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书,是为了表达感谢,希望它可以振奋心灵,即便是在至暗时刻。每一个日子也都如此宝贵,因为我们还在呼吸,依然能被洒向高耸的树枝、清晨的工作台或是心爱诗人墓碑的阳光所感动。 1994年,丈夫去世后,宝丽来Land 250胶片相机帮助帕蒂 史密斯度过了无法写作的艰难时光;2010年,她获得了第一部手机,在朋友的启发下开始用手机进行艺术创作;2018年,她开通了社交媒体账户,持续发信,以影像与文字同当下时代建立联系。2022年,在隔离之中,她重新审视自己的生活,从社交媒体获得灵感创作了这部影像日记,记录下一年366天的珍贵时刻。 在《从昨日醒来》中,身为音乐人与作家的帕蒂 史密斯,融合古老与现代的记录方式,以简短克制的文字和相互关联的影像,创造出一种独特的韵律,让过去与当下在纸上显影:手边的咖啡与墨镜、书桌上的琐碎之
上田义彦是日本久负盛名的商业摄影师,他长期与爱马仕、无印良品、优衣库、资生堂、全日空、耐克等公司合作,执掌三得利乌龙茶主题广告拍摄长达 20余年。他的作品风格朴素、安静而内敛,具东方审美韵味。 本书是上田义彦的摄影精选作品合集,收录了他1982年至2022年具有代表性的作品三百余张,不仅包括他各个时期拍摄的商业广告,还有他创作的人像、风光、艺术探索作品以及在全球各地的旅行记录。 本书适合摄影爱好者、摄影师阅读和收藏。
本书针对目前无人机使用者在学习及应用过程中所关心的问题,通过图文并茂的形式多方位讲解了无人机的使用入门、操作技巧、安全监管、飞行须知、规范应用等一系列相关知识,主要内容包括认识航拍无人机、无人机的选购、拍摄参数及功能的介绍、航拍构图、景别运用、运镜手法及表达含义、航拍实战分析、常用航拍剪辑思路和技法、常用航拍调色流程及技法等。 本书内容丰富、通俗易懂、实用性强,适合无人机用户、航拍爱好者、影视及新闻行业的航拍工作者等阅读学习,同时也可用作高等院校、职业院校等相关专业的参考教材。
本书包含153张照片,是对1940年代到1980年代伊斯坦布尔日常生活的生动记录。透过 伊斯坦布尔之眼 阿拉 古勒精确的镜头,这个城市的忧郁之美在传统和现代之间发生震荡。作为欧洲和亚洲的交汇之处,伊斯坦布尔的性格和它的历史一样层次丰富,而古勒的照片就传达了这一切。 在这些无与伦比的黑白照片之前,是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奥尔罕 帕慕克撰写的详细而深情的序言。这位作家和摄影师古勒一样,都生于伊斯坦布尔,他们年轻时都曾渴望成为画家。二人各自用自己的方式描绘了他们的故乡,通过图像和文字,捕捉了伊斯坦布尔的灵魂。
芸芸众生,在面对照相机时,却意外地表现出一致的特征:表演性、模仿性、符号性、互图性、实用性 20 世纪下半叶日常生活照片的影像类型丰富、多元,甚至出格,呈现出这一时期中国人生活的表与里、现象与本质。晋永权通过二十多年的图像收集、整理,甄选出从1950年代初期到1980年代末期1500余幅佚落的日常生活照片,试图寻找出中国人日常照相行为中的社会与历史逻辑。照片拍摄者、被拍摄者及拥有者信息皆无,使日常生活图像消弭了个案差异,由个体、家庭、特定人群的记忆载体,转变为公共记忆的共享之物。 《佚名照》既关乎过往,又预示未来,是一部平民生活的影像史,也是一部中国人的现代精神成长史。在客观、温和中打开了视觉艺术解读历史文化的新视角,为一个日渐模糊的昨日世界,呈现出人性的温度,使我们更直观、感性地理解今天的中
