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以西方舞蹈史上舞蹈走向革命性发展的,具有代表性的舞蹈家或编导家为中心切入点,从分析他们的舞蹈理念出发,将研究视野扩展到他们各自所处的时代背景,考察当时的政治社会状况、文化思潮以及其他艺术形式如何影响他们的舞蹈创作思想,进而重新诠释他们各自经典代表作品背后蕴含的深刻历史和文化含义,力求挖掘西方舞蹈发展历程中的内在规律和实质。本书的研究特点在于将个体舞蹈家所具备的艺术特性与其身处时代结合起来,以他们自身所代表的民族与历史特性和文化属性为依据,阐释其舞蹈艺术理念的实质,进而发掘整个西方舞蹈艺术的发展规律。
具体讲,这《拼贴的“舞蹈概论”》一是把文章发表的历时性年月日打乱,拼贴成共时性的专题思考,其中一些是当下的“舞蹈概论”尚未或正在涉及的问题,连带着想到了时下许多舞蹈文字,历时性的、平面的描述多了些,共时性的、纵向的专题思考少了些。就今天的舞蹈学术而言,共时性的、纵向的研究更重要些,它可以集中优势兵力打歼灭战,比如“舞蹈艺术何以独立?”“艺术舞蹈如何分类?”等,想不明白、说不明白的事常常也做不明白……因为这里的文章都是独立成篇的,所以一旦拼贴,定会有错杂,像“舞蹈的发生”问题在“舞蹈的发展”里也时有所见,甚至同一个专题中的文章也有交叉和重叠。
《新中国舞蹈发展史·舞蹈人物研究丛书·舞蹈文化求索六十年:罗雄岩文集》分为:“民舞散论”、“学术交流”、“舞思短评”、“舞文摘译”与“学诗小辑”五个部分,因不是按发表时序编排的,所以有些早期发表的文章却编排在后面,文字显得浅显。从不同时期发表的文章中,可以看到当时的文化背景,可以了解我在学习与实践中成长的历程。舞文摘译部分主要是“现代舞”的内容,由于对此项研究比较肤浅,所以在记述、舞蹈家的人名及其作品的名称用字,会有不够确切之处。
京剧《廉吏于成龙》是以清代康熙年间实有的一个案例作为故事背景,通过对官场人格较量的生动描写,成功地塑造了一位廉洁奉公、体恤民困、作风朴实、精神境界高尚的官员形象——于成龙。这个形象来自历史生活,却又是现实对历史的一种感应,对于当下的反腐倡廉有着深刻的现实意义。 《京剧 创作评论集》为该剧创演及艺术评论集,收录该剧剧本、主要曲谱、演出剧照及相关艺术评论。
本教材是我国第一部非中国古典舞专业的中国古典舞课教程,适合于各高校舞蹈院、系(除中国古典舞专业以外)所有舞蹈技术专业和舞蹈理论专业的教师和学生使用。本教材侧重于中国古典舞课风格性和审美性的教学要求,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