筛选条件:

  • 4星以上
  • 5折-7折
清空筛选条件
顾客评分:
仅五星 以上 以上 以上 以上
销售价格:
25-49元49-69元
折扣力度:
1折-3折3折-5折5折-7折7折以上
筛选:
    • 中国画人物线描
    •   ( 1619 条评论 )
    • 白长友 /2018-04-01/ 人民美术出版社
    • 在中国绘画史上,线描的功底及特点对作品有着直接的影响。 遵循 先师古人,后师造化 之法。本书选择了中国历代绘画中*适合学习借鉴的优秀作品,并请功底深厚的作者将画中线描抽取出来,内容包含了长卷的《韩熙载夜宴图》、唐寅轴画《 王蜀宫妓图 》等仕女;敦煌人物线描、石窟寺壁画人物线描,传统神话人物题材及 十八描 等。

    • ¥26.6 ¥38 折扣:7折
    • 宋画小品精粹评注 人物卷 西泠印社出版社
    •   ( 25 条评论 )
    • 刘建轩 /2019-06-01/ 西泠印社出版社
    • 宋代是中国美术目前群星闪耀的时代,在以文立国的政治环境中,书画艺术少见繁荣,朝野内外崇文尚艺之风盛行。宋代的绘画发展十分全面,人物、山水、花鸟在继承前代的基础上都有极大发展,绘画的形式也是种类繁多,其中小品画以存世量多、题材广泛,成为欣赏和研究宋代绘画的重要对象。本书从真伪优劣、作者生平、绘画技法、文化特色等多方面对宋代小品画加以解读,侧重画法与画理研究的结合。 宋画色彩典雅幽暗,层次极为丰富,需印刷精良方见其真。本书将临摹学习与画作品鉴合为一体,不同于普通画册明艳失真的色彩,专家反复的校色使得印刷颜色在*程度上反映了古画的原貌。书脊设计上采用的“裸背包布”装帧方式,让书的每一页都可以接近平摊展开,为读者的观看与临摹提供了便利。高清图版纤毫毕现如近观原作,为读者献上一场精妙绝

    • ¥39 ¥78 折扣:5折
    • 故宫画谱人物卷.菩萨 故宫出版社
    •   ( 16 条评论 )
    • 无 /2013-11-01/ 故宫出版社
    • 郑锐、贾红云编写的《故宫画谱(人物卷菩萨)》立足于中国五代、宋、元名家名作,精选其中的菩萨绘画作品选编成册。以读画的形式,通过较为详细的技法解析与步骤图来帮助读者学习菩萨的笔墨技法,同时,亦将画理贯穿于具体的技法讲解中,帮助学习者通“理”明“法”。此书极好地展示了历代名家的多种菩萨画法,是国画爱好者学习画菩萨的不错范本,也是难得的国画教材。

    • ¥60.7 ¥88 折扣:6.9折
    • 经典绘画临摹范本·任伯年人物篇(二)
    •   ( 427 条评论 )
    • 刘明才 主编 /2015-05-01/ 安徽美术出版社
    • 任伯年为清末著名画家,天资卓越,绘画题材涉猎广泛,人物、山水、花卉、禽鸟无所不擅,其笔墨纵横、简约潇洒的风格对后世影响深远。此书为任伯年人物画册,以单张册页的形式出版,既便于临摹,又便于装框装饰家居。任伯年的人物画虽然脱胎于陈洪绶,但他那钉头鼠尾描强化了笔线的形式感,同时也吸取了西洋画的造型理念。他善于把握各种人物的不同性格、不同动作,笔下的人物富有生活气息,打破了清代人物画造型不准、动态单调的局面,将中国人物画发展推向了一个新的台阶。

    • ¥38.6 ¥58 折扣:6.7折
    • 中国画人物线描
    •   ( 280 条评论 )
    • 尉晓榕 主编,顾迎庆 著 /2012-02-01/ 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
    • 古今并置,图文并茂,素描与色彩荤素搭配,步骤分解与成画展示对照成趣。对情志、物态的解析,有细致传神的说辞。并在对形神关系的反复辩证中找到了有效的表现方法。图文互证,是当今有效的书籍读解方式,它同时促成图像的意义生成和理论性致用。 这部技法教程,从中国人物画学的传习探入,是对我院中国人物画学的一次增益,也加快了时间表上的进度。 线描人物是工笔人物画的底本,同时也是训练线性笔法,线构成和肖形能力的便捷高效的教学方法。如果大尺度地看待学术视野,任何体系都是一种封闭,中国画学是如此,中国人物画学更是如此。封闭必然带来粗暴、僵硬的专业权力话语,而借鉴、挪用,特别是对格致精神的临场践行,则是抵消权利话语的有效验方。

