筛选条件:

  • 3星以上
清空筛选条件
顾客评分:
仅五星 以上 以上 以上 以上
销售价格:
25-49元49-69元
折扣力度:
1折-3折3折-5折5折-7折7折以上
筛选:
    • 北京人艺演员谈表演
    •   ( 155 条评论 )
    • 北京人民艺术剧院 中国艺术研究院话剧研究所 /2022-06-01/ 中国文联出版社
    • 北京人民艺术剧院作为中国话剧艺术的殿堂,在2022年迎来了建院70周年。70年来,北京人艺走过了一条守正创新、开拓进取的艺术道路,留下了一大批优秀的戏剧剧目,创造了独树一帜的北京人艺演剧学派,造就了一大批杰出的编剧、导演、表演艺术家与舞美艺术家,形成了北京人艺鲜明的特色和宝贵的艺术传统。在北京人艺建院70周年之际。推出本书,既表达对献身话剧艺术家的崇高敬意,也为戏剧表演者及从事表演的爱好者提供可资借鉴的宝贵经验,更为话剧表演艺术的研究提供了珍贵的一手资料。 该书记录了16位表演艺术家的访谈,他们有老一辈的艺术家,如于是之,英若诚,蓝天野等,也有当红艺术家,如濮存昕,冯远征,徐帆等,通过他们多年的演艺生涯及人生感悟,向读者展示了北京人艺70年的辉煌和灿烂。

    • ¥49 ¥98 折扣:5折
    • 中国当代戏剧演出作品分析教程
    •   ( 334 条评论 )
    • 杨硕李珊黄凯王婷婷 /2020-08-21/ 中国戏剧出版社
    • 本书选择的戏剧演出囊括了当代中国戏剧演出中*代表性的作品;这本教材所选择的作品的导演代表了中国当代戏剧不同时代,不同风格导演艺术创作的*水准。教材中对每一部戏剧作品的分析将从对文本的读解与处理、导演构思、导演风格、视觉创作、听觉创作、创新精神等多方面开展,分析内容较为丰富、全面。

    • ¥65.3 ¥98 折扣:6.7折
    • 导演艺术讲话
    •   ( 13 条评论 )
    • [俄] 尼·戈尔恰科夫 著,夏立民 译 /2020-06-01/ 中国戏剧出版社
    • 从延安鲁艺的源起,到新世纪的腾飞:从轰轰烈烈的抗日文艺宣传,到百老汇经典音乐剧的华丽演绎:七十多年的办学历程,几代人的薪火相传,铸就了今天的中央戏剧学院 中国戏剧影视艺术人才的摇篮、中国戏剧艺术的学术带领者和世界戏剧高等教育领域的重要一员。 学校的根本任务是育人。作为教育管理者,我们在构建学科建设机制、推进学术研究的同时,时刻在思考着如何根据时代赋予的使命和学科自身的发展规律,将学术前瞻性体现在教学环节中,培养学生储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引导他们运用全新的视角思考与实践。近年来,在国际化办学思路的指引下,学院开展了丰富多样的国际学术交流活动,搭建起多层次的学术研究平台,有效带动了一批科研成果的涌现。这就要求我们在全面总结教育教学经验的基础上,加强教学理论的创新,将成熟的学

    • ¥53.7 ¥68 折扣:7.9折
    • 中国话剧舞台艺术论集
    •   ( 47 条评论 )
    • 马俊山 著 /2020-12-01/ 南京大学出版社
    • 本书稿是南京大学新文学中心马俊山教授的学术论文自选集。书稿中共收录了马教授从20世纪80年代起至今撰写的23篇学术文章,主要涉及中国早期话剧研究、著名话剧作家作品研究、中国当代话剧研究、中西戏剧比较研究等,体现了作者对中国话剧历史与传统、现状与问题的深入思考。

