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新发现山西古典艺术和建筑之美 山西拥有500多处、数量居中国之冠的国保单位,不论是在熙攘城市中狭隘的小巷里,还是在郊外恢宏的殿宇中,无论是在塞外高坡寂寥的千年古刹里,还是在汾河边上风情依旧的古镇中,能有机会瞻仰一座座古建筑,仔细欣赏每一尊塑像的细腻,品味每一幅壁画的含义,追溯其所呈现的精彩历史,寻觅古人朴素的信仰脉络,都是一件十分有趣而幸福的事情。 跟着《国宝之旅山西》游山西 《黑神话 悟空》带火了山西,也带来了迷茫:去山西看什么?当你怀揣着好奇踏上这片土地时,中国古代宗教、历史、民俗所构成的一段段妩媚故事,犹如一幅幅迷人的画卷,慢慢地铺展开来:曲沃晋国博物馆里精妙的战车、青铜器,带你穿越遥远的历史;大同云冈石窟中空前绝后的精美雕刻,让你心旷神怡;五台山佛光寺里恢宏的大跨度唐代
很多摄影类图书都在分析那些好看的照片是怎么拍出来的。但对于刚拿起相机,或者还处于随手拍阶段的摄友而言,那些佳作大片与他们的距离是很遥远的。想要快速拍出好看的照片,要善于分析自己所拍照片与佳作的差距,然后有针对性地改进,这样学习效率往往事半而功倍。 好看的照片各有各的好,但不好看的照片问题往往都是出在特定的几个方面。所以,本书换了一种思路,专门从7 大摄影题材中挑选了123 张比较典型的、有问题的示例照片,逐一分析它们的问题,并给出解决办法,后还附上与示例照片风格相近的同类照片中拍得较好的照片作为对照,让各位摄友更直观地了解示例照片的问题到底都是出在哪里,以及在避免这些问题后,又能拍出什么效果的照片。 将这123 张问题照片的分析全部看过一遍之后,也许你不能直接拍出大片佳作,但一定可以跨越
中国shou部现实主义动画电影《雄狮少年》制作团队倾囊而出 从电影采风开始,展示线稿、概念图、分镜、模型、着色、打光、效果调整、过程笔记、Matte painting等幕后制作全过程。袒露真实,既是精美画册,更是一部便扫盲动画电影制作过程的国漫教科书级设定集。分享每一个细节、每一步进退、巧思与反思、知识的干货和艺术的创造。在版式设计方面,尽努力把素材及其内涵表现得贝联珠贯、酣畅淋漓,让影迷、动画爱好者拥有物超所值的体验。
这本书,是为了表达感谢,希望它可以振奋心灵,即便是在至暗时刻。每一个日子也都如此宝贵,因为我们还在呼吸,依然能被洒向高耸的树枝、清晨的工作台或是心爱诗人墓碑的阳光所感动。 1994年,丈夫去世后,宝丽来Land 250胶片相机帮助帕蒂 史密斯度过了无法写作的艰难时光;2010年,她获得了第一部手机,在朋友的启发下开始用手机进行艺术创作;2018年,她开通了社交媒体账户,持续发信,以影像与文字同当下时代建立联系。2022年,在隔离之中,她重新审视自己的生活,从社交媒体获得灵感创作了这部影像日记,记录下一年366天的珍贵时刻。 在《从昨日醒来》中,身为音乐人与作家的帕蒂 史密斯,融合古老与现代的记录方式,以简短克制的文字和相互关联的影像,创造出一种独特的韵律,让过去与当下在纸上显影:手边的咖啡与墨镜、书桌上的琐碎之
1978至1985年期间,日本摄影师久保田博二花了1000多天,几乎走遍了中国全部省份,拍摄了超过20万张彩色照片。他敏锐的政治学眼光注意到中国正处在一段历史的起点。他来到中国,和老百姓一起住人民公社、上旱厕、坐牛车,不动声色地观察中国的方方面面,用镜头记录中国人的衣着、饮食、工作、旅行、娱乐。他同时捕捉到深刻的传统元素和新的表达方式。本书以《早春的中国》精装版为基础,挑选出200余张尤为经典的作品,以更加方便阅读的开本和装帧方式,为读者呈现一个如早春般萌发新生的中国。
英国DK出版社的经典摄影普及图书,以图文并茂的形式、深入浅出的语言梳理了世界摄影史。作者将摄影作为一种艺术形式,结合摄影科技和技术的演变,讨论了其历史沿革和发展脉络,详细解读了著名摄影师及其作品,书写了一部立体生动的视觉摄影史。本书一共分为8个章节,从19世纪20年代摄影术发明之初起,每20年至30年为一个时间阶段,详细地介绍了世界摄影发展史。
