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们的拜厄(修订版)(有声版)(套装共2册)》是一本教儿童如何去正确地学习并演奏的钢琴的教育用书。《孩子们的拜厄(修订版)(有声版)(套装共2册)》从最基本的演奏钢琴的正确的姿势谈起,一步步深入,循序渐进地引导少年儿童走上钢琴演奏家之路,希望你的孩子能成为拜尔第二,成为重量的钢琴大师。
随着我国人民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幼儿开始了学龄前的手风琴训练。孩子通过拉琴,开发了智能,启迪了思维,增强了记忆。孩子们迫切需要一本为他们编写的、适用的教材。蔡福华同志有感于此,根据多年来致力于幼儿教学的经验,编写了这本教材,以适应这方面的需求。
《开塞36首小提琴练习曲作品20号(第二小提琴·钢琴伴奏版)》是以1886年开塞仍在世时期出版的、被视为等同于初版的版本为蓝本,并以很大限度的重视与尊重原版为宗旨,来进行整理研究和编著的。其中包含三个部分,即《开塞36首小提琴练习曲》《第二小提琴伴奏谱与教学分析》《钢琴伴奏谱》。原版是以12首练习曲为一册,由三册组成。仅从左手方面来划分的话,首册是在第1把位范围内的;第二册是在第1把位至第三把位的;第三册是至更高把位的练习曲。 《开塞36首小提琴练习曲作品20号(第二小提琴·钢琴伴奏版)》中的记号、弓法、指法、曲目排序等,在保留原版内容的同时,对认为有必要的地方做了整理和调整。关于指法,《钢琴伴奏谱》中保留了开塞原版的指法。《开塞36首小提琴练习曲》中在保留了原版指法的同时,也在编者认为有必要处添加了不
这是一本好看,好读,甚至有点“好玩”的书;同时,它又给读者带来新知、启发甚至深思。此书以舒伯特的著名声乐套曲《冬之旅》D.911中的二十四首歌为基本依托,分二十四个章节(外加“引言”和“尾语”)依次对每首歌的内涵、特色、表演要点和其中蕴含的历史文化讯息进行了别具一格而又兴味盎然的论述与阐发。
本书主要分析了一个成功的软件开发团队应如何平衡约束机制和员工自主权之间的关系。作者通过介绍爵士乐的演奏过程,论证了这种爵士乐演奏过程如何能够帮助那些要完成多项任务的团队提高团队协作的效率、团队的创造性和团队的执行能力。你将学会一些新的方法来鼓励团队中那些富有激情、忠于事业的成员,并将他们个人杰出的贡献糅合在一起。同时,在保证项目的整体效果不被破坏的前提下,赋予团队成员程度的自主权。 全书共14章,分部分,其中部分(~5章)介绍了采用正好够多的规则、雇用人才、将团队的利益放在位、建立信任和尊重、带着激情投入工作;第2部分(第6~9章)介绍了聆听改变、适时领导、行动透明、做有意义的贡献;第3部分(0~12章)介绍了减少摩擦、保持冲量、保持健康;第4部分(3~14章)介绍了交换思想、承担的风险。
作者凭借包括档案文献、报刊报道、回忆文字和本人访谈在内的极丰富的资料,运用宏观社会学与微观社会学的方法,在详细论述上海美专前二十五年的展开中,对该校在中国美术现代化过程中的历史作用作出多方面的探讨,获得了开拓民国美术教育新视野、理解上海美术现代化新方法、厘清20世纪中国美术史研究中一系列历史问题等诸多学术成果。
第一卷(1919—1949)中国小提琴创作始于一批留学海外的小提琴家。以马思聪、冼星海为代表的一批音乐家们不但学习演奏小提琴,也致力于学习创作小提琴作品。如将一生精力贡献给小提琴创作的马思聪,其作为开创者的历史地位是毋庸置疑的。值得一提的是,与萧友梅有密切交往的著名地质学家李四光于1919年创作的标题为《行路难》的乐谱,是目前所见最早的一首由中国人创作的小提琴曲。这首作品过去从未正式发表,但因其为中国小提琴创作的真正起点,故具有重要的开创性意义。我们将此曲收录在“百年经典”之中,是想对这位热爱音乐的科学家表示敬意。在这个时期,马思聪创作了大量流传至今的作品,如著名的《思乡曲》《牧歌》等。桑桐的《夜景》是运用自由无调性手法并加以民族化的最早尝试。
