享誉国际的陶瓷艺术家白明,经过长期的创作、研究、实践、教学,历时七年著就此书。所有工艺环节均拍摄自景德镇真实的传统制瓷现场,并注重显示关键技巧、手法和工具,兼具代表性和指导性。600余张艰辛收集、精心挑选的图片,不仅将这个千年古镇的神奇制瓷技术详尽地展现在世人面前,也使这部作品具有田野调查般珍贵的史料价值。
本书结合历代典籍文献和绘画作品,深入解读唐宋以来的瓶花理论,还原中国瓶花艺术的本来面目。并通过研读经典,厘清中国传统瓶花的艺术旨归与审美标准,进而探索瓶花艺术在当代空间规划中的应用。
向日葵印花、八芒星图形、渐变色的猫咪 你可以在刻板上雕刻出任何你喜欢的图案,并将其转印到纸张或其他表面上,制作出专属于你的版画作品。 作者埃米莉将带你熟悉版画入门的准备工作,掌握制作简单图案的基础技法,再逐步进阶到用水彩颜料、织布等综合材料进行创意制作。你可以在本书的指导下创作出口袋杂志、布面墙上挂饰等兼具实用性与仪式感的小物件,更可以融会贯通地综合使用书中的多种技巧,或者用其他的材料尽情地进行艺术创作。 书中通俗易懂的文字讲解和清晰展示创作过程的插图相得益彰,零基础的新手和略有经验的爱好者均能从中有所裨益。
《如何读中国瓷》介绍了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藏中国陶瓷精品。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是美国的艺术博物馆,与英国伦敦的大英博物馆、法国巴黎的卢浮宫齐名的世界三大博物馆之一。 大都会艺术博物馆收藏的中国陶瓷年代跨越五千年,在材质、器形、主题方面都有丰富的多样性。本书精选的藏品,兼顾了典型与稀见器物,使读者了解从新石器时代直到近代中国陶瓷工匠所取得的惊人成就,构成了中国陶瓷史发展的基本序列。馆藏陶瓷既有中国宋瓷精品,也有元青花,明清各地名窑的代表作品。精致的罐、碗、瓶、盘,优雅的禅宗祖师达摩像,瑰丽的四季花卉瓶,《如何读中国瓷》介绍这一亚洲文化中杰出的艺术传统,娓娓道来、引人入胜。 《如何读中国瓷》对器物的阐释旨在促进更深层次的理解,对作品本身的意义及其创制文化背景的鉴赏。
《瓷器 瓷泥制备、加工烧成与常见问题补救措施》从多个方面对瓷器的制作过程进行了详尽的介绍,涵括了从瓷泥制备工序到成分构成到可加工性分析,再到不同装饰手法分析和施釉过程分析等内容。除此以外,拉坯成型和徒手成型等方法也被概括其中。作者还针对瓷器制作中特有的技术难点作出解析,讨论了瓷坯干燥和烧制的方法。在制作陶瓷器皿过程中可能会遇到的大部分常见问题也通过专门的章节提供了建议及补救措施。
壮锦 中国四大名锦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凝聚了广西壮族人民的勤劳与智慧。壮锦图案生动,结构严谨,色彩斑斓,充满热烈、开朗的民族格调,体现了壮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与向往。本书稿以图文并茂的形式生动地展现了壮锦的美,深入挖掘了壮锦所蕴含的深刻的文化意象与内涵。共分为五章,包括 广西民族文化瑰宝 图案多样化的织锦 广西 锦彩 的形式类型 桂彩壮锦图案的形式美 生活中的 锦彩 。所介绍的壮锦纹样包括传统经典纹样、新时代发展创新纹样等,共计近200幅。另外,本书稿除从传统的角度来解读壮锦纹样的寓意外,还从图案形式美法则来对壮锦图案进行分析,具有代表性和权威性。后还介绍了壮锦图案传承创新及应用的成功案例,传达了 让传统成为时尚,让时尚助推传统 的思想。
作者精心选择了多位曾经面对面采访过的世界各地的知名珠宝设计师,按不同主线分辑讲述设计师与所设计的珠宝之间的故事,呈现出完全不同于商业化产品珠宝的个性与温度。本书是国际知名珠宝设计师的一次集中亮相,不仅可以成为国内珠宝设计师的案头参考,也可为非专业读者带来精致丰富的审美体验。
