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微的人性》取材自李玫瑾在电视谈话节目中的访谈内容。她在书中以通俗的语言介绍了犯罪心理画像理论,并通过近年来国内外轰动一时的恶性犯罪案件剖析了犯罪人的心理成因,阐释了犯罪心理学在预防和惩治犯罪方面的重要性,呼吁全社会关爱青少年尤其是留守儿童,重视他们的成长环境,对他们加强心理教育。 《心理抚养》心理抚养是一种全新的育儿理念。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父母往往特别重视孩子是否吃饱穿暖、身高体重如何、是否活泼健康,把这些当成爱的全部,却因为疏于了解、关注婴幼儿、青少年的心理健康,从而导致孩子在成长过程中产生了一些难以逆转的心理困境,特别是进入青春期后,会出现拒绝交流、出走、顶撞、不合群、学习困难等问题。对此,心理学专家李玫瑾在《心理抚养》一书中向父母传递了这样一种理念:养育
?你的孩子特别排斥去学校吗??你的孩子学习成绩差、与老师和同学相处不融洽吗??你的孩子总是不愿集中精神上课吗? ?你的孩子总是处于失学的边缘吗?本书作者彼得·格雷是美国波士顿学院的心理学教授,他的儿子由于无法适应传统学校的规训,被迫选择进入了一所十分“另类”的学校。通过对人类学的研究,彼得·格雷将我们学习的本能追溯到远古的狩猎-采集文化时期,并重新思考有关环境条件和儿童的自我教育能力。作者写这本书的初衷,是希望能将孩子们从学校的强制性教育当中解放出来,并为他们创造一个能够 化发挥自我学习能力的环境,让每个孩子都能拥有一个快乐的童年。关键的核心就一个字:玩。家长和学校要做的 简单,那就是“什么也不做”,放任孩子自由自在地去玩耍,以好奇心为引导,以兴趣为驱动,做自己人生的主人。甚至就
《家长教育学》是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写的一本关于家庭教育的书。书中处处都在谈论父母的爱之道,如何培养自己的子女做人、成人、成为真正的人。作者深刻而又生动地论述了父母应当如何正确地对子女进行教育,如何把母亲的抚爱同严格要求协调起来,如何才能使孩子幸福等。既有作者同家长感人肺腑的谈话,又有深刻阐述如何教育好子女的论文。
内容介绍本书为两位作者根据多年的从教经验,结合家庭案例、自身的成长经历编写而成的一部自我心理成长自助书,详尽地解析了一个孩子从小到大的心理成长过程,并揭示了使孩子自信或自卑、快乐或痛苦、与他人关系是否和谐的原因。所以,这是一部帮助孩子了解自己与父母,帮助父母了解自己与孩子的的工具书
关于孩子:“如果健康、快乐,如果,那是他们想要的生活,我们的孩子,又何妨做一个善良的普通人。”关于父母:“在几十年的光阴里,我们忽略的,往往就是那些最亲的人,我们淡忘的,也常常是离自己最近的情。”关于伴侣:“隔着两碗热粥,几碟小菜,袅袅热气中,拥住彼此温润的眼神。这,便是静好的岁月,安稳的现世。”关于爱:“你已有了深爱的父母,有了手足,在未来的日子里,你还会遇见你的伴侣,你的孩子,遇见更多的朋友。那么,请怀一颗柔软的心,与他们好好地相处,越到险境,越不能轻言放弃。上帝给人两只灵活的手臂,不是为了推拒,而是为了让你朝着每个方向,都能握住离自己最近的手。”
这是一本写给6~12岁存在分心多动问题的孩子及家长的心理自助手册。这本书*的特点是: 1. 问题定位精准 同样是分心多动,不同年龄段的孩子行为表现和所遇到的问题是不同的。只有找准问题,才能提供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问题定位精准,是本书的一大特点。 比如,几乎每本以分心多动为主题的书,都会谈到孩子的自控力。但对于某一年龄段的孩子来说,自控力具体指什么? 本书将6-12岁儿童的自控力拆分为(1)在行动之前思考行为的后果、(2)预测自己的行为会让别人有怎样的反应、(3)对自己不感兴趣的事情保持专注、(4)变得更有耐心、(5)区分什么时候可以发表意见、什么时候应该做一个倾听者、(6)控制自己的身体让自己坐得住、(7)集中注意力听清别人的要求、(8)记住规则并学会遵守规则等12个具体要求,这就好像为读者绘制了一张比例