文,以作者一贯深厚的学识和清晰的思路,探讨了关于风格、赞助人、趣味、研究方法和艺术理论等*根本的问题。本书不仅是研究文艺复兴学生的书目,对于有志加深对这段西方艺术*创造力的历史时期的认识的读者同样有所裨益。

    • ¥59 ¥118 折扣:5折
    • 外国美术史
    •   ( 20 条评论 )
    • 潘耀昌 季晓蕙编著 /2024-01-01/ 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
    • 简明扼要地阐述了西方世界和非西方世界美术的发展历程,结合不同地区和国家社会的、宗教的、政治的、文化的背景,突出展示了从史前到现代外国多彩的美术现象和丰硕的美术成果,为读者认识人类创造力在美术领域的辉煌体现提供了便捷的路径,有助读者进一步去探究美术的种种奥妙。通过分析提炼、精辟总结,呈现给读者的是一本线索清晰、内容精炼、重点突出、便于记忆的艺术史,更利于艺术爱好者阅读,作为一本外国美术史的入门读本。同时页有利于美术学生深入理解,免去了看大堆参考书籍、自己总结提炼的繁杂程序,帮助美术生深入理解,提高复习效率,轻松应对美术史考试。

    • ¥49 ¥98 折扣:5折
    • 贡布里希文集偏爰原始性----西方艺术和文学中的趣味
    •   ( 141 条评论 )
    • 著者:[英]E.H.贡布里希; 翻译:杨小京译:范景中 /2022-09-01/ 广西美术出版社
    • 本书研究视觉艺术趣味变化史上反复发生的一个现象:古老而单纯的作品,例如 原始的 作品,在道德上和审美上要优于后来变得柔弱、颓废的作品。贡布里希将这种观念追溯到古典时代,既把它与西塞罗关于放纵感官会导致厌恶的观察联系起来,又把它与艺术发展像生命体一样会生长、会成熟、会腐败以至死亡的一个影响深远的比喻联系起来。一代代的艺术家和批评家更偏爱早期风格所具有的力量、高贵和真诚,而厌恶精致的风格,因为它以腐败和俗气诉诸人们的感官。本书稿总结了作者四十多里来对这个问题的研究和思索,他论证严密,旁征博引,讨论了相关作者、批评家和艺术家在塑造和改变这些观念时所起的作用。

    • ¥59 ¥118 折扣:5折
    • 敦煌遇见卢浮宫:何以为美
    •   ( 309 条评论 )
    • 罗依尔 /2023-03-01/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 断臂维纳斯、蒙娜丽莎、文艺复兴三杰,卢浮宫让我们站在文明之巅尽览世间杰作。但敦煌的艺术杰作你能说出几件?留下这些作品的艺术家又是谁,他们在壁画上留下过自画像吗?如果达 芬奇穿越到敦煌,他会对哪个洞窟更感兴趣?面对九层楼大佛,米开朗基罗又会生发出什么样的灵感?就现在,让我们打开脑洞,在卢浮宫和敦煌的梦幻联动中,开启一场横跨东西的艺术碰撞实验。在欢笑中遇见敦煌艺术,在对比中发现敦煌之美。

    • ¥59 ¥118 折扣:5折
    • 制色:中国人的色彩美学
    •   ( 51 条评论 )
    • 曾启雄 /2023-06-01/ 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
    • 著名传统色彩研究学者曾启雄教授,潜心钻研古代东方色彩,毕三十年之功,将世代影响中国人色彩审美的知识融会贯通,联结起历史和传说、技术和材料、典籍传承和东西方交流,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将中华民族绚丽多姿的色彩文化娓娓道来。爬梳古籍整理古代色彩名称,寻访山野中的天然染色材料,亲自试染印证传统色彩,以清新平和的写作风格、丰富的图文勾连古今,回复中国人的色彩美学传统。

    • ¥54 ¥108 折扣:5折
    • 茶杯里的想象——18世纪中英茶叶贸易与设计文化交流
    •   ( 113 条评论 )
    • 张弛 /2023-01-01/ 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
    • 从文化视角来看,17 世纪中期以来中国茶在世界范围内的流动,不仅关系到航海贸易、资本的流动、以英国为代表的欧洲日常生活习惯的改变,更重要的是在全球贸易网络形成过程中,一种地域性的产品离开原生土壤之后经由他国的社会语境重塑获得新的文化意义。从这个角度来看,茶传入英国的过程,其实反映了典型的中式生活方式和中国设计传入英国、与英国文化相互融合的过程。茶传入欧洲必须具备茶叶、茶壶、瓷质茶杯和饮茶的嗜好这四个要素,这四者相辅相成,缺少其中任何一个都无法让茶这种东方饮品展现与生俱来的神韵。在英国茶文化形成的初期,不论是饮用方式、茶具使用还是茶空间的布置,英国人都在尽量模仿中国。他们热衷于饮用中国茶,也为中国的茶具和茶家具着迷。在茶叶进入英国的同时,还有大量的茶具、家具和室内装饰品随之进入英

    • ¥49 ¥98 折扣:5折
    • 世界3:艺术史与博物馆(巫鸿主编,艺术史理论前沿集成)
    •   ( 1638 条评论 )
    • [美]巫鸿郭伟其 /2021-06-01/ 上海人民出版社
    • 本辑《世界3》以 艺术史与博物馆 为专题。 博物馆或美术馆近年成为学术界和公众文化一个共同注视的主题,由此也成为联系知识精英和城市大众的一个特殊纽带。特别是中国城市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快速现代化进程,把博物馆和美术馆在城市中的地位和职能问题推到了前台,多种形态的博物馆和美术馆一方面成为衡量现代城市成熟程度的标杆,另一方面也越来越成为城市居民的关注对象。因此在中国讨论博物馆,一个自然而然的焦点是它与美术收藏、艺术史研究的关系,也就是本书的主题。《世界3:艺术史与博物馆》将 艺术史 和 博物馆 作为两个持续交叉和互动的框架,深入探讨二者之间复杂而多重的关系,以及其他有关范畴和当前的研究动向,不仅探讨博物馆的本质和结构,也关注更具现实意义的功能,如何通过博物馆的展览和互动,拉近艺术史与社会

    • ¥61.6 ¥88 折扣:7折
    • 明代的图像与视觉性(第二版)
    •   ( 891 条评论 )
    • (英)柯律格Craig Clunas) /2016-09-01/ 北京大学出版社
    • 明代中国发展迅速,在经济领域出现前所未有的繁荣。得益于这种传统的早期消费社会的模式,奢侈品消费者的数量激增,随之而来的是艺术领域的迅速发展。 图像是本时期主要的奢侈消费品之一,图像不仅以独立的图像环路的形式存在,还出现在墙壁、书籍、印刷品、地图、陶瓷制品、漆盒、纺织品,甚至是华丽的衣裙上,这些艺术品*初只包含一些规则的图形或动植物,到后来扩展到描绘自然景观、历史上的重要人物或者重要事件,以及与文学作品插图所构建出的世界密切相关的场景。 《明代的图像与视觉性(第二版)》对这一时期不同领域的图像作了整体性的纵览,为中国历史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

    • ¥60.6 ¥88 折扣:6.9折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