    • ¥96.6 ¥138 折扣:7折
    • 中国一百系列(全10册)
    •   ( 8 条评论 )
    • 卢禺光 等绘画,吴绿星 等编文 /1997-08-01/
    • 新世纪出版社全套十本分为:一百名医图陈文杰绘图、一百贤臣图于友善绘图、一百文学家图魏忠善绘图、一百帝王图卢延光绘、中国一百神仙图卢延光绘、一百后妃图邹莉绘图、中国一百奸佞图丁筱芳绘图、一百名伎图席剑明绘、一百侠士图龙震海绘、中国一百皇子图舒少华绘画。

    • ¥99 ¥198 折扣:5折
    • 一生不可不知道的中国人物画
    •   ( 16 条评论 )
    • 译 编著 /2013-04-01/ 企业管理出版社
    • 中国绘画艺术历史久远,独具艺术魅力,在东方以至世界艺术中都具有重要的地位与影响。《一生不可不知道的中国人物画》向您介绍各个时期中国人物画的绘画手法与风格,展现了中国古老的艺术传统与审美情趣,其中不同时期的仕女画展现出了当时的服饰特点及审美情趣。

    • ¥31.2 ¥48 折扣:6.5折
    • 胡永凯彩墨人物画集 北京工艺美术出版社
    •   ( 4 条评论 )
    • 胡永凯 绘 /2004-06-01/ 北京工艺美术出版社
    • 静,是自然的一种境界 静,是人生的一种境界。 静,也是艺术的一种境界。 作画要有激情,就是想画、非画不可的一种冲动。没有激情画不出好画,但激情与理智思考并不矛盾。画前成竹在胸就是理性的思考。画中不断随机应变、因势利导也是理性的思考。作画全过程中画家头脑的思维即使优选的电脑也难以模拟。中国画讲“贯气”,这个“气”也可理解为一种由激情产生的画之灵魂。这在写意画中较易理解,短短几分钟的用笔,容易“贯气”,但在工笔画中,则难以把握住激情,难以使“气”贯到底。这就是某些工笔画给人以刻板、不生动的原因。工笔画要保持写意性,就是在漫长的作画过程中始终保持感觉的敏锐和新鲜,保持“气”的一贯。工笔画难的不是细致入微,而是生动鲜活。

    • ¥33.6 ¥48 折扣:7折
    • 中华历代仕女画谱
    •   ( 244 条评论 )
    • 史歌 主编 /2011-03-01/ 中州古籍出版社
    • 仕女,在古代早指的是宫廷女子,后来延展为以贵族女子为主,包括所有美丽聪慧的女子。仕女画在我国古代人物画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作为中国传统人物画的分科,较之山水、花鸟等画发展得更早。从先秦的墓室中就出土过早期仕女的画像。汉代宫廷画家毛延寿可以说是真正开创仕女画的鼻祖。 本书介绍的是我国历代仕女画中的一些比较典型的白描画作。白描仕女画要追求古代仕女的阴柔之美,展现出古代女子婉约温情的神韵和美丽动人的容颜,在创作中把握人物的形体与气质是非常关键的。历代仕女人物画家给我们留下了难以胜数的力作。本书从我国绘画艺术史上浩如烟海的画作中择选一小部分具有一定代表性的白描仕女画作品,供广大爱好者赏鉴。由于个人的喜好,以及编者水平之限,难免挂一漏万,在此敬请方家批评指正。

    • ¥27.7 ¥42 折扣:6.6折
    • 中国现代人物画全集
    •   ( 9 条评论 )
    • 贾德江 主编 /2002-08-01/ 河北教育出版社
    • 本系列收录了从1911年起直到2001年年底中国800余们画家的1500幅作品。书中既有一代宗师吴昌硕、齐白石、黄宾虹、张大千、李可染、朱纪瞻、傅抱石、林风眠等人的传世作品;也有李苦禅、黄胄、叶浅予、高剑父、陈师曾、刘继卣、关山月等大师的神来之笔;更有活跃在当今画坛上的黄永玉、丁绍光、吴冠中、范曾、韩美林、龙瑞、何家英、刘文西等大家的传世名品。

    • ¥190 ¥380 折扣:5折
    • 刘凌沧讲中国历代人物画简史 刘凌沧
    •   ( 4 条评论 )
    • 刘凌沧 /2014-01-01/ 天津古籍出版社
    • 本书主要对中国历代人物画的简史进行了梳理,勾勒出中国人物画的发展脉络,并就历代人物画中的经典之作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解说。其中主要就中国工笔重彩画的画论和技法及构图的技巧进行了讲解,为刘凌沧先生多年从事美术教育的讲稿的精华。