    • ¥52.8 ¥88 折扣:6折
    • 中国抗战话剧图史:1931-1945
    •   ( 82 条评论 )
    • 胡传敏 张凌南 /2017-10-01/ 文化艺术出版社
    • 抗日战争时期的话剧也成为中国话剧史上至今无法超越的*繁荣时期。由胡传敏、张凌南编著的《中国抗战话剧图史(1931-1945)(精)》试图以另一个视角,用老照片的形式,梳理和再现抗战时期波澜壮阔的中国话剧抗敌运动,以及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话剧人在民族危亡中所作的贡献。从1931年 九 一八 事变后,上海的左翼戏剧运动*早组织演出救亡戏剧到1936年号召全民族团结一致共同抗日的 国防戏剧 主张的提出;从1937年组织救亡演剧队、抗敌演剧队奔赴各地宣传抗日到1944年成功举办*届西南戏剧展览,尽管都发生在国统区,但都有中国共产党组织领导的背景,这也从一个侧面证明中国共产党在抗战文化战线中所起的主导作用。本书就是希望通过大量当时留下照片、书影等历史资料,对这一时期的话剧运动作一次梳理,让广大读者了解这一段历史时期中国话剧人的历史贡献

    • ¥79 ¥158 折扣:5折
    • 话剧的足迹——读剧札记
    •   ( 52 条评论 )
    • 胡可 /2017-07-01/ 人民出版社
    • 《话剧的足迹--读剧札记》是我国*名戏剧 作家和文学评论家胡可的读剧札记,作者从抗日战争 时期开始即在延安和根据地从事戏剧创作和戏剧作品 的评论工作,从1940年一直持续到1966年 文革 开 始。很多作品被改编为同名电影,受到广大观众和戏 剧界同仁的好评。改革开放后,作者曾任解放军总政 治部文化部副部长、解放军艺术学院院长和中国戏剧 家协会副主席等职,多年以来始终笔耕不辍。本书稿 从其戏剧评论中精选出几十篇读剧杂记,读者从中可 以领会到老一辈戏剧家深厚的戏剧理论造诣。

    • ¥30.1 ¥38 折扣:7.9折
    • 焦菊隐与《龙须沟》
    •   ( 104 条评论 )
    • 焦菊隐等 /2020-08-16/ 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一
    • 话剧《龙须沟》是新中国成立之初由老舍先生原著,焦菊隐先生改编并导演的*部歌颂共产党建设新北京、得民心、顺民意的优秀剧作。此剧奠定了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充满京味儿的新现实主义艺术风格,展现了中国话剧的独特魅力,上演之初即受到*、周总理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高度重视,至今70年长演不衰,已经成为中国话剧的不朽经典。为了迎接建党100周年,我们怀着崇敬的心情整理了1951年《龙须沟》原始舞台本,与焦菊隐先生关于创作导演这部剧作的构思体会、人物分析,同工作人员的通信等文章以及曾参与该剧首演的郑榕、李滨等老艺术家和现任北京人民艺术剧院院长任鸣的纪念文章结集出版,不仅是对北京沧桑巨变的回顾,更对共产党的光辉历程和丰功伟绩的礼赞。 由老舍先生原著,经焦菊隐先生改编的1951年《龙须沟》原始舞台本遗失了几十年,

    • ¥53.7 ¥68 折扣:7.9折
    • 提问李少白-摄影家的思考与创作【售后无忧】
    •   ( 1 条评论 )
    • 李少白,何星,张震 著 /2009-10-01/ 人民邮电出版社
    • 摄影不仅仅是使用相机去记录身边的点点滴滴,更多的时候则是要使用相机去发现和记录我们身边那些“看不见”的影像。本书作者李少白先生恰恰是善于发现和捕捉这种“看不见”的影像的摄影家。本书在讲解过程中采用新颖的问答形式和通俗易懂的文字介绍了枯燥的摄影基本技术,全面细致地解答了广大摄影爱好者在拍摄中可能遇到的诸多问题。在讲解一些基本的拍摄技法,如构图、用光以及各类主题应怎样拍摄等基本要素的同时,对摄影过程中应该如何观察和思考,如何以摄影家的眼光判断摄影作品成功与否等方面阐述了独到的见解。全文从始至终贯穿了李少白先生多年艺术创作过程中的创作之道,通过摄影家对各种问题的分析,使读者对摄影的认识从只是简单的记录升华到艺术创作的阶段,并在作品中详细描述了如何将其他的艺术形式与摄影相结合的方法