陶瓷和印刷有一个相同的特性 它们可以重复一个形状、形式或是图像,并且这些产品可以和其他图形、装饰方面的生产活动结合,沿用数百年。尽管陶瓷一开始是三维立体的而印刷多是在二维平面上操作的,现在这些对应关系也有了一些变化。在十九世纪早期,在杯盘上印刷图案还是一种 新媒介 的时候,用图像、照片和风景画进行装饰被看来是一种财富的象征。在二十一世纪媒介高速发展的今天,3D打印技术有效地推动了陶瓷和印刷的融合。 作者在简介中阐述了上述背景后,又详细叙述了陶瓷与印刷的历史和工业背景、色彩转移介质和墨水、单色印刷、平版印刷、浮雕、凹版印刷与石印、模具和丝网印刷、贴花、影印和数码打印、3D打印、影印感光剂等知识。比起介绍具体的操作手法,本书更侧重于对将印刷技术和陶瓷艺术进行融合的多种可能性进行系统性介绍
民艺 是由柳宗悦首先提出的一种新的美学概念,他所颂扬的 正常之美 健康之美 ,是一种超越创作者自我意识和行动、朴素、不刻意修饰、倾注了爱的美。这本书是日本民艺馆创立80周年纪念巡回展 民艺的日本:柳宗悦与《日本手工艺》之旅 的正式记录。柳宗悦20世纪20 40年代日本全国各地和东亚地区进行了约20年的研究,用自己的审美眼光进行收藏,包含陶器、染料、纺织品、涂料、手工纸、家具等。本书从北海道的阿伊努宝剑开始,按照从东北到西南的顺序介绍了155件作品。除了欣赏精美的艺术品,柳宗悦为首的日本民艺学者,也提出了对手工艺与现代化这对矛盾的精湛思考。
本书选取了欧洲著名装饰设计师欧文 琼斯绘制的100幅经典中国传统纹样,并结合60 多幅对应的实物图,深 度解读纹样背后的工艺、文化和美学传统。本书上部 纹饰之美 从内容和美学的角度解读纹样,说明是什么、怎么样、有什么含义等。下部 工艺之道 ,主要讲述纹样是如何实现的,采取了什么工艺,真实的效果又是如何。
西方的文字设计仍然由西式活版印刷发明初一百年中设计的字体主导。这些字形背后有着什么样的工艺流程?《字腔字冲:16世纪铸字到现代字体设计》聚焦于16世纪法国和佛兰芒的字冲雕刻师的工作。作者弗雷德?斯迈尔斯是字体设计领域的专家,他基于在铸字方面的经验和对现存资料的认真研究,揭开了这个尘封已久的话题。斯迈尔斯通过概述字母和字体设计的基本问题引入论述,并在后几章观照了当前的技术和社会发展。《字腔字冲:16世纪铸字到现代字体设计》可以被用作任何媒介中字体和字库建构的指南。
《邢绣》是一部全面介绍中国传统刺绣技艺邢绣的精品著作。作者邵晓琤通过多年研究和实践,深入挖掘并总结了邢绣的技法和精髓,将这门古老艺术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呈现给读者。本书不仅介绍了邢绣的基本技法,还精选出三十多种特色针法,展现了邢绣的独特魅力和艺术价值。 《邢绣》详细记录了作者亲绣的十多幅代表性作品,这些作品不仅展示了邢绣技艺的高超,也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通过这些实际作品的展示,读者能够更直观地理解邢绣的美学特征和技巧要求,进而激发对传统刺绣艺术的兴趣和热爱。 《邢绣》还深入探讨了邢绣的历史背景和文化意义,以及在当代社会中的保护和传承情况。书中对邢绣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进行了阐述,呼吁更多人关注和参与到这项传统艺术的保护工作中来,以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邢
本书收入论文和调查报告共计21篇,多角度、深层次地回顾和探讨了20世纪中国乃至亚洲风俗画的历史演变和发展历程,研究其表现形式、审美特征和精神内涵,以及它在推进民俗文化传承 与发展中的作用,重点关注风俗画与民俗文化、乡村振兴、 一带一路 之间的内在关联,以及风俗画的文化功能、文化生态意识及其对弘扬我国优秀民族传统文化的意义。