《昨天的中国》以阎雷的大型摄影集《中国》为底本,甄选并增补部分未公开发表的照片,重新编排成册,全面呈现1985 2000年间处于转型期的中国的日常生活、经济起飞和社会巨变,用镜头为整个中国创作一幅*鲜活、*富生命力的肖像。 作者对中国充满了感情,三十年间足迹踏遍中国的每一个角落,敏锐地捕捉到这个具有厚重灰色调的国度在20世纪末对变革的渴望、对新鲜事物的痴迷,通过他的视角,将新旧交替时期的种种微妙和激烈之处真实地传递出来,真实展现了那段逐渐远去的历史。
卡帕有着典型的冒险家的性格,他曾说过: 如果你拍得不够好,那是因为你离得不够近。 这已成为摄影领域的 金句 之一,而他自己,则成为了战地摄影师的代名词。 《失焦》是罗伯特 卡帕亲历二战的摄影手记,作品忠实记录了他在战争中经历和感受到的一切。展卷阅读,有时会哑然失笑,而更多的时候,则会让人心情沉重。卡帕深深热爱生命,热爱和平,他厌恶战争,痛恨自己的职业 眼看着一个个年轻的生命,生死只在一瞬间,任谁也无法承受这种巨大的反差 尤其是当这种事情就发生在自己的身边,甚至随时会发生在自己身上时。然而卡帕却以近乎 冷酷无情 的冷静忠实地记录下这一切,他的文字,他的照片,无一不充分体现出这种冷静,而隐藏在冷静背后的,是用生命才能换取的勇气。
普利策奖被誉为 新闻界的诺贝尔奖 ,其新闻摄影奖象征着新闻摄影成就的巅峰,自1942年开始颁发,除1946年因故未评之外,每年评选一次。 本书精选了自1942年开始至 2015 年的普利策新闻摄影奖获奖作品(包括1968年起分设的突发新闻摄影奖和专题摄影奖)。在直观的影像之外,哈尔 比尔通过优美的笔触和详实的史料,力图借助文字还原作品背后的历史事件及拍摄经过。 此外,本书还以图文并列的方式简要介绍了当年未获奖的作品或重大事件。
我,从使用名为 摄影 的装置以来,一直想去呈现的东西,就是人类远古的记忆。那既是个人的记忆,一个文明的记忆,也是人类全体的记忆。我沿着时间回溯,想唤起我们到底来自何处、我们究竟如何诞生的思考。 《直到长出青苔》是杉本博司的摄影随笔集,书名取自素有 日本诗经 之称的和歌总集《万叶集》。全书分为十六章,每章以一段问答起兴,以杉本博司的重要作品为线索,引出艺术家本人关于历史、哲学、时间、记忆、梦境等的感悟。从日本的本土信仰、能剧、崇德天皇的故事、法隆寺留传的古塔,到英国国王亨利八世,乃至摄影的虚实、杜尚的装置,等等 杉本博司以广泛的涉猎和深刻的思考,奠定了自己独特的摄影美学,并由作品传递出自己的摄影哲学,如 相机虽会记录,但没有记忆 (剧院), 蜡烛以自己的火焰,照出自己的一生 (阴翳礼赞)
在近万张底片堆起的记忆库中, 寻找一条关于时代与青春的故事线索, 追溯一些作品的产生和它诞生的过程, 那里面有创作者的想法, 也留下大批年轻人所走过的痕迹。2 0 世纪9 0 年代, 是一段摇滚的岁月, 尽管很少人讲得清楚它到底是什么。它不是庞大无形的思想或主义, 也不是某个触目惊心的事件; 它像是一种充满对抗和色彩的涌动, 一种关乎社会现实和内心剧变的企图, 其中夹杂着新的认知和实践, 也杂糅着宣泄甚至黑暗, 以及对自我的认知。从那个昨日世界走到今天的我们, 或许透过重重叠叠的影像, 可以再认识世界一次, 再认识自己一次。 老狼、李亚鹏、黄觉、叶蓓、路路、陈辉、邓讴歌、高旗、郑钧、史雷、张杨、张楚、周宁等口述,高原采访、摄影并撰写文字。