    • ¥38.2 ¥58 折扣:6.6折
    • 明代人物画精品辑录
    •   ( 124 条评论 )
    • 王国栋 /2018-08-01/ 北京美术摄影出版社
    • 人物画是中国绘画史上成熟较早的画种,从魏晋隋唐的一枝独秀,到五代两宋以降,人物画日渐式微。及至元代,山水画取代人物画居于统治地位。至明代,人物画虽然已无唐宋之势,亦无同时代山水、花鸟之盛,但依然以题材涉猎之广、笔墨技法之丰、绘画风格之繁,保有了自身的贡献与辨识度。尤其是对其所处时代和社会的深层次介入与观照,更是充分释放了艺术的社会功能,打上了明代特有的文化烙印。 本书辑录了明代人物画家27位,作品138幅,画芯或局部精放60幅,收集整理了明清人物画相关画理画33篇,以 文图并辔、呼应互释 的形式呈现,即经典名画与经典画论合一出版。让读者观画的同时又能 识理 ,大大宽展了文化艺术信息的含量。

    • ¥257.1 ¥399 折扣:6.4折
    • 藤少泉工笔人物画集
    •   ( 8 条评论 )
    • 滕少泉 绘 /2005-12-01/ 中国文联出版社
    • 本书是一部中国现代工笔人物画作品集,收录了滕少泉的多幅作品。 少泉先生作画始终遵循着吴光宇老师的“三性”要求,即:“艺术性”、“故事性”、“趣味性”。他作画从来一丝不苟,笔笔见功力。在时间有限的笔会上,以及各种集会上,他都是带去事前准备好的佳作,从不敷衍。 人物画的设色是作者审美观的一大体现,这不仅在美术界,在戏剧、电影界也都存在同样的问题。特别是在人物服装的颜色卜,既要符合人物的身份,又要和周围的环境、时代背景和谐统一。在这方面,少泉先生处理得恰到好处,他所表现的人物色彩艳而不俗,雅而不暗,他注重时代特征却又不拘泥某朝某代,写实与夸张的有机结合,景物与环境的相互托衬,把人物刻画得惟妙惟肖。 画册中的作品,《红楼梦》人物占了较大的比重,这是少泉先生对《红楼梦》情有独

    • ¥160 ¥320 折扣:5折
    • 21世纪高等院校美术专业教材中国画人物(新大纲)(黄少华等)
    •   ( 23 条评论 )
    • 马忠贤 主编 /2007-08-01/ 安徽美术出版社
    • 《21世纪高等院校美术专业教材》蕴含着新时代的气息,凝聚着各地高等院校美术教育和艺术设计专业的诸多专家,学者和骨干教师的心血,代表着现代艺术教育领域优秀的教研成果,如今,本套教材在各方面与安徽美术出版社的共同努力下,终于面世了。它不仅填补了当今高等院校美术专业教材的空白。而且将对促进现代高等院校艺术素质教育有着深远的意义。 全套教材根据*新近颁布的高等院校艺术教育专业教材的要求。针对当今教学工作的实际需要,本着三个基本原则编写: 一、强调基础教育,造型艺术的丰富性和复杂性,决定了它对基础知识和技能的要求十分严格,它需要科学而系统的学习与训练,学生不仅掌握造型艺术的基本方法与技巧。而且更重要的是掌握必要的视觉形式规律。 二、注重美术素养,无论美术教育还是艺术设计专业,我们培养

    • ¥27.6 ¥40 折扣:6.9折
    • 李耕古典人物画艺术 黄志强 著
    •   ( 1 条评论 )
    • 黄志强 著 /2014-11-01/ 厦门大学出版社
    • 李耕是成名已久的现代古典人物画大家,徐悲鸿称赞他“其才则中原所无”,有名美术理论家蔡若虹先生评曰:“我国古典人物画之传统流传至今,保持很完整者唯李耕一人而已。”李耕是近代福建继黄慎、李霞之后的一代人物画宗师。本书从艺术学、文化学、历史学、哲学等学科领域全面梳理李耕的艺术思想,介绍李耕的绘画发展历程、画理、画法。书分五章《其才则中原所无》《于有法处变无法》《运妙思于炭稿之中》《菜根精舍画法》《画贵款印生辉》。

    • ¥36.9 ¥56 折扣:6.6折
    • 冯远——二十一世纪主流人物画家创作丛书
    •   ( 31 条评论 )
    • 冯远 绘 /2003-12-01/ 大象出版社
    • 《二十一世纪主流画家人物画创作丛书:冯远》一书收录了二十一世纪主流人物画家冯远的创作画一百余幅。50年代出生的这批画家务实,不尚空谈,甘于寂寞,勇于实践,形成了各自鲜明的艺术风貌,成为美术界不可或缺的中坚力量。