本书诞生于 百名对摄影* 具影响力的人 镜头背后的传奇人物 乔? 麦克纳利在一次数码摄影培训班的压轴报告。 一句精辟的语录,一张让人醍醐灌顶的照片,然后再聊聊照片背后的故事,它的来龙去脉,拍摄趣闻,以及怎样才能拍出这类照片。在本书中您不但能够欣赏到这位摄影大师的杰作,还能学到他那些真金白银的绝技。同时,和相机打了一辈子交道的作者还与读者分享了他那些激动人心而又惊心动魄、令人沮丧又无比动人的故事。 无论您有多少摄影经验,您都能从本书学到以前难以想象的绝技,并在实战中领略到一名职业摄影师既有趣又迷人的一面。
你见过冬日长白山上震撼的日出吗?你见过青藏高原上奔跑的藏羚羊吗?你见过浮在云上的珠江新城吗?你见过从发射场腾飞的火箭吗?有这样的一群人,眼里有光,心中有梦想,他们跨过山川大海,看遍浩瀚日月,不断用镜头记录祖国的错落山河,家园的日新月异,展现出这片让人爱得深沉的土地美的一面。这是8KRAW旗下每一位摄影师的心路历程,也是他们一直坚持创作的原动力。本画册囊括了这些优秀摄影师为精华的作品,通过祖国各地的特色景观,让你饱览祖国的壮丽美好。
1、早稻田大学电影大师课程,由早稻田大学十二位教授与业界学者深度解读电影大师黑泽明的影像世界。 2 、 《罗生门》的音乐、《七武士》的常民构造、《野良犬》的都市影像、《白痴》的狂欢化、《续姿三四郎》中幽鬼的肖像、《乱》中的能 与狂言、《梦》中的梵高、《八月狂想曲》中的生与死 3、本书由早稻田大学教授岩本憲児、武田潔前后两任日本映像学会会长执笔 4、戛纳金棕榈奖得主是枝裕和导演重磅推荐母校早稻田大学电影课程 黑泽明是*个我看过全部作品的导演。也是我19岁立志做电影以来,翻看并参考*多的导演。 是枝裕和
《一本摄影书》的内容是由畅销摄影书《 摄影器材》制作团队的十几名 作者赵嘉与编辑历时4年时间共同创作完成的。 这是一本真正从一线摄影师的视角向初级爱好者和有进阶需求的爱好者传授数码摄影技术、解答摄影疑问、提炼关键知识点的摄影书。本书的图片和文字来自 200多位 的人文地理、新闻、婚礼、旅行摄影师,而 有吸引力的是他们从实战经验中总结出来的拍摄思路、实拍技巧与重点提示。这本摄影书,无论是器材知识的介绍,还是摄影技术的阐述,都会使读者有 加开阔的视野,了解 加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和观察、思考方法。相信《一本摄影书》会给摄影爱好者带来 的学习体验。 本书适合摄影爱好者、摄影师阅读参考。
本书是环球旅行家、摄影师侧卫将其历经多年时间环游世界,航拍亚洲、非洲、欧洲、北美洲、南美洲、大洋洲等50个国家的经历,用数百张图片展现了我们生活的蓝色星球的自然风貌与文化遗迹。利用无人机的飞行能力延伸至人所不能及的世界尽头,捕捉人迹罕至的美景;利用无人机的高空视角上升到人不能攀爬之角度,捕捉人们不曾看到的奇景。本书通过近400张图片展示了渺无人烟的世界尽头以及绚丽多姿的灿烂文明,还辅以作者的拍摄经历、实地探索和所查阅文献,并结合16段精彩视频、34组131张额外图片以及9幅大型折页图片,以融媒体图书的形式全方位立体地展现了一位中国摄影师通过空中视角所感受的世界。 全书分为上下两篇,上篇主要展现地球上不为人知的独特风貌。下篇主要展现地球上人类文明的痕迹。通过作者不停地探索与前行,让读者发现地球
长城是世界文化遗产,是人类文明史上伟大的建筑之一。长城是中华民族的象征,是华夏儿女的骄傲。长城在每个中国人心中,都有着无比重大的意义。自然的风雨在侵蚀,时光的流逝在加剧,然而长城在中国人心目中的位置从未动摇。 摄影师杨东历时7年,走遍全国各地的长城,从秦代的长城到明代的长城,从东边的山海关到西边的嘉峪关,从春季到冬季,他用手中的相机记录下长城的雄伟壮丽、气势磅礴、蜿蜒盘旋与起伏连绵。此次,本书精选200余张不同地域、不同季节、不同历史背景下的长城的照片,结集成册,希望可以让更多人看到长城之美,感受民族之魂,为中华文化的传承与弘扬贡献力量。 本书适合专业摄影师、摄影爱好者和对长城文化感兴趣的读者阅读、欣赏。