一张照片执着地存在着,却又神秘莫测。在每一张照片中,都有一种疯狂。 照片的意义从何而来?是什么塑造了我们对照片的反应?摄影师的创作意图对我们理解照片有多重要?作者大卫 坎帕尼通过对120幅经典照片进行精辟阐释,给出了他对这些问题的答案。 书中精选的照片或为大众熟知,或陌生却耐人寻味,让人爱不释手。作者不是按照年代、体裁或摄影师的分类讲述,而是按照自己的逻辑展开。我们可以观赏到亨利 卡蒂埃-布列松、沃克 埃文斯、罗伯特 弗兰克、威廉 埃格尔斯顿、斯蒂芬 肖尔和薇薇安 迈尔等名家作品,也能品味当代摄影领军人物杰夫 沃尔、安德烈斯 古斯基、路易丝 劳勒和卢卡斯 布拉洛克等120位世界知名摄影家和无名氏的杰出摄影作品。每张照片都附有坎帕尼清晰且深刻的摄影评论,他结合照片的创作历史,向读者解释其内容和意义。
《永恒的时光之旅》收录星野道夫未公开摄影作品及西伯利亚绝笔日记 ,是对星野道夫史诗般摄影生涯的回顾和致敬。 星野道夫用镜头扑捉自然的至美和生命的脆弱与坚强,用最纯粹的热爱记录极地的风景、动物和人,他的文字也如他的影像一样质朴温暖,每一次旅程都是触动人心的 心灵之旅 。 星野道夫曾说: 当人生将走至终点,我希望我的生命能结束在阿拉斯加。 他将人生中最青春的岁月献给了这片极北之地,而这里也成为他最后的安眠之所。他用镜头为我们留下那些珍贵的即将消逝的生命和风景,也书写了人与自然的永恒对话。
本书是《昨天的中国》(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5年)的增订珍藏版,收录了上百张新增照片,并对整体内容编排、页面布局和设计等进行了优化升级。 全书分为围绕地方风光的 昨天的故乡 和围绕人文风俗的 昨天的我们 两辑,从北京到桂林,从上海到延安,从田间的勤苦劳作,到酒席上的欢声笑语,全面呈现1985 2000年间处于转型期的中国的日常生活、经济起飞和社会巨变,用镜头为整个中国创作一幅无比鲜活、富于生命力的肖像。 作者对中国充满了感情,四十年间足迹踏遍中国的每一个角落,敏锐地捕捉到这个具有厚重灰色调的国度在20世纪末对变革的渴望、对新鲜事物的痴迷,通过他的视角,新旧交替时期的种种微妙和激烈之处被真实地传递出来,展现了那段逐渐远去的历史。
这是一部致敬历史、面向未来的纪实摄影集,展现了刘香成镜头中的面孔、姿态、时机、刺点、人群与风土,传达了他以人为本的摄影理念。 珍藏190幅作品,众多获奖作品囊括其中,跨度四十六年(1976 2021),有沉淀下的时代记忆,鲜活的城市风情和质朴的乡村景象;有国际化的视野,风云际会的世界焦点,以及平民百姓的日常状态和趣味 作品富有极强的叙事性和画面张力,真实记录和直观呈现了中国改革开放后四十余年城乡风貌和人民精神气质的巨变,展现了刘香成鲜明的个人摄影语言和特点。 刘香成的摄影虽是历史的现场记录,但是他的个人风格则是关注历史和潮流中日常的普通人状态,从而折射出时代的变迁。他对中国报道的影像风格、中国新闻摄影的趣味和方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在这本书里,刘香成通过以他的照片精心编织的不断展开的绵长的历
多年来,《中国国家地理》摄影师通过镜头给读者展现了国内外壮美的山川和极致美景,也展现了文明、历史的传承和创新。这些图片用变幻莫测的光影叙事,用广阔的思路阐释大自然的极致之美,用真性情表达自己对生命的理解,运用摄影语言呈现了摄影师对周遭社会和自然的理解,给观众以强烈的震撼。 本书是一本以《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签约摄影师图片为主、 极致摄影之旅 2012/2013记录世界尽头 极致摄影大赛的优选作品和其他优秀摄影者作品为辅的精美画册,系统、精美地展示中国本土摄影师眼中的绝美大地、自然风光、生态环境。《极致之美》画册收录了中国67位*摄影师的160多幅精彩摄影作品,他们上飞机、登高山、爬冰川、潜海底、入洞穴、闯戈壁、钻雨林、蹚沼泽、探天坑,为您呈现出隐藏在中国各个极致之地的绝美景色和生态。 在这个摄
