筛选条件:

  • 4星以上
  • 5折-7折
清空筛选条件
顾客评分:
仅五星 以上 以上 以上 以上
销售价格:
25-49元49-69元
折扣力度:
1折-3折3折-5折5折-7折7折以上
筛选:
    • 水墨芥子园—花卉翎毛谱
    •   ( 121 条评论 )
    • 刘云博 /2020-11-01/ 江西美术出版社
    • 成书于清代的《芥子园画谱》自出版三百多年来,经过不断地积淀传承、拓展出新,成为广大国画爱好者学习中国画的启蒙读物。在它的影响和熏陶之下,成就了无数中国画坛巨匠,诸如黄宾虹、齐白石、潘天寿、傅抱石、陆俨少等,都从《芥子园画谱》入门学习,从此迈出了他们画家生涯的*步。时至今日,《芥子园画谱》依然有它重要的借鉴意义,正如清代何镛所言,这本书 足以名世,足以寿世 。 《芥子园画谱》内容丰富,囊括山水、人物、花鸟三大科。其中《山水集》包括树谱、山石谱、人物屋宇谱、摹诸家画谱四部分,囊括山水画题材、造型规律、构图章法、笔墨技巧、落款等要素,内容丰富,体例完备。并博采众长、通览各家,讲求画法传承,图例列举历代名家作品风貌,并附文字讲解;由简单到复杂、由局部到整体,积累了中国画的宝贵遗产,

    • ¥47.6 ¥68 折扣:7折
    • 水墨芥子园—花卉草虫谱
    •   ( 114 条评论 )
    • 曾欣 /2020-11-01/ 江西美术出版社
    • 成书于清代的《芥子园画谱》自出版三百多年来,经过不断地积淀传承、拓展出新,成为广大国画爱好者学习中国画的启蒙读物。在它的影响和熏陶之下,成就了无数中国画坛巨匠,诸如黄宾虹、齐白石、潘天寿、傅抱石、陆俨少等,都从《芥子园画谱》入门学习,从此迈出了他们画家生涯的*步。时至今日,《芥子园画谱》依然有它重要的借鉴意义,正如清代何镛所言,这本书 足以名世,足以寿世 。 《芥子园画谱》内容丰富,囊括山水、人物、花鸟三大科。其中《山水集》包括树谱、山石谱、人物屋宇谱、摹诸家画谱四部分,囊括山水画题材、造型规律、构图章法、笔墨技巧、落款等要素,内容丰富,体例完备。并博采众长、通览各家,讲求画法传承,图例列举历代名家作品风貌,并附文字讲解;由简单到复杂、由局部到整体,积累了中国画的宝贵遗产,有学

    • ¥47.6 ¥68 折扣:7折
    • 心迹墨痕——白晓军水墨写生作品集
    •   ( 21 条评论 )
    • 白晓军 著 /2016-01-01/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 本画册为广西师范大学副校长白晓军的水墨写生作品集。画册中收录的作品是近来画家在华山、峨眉山等地的写生小品。这批小品画代表了画家在现阶段对中国水墨画的探索与新尝试,在艺术造诣上又上了一个台阶。白晓军的艺术风格独特,既雄厚豪放,又清旷流动、沉郁苍茫。他的画以水墨山水为主,画里的风景能够扑捉到山水的灵韵,尤其是他画笔下的桂林山水,率真、雄浑,画出了桂林山水的秀美与气势,墨色浓淡相宜,虚实结合,韵味无穷。 这本画册中所画华山、峨眉山、桂林等地的景色作品同样精彩,他把祖国各大名山用水墨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他笔下的名山或许不是写实的,但能让人一眼就看出是哪一座名山,因其生动地描绘出了每座名山的气质。画家用简单的水墨语言描绘不同景物的特点,从画中也可感受到画家在作画时内心的平静,这份

    • ¥52 ¥78 折扣:6.7折
    • 海外中国研究·墨梅
    •   ( 839 条评论 )
    • (美)毕嘉珍 主编,刘东 译 /2012-05-01/ 江苏人民出版社
    • 在过去的600年中,墨梅是受人青睐、得到广泛实践的东亚水墨画题材之一。毕嘉珍(Maggie Bickford)《墨梅》一书是对墨梅的次完整描述,她全面论述了中国画派中一种类型的形成,充分采用跨学科的方法,论证了艺术、文学、文化和政治以及群体、个人的活动如何相互作用产生了新的画派及其范式。墨梅出现于12世纪初的宋代,在14世纪中期蒙古统治下形成范式,这些均可得到文献准确地证明,允许现代学者近距离地去观察中国文人画艺术的形成过程。此外,《墨梅》批评性地考察了墨梅如何从宋代精英文人的艺术选择成为后来中国绘画正统艺术的过程。

    • ¥30.6 ¥46 折扣:6.7折
    • 当代逸品十家-徐光聚
    •   ( 8 条评论 )
    • 梁培先 主编 /2007-05-01/ 山东美术出版社
    • 中国画中的逸品之说由来已久。北宋黄休复《益州名画记》首倡此说,将逸品置于传统的神品之上:“画之逸格,难其俦。拙规矩于方圆,鄙精研于彩绘,笔筒形具,得之自然,莫可楷模。由于意表,故目之曰逸格耳。”意思是说,逸之为格应是超越于方圆彩绘之上,形于自然、合于自然之法的上之品。所谓“难其俦”,是指逸晶应具备超越所有风格向度、得天应人的“这一个”的品质。所以,“逸品”之“逸”并不仅仅是一种审美范畴,仅指雅逸、飘逸、畅逸之美,重要的是它指向一种超越于人世之表的境界提升。作品之“逸”只是这种境界的副产品而已,作品内蕴丰厚与否、这些内蕴所抵达的境界之高低方是论画者斤斤计较的关键所在。换句话说,笔简意丰、超于具体形骸之外而能与“天”相通,以天证人、以人证天的哲学背景,保证了逸品之“逸”能够与意

