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初至清中期苏州版画作品,与清末苏州桃花坞木版年画,在作品风格、受众群体、销售范围等方面虽然有较大差异,但是清代苏州版画背后的创作观念、文化图式属于同一个文化系统,笔者称之为 天运四时 。 四时同屏 是贯穿清代苏州版画的创作观念,因西洋风格的介入,产生了春夏秋冬同时存在于一个真实场景的 文化图式 。 天运四时 既是自然的四时观念,也是作为 天子 的皇权主导,清代苏州版画反映了东西方文化交流背景下的文化图式和皇权象征。
《观画之道 查尔斯 亨利 卡芬教你如何欣赏名画》一书从对美的感受,自然与艺术的对比,名画的构图、形式与色彩到画法与主题等方面进行剖析,引导读者学会欣赏和读懂世界名画,进而提高对绘画的鉴赏水平。启示读者看到一幅画时会思考这幅画作是否只是简单地表达出画家意识到的自然界的宏大与美丽呢?还是画家想要通过那些肉眼看不见的神秘去表达个人的情感呢?本书给予的提示,可以帮助读者更好地探寻不同画家的创作动机与观点。
本书为 傅申中国书画鉴定论著全编 系列丛书之一种,全书聚焦宋代文人书画中有代表性的三位大家黄庭坚、苏轼、米芾,摘录了其论书、论画的言论并进行分类整理,并试图从中厘清三家之书画观念,具有较高的文献、艺术价值。
本书系统性地讲解莫奈这位印象派大师的发展历程。对于喜爱莫奈作品的艺术爱好者而言,本书不仅能带领读者走近这位印象派巨匠的传奇人生,还对莫奈的多幅经典佳作进行了专业的评析。本书手把手教读者以莫奈的风格创作油画作品。
中国画,简称 国画 。是我国传统造型艺术之一。从美术史的角度讲,民国前的都统称为古画。国画在古代无确定名称,一般称之为丹青,在世界美术领域中自成体系。中国画在内容和艺术创作上,体现了古人对自然、社会及与之相关联的政治、哲学、宗教、道德、文艺等方面的认识。但当艺术品产生了价值,并在市场开始流通时,就会有相同仿品出现,是人们为私欲驱使,追求利益,谋划生计的一种古老而隐秘的特殊行业。几千年来这一行业不断的漫延,手段越来越高明,技法越来越多样,真真假假,混迹于世,一直困惑着人们的眼球。本书由看画、读画、识画、赏画等章节组成,分别从各个角度论述了如何看懂一幅中国画的过程。使读者能够在原有的赏画基础上有一个进阶的认识。
这是一本关于如何鉴赏国画的通俗读物。本书以时间为线,简述了一千六百多年的中国绘画历史,记录52位伟大画家,解析130余幅传世名画。通过不同时代的国画大家和他们的代表作入手,教会基本的观赏方法,顺带把布局风格、纸张、印章解释清楚作为鉴赏窍门,甚至还讲清楚了画家之间的师徒关系!读完本书,你不仅可以了解到传世名画中的隐秘往事,也能懂得怎样欣赏一幅名画,甚至能准确判断一幅古画的大致时代。这不只是一本关于国画的脉络沿革理论书, 是一本中国国画的入门级阅图指南。
《历代名画宣纸高清大图(元)·盛懋:秋江待渡图》以两段式深远构图法画近树繁茂,远山起伏,中间澄江如练,芦雁惊飞,风吹树杪,一派清秋气氛。岸上一年老儒者携书童坐地待渡,江中一舟载客播橹而来,意境清幽。画法略近董源,用笔疏简尖硬,是盛氏代表佳作。此昼作于元顺帝至正辛卯年(1351)。本幅有画家自识:『至正辛卯岁三月十又六日,武唐盛懋子昭为卤西作秋江待渡』钤二印。本幅上还有元老圃、莹玉庵、刘公叙、庄广义、俞英题记及清高宗乾隆皇帝弘历于乙酉年(1765)御题的七言诗一首。
