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对书的理解分为电子书和传统纸质书这两种, 前者是有利于快捷获取信息的阅读, 但是纸质书的阅读, 不仅仅指的是视觉阅读, 即一种过去认识的纯粹文字的阅读, 其实纸质书还包括形态阅读、触感阅读、 交互阅读、聆听阅读 即使是视觉阅读,也有图品、字形、编排、 空间、节奏、层次欣赏, 还有信息戏剧化设计语言和语法领悟, 甚至还包括联想、启迪、展现以及阅读美感享受。 正如博尔赫斯所说: 书的魅力很大程度上来自于它的物质性, 书沉重、笨拙,也灵动、优雅, 这是一种在时代更迭之间显得愈发珍贵的气质。 品味阅读,体现出一种优雅的气质。 一本好书不仅是信息的传声筒, 更是影响内心和周边心象物境的生命体。 书的物质性可以让读者与纸张亲密接触, 它的质感,自然的肌理 是一种有温度的阅读享受。
中国当代知名书籍装帧设计师宁成春的个人作品集。全书分铅印时代、三联风格、素以为绚三部分呈现了宁成春六十年的设计历程,在作者口述的基础上精心整理,收录1500多件书籍设计作品及手稿,选择四十余种经典案例详细阐发:如何设计一本书?封面思路从哪里来?怎样选择恰当又出彩的材料与工艺?作者用漫长的职业经历给出了自己的回答。这既是对宁成春六十年书籍装帧生涯的总结,也是对三联书店近三四十年重要出版物的回顾,从装帧设计角度记录了一本本书籍的诞生。
彼得 门德尔桑德是在全球享有盛名的书籍封面设计师和艺术总监。在他创作的众多知名封面中,有《龙文身的女孩》,也有乔伊斯、卡夫卡、陀思妥耶夫斯基、波伏瓦和福柯的经典作品。 本书包含400余张高清美图,收录了门德尔桑德享誉世界的书籍封面以及未曾被采用的初稿、草图、素描、插图等,是作者迄今最全最完整的个人作品集。 门德尔桑德如何从一名古典钢琴演奏家转行成设计师,他从何获得灵感、日常如何工作?作者在本书中毫无保留,畅谈自己的职业发展之路、创作心得,是从业者不可错过的职业宝典。
面对空白的纸,不知该从何下笔吗? 你很想画超出界线以外,但又不敢这么做吗? 如何才能大胆自由发挥创意? 本书颠覆一般传统书籍的格式,每页以不同的指示文字及插图,引导读者大胆搞乱,放肆涂写,突破局限,让每个人内在的创意真正获得完全解放。 在页面上穿洞、剪下来穿成环、用针线缝起来、涂上胶水、贴上回形针、滴上咖啡、带书去散步、纪录晚餐的食物、找到数字5并改变它的边线、用旧邮票做一幅邮票创意画、某个你能透视的东西 作者希望借由这些大部分人从来不会对书做的事,让读者亲身体验发想创意的过程,鼓励读者以全新的角度来看待事物,找到新的方式发挥想象力,真正享受艺术创作的乐趣。 而借由一些看似 破坏 的动作,作者也鼓励读者进行创意大探索,突破自我,走出框架,无拘无束大胆勇敢尝试,体验生命的各种可能性。
本书就像是2019中国 美的书 《莱比锡的选择》的前传,它拼接起美书籍的始源,系统完成了关于莱比锡的圆满纪念。从 世界美的书 比赛开始举办以来,赵清老师收藏的书籍占据总获奖书目的82%。2004年就像是一条分水岭,往后走,世界的书籍设计史上才有了中国设计师的参与。而往前走,便是《翻阅莱比锡》这本书,它见证着世界的巨变,在从手工制版转型成逐步利用电脑设计的过程之中,树立起了一座具有跨时代意义的里程碑。
本书是一本为设计师独家打造的书籍设计与装帧工艺的全能书,内容包含: 400余张工艺对照实物图介绍图书设计基础知识和方法 300余个工艺示意图拆解前沿工艺 *书籍艺术精品欣赏 全球*装帧工艺讲述 德式严谨级 书籍制作流程图 平装书的十八般变化 精装书的360 详解 书籍设计规范展示 Tips Pointers 书籍设计界的德英中词典,含315个专业术语 特色一:400余张工艺对照实物图 300余个工艺拆解示意图 315词中德英专业术语词典 43种封面内页装订技巧,业界权威! 特色二:500年德国书籍印制精髓汇集。 特色三:设计印刷行业专家倾力推荐,西式书籍设计全书。 特色四:荣获图书设计界最高荣誉称号 德国最美图书 。 特色五:20道印制工艺加持,本身即为当代书籍的范本。