《上田义彦写真集》是日本新晋导演,著名广告摄影大师上田义彦的经典写真集M.River中文版。2021年4月,本书作者上田义彦首次自编自导自演的电影《椿之庭》于日本上映,中国演员张震参演了该片,该片充分展示了摄影师出身的上田义彦对镜头和画面的把控,为观众呈现了一部美如画的电影作品。我们可以在《上田义彦写真集》中更多地了解上田义彦的摄影艺术风格。 本书为上田义彦 屋久岛太古源流 系列作品之一,也是作者转换自己艺术理念的开端。自本作品起,作者开始了从摄影艺术角度对生命根源的探求。本书共20幅作品,特点是,省略了一般写真集的细枝末节,追求照片的内涵体现出的 生命和欢喜 。正如书中创意产业大师,艺术评论家后藤繁雄指出的那样, 失却形状、模糊,成为光块的水、植物和石头。但是,在照片上,它们却以非常强烈的图像
本书为著名摄影艺术家卡尔 布洛斯菲尔德的植物摄影作品集,由卡尔 布洛斯菲尔德档案馆(Karl Blossfeldt Archive)的收藏家和创始人安 维尔德和于尔根 维尔德(Ann and J rgen Wilde)编辑并整理,收录了布洛斯菲尔德的70幅经典植物肖像作品,并由德国植物学家汉斯约尔格 屈斯特撰写植物学注解。 卡尔 布洛斯菲尔德以客观手法对植物的根、茎、叶、花、果进行拍摄,既精准地展示了它们各自的特点和丰富的细节,也将那些平凡的植物抽象为艺术的形态,以金属般的雕塑结构融合超现实理念开创了现代艺术和摄影的新形式,是自然与艺术结合的典范。 植物学家汉斯约尔格 屈斯特撰写的植物学注解简洁生动,将布洛斯菲尔德的拍摄手法、物种的辨识特征及自然历史与欧洲的景观历史串联起来,让读者不仅了解到植物学知识,也重新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
作者倾注了十数年时光,寻觅拍摄石窟造像,足迹遍布大江南北,用影像记录华夏大地上几乎所有的古代佛窟。镜头所触及的,不仅是珍贵的国宝佛窟,还有自古生活在佛窟周围的芸芸众生。岁月留痕,众生的情感、生活与庄严、神秘的佛像似乎都融合在一起,超脱尘世的佛、菩萨也成为了百姓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 The author spent more than ten years, looking for and photographing grottoes, footprints all over China, recording almost all the ancient buddhist grottoes in China with images. The camera shoots not only the buddhist grottoes, which are precious national treasures, but also the people living around the grottoes since ancient times. With the passing of time, the feelings and lives of all living beings seem to merge with the solemn and mysterious Buddha statues.
上田义彦是日本久负盛名的商业摄影师,他长期与爱马仕、无印良品、优衣库、资生堂、全日空、耐克等公司合作,执掌三得利乌龙茶主题广告拍摄长达 20余年。他的作品风格朴素、安静而内敛,具东方审美韵味。 本书是上田义彦的摄影精选作品合集,收录了他1982年至2022年具有代表性的作品三百余张,不仅包括他各个时期拍摄的商业广告,还有他创作的人像、风光、艺术探索作品以及在全球各地的旅行记录。 本书适合摄影爱好者、摄影师阅读和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