    • ¥29 ¥75 折扣:3.9折
    • 文化融合视野中的赖声川戏剧
    •   ( 35 条评论 )
    • 胡明华 著 /2020-07-01/ 中国戏剧出版社
    • 《文化融合视野中的赖声川戏剧》主要从东西文化融合以及两岸文化融合的视野,通过对赖声川主题意蕴深刻、艺术风格多变的原创戏剧作品的深入细致分析,探讨其创作背后的核心思想价值观与重要的东西方戏剧文化资源,并概括其独特的复调性戏剧结构,以及赖声川自由灵活地运用多种舞台表现手法追求观演融合的戏剧剧场性特征。

    • ¥85.3 ¥108 折扣:7.9折
    • 中国话剧艺术史(全九册)
    •   ( 104 条评论 )
    • 田本相 主编 /2016-05-01/ 江苏凤凰教育出版社
    • 中国话剧百年的五大成就 话剧,本来是西方的剧种。它伴随着近代世界文化交流的潮流,以及中国人民追求民主科学、实现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传入中国。百年来,中国话剧走过了曲折而艰难的历程,尽管当前的话剧处于一个转折的时期,低迷徘徊;但是,当我们回顾百年中国话剧之际,我们依然感到骄傲,为它取得的辉煌成就而自豪。 我把中国话剧的成就归纳为五点,称之为 五大成就 : (一)话剧作为舶来品,中国人把它吸纳过来,经过创造性地转化,不但使之成为中国的民族的话剧,而且发展成为全国的一大剧种,在中国建构了一个遍布全国的话剧体系。无疑,这充分表现出中国人的诗性智慧和文化开放的精神。 (二)在中国近代民主革命和民族革命的浪潮中,中国话剧界的先辈,*初是把话剧作为救国救民、启迪民智、唤醒民众的工具引

    • ¥570 ¥760 折扣:7.5折
    • 中国话剧通史
    •   ( 374 条评论 )
    • 葛一虹 主编 /2015-10-01/ 武汉大学出版社
    • 本书为《中国专门史文库》中的一种,全面考察中国话剧产生、成长和发展的演进过程,记叙各阶段中国话剧发展的事实,介绍各阶段的主要剧作及剧作家情况,并且分析各阶段的中国话剧特色,本书是研究中国话剧历史的权威之作。

    • ¥67.6 ¥80 折扣:8.5折
    • 于是之漫笔
    •   ( 400 条评论 )
    • 于是之 /2017-02-01/ 作家出版社
    • 著名戏剧表演艺术家于是之先生的 散文漫笔 精选,由著名戏剧评论家童道明先生编选,还附有诸多评论家表演艺术家演员写的关于于老的文章。另附有多幅首次公开的珍贵照片。

    • ¥31.5 ¥42 折扣:7.5折
    • 上海抗战时期的话剧
    •   ( 196 条评论 )
    • 邵迎建 著 /2012-01-01/ 北京大学出版社
    • 话剧在抗战时期的繁荣,在中国话剧发展史上是空前的。抗战需要话剧,话剧也在抗战中得到了发展,并逐步走向了成熟。《上海抗战时期的话剧》由邵迎建所著,抗战戏剧的创作与发展道路仍对今后的戏剧创作具有着一种启示与借鉴作用。