《世界小提琴经典名曲1(套装共2册)》包括《世界小提琴经典名曲1.钢琴伴奏谱》《世界小提琴经典名曲1.演奏指导/分谱》,共2册。《世界小提琴经典名曲1.钢琴伴奏谱》一书大致以内容、题材、风格排序;因包括钢琴伴奏,篇幅较大,排序有利选材,方便使用。愿此书真正能为琴坛乐友所需、所爱、所选,成为值得珍藏的书籍。
《双簧管教学曲选》包括C大调奏鸣曲、a小调奏鸣曲、C大调协奏曲、C大调协奏曲等15首曲子。
《世界小提琴经典名曲》由上海音乐出版社出版。百十年来各路名家独具风采的演奏,早已成为传世绝响,那些不朽的旋律引领和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青年演奏家,提升着他们的演奏素养,影响着他们的演奏风格,感动着他们的演奏心灵。作品的流传则又给世人带来了博大精深的世界文化和至上至美的音乐享受。而对成千上万的琴童来说,又在朦胧的感受中,被点拨着敏锐纯净的爱乐之心,不觉已走进了神奇的音乐之门。
《钢琴演奏者的身体使用手册》是一本关于我们如何调动身体来演奏钢琴的书。作者托马斯·马克仔细研究了键盘乐器(无论钢琴、风琴还是数字键盘)演奏者的特殊需求。运用芭芭拉·科纳布尔和威廉·科纳布尔提出的身体构图概念,托马斯·马克在书中展现了解剖学事实,并配有详细的插图和出色的注释。这些内容可以帮助每位演奏者获得更完善的身体意识、更好的运动质量,以及更优秀、更自由的演奏体验。这也能让读者无须借助传统医疗就避免或治愈损伤。风琴演奏家罗伯塔·加里和汤姆·迈尔斯专门撰写相关章节来阐述风琴演奏者的特殊需求,并专注于足、腿、臀,以及臂和手的使用。因此,本书对风琴演奏者来说同样有参考价值。 书中所述的原理强调键盘乐器演奏者如何改善动作模式,帮助他们避免因长久练习而带来的身体疼痛和情绪困扰,获得无痛、有
本书内容包括从第一把位至拇指把位课程的中、外乐曲共53首。可与本教程练习曲分集的第一册配合使用。其中许多早已广为流传的世界名曲,对于教学、演出、研究、欣赏均有一定的价值。内容包括:美丽的小花;小星星,亮晶晶;东方红;快乐的农夫等。
《钢琴伴奏版小提琴名曲选 经典协奏曲卷》以《中央音乐学院海内外小提琴(业余)考级教程》为基础,按照各个级别,将所有的中外乐曲和协奏曲的钢琴伴奏谱编辑成册。该书旨在增添练琴的乐趣、培养学习者的乐感和合奏意识,从而很好地促进他们小提琴的演奏。本册为经典协奏曲卷。
长期以来,前辈学者对元杂剧曾作过多方面的研究,近时学者对元杂剧的研究,又探讨了新问题,取得了新成果。《中华戏剧史论丛书:元代杂剧艺术》共十八章,每一章一个专题。章、第二章、第三章,对元杂剧兴起和衰落的论述,对作家、作品以及演员的介绍,都只是勾勒出一个粗略的轮廓,作为了解一般情况的绪论。在这三章之后的各章,着重在比较有系统地探讨、介绍元杂剧的艺术及其形式,并尽可能地联系舞台演出。这是《中华戏剧史论丛书:元代杂剧艺术》的重点。
歌剧、音乐剧是金湘先生音乐创作的重要领域之一。此书中收入了他此领域代表作品(歌剧《八女投江》、《杨贵妃》、《原野》、《热瓦普恋歌》、《楚霸王》;音乐剧《美丽的战士》、《日出》)的声乐选段,是金湘先生数十年歌剧生涯的集中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