《范用系列·爱看书的广告》内容分为三部分,即“广告文字”“广告式样”“书籍广告谈”。广告文字主要收入鲁迅、叶圣陶、巴金、胡风等名家作品,以及20世纪三四十年代文化生活出版社、北新书局、新月书店、良友图书公司等的广告文字。这些广告文字,堪比微型文学作品,许多是短小的书评,传达出撰写者的感悟。“广告式样”主要收入三四十年代的作品,设计美观,又很实用,处处表现出设计者的才华与苦心。“广告谈”部分收入十六篇文章,主要介绍中国现代书籍广告的史实掌故,论述书籍广告的要点和意义。以上三部分内容相互照应,形成立体的效果,既饶有文化趣味,又不乏实际指导作用。 是范用先生逝世五周年,三联书店特推出范用先生的三本书以资纪念:《存牍辑览》《叶雨书衣》《爱看书的广告》。这三本一起,代表着范用先生
纸张传递给我们的不仅有深刻的思想与文化内涵,同时也能传递我们的创意与艺术。总有那么一群人痴迷于纸张的魅力,研究它的特性和艺术的方式的多种可能性。当我们看到一件伟大的纸品艺术的时候,往往我们会惊讶于纸张也可以以这样的形式呈现,更惊叹与佩服创作者的艺术构思和灵巧手工。 《因纸而生》一书将带领你去了解纸艺,以及创作制作的过程,不仅具有极高的欣赏价值,而且也具有较高的学习参考价值,启发读者的纸艺设计创意思维。
《零基础学书籍装帧设计》主要依据初学者学习书籍装帧设计的普遍规律安排内容,由浅入深地讲解了初学者需要掌握和感兴趣的基础知识和操作技巧,全面解析各个知识点。全书结合实例进行讲解,详细地介绍了书籍装帧设计的基础和要点,使读者能轻松地学习并掌握。 《零基础学书籍装帧设计》共分为5章,分别为第1章书籍装帧设计基础、第2章书籍装帧设计中的元素、第3章书籍装帧的封面设计、第4章书籍装帧的版面设计和第5章书籍装帧的其他设计。《零基础学书籍装帧设计》主要根据读者学习的难易程度,以及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需求来安排章节,真正做到为学习者考虑,也让不同程度的读者更有针对性地学习所需内容,强化自己的弱项,并有效帮助书籍装帧设计爱好者提高操作速度与效率。 《零基础学书籍装帧设计》知识结构清晰、内容有针对性、实例
书妆 系列是图书、报刊、杂志、宣传目录、日历、创意笔记本等装帧设计的全球经典案例合集,《书妆 书籍装帧设计1》收录了22个国家46位*设计师、工作室的72套作品案例,内容丰富且风格多元,全方位立体呈现了对图书等相关产品进行装帧设计时涉及的字体排印设计、版面设计、封面设计、包装设计、视觉设计、海报设计、数字与印刷、创意设计、交互设计,以及材料、工艺等,呈现各种打破常规的新技术、材料和概念,如何被应用在书籍设计之中,颠覆了对于书籍设计的既定印象。 本书实用性和创意性兼具,通过大量整版精彩图片,搭配精要文字,直击设计思路、分享创意思维,多角度清晰展现 书妆 细节,对于艺术设计从业者、书刊出版从业者而言,都是不可多得的参考资料。 本书自身也是装帧设计的经典案例,采用模切方式使书的外观造型形成一个字
本书收录的10位设计艺术家包括:高校(主要是广州美术学院书籍设计专业)设计专业教授和广东省从事书籍设计的资深设计师。本书力求从书籍设计师的角度去诠释其作品,让读者融入到书籍设计师所要表达的信息环境中,了解他们的艺术创造轨迹,见证艺术与阅读推广的完美结合。
20世纪七十到九十年代间,旧的禁忌与束缚正松绑,新的可能不断涌现,宛如夜里烟火爆裂,璀璨开花。值此风起云涌之际,有一群书籍装帧设计师,也正置身从手工过渡到数字的递变阶段。他们独运匠心诚意,各显风格才情,成就了台湾的设计美学风范。 本书以11位设计大家的生命历程为经,铺写出或曲折跌宕、或执着不悔、或桀骜不群的创作身影;以台湾书籍装帧发展脉络为纬,藉由曾引领一时风骚的设计者与经典代表作品,重现那狂飙年代的社会面貌与文化氛围,映照出斑斓夺目的时代切片。书中穿插历史照片,以及总计逾300幅的代表性书影、杂志、海报与文宣等图像,深富史料价值。