    • ¥28.2 ¥35 折扣:8.1折
    • 中国近现代话剧图志
    •   ( 36 条评论 )
    • 上海图书馆 编 /2008-01-01/ 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 中国话剧诞生于20世纪初的大变革时代,百年来中国社会的剧烈变化深刻地影响着它的发展,形成了中国话剧独特的艺术魅力和个性。中国话剧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环境里有着多样的表现方式和艺术特色,始终紧扣时代脉搏,对现实社会有着深切的关怀。今天,话剧艺术已经成为人们文化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其独特的影响力。 近年来,已有不少中国话剧史的专著相继问世。在此基础上,上海图书馆依托丰富的馆藏资源,组织历史文献中心“上海年华”项目组成员,从大量馆藏历史原照、近代出版的书籍、期刊、报纸以及戏剧说明书等文献中选取500多张与中国话剧相关的历史照片,进行系统的编辑、整理和研究,推出了《中国近现代话剧图志》一书。本书涉及范围从19世纪晚期话剧萌芽时期,至1949年新中国成立,时间跨度近百年。全书共分三部分

    • ¥45.8 ¥58 折扣:7.9折
    • 戏里戏外:中国现代话剧观念的艰难抉择
    •   ( 38 条评论 )
    • 许昳婷 /2016-11-21/ 厦门大学出版社
    • 《戏里戏外:中国现代话剧观念的艰难抉择》以1907 1949年中国话剧发生、发展与变化的线索作为研究对象,集中研究话剧进入中国之后所进行的种种尝试与遭遇的困境。通过对传统戏曲与现代话剧二元对立格局的辨析、浪漫主义到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创作观念的转向、大众化与民族化道路的探索等问题的研究,论述中国现代话剧中存在的悖论与这一时期知识分子们进行的艰难抉择。

    • ¥46.4 ¥55 折扣:8.4折
    • 中国话剧史(三联书店签章版)
    •   ( 144 条评论 )
    • 宋宝珍 /2013-08-01/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 中国话剧已经具有逾百年的历史,话剧本来是西方的戏剧品种,是在中国封建社会走向衰亡,西方列强以武力攻破大清国门之后,伴随着中国社会走向现代化的历史进程,被中国人引进的西方艺术形式,这种艺术被中国人不断地吸收和改造,从而实现了创造性的转变。 《中国艺术学大系:中国话剧史》旨在对话剧艺术的百余年历史进行全面的研究和梳理。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中国话剧涌现了一大批优秀的剧作家和剧作,有些剧作作为足以流传后世的经典,已经成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乃至中国现代文化史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艺术学大系:中国话剧史》既有对过往的戏剧历史如文明戏、爱美剧、无产阶级戏剧、抗战戏剧、建国后17年的戏剧的全新总结,也有对新时期以来话剧发展现状的考察与阐述。从话剧文本、导表演方法,到戏剧理论思潮、舞台

    • ¥53.2 ¥65 折扣:8.2折
    • 从梦想到现实:李宝群剧作随想集
    •   ( 49 条评论 )
    • 李宝群 著 /2016-05-01/ 中国戏剧出版社
    • 《从梦想到现实(李宝群戏剧随想集)》是总政话剧团编剧李宝群从事戏剧剧本创作多年的随感文集。书中收录了他对中外戏剧大师、中外戏剧经典剧目及自己创作剧目的读书随笔及所感所想。因其在国内成功的践行现实主义戏剧的创作理念,在业内评价很高,本书的出版,对戏剧爱好者及业内人士研究戏剧大师、经典作品及现实主义有很好的借鉴意义。