视觉中国500px是全球专业摄影师社区,聚集了来自不同国家的数万位创意摄影师与上千万摄影爱好者。500px社区集合各方优势资源,编著本系列教程,以期为广大摄影爱好者提供更好的服务。 本书是本系列教程中的后期篇。本书的主要内容包括Photoshop与ACR软件零基础入门,摄影后期技术与用法,主色调、单色与多色的画面控制,以及由十多位高水平摄影师分享的风光、唯美自然风光、风光创意小品、暗调魔幻风光(全景接片)、单片银河、创意空间题材、人像写真、商业人像、纪实摄影、民俗摄影、儿童写真、宠物摄影等后期思路与案例实战。本书不采用教科书式的理论讲解,而是将实用的摄影后期处理技巧融于具体的案例中,方便读者理解与掌握,帮助读者快速提高自己的摄影后期水平。 本书适合刚接触摄影后期修图的爱好者、想要精进后期技法的职业修图师
在日本生活的2年间,本书作者Shio利用业余时间走遍了日本47个都道府县中的45个,拍摄了数十万张照片。她不仅用镜头记录下了山河湖海的壮阔风景、天地之间的草木生灵、花开雪落的四时更替,还拍摄了大量城市乡村的人文景观,以及人们日常生活中平凡而温暖的瞬间。 本书精选了作者在日本各地拍摄的500余张照片,根据不同主题分为13个章节,包括了东京、京都等城市,山脉、海岸等自然风光,樱花、鸟居、富士山等日本文化元素。 Shio擅长捕捉色彩和光线,画面风格简约自然。她用安静、细腻且富有温情的摄影作品感知世界,同时也映射出自己的内心。
本书汇集作者不同时期发表的理论文章数十篇,作者从摄影业界目前的实际出发,从创作中的具体问题和现象入手,进行学理性的梳理和解剖,涉及作者对摄影的定义、摄影的属性、摄影的理念等;他认为,摄影即看法:看法就是看事物的方法。 看 不一定是 见 , 看 是扫描, 见 才能有心领神会。如果只是去 看 而没有达到 见 的层度,那就捕捉不到有意义的事物。俗话说,熟视无睹,看的久了就不会 见 ,因为会逐渐变得麻木,产生审美疲劳,这是人的本能。而作为摄影家就要破除这个本能,要注重 发现 ,目光要敏锐地抓住关键的信息,同时自己要像烛光一样照亮这个世界。当思想的光辉和现实的反射光进行碰撞的时候,能够产生心灵感应。
本书共分为中国人民站起来,改革开放春风里和砥砺奋进新时代三个章节,通过百余幅生动鲜活的照片,从不同的年代、不同的视角、不同的地区以及不同的领域集中呈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年来中国人民为创造美好生活进行的不懈奋斗和取得的伟大成就,展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艰辛探索、成功经验和实践意义,以利于各国人民更好地了解中国的昨天、今天和明天。本书适合广大希望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70年所取得的伟大成就的中外读者阅读收藏。
本书从杨凯生先生数万张摄影作品中辑取*有代表性的一百余张,以人文纪实类为主,足迹遍及中外各地,主题或市井民生,或世情剪影,或当地风物,或生活哲思,风格质朴诚挚,内容寓有深意。每张图片配有文字,交代拍摄背景与作者感悟,图文一体,影言并茂。
本书中的100张照片精选自张兆增 20世纪80年代的北京 主题摄影作品,是一批记录了改革开放初期社会发展状况的珍贵照片,是时代的真实写照,是重要的文献资料。这些照片,对于时代的记录与艺术的传承起到了积极的作用;这些照片背后的那些感人而平凡的故事也被收录到本书之中。本书图文并茂,真实地展现了那个时代社会风貌。 本书适合摄影爱好者、摄影师学习和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