景泰蓝正名 铜胎掐丝珐琅 ,俗名 珐蓝 ,又称 嵌珐琅 ,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经过千年的传承依旧保留完好,有着悠久的文化历史和良好的群众基础。正因其具有的历史意义及工艺特征,景泰蓝于2006年被国家列为批非物质文化遗产。景泰蓝在发展过程中,其外延及内涵都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变化,景泰蓝市场面临着巨大的发展契机和挑战。 本书由基础知识、案例步骤、作品赏析、创新设计等内容组成,以实际作品为案例,从材料、工艺、创新设计到每个工序的操作步骤都进行了系统的讲解,突出了景泰蓝应用性和艺术性相结合的特点。本书也侧重景泰蓝工艺师实践能力的培养,增强读者对我国传统文化的热爱,提高其对传统工艺的兴趣,同时在弘扬中国传统工艺景泰蓝方面具有积极的意义。对初学者来说,这是一本通俗易懂的景泰蓝工艺入门教材。 本书配有
《典型与时样 明代宫廷工艺美术风格嬗变》,全书以明代宫廷工艺美术为主题,关注宫廷造作与作品风格;按时间线索,从具体艺术现象出发,梳理归纳明代宫廷工艺美术造作制度、艺术风格演变的轨迹,探究明代宫廷工艺美术史中典型与时兴式样更替迭代的原因。
服章之美谓之华,礼仪之大谓之夏,衣冠古国乃称 华夏 ,上下五千年文明,便有上下五千年衣装华服。服饰文化是人类文化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不同历史时期服饰的发展各有侧重。《云裳华服衣生活》选取中国各个历史时期代表性的服饰为切入点,结合大量历代典籍史料、考古研究成果和服饰文物图片,全面系统地论述了从先秦直到近代中国服饰艺术发展的历史。不仅如此,《云裳华服衣生活》也关注古人的审美,关注古人的生活,通过服饰透视中华服饰文化发展的轨迹。
《花 界》是一本循着花期探访寺院的随笔集。全书记录了植物的遇见,山河的丈量 植物的生长衰落,山河的沧海变迁,映照着人生道途中那些微小的烦恼和欢喜,那些宏大的汇聚与告别。在这样的道途中,我们和那些隐藏在历史里,隐藏在山林中的人们相遇,我们或提问,或唱酬,时而沉默无语,时而心心相印。
刘锋编著的《中国现代艺术陶瓷名家与名作》所选名作涵括了陶瓷绘画、陶瓷雕塑、色釉瓷器、紫砂壶、现代陶艺等多种表现形式,兼顾不同题材和风格,大致反映出不同时期中国艺术陶瓷的创作现实,体现了中国现代艺术陶瓷的总体水平。
我国竹纸的发明及制造技术的不断改良,为社会提供了一种廉价的书写、印刷材料,对文化的传播、传承做出了重要贡献。本书在大量田野调查的基础上,就我国各地现存的手工竹纸制作技艺进行了记录分析;同时结合历史文献,就几种主要竹纸的传统制作工艺进行了还原和剖析;并运用科技手段,探讨了竹纸制造工艺的科学内涵及与纸张理化性能的关系。本书是首次将田野调查、文献整理与科学实验手段想结合,开展竹纸制作技艺系统研究的成果。
本书详细探讨国家设计政策与时尚产业发展的关系脉络,深入剖析英国、法国、意大利、美国、日本、韩国等国家不同时期时尚产业与设计政策的关系,并以时尚品牌为典型个案进行深入分析,凝练历史经验,启发当下。本书共八章,包括国家设计政策对时尚产业的积极作用、国家设计政策引领下的英国时尚产业发展、国家设计政策引领下的法国时尚产业发展、国家设计政策引领下的意大利时尚产业发展、国家设计政策引领下的美国时尚产业发展、国家设计政策引领下的日本时尚产业发展、国家设计政策引领下的韩国时尚产业发展、时尚设计政策与产业发展的交织 历史样本的综合分析。本书理论系统、案例翔实,可作为设计学、艺术设计等相关专业人士的参考读物,也可供关注于时尚的读者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