    • ¥32 ¥48 折扣:6.7折
    • 宝岛一村(赖声川&王伟忠经典话剧“宝岛一村”简体中文版剧本大陆独家出版!)
    •   ( 1157 条评论 )
    • 赖声川王伟忠 /2013-12-10/ 北京美术摄影出版社
    • 《宝岛一村》是台湾著名舞台剧导演赖声川和台湾综艺之父王伟忠强强联合推出的经典剧作,本书以台湾2011年出版的《宝岛一村》剧本为主要内容,辅以王伟忠等人的创作理念、各界评论等。此剧诉说的是一个庞大多元却又被归为同一族群的人们从离家到想家到认同这里就是家的一段历程,剧本呈现出了 眷村 三代住民、四个家庭的故事。这部舞台剧成功塑造了*代思乡、盼回乡的 眷村人 和第二代在台湾出生、土地认同概念逐渐转变的 眷村子弟 ,透过笑泪交替和心酸诙谐,回顾了台湾*珍贵的族群融合历史。

    • ¥73.5 ¥98 折扣:7.5折
    • 上海孤岛话剧研究
    •   ( 31 条评论 )
    • 胡叠 著 /2009-11-01/ 文化艺术出版社
    • 上海的戏剧观众的审美取向又与海派文化之间有着内在的关联。何以话剧职业化在上海获得了空前的成功?话剧这一自身蕴含现代性的戏剧样式和上海现代文化之间,是否存在某种内在的关联?上海孤岛这种繁盛的演剧局面出现在这样一个特殊的历史时期,一个特殊的历史地域中,是正常还是反常?它的出现,是戏剧发展的必然,还是偶然?它与历史上其他表面类似的话剧现象相比较,其内在又有很大的不同,那么,造成这些不同的根源何在?和其他剧种的同时期演出相比,这种状态又是不是真正的繁盛?…… 当面对当代戏剧发展中出现的通俗化、市场化的戏剧现象时,重回戏剧史中,对当年那段曾被忽略的类似的发展阶段进行重新整理和研究,非常有必要。

    • ¥25.9 ¥36 折扣:7.2折
    • 中国话剧现场:2001-2012(为您详细勾勒出21世纪前12年中国话剧发展的轨迹,实用话剧鉴赏手册)
    •   ( 210 条评论 )
    • 刘彦君 /2013-09-01/ 学苑出版社
    • 21世纪以来的10余年,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话剧发展的好时期。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开放和进步,对外交流日益频繁,具有百年历史经验的中国话剧已进入一个真正多样化的时期。 本书约50万字,剧照50余幅,分年度概括了2001至2012年中国话剧的概况,包括社会环境变迁,话剧创作、话剧生产述评,话剧展演(包括主流话剧院团、民间商业话剧团体的演出活动等,如集中展示的城市演出季、长年不断的全国巡回演出、蓬勃发展的大学生戏剧节、充满活力的民间剧社活动、日益频繁的对外话剧交流等),并对重要作家(如选择“*风格”的王晓鹰、倾心动作艺术的宋国锋、擅长宏大叙事的孟冰、张扬现代感的黄定山、“善用流动画笔的灯光诗人”周正平,等等)、年度重要作品(如《孔乙己正传》、《赵氏孤儿》、《迷宫》、《到现在还没想好》、《

    • ¥56.3 ¥78 折扣:7.2折
    • 中国百年话剧史述
    •   ( 105 条评论 )
    • 田本相宋宝珍 著 /2013-08-01/ 辽宁教育出版社
    • 《中国百年话剧史述》叙述了中国话剧的诞生、演变、发展的历程。从16世纪中国人次目睹了西洋戏剧到20世纪初中西文化大碰撞催促了中国新剧的诞生,从1907年的部完整的中国话剧《黑奴吁天录》到新时期的话剧舞台,时间跨度逾300年。把中国话剧的历史作为一门综合艺术的发展历史加以研究和描述,即把话剧文学、话剧运动、舞台艺术、导演艺术和表演艺术纳入话剧历史的范围。把话剧作为综合艺术的整体发展的历史给予考察和评估。对中国话剧的历史发展理出了一些线索,揭示了一些有规律性的内涵。反映了中国话剧史学的研究的进展。对中国百年话剧发展作了一次历史的总结。

    • ¥90 ¥120 折扣:7.5折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