这本书收录了国际著名平面设计家、书籍设计家杉浦康平近年与中国、韩国及印度的六位著名设计师 吕敬人、黄永松、安尚秀、郑炳圭、R.K.乔希(R.K.Joshi)、柯蒂 特里维迪(Kirti Trivedi),就东方各国的文化异同,亚洲的书籍、文字、设计以及这三者之间的关系所进行的对谈,通过他们的对话使读者得以分享这些设计师们对本国的文化、文字的思考,以及如何将其融入实际设计工作的体会和经验。而书中配合各处对谈内容分别选刊的杉浦康平和六位设计师的作品,也为读者提供了从思想到实践的典范。
设计也是一种写作。从2003年起,何浩一直与中国*代表性的当代艺术家合作,设计了超过百部的高品质艺术书籍与画册,他以独立设计师的身份,共同创造和书写着中国当代艺术的历史。本书即何浩在当代艺术书籍设计领域的作品选集。
书妆 系列是图书、报刊、杂志、宣传目录、日历、创意笔记本等装帧设计的全球经典案例合集,《书妆 书籍装帧设计2》收录了25个国家66位*设计师、工作室的137套作品案例,内容丰富且风格多元,全方位立体呈现了对图书等相关产品进行装帧设计时涉及的字体排印设计、版面设计、封面设计、包装设计、视觉设计、海报设计、数字与印刷、创意设计、交互设计,以及材料、工艺等,呈现各种打破常规的新技术、材料和概念,如何被应用在书籍设计之中,颠覆了对于书籍设计的既定印象。 本书实用性和创意性兼具,通过大量整版精彩图片,搭配精要文字,直击设计思路、分享创意思维,多角度清晰展现 书妆 细节,对于艺术设计从业者、书刊出版从业者而言,都是不可多得的参考资料。 本书自身也是装帧设计的经典案例,采用模切方式使书的外观造型形成一个字
本辑内容重点之一是:介绍中国近代书籍艺术界泰斗之一钱君匋先生的设计遗作、遗稿及藏书,钱先生为书籍艺术奋斗七十余年的成就是中国出版业的宝贵财富。重点之二是:分享日本有名设计师、出版人松田行正先生的图表设计课程及所成立的一个人的出版社(牛若丸出版社)所追求的做书人的自由境界的出版理念。
杨永德编著的《中国书籍装帧4000年艺术史》从中国文化的视角及装帧学本体的角度,阐述了中国书籍装帧的初期形态、正规形态、册页形态和现代形态,对雕版印刷、活字印刷和插图从历史的角度进行全方位介绍,并对书籍装帧要素的笔、墨和纸与中国书籍装帧的内在关系也进行了研究。 《中国书籍装帧4000年艺术史》从“天人合一”的角度谈书籍的版式、书籍的结构和装订形式,从书籍装帧中透视了中国装帧艺术的美学思想,从古代书籍装帧史的角度阐述“书卷气”,从书籍内容与装帧形式谈二者内在的文化同一性。 《中国书籍装帧4000年艺术史》从远古结绳书的初期形态叙述到近代平装书的现代形态,对中国书籍装帧从文化和美学的视角进行梳理和整理,特别论述了中国书籍装帧与文化和审美的内在关系,涵盖了中国几千年文化史。
爱书的人离不开书桌、台灯、笔尖,自然更不可离不开的是存储知识与生活的书架。 书架是很常见的居家摆设,而我们常常忽视了设计对它产生的影响——无论是功能性抑或美观性。书架的历史悠久,它的发展历史充满趣味,而当前已有很多设计师对书架做出了令人眼前一亮的设计。本书将梳理书架的发展历史与演变历程,并将向读者展示百余种来自世界各地、功能和形态各异的书架,希望对相关设计专业的读者有所帮助。
《范用系列·爱看书的广告》内容分为三部分,即“广告文字”“广告式样”“书籍广告谈”。广告文字主要收入鲁迅、叶圣陶、巴金、胡风等名家作品,以及20世纪三四十年代文化生活出版社、北新书局、新月书店、良友图书公司等的广告文字。这些广告文字,堪比微型文学作品,许多是短小的书评,传达出撰写者的感悟。“广告式样”主要收入三四十年代的作品,设计美观,又很实用,处处表现出设计者的才华与苦心。“广告谈”部分收入十六篇文章,主要介绍中国现代书籍广告的史实掌故,论述书籍广告的要点和意义。以上三部分内容相互照应,形成立体的效果,既饶有文化趣味,又不乏实际指导作用。 是范用先生逝世五周年,三联书店特推出范用先生的三本书以资纪念:《存牍辑览》《叶雨书衣》《爱看书的广告》。这三本一起,代表着范用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