《历代名画宣纸高清大图(五代)·周文矩:重屏会棋图》描绘南唐中主李璟与其弟景遂、景达、景过会棋情景。头戴高帽、手持盘盒、居中观棋者为中主李璟,对弈者是齐王景达和江王景过。人物容貌写实,个性迥异。衣纹细劲曲折,略带顿挫抖动。四人身后屏风上画白居易《偶眠》诗意,其问又有一扇山水小屏风。故画名日《重屏》。它既是一幅反映宫内生活的纪实性图卷,又是一幅精美的人物肖像画。作为写实性的绘画作品,作者在逼真刻画人物肖像特征的同时,也真实地描绘出室内的生活用具,如投壶、屏风、围棋、榻几、茶具等,为后人研究五代时期各种生活器具的形制以及中国早期皇室的行乐雅集活动提供了重要的形象数据。
《历代名画宣纸高清大图(清)·吴历:槐荣堂图》绘的是吴历好友许青屿的祖居——槐荣堂。近景树石围绕,槐荣堂掩映其问。山路小径隐于林问,拾阶而上,后临高山巉崖,云烟缥缈。远景峰峦数重。此图刻画谨细,设色清丽,是作者传世的佳作之一。有自识款『夫山高阳氏槐荣堂图。虞山昊历画』。图后另有尤侗《槐荣堂记》,李楷《槐荣堂赋》以及宋实颖、陆贻典、王奕鸿、吴伟业题跋。
《历代名画宣纸高清大图(唐)·李昭道:明皇幸蜀图》绘峻险的山岭、盘曲的石径、危架的栈道、云绕的天际,崇山峻岭间一队骑旅自右侧山间穿出,向远山山栈行进。构图雄奇,以山水为主,人物鞍马乌辅,山水画的比重在构图上明显增强,在构图意识上进行了创新,对于后世山水画成为独立画科起到了不小的作用。画中山势突兀,白云萦绕,人物动态及其衣帽服饰都刻画得细致入微,马匹、骆驼也描绘得生动有趣。该画传本较多,此图虽可能为宋摹本,但比较接近李思训父子画派的风格。《明皇幸蜀图》体现了『二李』画派的典型风格,时代特征明显,是反映唐代山水昼面貌的重要传世作品。
《历代名画宣纸高清大图(清)·王时敏:云峰树色图》绘近景松树松枝翠绿,枝干姿态各异。中景山体险要,重峦叠嶂。远景中间,山峰如柱,是整个画面的气魄所在。山石沉浑雄健,树木苍厚繁密,画风凝重古朴。本画以「高速』法取势,构图呈『S』形循环上升,在一定程度上沿袭了前人『三段式』的构图法。右上款署:『庚戌秋初,画似孝翁老父台教正。治弟王时敏。』此图年款署『庚戌』,为康熙九年,作者时年七十九岁。
《历代名画宣纸高清大图(元)·方从義:溪桥幽兴图》绘山水一区,高山云锁,溪水自山问流淌,草桥横架,一人策杖前行,远山隐现,茅舍隐于林木之中,意境清谧静逸。肇墨酣畅,多用染法,用笔多横向。树木点染之笔疏率,以墨之浓淡分远近。本幅右侧行书题『溪桥幽兴』四字,下钤一印,不辨。右下角山石间有作者墨书『方从义』款。画面左侧方从义自题:『方壶临高公双笔,己未春寄云生文雅靖室。』左钤『金门羽客』、『画中神品』印。
收藏不仅仅是一项投资,不仅仅是一项爱好,更是一种情怀、一种责任,把我们的历史、文化、艺术发扬传承的责任。历代收藏大家把毕生精力耗费在藏品的收集和鉴赏上,总结出宝贵的知识经验,不但至今影响着我们乃至后来人的收藏观,而且这些藏品也因收藏家的鉴赏而获得新生命,超越了自身固有的历史、文化、艺术价值而身价倍增。 《读画鉴瓷录》系列的出版,就是继承历代收藏大家为传扬收藏文化而著书立说的精神,总结出宝贵的收藏鉴赏经验传于今人,传于后世,也使得这些藏品因为当代名家的品鉴,因为世人的品鉴,因为这一发行传播行为而获得新的价值。
《历代名画宣纸高清大图(清)·戴本孝:苍松劲节图》绘高山连豆,蒙水曲远,树木萧疏,景色清幽。左山半崖立一奇松,姿态奇峻。山脚廊厅依山而建,空旷无人。右半山处一凉亭掩映石壁中,浑然天成。笔墨苍劲整洁,极富秀逸之气,给人以清新明快之感。笔法有云林气度,侧笔干擦,简洁清淡,不落陈规。赋色清淡,古朴优雅。右上题款并钤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