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介绍了以下三个方面的科研成果.。一是贵州地貌,包括贵州地势特点、地貌类型、地貌形成的内外营力作用、贵州地貌的分区与评价;二是地貌与环境,着重研究了贵州第四纪地质环境,喀斯特生态环境,梵净山、雷公山、茂兰、习水等自然保护区的地貌与生态环境特征和各自然要素间的内在联系和规律,提出了保护与开发思路;三是贵州地貌发育规律和成因探讨,并作出了旅游资源评价。 本书展示了贵州自然风光的独特性,让人们更多地了解和认识贵州。研究成果立足于基础理论,着眼于资源保护与开发。这无疑会对贵州的社会经济发展起到现实的和潜在的作用。 本书可供从事地质、地理、地貌、环境、旅游等方面的工作人员阅读,亦可供广大地质学及旅游爱好者赏析。
云卷云舒有一千张面孔,彩云之南的风情也有一千种。造物主让这片土地静谧而欢腾,幽深的峡谷与奔流的江河为伴,丰饶的平坝里生机勃勃,雪山巍峨万古不动,倒映在湖泊随风而变的波光里。在悠远而永恒变幻的自然面前, 丰富 一词也变得有些单薄,似乎难以诉尽云南的一千种美。千面云南还有一幅绚丽的人文图卷,一笔一画都藏在各民族歌声舞姿的节拍里,还有他们裙角衣襟上的花纹中。这里时光越过山岭江河的速度总是慢一拍,你恰好可以从容凝望它本来的容颜。而这片土地上的人们,也总是在欢迎头次到访以及一来再来的你。
诺邓村位于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云龙县城西北面得山谷中。由于自唐代南诏时期1000多年以来“诺邓”村名一直没有改变,因此被称为千年白族村。村中现在民居建筑不多见保留着大量明、清两朝建筑和著名的玉星阁道教建筑群。由于诺邓村经济发展仍旧相对落后,历史在这里几乎是凝固的。如何做好诺邓村古建筑的保护,使这样一个特殊的民族传统文化遗产能够得到有效地保护与开发,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