    • ¥55.2 ¥80 折扣:6.9折
    • 水墨澄观·萧阳
    •   ( 6 条评论 )
    • 萧阳 /2016-05-26/ 中国电影出版社
    • 集众善之变化,成一己之运作初中海 / 文 中国绘画作为一种非常独特的视觉艺术,其本身具有一种 道 的属性,具有一种深厚的文化品格,具有一种 形而上 的哲学意义。同时,这种 道 的属性,深厚的文化品格和 形而上 的哲学意义又依托着笔墨来体现和表达,这些正是中国绘画的迷人之处。所以,一个画家的笔墨功力的重要性是*不能忽视的,这是一个画家的人文精神的承载体。从这个角度来说,年轻的萧阳就已经是一个成功的画家了。萧阳的山水,传统根基打的非常沉稳,他师法古人,对于笔法、墨法、章法的掌握运用上,都有自己的心得,看得出来确实是下了一番苦功夫的。对于传统绘画的赏鉴认知以及刻苦的探研学习,可以说是一个画家走向成功功的必经之路,是万丈高楼的坚实基础,自古以来历朝历代的大画家都是如此走过来的。晚年的董其昌在他的《画

    • ¥57.2 ¥88 折扣:6.5折
    • 当代逸品十家-王东声
    •   ( 4 条评论 )
    • 梁培先 主编 /2007-05-01/ 山东美术出版社
    • 王东声,别署可庐,1970年生于河北,远籍浙江永嘉。1991年毕业于河北玉田师范学校。1995年毕业于河北师范学院美术系并留校任教。2001年进修于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系王镛工作室。主要从事中国画、斗弓法的创作和理论研究。出版有《中国画名家年鉴·王东声卷》、《不以为然——关于现当代艺术的一些批评和品读》、《当代书法十家·王东声卷》、《艺溉丛书·王东声卷》、《非常书写》、《当代名家艺术观·尚扬:创作篇》及合集多种。 现为河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副教授,中国国家画院理论研究部特约研究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河北省美术家协会会员,河北省书法家协会理事。

    • ¥55.2 ¥80 折扣:6.9折
    • 水墨画技法丛书:画树木
    •   ( 424 条评论 )
    • 日本株式会社日贸出版社 /2018-12-02/ 北京美术摄影出版社
    • 本书是我社推出的 水墨画技法丛书 中的一本。本书以水墨画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题材 树木 为主题,收录了五位画家关于树木主题的水墨画作品,分别是根岸嘉一郎、藤原六间堂、久山一枝、沈和年和打矢惪。本书中将森林、湖泊、山丘和溪谷等树木周围的景色也纳入视野中,聚焦我们生活实景中的树木,并在此基础上学习各位画家别具特色的表现方法,向读者们展示各位画家探究出的各种树木的绘画表现的可能性。 本书适合作为相关艺术专业学生的自学用书,也可作为美术爱好者的临摹用书。

    • ¥38 ¥59 折扣:6.4折
    • 平山手稿(全二册)
    •   ( 2 条评论 )
    • 边平山 绘 /2005-03-01/ 河北教育出版社
    • 边平山是新文人画的代表人物,他的作品早已为人们所熟悉并接受。对于一个画家,大概可以说是“功成名就”。但艺术家不会受浮名之累,他会一直被某种东西所驱使而内心永不停息。在痛苦和喜悦的交替中,将他的艺术推到一种自己不曾预设的境地。

    • ¥99.5 ¥199 折扣:5折
    • 水墨画技法丛书:画溪谷
    •   ( 478 条评论 )
    • 日本株式会社日贸出版社 /2018-12-02/ 北京美术摄影出版社
    • 本书是我社推出的 水墨画技法丛书 中的一本。本书以水墨画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题材 溪谷 为主题,详细讲解五位画家创作的21幅作品,分别是根岸嘉一郎、藤原六间堂、久山一枝、沈和年和打矢惪。在本书中,将溪谷视为 有水流动的绝妙水墨画题材 ,并在其中加入了树、山、小径等其他元素,进行了画法介绍,是非常有魅力的一本水墨画教程。 本书适合作为相关艺术专业学生的自学用书,也可作为美术爱好者的临摹用书。

    • ¥38 ¥59 折扣:6.4折
    • 吴山明水墨速写 吴山明 山东美术出版社【正版书籍】
    •   ( 1 条评论 )
    • 吴山明 著 /2001-01-01/ 山东美术出版社
    • 由于照相机的普及,一时以拍摄照片替代速写收集素材之风很盛,久之,机器替代了手工,速写本便被冷落了。同时,又因艺术之观念与形式的发展,有时也会产生搞创作不一定要有直接的生活体验的误解,以为其灵感与创作的素材只需从前人或他人的作品与资料中去汲取,尤其是一些意象或抽象的创作,更以为无需有生活的感受,似乎画速写和以速写的手段去观察生活,以及收集生活素材等方式已过时等等,这应该说是一种认识上的误区。

    • ¥81.6 ¥164.2 折扣:5折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