    • ¥156 ¥260 折扣:6折
    • 大家讲堂·杨之光(人物)
    •   ( 12 条评论 )
    • 许晓生 主编,杨之光 著 /2009-12-01/ 安徽美术出版社
    • 《大家讲堂·当代国画大家范本鉴赏:杨之光人物卷》是中国画技法和理论上的术语,亦可作为中国画技法的总称。单从技法方面来说,“笔”是指勾勒、皴点等笔法,“墨”是指破、积、烘、染等墨法。北宋韩拙在《山水纯全集》一书中曾说道:“笔以立其形质,墨以分其阴阳。”笔墨必须有机结合,相互映发,才能完美地表现物象,表达意境,使画作神形兼备、气韵生动。“离墨则无笔,离笔则无墨”,两者相依,不可分开。要使画面线条富有变化,必先讲究用笔,运笔时作者要掌握轻重、快慢、偏正、曲直等方法。毛笔特有的笔锋给画家提供用武的“利器”,正、侧、顺、逆、轻、重、虚、实全仗笔尖锋芒来尽显“筋、肉、骨、气”四势。而墨则被认为具有“五色”。

    • ¥31.2 ¥48 折扣:6.5折
    • 大家讲堂·林墉(人物)
    •   ( 6 条评论 )
    • 许晓生 著 /2009-12-01/ 安徽美术出版社
    • 《大家讲堂·当代国画大家范本鉴赏:林墉人物卷》是中国画技法和理论上的术语,亦可作为中国画技法的总称。单从技法方面来说,“笔”是指勾勒、皴点等笔法,“墨”是指破、积、烘、染等墨法。北宋韩拙在《山水纯全集》一书中曾说道:“笔以立其形质,墨以分其阴阳。”笔墨必须有机结合,相互映发,才能完美地表现物象,表达意境,使画作神形兼备、气韵生动。“离墨则无笔,离笔则无墨”,两者相依,不可分开。要使画面线条富有变化,必先讲究用笔,运笔时作者要掌握轻重、快慢、偏正、曲直等方法。毛笔特有的笔锋给画家提供用武的“利器”,正、侧、顺、逆、轻、重、虚、实全仗笔尖锋芒来尽显“筋、肉、骨、气”四势。而墨则被认为具有“五色”。

    • ¥31.2 ¥48 折扣:6.5折
    • 大家讲堂·方土(人物)
    •   ( 4 条评论 )
    • 许晓生 主编,方土 著 /2009-12-01/ 安徽美术出版社
    • 《大家讲堂·当代国画大家范本鉴赏:方土人物卷》是中国画技法和理论上的术语,亦可作为中国画技法的总称。单从技法方面来说,“笔”是指勾勒、皴点等笔法,“墨”是指破、积、烘、染等墨法。北宋韩拙在《山水纯全集》一书中曾说道:“笔以立其形质,墨以分其阴阳。”笔墨必须有机结合,相互映发,才能完美地表现物象,表达意境,使画作神形兼备、气韵生动。“离墨则无笔,离笔则无墨”,两者相依,不可分开。要使画面线条富有变化,必先讲究用笔,运笔时作者要掌握轻重、快慢、偏正、曲直等方法。毛笔特有的笔锋给画家提供用武的“利器”,正、侧、顺、逆、轻、重、虚、实全仗笔尖锋芒来尽显“筋、肉、骨、气”四势。而墨则被认为具有“五色”。

    • ¥31.2 ¥48 折扣:6.5折
    • 大家讲堂·陈振国(人物)
    •   ( 4 条评论 )
    • 许晓生 著,陈振国 著 /2009-12-01/ 安徽美术出版社
    • 《大家讲堂·当代国画大家范本鉴赏:陈振国人物卷》是中国画技法和理论上的术语,亦可作为中国画技法的总称。单从技法方面来说,“笔”是指勾勒、皴点等笔法,“墨”是指破、积、烘、染等墨法。北宋韩拙在《山水纯全集》一书中曾说道:“笔以立其形质,墨以分其阴阳。”笔墨必须有机结合,相互映发,才能完美地表现物象,表达意境,使画作神形兼备、气韵生动。“离墨则无笔,离笔则无墨”,两者相依,不可分开。要使画面线条富有变化,必先讲究用笔,运笔时作者要掌握轻重、快慢、偏正、曲直等方法。毛笔特有的笔锋给画家提供用武的“利器”,正、侧、顺、逆、轻、重、虚、实全仗笔尖锋芒来尽显“筋、肉、骨、气”四势。而墨则被认为具有“五色”。

    • ¥31.2 ¥48 折扣:6.5折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